Ⅰ 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一個趣味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他把鋁屑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錐形瓶中,整個實驗過程如
(1)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放出熱量,從而使氣球膨脹起來.
故填:2A1+3H2SO4═A12(SO4 )3+3H2↑
(2)過程中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因為2A1+3H2SO4═A12(SO4 )3+3H2↑使錐形瓶內氣體增多,瓶內氣壓增大,大於外界大氣壓,氣球膨脹.
故答案為:瓶內氣壓增大,大於外界大氣壓,氣球膨脹.
Ⅱ 為研究溫室效應與二氧化碳氣體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將中間有紅墨水的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二
在陽光的照射下,瓶內的溫度升高,有二氧化碳的瓶內的溫度高於盛有空氣的瓶內的溫度,在氣體壓力的作用下紅色的墨水向左移動,所以二氧化碳氣體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
故答案為:向左移動;二氧化碳氣體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
Ⅲ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製取純凈、乾燥的CO2氣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標明儀器的名稱①是
(1)是基本的實驗儀器---長頸漏斗,關鍵字不要出現錯誤;
(2)D裝置是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專集二氧化屬碳,為了盡量排出集氣瓶內的空氣而收集到比較純的二氧化碳,要把導氣管深入到集氣瓶的底部,因此D裝置錯誤;
(3)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可以乾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2)D裝置中導氣管沒伸到集氣瓶的底部;(3)乾燥CO2
Ⅳ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製取純凈、乾燥的C02的氣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裝置的錯誤:__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進入集氣內瓶後,沉積在集氣容瓶的底部,二氧化碳自下而上,充滿集氣瓶,所以導氣管應伸入集氣瓶的底部;故答案為: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導管應伸到底部;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由於石灰水既和二氧化碳反應,又能和氯化氫氣體反應,所以不能用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故答案為:除去水分 石灰水也和二氧化碳反應;
(3)如果裝置漏氣,則在集氣瓶中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如果葯品的量不足,產生的二氧化碳過少,也不能充滿集氣瓶;故答案為:裝置氣密性不好 葯品的量不足.
Ⅳ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氯鹼工業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電極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B.
氯鹼工業原理: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由圖可知Cu為陰回極(若銅為答陽極,則銅失電子,氯離子不反應),C為陽極,
A、石墨為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故A錯誤;
B、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沒有氯氣生成,所以用濕潤KI澱粉試劑在銅電極附近檢驗氣體,試紙不變藍色,故B錯誤;
C、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同時生成氫氧化鈉,電解池中陽離子向陰極移動,Na+向Cu電極移動,故C錯誤;
D、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銅電極的反應式為:2H++2e-═H2↑,故D正確.
故選D.
Ⅵ 如圖所示,某同學為頸椎病人設計的一個牽引裝置的示意圖,一根繩繞過兩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後兩端各掛6
對動滑輪受力分析,受重力、兩個對稱的拉力,拉力等於懸掛物體的重量mg,如圖所示:
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兩個拉力的大小恆定,夾角越大,合力越小,夾角越小,合力越大;
A、手指向中移動,兩個拉力大小不變,夾角變小,故兩拉力合力變大,故手要用較大的力,故A正確;
B、手指向上移動,兩個拉力大小不變,夾角變大,故兩拉力合力變小,故手要用較小的力,故B錯誤;
C、增加重物的重力,兩個拉力變大,動滑輪位置不變,則兩拉力夾角不變,故合力變大,故手要用較大的力,故C正確;
D、增加細線長度時,由於兩個細線拉力也不變,動滑輪位置不變,故三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故D錯誤;
故選:AC.
Ⅶ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
(1)根據勻變抄速直線運動公式得襲: a=
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採用的方法是保持F 1 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當F 1 >F 0 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中加水後,礦泉水瓶的質量不斷增加, 礦泉水瓶的質量不能遠小於木板的質量,那麼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故選C. (3)A、不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故A錯誤. B.緩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故B正確. C.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確. D.並沒有獲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獲取多組實驗數據以提高實驗精度.故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
(2)C, (3)BC. |
Ⅷ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為頸椎病人設計的一個牽引裝置的示意圖..
http://..com/question/2265220312953008588.html 選擇B答案…………不解釋
Ⅸ 如圖所示,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燃料電池並探究氯鹼工業原理的相關問題,其中乙裝置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丙中
(1)燃料電池中,負極上投放燃料所以投放甲烷的電極是負極,負極上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H4+10OH--8e-=CO32-+7H2O.
故答案為:CH4-8e-+10OH-═CO23-+7H2O;
(2)甲中投放氧化劑的電極是正極,所以乙裝置中石墨電極是陽極,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
故答案為:2Cl--2e-═Cl2↑;
(3)串聯電池中轉移電子數相等,若在標准狀況下,有2.24L氧氣參加反應,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
2.24L |
22.4L/mol |
Ⅹ 某同學設計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將裝置置於陽光下,其餘條件相同)的裝置(如圖所示),請你預測,數天
A、B、C、D都是密閉的透光裝置.
A、碳酸氫鈉溶液不穩定,經陽光照射受熱後,能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A裝置內的植物生長茂盛.該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周圍的二氧化碳,B裝置內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C、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C裝置內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D、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能產生二氧化碳,數天後,D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全部吸收,植物體再不能得到足夠的二氧化碳,生長不茂盛.該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