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燒杯;長頸漏斗;
(2)bc;
(3)GE;2H
2 O
2 
2H
2 O+O
2 ↑
❸ 如圖所示,中學化學實驗室採用該裝置用於制備乙酸乙酯.(1)寫出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
(1)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故答案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乙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需濃硫酸作催化劑,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吸水利於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
故答案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水交界處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氣泡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答案是:氣體CO2;
(4)聞到的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是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原因是:注入的石蕊試液快速降至油層下方,油層內含有的乙酸不斷擴散溶解到下層的水溶液中,上層紅色是因為乙酸濃度較高,中間紫色層是因為乙酸與碳酸鈉反應接近中性,下層藍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呈鹼性;
故答案為:乙酸;乙醇;注入的石蕊試液快速降至油層下方,油層內含有的乙酸不斷擴散溶解到下層的水溶液中,上層紅色是因為乙酸濃度較高,中間紫色層是因為乙酸與碳酸鈉反應接近中性,下層藍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呈鹼性;
(5)碳酸鈉在飽和食鹽水中易溶,乙酸乙酯溶解度減小,故選用飽和食鹽水除去乙酸乙酯中的碳酸鈉雜質,故答案為:碳酸鈉;
(6)根據沸點不同,將混合液體分離的操作是蒸餾,通過蒸餾可以分離乙酸乙酯,故答案為:蒸餾.
❹ 如圖A~F是初中化學中的六個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空:(1)A實驗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 (2)C實驗中
(1)據圖可以看出A實驗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較多,是氫氣;
(2)由實內驗的裝置可知,燒杯③是想說容明酚酞在空氣中不變色,起到了對比的作用;
(3)廣口瓶內進入約點體積
的水,說明被消耗的氧氣體積點空氣體積的
;
(4)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否則有可能對人造成傷害,所以,上述實驗操作B不正確;
(5)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若用E裝置除去O
2中的水蒸氣,該液體試劑為濃硫酸;
(6)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瓶內壓強變小,氣體變大,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變大,氣球變小,所以氣球先變大,再變小.致氣球變大的化學方程式是:CO
2+2NaOH═Na
2CO
3+H
2O.
故答案為:(1)氫氣;(2)作對比或對比實驗;(3)
;(4)B;(5)濃硫酸;(6)先變大,後變小,CO
2+2NaOH═Na
2CO
3+H
2O.
❺ 下圖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裝置,該裝置有多種用途
化學中有許多一裝置多用途的。最典型的,比較簡單的就是萬能瓶,如下回圖1、向下排氣法收集氣體,答b進氣瓶子倒放則a進氣2、向上排氣法,a進氣瓶子倒放由b進氣3、排水法,裝滿水,b進氣4、洗氣瓶,瓶內裝洗液,a進氣5、量氣瓶,裝滿水,b進氣,a端排出的水,用量筒接住6、貯氣瓶,將a管換成長頸漏斗
❻ 在下列中學化學實驗常見的實驗裝置中.(1)請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化學實驗
(1)圖中①是試管,②是酒精燈;
(2)從實現原料和反應過程的綠色化考慮,A裝置內需要加熱,操作容實驗中既麻煩又浪費能源,而B在常溫下反應就可以,故A裝置更體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若採用B裝置是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同時生成水,方程式是:2H2O2
MnO2 | .
❼ 掌握儀器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如圖1、2為兩套實驗裝置.(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
(1)蒸餾裝置中的主要儀器有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酒精燈,a為蒸餾燒瓶,b為冷凝管,c為容量瓶,為配製溶液的主要儀器,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容量瓶; (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故答案為:c; (3)分離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的實質是蒸餾過程,必須用酒精燈,溫度計應位於蒸餾燒瓶支管口,冷凝管下口是進水口,上口是出水口, 故答案為:酒精燈;蒸餾燒瓶支管口;g;f; (4)①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是必須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外濺,並且當滴加到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 故答案為:未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膠頭滴管; ②實驗室沒有450mL的容量瓶,應配製500mL,則需n(NaOH)=0.1mol/L×0.5L=0.05mol, m(NaOH)=0.05mol×40g/mol=2.0g, 故答案為:2.0; ③配製溶液5000mL,配製步驟有量取、稀釋、移液、洗滌移液、定容、搖勻等操作,用托盤天平稱量2.0gNaOH,在燒杯中溶解,並用玻璃棒攪拌,冷卻後轉移到500mL容量瓶中,並用玻璃棒引流,洗滌,並將洗滌液移入容量瓶,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最後定容顛倒搖勻,所以操作順序為BCAFED. 故答案為:BCAFED; A.若操作過程中損失液體,造成溶質減少,濃度偏低;故答案為:低; C.實驗室沒有450mL的容量瓶,應配製500mL,故答案為:500; E.若加水超過刻度線,V增大,濃度偏低,故需重新配製,故答案為:偏低;重新配製.
❽ 如圖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制備氣體並進行某些物質的檢驗和性質實驗的裝置,A是制備氣體的裝置,C、D、E
(1)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 △ | .
❾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葯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葯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面上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Ⅰ、(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❿ 如圖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實驗裝置,請根據裝置回答問題:(1)除去自來水中的Cl-等雜質,選擇裝置:______
(1)因蒸餾可以實現水中難揮發性雜質和水的分離,則除去自來水中的Cl─等雜質,可用蒸餾,故答案為:A; (2)裝置A中②的名稱是冷凝管,使用時下口進水上口出水,裝置③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冷凝管;下埠;分液漏斗; (3)蒸發可以實現易溶於水的固體和水的分離,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可用蒸發,故選D裝置; 實驗時,安裝儀器應先下後上,先左後右,正確順序為①②③④⑤,故答案為:D;①②③④⑤.
與如圖裝置在中學化學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置設計博物館
發布:2025-10-02 19:55:02
瀏覽:76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