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齒輪傳動裝置論文

齒輪傳動裝置論文

發布時間:2021-12-30 22:04:29

1. 齒輪傳動論文

齒輪傳動是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按齒輪軸線的相對位置分平行軸圓柱齒輪傳動、相交軸圓錐齒輪傳動和交錯軸螺旋齒輪傳動。具有結構緊湊、效率高、壽命長等特點。
齒輪傳動是指用主、從動輪輪齒直接、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
在所有的機械傳動中,齒輪傳動應用最廣,可用來傳遞任意兩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
齒輪傳動的特點是:齒輪傳動平穩,傳動比精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壽命長,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圍大。例如傳遞功率可以從很小至幾十萬千瓦;速度最高可達300m/s;齒輪直徑可以從幾毫米至二十多米。但是製造齒輪需要有專門的設備,嚙合傳動會產生雜訊。 [編輯本段]類型(1)根據兩軸的相對位置和輪齒的方向,可分為以下類型:
<1>圓柱齒輪傳動;
<2>錐齒輪傳動;
<3>交錯軸斜齒輪傳動。
(2)根據齒輪的工作條件,可分為:
<1>開式齒輪傳動式齒輪傳動,齒輪暴露在外,不能保證良好的潤滑。
<2>半開式齒輪傳動,齒輪浸入油池,有護罩,但不封閉。
<3>閉式齒輪傳動,齒輪、軸和軸承等都裝在封閉箱體內,潤滑條件良好,灰沙不易進入,安裝精確,
齒輪傳動有良好的工作條件,是應用最廣泛的齒輪傳動。 [編輯本段]設計准則針對齒輪五種失效形式,應分別確立相應的設計准則。但是對於齒面磨損、塑性變形等,由於尚未建立起廣為工程實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計算方法及設計數據,所以目前設計齒輪傳動時,通常只按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及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兩准則進行計算。對於高速大功率的齒輪傳動(如航空發動機主傳動、汽輪發電機組傳動等),還要按保證齒面抗膠合能力的准則進行計算(參閱GB6413-1986)。至於抵抗其它失效能力,目前雖然一般不進行計算,但應採取的措施,以增強輪齒抵抗這些失效的能力。
1、閉式齒輪傳動
由實踐得知,在閉式齒輪傳動中,通常以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為主。但對於齒面硬度很高、齒芯強度又低的齒輪(如用20、20Cr鋼經滲碳後淬火的齒輪)或材質較脆的齒輪,通常則以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為主。如果兩齒輪均為硬齒面且齒面硬度一樣高時,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功率較大的傳動,例如輸入功率超過75kW的閉式齒輪傳動,發熱量大,易於導致潤滑不良及輪齒膠合損傷等,為了控制溫升,還應作散熱能力計算。
2、開式齒輪傳動
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按理應根據保證齒面抗磨損及齒根抗折斷能力兩准則進行計算,但如前所述,對齒面抗磨損能力的計算方法迄今尚不夠完善,故對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目前僅以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作為設計准則。為了延長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的壽命,可視具體需要而將所求得的模數適當增大。
前已述之,對於齒輪的輪圈、輪輻、輪轂等部位的尺寸,通常僅作結構設計,不進行強度計算。 [編輯本段]齒輪傳動類型1.圓柱齒輪傳動
用於平行軸間的傳動,一般傳動比單級可到8,最大20,兩級可到45,最大60,三級可到200,最大300。傳遞功率可到10萬千瓦,轉速可到10萬轉/分,圓周速度可到300米/秒。單級效率為0.96~0.99。直齒輪傳動適用於中、低速傳動。斜齒輪傳動運轉平穩,適用於中、高速傳動。人字齒輪傳動適用於傳遞大功率和大轉矩的傳動。圓柱齒輪傳動的嚙合形式有3種:外嚙合齒輪傳動,由兩個外齒輪相嚙合,兩輪的轉向相反;內嚙合齒輪傳動,由一個內齒輪和一個小的外齒輪相嚙合,兩輪的轉向相同;齒輪齒條傳動,可將齒輪的轉動變為齒條的直線移動,或者相反。
2.錐齒輪傳動
用於相交軸間的傳動。單級傳動比可到6,最大到8,傳動效率一般為0.94~0.98。直齒錐齒輪傳動傳遞功率可到370千瓦,圓周速度5米/秒。斜齒錐齒輪傳動運轉平穩,齒輪承載能力較高,但製造較難,應用較少。曲線齒錐齒輪傳動運轉平穩,傳遞功率可到3700千瓦,圓周速度可到40米/秒以上。
3.雙曲面齒輪傳動
用於交錯軸間的傳動。單級傳動比可到10,最大到100,傳遞功率可到750千瓦,傳動效率一般為0.9~0.98,圓周速度可到30米/秒。由於有軸線偏置距,可以避免小齒輪懸臂安裝。廣泛應用於汽車和拖拉機的傳動中。
4.螺旋齒輪傳動
用於交錯間的傳動,傳動比可到5,承載能力較低,磨損嚴重,應用很少。
5.蝸桿傳動
交錯軸傳動的主要形式,軸線交錯角一般為90°。蝸桿傳動可獲得很大的傳動比,通常單級為8~80,用於傳遞運動時可達1500;傳遞功率可達4500千瓦;蝸桿的轉速可到3萬轉/分;圓周速度可到70米/秒。蝸桿傳動工作平穩,傳動比准確,可以自鎖,但自鎖時傳動效率低於0.5。蝸桿傳動齒面間滑動較大,發熱量較多,傳動效率低,通常為0.45~0.97。
6.圓弧齒輪傳動
用凸凹圓弧做齒廓的齒輪傳動。空載時兩齒廓是點接觸,嚙合過程中接觸點沿軸線方向移動,靠縱向重合度大於1來獲得連續傳動。特點是接觸強度和承載能力高,易於形成油膜,無根切現象,齒面磨損較均勻,跑合性能好;但對中心距、切齒深和螺旋角的誤差敏感性很大,故對製造和安裝精度要求高。
7.擺線齒輪傳動
用擺線作齒廓的齒輪傳動。這種傳動齒面間接觸應力較小,耐磨性好,無根切現象,但製造精度要求高,對中心距誤差十分敏感。僅用於鍾表及儀表中。
8.行星齒輪傳動 具有動軸線的齒輪傳動。行星齒輪傳動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性能相差很大,根據工作條件合理地選擇類型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是由太陽輪、行星輪、內齒輪和行星架組成的普通行星傳動,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擺線針輪傳動和諧波傳動等。行星齒輪傳動一般是由平行軸齒輪組合而成,具有尺寸小、重量輕的特點,輸入軸和輸出軸可在同一直線上。其應用愈來愈廣泛。

2.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畢業論文

可以給你個參考說明書看看,沒有做的你這么完整
看一下你要的是不是這個圖,這個帖子http://..com/question/209124655.html?si=5有貼內圖,如果容能幫你請hi我或者確認你的帖子時說明,我收到最佳答案的通知後傳你郵箱圖紙

3.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 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一級齒輪傳動

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一級齒輪傳動
這個需要CAD 圖紙,你有沒有談清晰

4. 跪求 攪拌機傳動齒輪熱處理的論文

德凱熱處理有限公司
德凱熱處理有限公司,公司始建於1984年,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公司擁有輝光離子氮爐,提供專業離子氮化處理,採用最先進的離子氮化處理手段,對工件進行表面氮化處理,由於經本法處理的製品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其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例如鑽頭、螺絲攻、擠壓模、壓鑄模、鍜壓機用鍜造模、螺桿、連桿、曲軸、吸氣及排氣活門及齒輪凸輪等均有使用。
歡迎廣大客戶垂詢,電話:0534-2745188/2745288。

一、氮化處理技術流程:
1、滲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
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氣體去油法去油後立刻滲氮。部分零件也需要用汽油清洗比較好,但在滲氮前之最後加工方法若採用拋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產生阻礙滲氮的表面層,致使滲氮後,氮化層不均勻或發生彎曲等缺陷。此時宜採用下列二種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層。第一種方法在滲氮前首先以氣體去油。然後使用氧化鋁粉將表面作abrasive cleaning 。第二種方法即將表面加以磷酸皮膜處理(phosphate coating)。
2、滲氮爐的排除空氣
將被處理零件置於滲氮爐中,並將爐蓋密封後即可加熱,但加熱至150℃以前須作爐內排除空氣工作。
排除爐內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氣分解時與空氣接觸而發生爆炸性氣體,及防止被處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其所使用的氣體即有氨氣及氮氣二種。
排除爐內空氣的要領如下:
①被處理零件裝妥後將爐蓋封好,開始通無水氨氣,其流量盡量可能多。
②將加熱爐之自動溫度控制設定在150℃並開始加熱(注意爐溫不能高於150℃)。
③爐中之空氣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氣體含90%以上之NH3時,再將爐溫升高至滲氮溫度。
3、氨的分解率
滲氮是鋪及其他合金元素與初生態的氮接觸而進行,但初生態氮的產生,即因氨氣與加熱中的鋼料接觸時鋼料本身成為觸媒而促進氨之分解。
雖然在各種分解率的氨氣下,皆可滲氮,但一般皆採用15~30%的分解率,並按滲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10小時,處理溫度即保持在520℃左右。
4、冷卻
大部份的工業用滲氮爐皆具有熱交換機,以期在滲氮工作完成後加以急速冷卻加熱爐及被處理零件。即滲氮完成後,將加熱電源關閉,使爐溫降低約50℃,然後將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後開始啟開熱交換機。此時須注意觀察接在排氣管上玻璃瓶中,是否有氣泡溢出,以確認爐內之正壓。等候導入爐中的氨氣安定後,即可減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爐中正壓為止。當爐溫下降至150℃以下時,即使用前面所述之排除爐內氣體法,導入空氣或氮氣後方可啟開爐蓋。
二、離子氮化技術:
此一方法為將一工件放置於氮化爐內,預先將爐內抽成真空達10-2~10-3 Torr(㎜Hg)後導入N2氣體或N2 + H2之混合氣體,調整爐內達1~10 Torr,將爐體接上陽極,工件接上陰極,兩極間通以數百伏之直流電壓,此時爐內之N2氣體則發生光輝放電成正離子,向工作表面移動,在瞬間陰極電壓急劇下降,使正離子以高速沖向陰極表面,將動能轉變為氣能,使得工件去面溫度得以上升,因氮離子的沖擊後將工件表面打出Fe.C.O.等元素飛濺出來與氮離子結合成FeN,由此氮化鐵逐漸被吸附在工件上而產生氮化作用,離子氮化在基本上是採用氮氣,但若添加碳化氫系氣體則可作離子軟氮化處理,但一般統稱離子氮化處理,工件表面氮氣濃度可改變爐內充填的混合氣體(N2 + H2)的分壓比調節得之,純離子氮化時,在工作表面得單相的r′(Fe4N)組織含N量在5.7~6.1%wt,厚層在10μn以內,此化合物層強韌而非多孔質層,不易脫落,由於氮化鐵不斷的被工件吸附並擴散至內部,由表面至內部的組織即為FeN → Fe2N → Fe3N→ Fe4N順序變化,單相ε(Fe3N)含N量在5.7~11.0%wt,單相ξ(Fe2N)含N量在11.0~11.35%wt,離子氮化首先生成r相再添加碳化氫氣系時使其變成ε相之化合物層與擴散層,由於擴散層的增加對疲勞強度的增加有很多助。而蝕性以ε相最佳。
離子氮化處理的度可從350℃開始,由於考慮到材質及其相關機械性質的選用處理時間可由數分鍾以致於長時間的處理,本法與過去利用熱分解方化學反應而氮化的處理法不同,本法系利用高離子能之故,過去認為難處理的不銹鋼、鈦、鈷等材料也能簡單的施以優秀的表面硬化處理。

5. 齒輪傳動設計的一般步驟

1、根據負載、以及運復動狀態(速度、是制垂直運動還是水平運動)來計算驅動功率
2、初步估定齒輪模數(必要時,後續進行齒輪強度校核,若在強度校核時,發現模數選得太小,就必須重新確定齒輪模數,關於齒輪模數的選取,一般憑經驗、或是參照類比,後期進行安全校核)
3、進行初步的結構設計,確定總傳動、以及確定傳動級數(幾級傳動)
4、根據總傳動比進行分配,計算出各級的分傳動比
5、根據系統需要進行詳細的傳動結構設計(各個軸系的詳細設計),這樣的設計一般還在總裝圖上進行。
6、在結構設計的時候,若發現前期的參數不合理(包括齒輪過大、相互有干涉、製造與安裝困難等),就需要及時的返回上面程序重新來過
7、 畫出關鍵軸系的簡圖(一般是重載軸,當然,各個軸系都做一遍當然好),畫出各個軸端的彎矩圖、轉矩圖,從而找出危險截面,並進行軸的強度校核
8、低速軸齒輪的強度校核
9、安全無問題後,拆分零件圖
希望以上能夠幫助到你

6. 傳輸機傳動裝置中的雙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論文摘要和引言怎麼寫

我這有參考資料

7. 求關於齒輪系傳動比的論文.. 在線等!!!

就了;看,。,。

U他IU看了,

機會空間I就裡看,嗎。

8. 設計一帶式輸送機的傳動方式,該傳動裝置由普通V帶傳動和齒輪傳動組成齒輪傳動採用

B 形帶就沒730這個直徑;B型,d1=200,d2=750

閱讀全文

與齒輪傳動裝置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室里用圖示裝置製取和收集 瀏覽:26
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讀研怎麼樣 瀏覽:311
朗逸液晶儀表怎麼調出剩餘公里數 瀏覽:771
pe工具箱綠色版 瀏覽:945
qq積分兌24件套工具箱 瀏覽:874
gc儀器主要由什麼組成 瀏覽:8
地暖沒有回水小閥門怎麼排氣 瀏覽:312
收割機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815
數控機床中svm表示什麼 瀏覽:27
迅速啟閉管道的閥門是 瀏覽:539
裝置設計博物館 瀏覽:768
斜齒輪傳動中軸承受什麼載荷 瀏覽:879
精密儀器用什麼方式表示品質 瀏覽:875
天然氣閥門管出錯010 瀏覽:764
軸承感測器怎麼安裝 瀏覽:566
靜態酸化實驗裝置 瀏覽:238
超聲波提示肌瘤什麼意思 瀏覽:595
某實驗小組在實驗裝置測量滑輪組 瀏覽:812
如何設計一個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在施工中注意什麼 瀏覽:703
鐵狼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