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簡易研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每次讓鋼球從斜
(1)由圖可知,實驗中小球離開桌子後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可知,應測出豎直高度和水平位移,故應用到刻度尺;
(3)兩次實驗小球從斜面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所以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設為v0,
小球在豎直方向上自由落體運動,則有:h=
gt12,解得:t1=
② 如圖是某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前該同學事先設計了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填寫完整:(1)
(1)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故答案為:相同;大小. (2)①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②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 故答案為:較暗;薄. (3)使用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不用再進行測量,從而使實驗步驟更加簡單.主要優點在於便於測量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故答案為:平面鏡; (4)去後面的蠟燭B,並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不能;像. (5)①平面鏡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蠟燭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蠟燭所在這一側;即眼睛在玻璃板前觀察. ②由表中記錄的物距和像距的數值可知,物距等於像距. 故答案為:前;物距等於像距.
③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每次都讓鋼球從斜面
實驗步驟: (1)調節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與小球離開水平桌面時球心的距離為某一確定值y,如專圖所示;
(2)讓小球從屬斜面上某一位置A無初速度釋放; (3)測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點P 1 與重錘線之間的距離x 1 ; (4)調節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與小球離開水平桌面時球心的距離為某一確定值4y; (5)讓小球從斜面上同一位置A無初速度釋放; (6)測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點P 2 與重錘線之間的距離x 2 ; (7)比較x 1 、x 2 ,若2x 1 =x 2 ,則說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
④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實驗裝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每次都讓鋼球從斜面上的同一位
①因抄為需要測量豎直方向襲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則需要刻度尺; ②b、兩次實驗小球從斜面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所以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設為v0, 小球在豎直方向上自由落體運動,則有:h= g t12,解得t1=
⑤ (2894鞍山)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9)實驗中選擇兩根完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地比較物與像的大0的關系. (2)平面鏡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蠟燭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蠟燭所在這一側; (3)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採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所以應採取B操作. 故答案為:(1)大0;(2)A;不變;(3)B.
⑥ (2010包頭)如圖是某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前該同學事先設計了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填
(1)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2)①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反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②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 (3)使用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不用再進行測量,從而使實驗步驟更加簡單.主要優點在於便於測量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4)此實驗中的白紙相當於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因為平明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蠟燭的像不會出現在白紙上. (5)由表中數據13.5cm和13.4cm可知,相差不大,由此可知,這是實驗誤差,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故答案為:(1)相同;大小; (2)較暗;薄; (3)平面鏡; (4)不能;虛; (5)誤差;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⑦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每次都讓鋼球從斜面
(1)平拋運動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時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比為1:3 (2)兩次實驗小球從斜面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所以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設為v0, 小球在豎直方向上自由落體運動,則有:h= gt 12,解得t 1=
⑧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家庭實驗裝置,如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每次都讓鋼球從斜面
(1)由圖可知,實驗中小球離開桌子後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可知,豎直方向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因此為了方便測出鋼球做平拋運動的水平距離,需要刻度尺; 故答案為:刻度尺; (4)兩次實驗小球從斜面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所以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設為v0, 小球在豎直方向上自由落體運動,則有:y= g t | 2
⑨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
(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版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權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由於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人眼應在棋子A這一側觀察. (4)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5)此實驗中的白紙相當於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因為平明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棋子的像不會出現在白紙上.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A;(4)物距和像距;(5)虛像. |
與某同學的某特點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置設計博物館
發布:2025-10-02 19:55:02
瀏覽:76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