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甲、乙分別是「探究冰、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 __________(正確/錯誤
錯誤,受熱均勻,不變
⑵ 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在利用甲圖「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
(1)①使用透明玻璃板是採用其透明的物理屬性,使眼睛在蠟燭A一側能看到物體A的像,專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屬體A的另一個物體B,便於確定像的位置,便於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②手指放在虛像蠟燭B位置不會燒傷手指,手指放在蠟燭A處,蠟燭A處是燭焰,溫度比較高,會燒傷手指. (2)實驗時的各組數據都是用同一塊玻璃板進行的,其它數據沒有問題,所以不是因為玻璃板太厚或太薄,而是第二次實驗時,判斷蠟燭B與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出現了較大偏差. (3)①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眼睛要在蠟燭A一側觀察蠟燭B,所以眼睛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不同的位置觀察蠟燭B. ②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判斷是實像還是虛像,眼睛要直接觀察光屏. 故答案為:(1)透明;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蠟燭B;B;(2)C;(3)b;c.
⑶ 如圖1甲、乙分別是常溫下在教室內進行的「探究冰、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___
由於冰的熔點為0℃,常溫下冰熔化過程可從空氣中不斷吸熱,因此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以的. 乙裝置將需要加熱的物質放入試管中,並用水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使物質受熱更加均勻. 從圖2看,從第8分鍾開始,物質的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其熔點為80℃. 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不斷吸熱,內能增大. 故答案為:正確;受熱均勻;80;不變;增大.
⑷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 )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物與像______的關系.( 2 )兩根等
(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5)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6)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7)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 (8)不合理,因為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不能找到普遍規律;應該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多測幾組數據(至少要測三組以上)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9)取兩只蠟燭,一隻點燃在玻璃板前,一隻不點燃,在玻璃板後,使後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後面蠟燭的位置就是前面蠟燭的像的位置,這是一種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為:(1)到平面鏡的距離;(2)像與物的大小;(3)虛;(4)確定像的位置;(5)2;(6)有可能找不到像;(7)不變;(8)不合理;只從一組數據不能找到普遍規律,至少要測三組以上;(9)用另一隻等大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⑸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除圖甲所示的實驗儀器外,還需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抄1)刻度尺(2)垂直襲平面鏡反射(3)相等垂直對稱
⑹ 如圖,圖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裝置中,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______.
(1)平面鏡所復成的像和制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體和像關於平面鏡對稱,同時還可以確定像的位置. (3)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可以藉助於直角三角板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得到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然後利用刻度尺量出點A、B、C、A′、B′、C′到鏡面的距離,會發現點A與A′,點B與B′,點C與C′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最終得出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垂直;(2)像和物大小相等;(3)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⑺ 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
(1)確定像的位置、大小;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不變; (4)後面的蠟燭無法和像重合; (5)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或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或測出像距和物距並進行比較 (6)玻璃板的兩個面都成了像;
⑻ 如圖是小紅常溫下在教室內用甲、乙裝置分別探究「冰和蠟燭熔化的特點」的實驗.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
可行使碎蠟塊均勻受熱不變
⑼ 如圖1甲、乙分別是常溫下在教室內進行的「探究冰、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甲裝置無需酒精燈加熱是___
由於實驗是常溫下在教室內進行的,室內溫度高於冰的熔點,可以使冰吸收到熱量,這樣熔化更慢,更容易觀察和記錄數據,因此甲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以的.乙裝置將需要加熱的物質放入試管中,並用水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使物質受熱更加均勻. 從圖2看,從第8分鍾開始,物質的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其熔點為80℃. 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不斷吸熱,內能增大. 故答案為:可以;使物體均勻受熱;①80;②該物質為晶體.
⑽ 圖甲,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便於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的環境中
(1)①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②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4)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5)如果使蠟燭A離玻璃板遠一些,物體不變,物體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變. (6)平面鏡成像是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要觀察蠟燭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應在M側透過玻璃板觀察. 故答案為:(1)較黑暗;便於確定像的位置;(2)大小;(3)到平面鏡的距離;(4)不能;虛;(5)不變;(6)M.
與甲甲的特點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膜通量檢測裝置
發布:2025-10-03 12:57:11
瀏覽:297
電風扇機械裝置
發布:2025-10-03 12:17:07
瀏覽:5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