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所示是熱學物理實驗中的裝置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研究晶體海波熔化時可以用甲圖也可
在研究晶體海波熔化時用甲圖,不能用乙圖,海波屬於晶體,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內
乙圖水沸騰時將酒精燈容撤掉,發現水停止沸騰,說明沸騰需要吸熱,故B正確,符合題意;
丙圖當水沸騰後把酒精燈撤去,用注射器向試管內打氣,水的沸點變高,水不會沸騰,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
丁圖右側試管內溫度計示數上升說明水蒸氣升華吸熱,故D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B. 關於「用DIS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如圖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固定在小車上的是______感測器的_____
發射器固定在小車上,接收器應該固定在軌道上.
圖下固定在小車上2是位移感測器2發射器部分.
本實驗通過改變懸掛鉤碼2個數來改變對小車2拉力,
通過在小車上加配重片來改變小車2質量.
故答案為:位移;發射器;改變懸掛鉤碼2個數;在小車上加配重片.
C. 如圖是某同學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的裝置圖.(1)圖中實驗器材有橡皮塞、導管
(1)圖中實驗器材有橡皮塞、導管,還有酒精燈、鐵架台、試管、集氣瓶、水槽.
故填:酒精燈;鐵架台;試管;集氣瓶;水槽.
(2)①錯誤:試管口向上傾斜,容易導致水蒸氣冷凝、迴流炸裂試管;改正: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故填:錯誤:試管口向上傾斜;改正: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②錯誤:導管伸入試管太長,不利於氣體導出;改正:導管伸入試管剛剛露出橡皮塞.
故填:錯誤:導管伸入試管太長;改正:導管伸入試管剛剛露出橡皮塞.
③錯誤: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高錳酸鉀受熱時會進入導管;改正: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故填:錯誤: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改正: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3).用排水法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
故填: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後,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後熄滅酒精燈,這樣可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故填:把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5)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 | .
D. 如圖是測定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圖中的
(1)A瓶內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氣體中的CO 2 ,以免影響實驗結果,B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版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權凈. (2)植物在光照條件下能吸收CO 2 進行光合作用,所以C瓶選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防止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吸收CO 2 ,從而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D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如果實驗達到預期效果,D瓶中的現象是變渾濁,說明幼苗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CO 2 . 故答案為: (1)排除空氣中的CO 2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檢測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凈 (2)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E. 如圖為實驗室中驗證動量守恆實驗裝置示意圖(1)若入射小球質量為m 1 ,半徑為r 1 ;被碰小球質量為m 2
(1)在小球碰撞過程中水平方向動量守恆定律故有m 1 v 0 =m 1 v 1 +m 2 v 2 在碰撞過程中動能守恆故有 m 1 v 0 2 = m 1 v 1 2 + m 2 v 2 2 解得v 1 = v 0 要碰後入射小球的速度v 1 >0,即m 1 -m 2 >0, m 1 >m 2 , 為了使兩球發生正碰,兩小球的半徑相同,r 1 =r 2 故選C. (2、3)P為碰前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M為碰後入射小球的位置,N為碰後被碰小球的位置, 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 v 1 = |
F. 如圖是某趣味實驗裝置圖.擠壓膠頭滴管後,可觀察到氣球脹大的現象.請分析其原因,並寫出化學方程式.原
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使瓶內的氣體被消耗,壓強變小,氣球變大,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CO2被濃NaOH溶液吸收,錐形瓶內的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大於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氣球脹大;2NaOH+CO2═Na2CO3+H2O.
G. 如圖是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圖:(1)寫出該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專式屬為紅磷+氧氣 點燃 |
H. 如圖是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圖。其中,m A =m B <m C ,h A =h C >h B 。(每
(1)紙盒被撞擊後移動的距離(2)B(3)速度(4)質量相同時,小球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5)減小小球的質量;增大木塊的質量;降低小球在斜面上的起始高度等,----合理就行(6) 沒有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每空1分)
I. 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裝置圖:(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2)實驗時,
(1)反應物是磷和來氧氣寫源在箭頭的左邊,生成物五氧化二磷寫在箭頭的右邊,反應條件是點燃寫在箭頭的上邊; (2)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必須把集氣瓶中氧氣消耗完,紅磷過量能把集氣瓶中氧氣耗盡,如果紅磷不足不能把氧氣耗盡,測定結果會偏小; (3)紅磷燃燒把氧氣耗盡,剩餘的成分主要是氮氣,說明了氮氣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水被倒吸入集氣瓶中,剩餘的氣體中還主要是氮氣,說明氮氣難溶於水. 故答案為:(1)磷+氧氣 點燃 |
J.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三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1)
(1)由於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集氣瓶內氣體膨脹,壓強增大,若止水夾沒有夾緊,則在壓強差的作用下,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由於實驗中逸出了一部分氣體,最終進入瓶內的水增多,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如果用木炭代替紅磷時,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據了氧氣的空間,不能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故填:偏大;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據了氧氣的空間. (2)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15%; 裝置二和裝置三中氣球的位置不同,裝置三中的氣球在玻璃管的後部,更易讓空氣流通,氧氣與銅能充分反應. 故答案: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後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裝置三;裝置三能使氣體經過氧化銅,充分反應. (3)銅粉的量不足;未待裝置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3)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實驗後發現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有:①銅粉的量可能不足,沒有將氧氣消耗盡;②裝置可能漏氣. 故本題答案為: (1)偏大;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據了氧氣的空間. (2)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後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裝置三;裝置三能使氣體經過氧化銅,充分反應. (3)銅粉的量不足,沒有將氧氣消耗盡;裝置可能漏氣.
與如圖是熱學物理實驗中的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膜通量檢測裝置
發布:2025-10-03 12:57:11
瀏覽:297
電風扇機械裝置
發布:2025-10-03 12:17:07
瀏覽:5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