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常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和以下的某些裝置來製取、收集二氧化碳:(1)對圖A裝置進行改進可得圖B或C或D
(1)圖D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故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F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時,氣體應從導管口②進入;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管口①處,若木條熄滅,則氣體已集滿;反之,則未滿.
故填:②;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管口①處,若木條熄滅,則氣體已集滿;反之,則未滿.
(3)因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於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當看到集氣瓶內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較大氣泡逸出時,說明氣體已經集滿.
故填:溶解;集氣瓶內液面下降至瓶口,且瓶口有較大氣泡逸出時.
(4)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振盪一段時間後,發現用排水法收集的試管內石灰水先變澄清,是因為過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了溶於水的碳酸氫鈣,說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較純,二氧化碳含量高,能夠快速使石灰水變得澄清.
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純.
②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乙醇與氧化鐵的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中試管B的作用是__
(1)在實驗條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氣態,在C中被冷卻,造成實驗裝置內壓強降低,溶液倒吸,產生危險,所以試管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乙醇在A中反應為CH3CH2OH+Fe2O3
△ |
③ 裝置末端套小試管作用
(1)裝置中小試管能使長頸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故填:內使長頸漏斗末容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2)這套裝置可用來制備氧氣、二氧化碳、氫氣. 故填:氧氣、二氧化碳、氫氣.
④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回答:(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A裝置中小試管的主要作用
(1)集氣瓶是常用的收集氣體的儀器,A中小試管的作用是:液封或防止製取的氣體從漏斗逸出; (2)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故選發生裝置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得到的氧氣比較純凈;反應的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⑤ 發生裝置裡面的小試管的作用是
【解析】 裝置中小試管能使長頸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故選C。 【答案】C
⑥ 如圖是用乾燥純凈的Cl 2 與Cu粉反應來製取無水氯化銅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試管的作用是__
(1)長頸漏斗沒有活塞,且氯氣有毒,為防止氯氣從長頸漏斗逸出,採用液封的方法,所以小試管有液封的作用;加熱條件下,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故答案為:液封(防止Cl 2 從長頸漏斗中逸出);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2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飽和食鹽水中含有氯離子,能抑制氯氣的溶解,所以裝置B應該選用飽和食鹽水;氯氣能和鹼反應,且濃硫酸有吸水性,所以選用濃H 2 SO 4 作乾燥劑,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3)氯氣有毒,所以尾氣不能直接排空,應該選用鹼性物質吸收;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為得到較乾燥的氯化銅,應該在氯氣和銅的反應處加一個乾燥裝置,二者作用兼備,所以鹼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完的Cl 2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反應裝置, 故答案為:吸收未反應完的Cl 2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反應裝置; (4)為排除空氣對該氯氣和銅反應的影響,應先點燃A處酒精燈,當D中充滿黃綠色的氣體後再點燃另一處酒精燈, 故答案為:A;D中充滿黃綠色的氣體後. |
⑦ 如圖是用乾燥純凈的Cl2與Cu粉反應來製取無水氯化銅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試管的作用是______
(1)長頸漏斗沒有活塞,且氯氣有毒,為防止氯氣從長頸漏斗逸出,採用液封的方法,所以小試管有液封的作用;加熱條件下,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 △ | .
⑧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乙醇與氧化鐵的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試管B的作用是
(1)在實驗條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氣態,在C中被冷卻,造成實驗裝置內壓強降低,溶液倒吸,產生危險,所以試管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乙醇在A中反應為CH 3 CH 2 OH+Fe 2 O 3 △ |
⑨ 實驗室常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和以下的某些裝置來製取、收集二氧化碳:(1)實驗室通常用圖A或圖B的裝置來制
(1)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其中X的名稱是錐形瓶;檢查裝置B氣密性具體操作步驟: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向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答案為:錐形瓶;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向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2)塊狀固體石灰石置於隔板上,通過活塞的開關可以控制稀鹽酸與石灰石的接觸與脫離,反應物接觸時反應發生,反應物脫離接觸時反應停止; 故答案為: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3)使用長頸漏斗時要求長頸漏斗的末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否則氣體會從長頸漏鬥口溢出,因此圖E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也可以節約葯品; 故答案為: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 (4)固體放置在啟普發生器的乙處,液體從甲進入丙處,逐漸和乙處的固體接觸,反應發生; 故答案為:乙; (5)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二氧化碳應該聚集在集氣瓶的底部,故進氣口是短管②;二氧化碳雖然能溶於水,和水反應產生碳酸,但碳酸不穩定又易分解出二氧化碳,所以其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於其溶解(或與水反應)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為:②;溶解(或與水反應); (6)實驗時,向盛有石灰石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後,發現石灰石表面僅有極少量氣泡產生,原因可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過低或稀鹽酸的濃度過低; 故答案為: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過低或稀鹽酸的濃度過低; (7)解: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m(CO2)=2g/L×2.2L=4.4g CaC03+2HCl═CaCl2+CO2↑+H20 10044 x 4.4g
= x=10g 石灰石的質量為10g÷80%=12.5g 答:理論上需純度為80%的石灰石12.5g.
⑩ 初三化學實驗題
當液體注滿試管後,液體外沁,和固體發生反應,由於漏斗被淹沒在水中,所以氣體不會從漏斗中泄露出來。 答案:防止生成的氣體從漏斗中泄露出來。
與圖d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