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規范該怎麼去系統學習
個人覺得,學習規范不必象看教材那樣,這樣學習會事倍功半。一般先熟練掌握基礎性規范,如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建築模數相關規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等,此類規范在大多數建築設計時都會涉及到,作為建築設計師,要達到不假思索的熟練程度,這充分體現建築設計師扎實的基本功,可以幫助建築師不會犯低級錯誤。另一類專項的規范如住宅設計規范、辦公建築設計規范、醫院、車庫等等設計規范平時不需要花太多功夫,最好是結合工作、結合自己承擔的項目類型,有針對性地學習,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學習,理解得透、記得也牢,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除規范外,還有一類規定是必須了解的,如《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這是搞建築工程設計中綱領性文件,對它不了解的話,自己的設計成果在評審或審圖時會遇到麻煩。個人經驗,供你參考。
Ⅱ 要成為電氣自動化工程師應當學習哪些課程
申報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高級工程師考試大綱
1.1 熟悉我國工程勘察設計中必須執行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 1.2 熟悉電氣工程設計中必須執行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的概念;1.3了解我國工程項目勘察設計的設計依據、內容深度、標准設計、設計修改、設計組織、審批程序等的基本要求;
1.4 熟悉我國工程項目勘察設計過程質量管理的基本規定;
1.5 了解我國工程勘察設計過程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的基本概念; 1.6 了解電力系統的運行特點和基本要求;
.7 掌握阻抗、導納、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功率因數的概念;
1.8 熟練掌握三相電路中電源和負載的聯接方式及相電壓、相電流、線電壓、線電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關系;
1.9掌握我國規定的電力網路額定電壓與發電機、變壓器等主要電力設備的額定電壓;
1.10 掌握電壓降落、電壓損耗、功率損耗的定義及其計算方法;
1.11了解電力線路、發電機、變壓器的參數與等值電路,熟悉電網等值電路中元件有名值和標幺值參數的簡單計算和歸並;
1.12 掌握我國工程建設中電氣設備對環境影響的主要內容;
1.13掌握負荷分級的原則及供電要求。
2.電氣安全
2.1 熟悉我國電氣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必須執行的有關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規、建設標准中的強制性條文;
2.2 了解我國工程設計中電氣安全的概念和要求;
2.3 掌握我國工程設計中電氣安全保護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4 掌握我國危險環境電力裝置的設計要求;
2.5 熟悉電氣設備消防安全的措施;
2.6 了解安全電壓的概念;
2.7 了解電氣設備防護等級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2.8 了解電氣設備防誤操作的要求及措施;
2.9 掌握電氣工程設計的防火要求。
3. 電氣主接線
3.1 熟悉電氣主接線設計的基本要求(含接入系統設計要求);3.2 掌握各級電壓配電裝置的基本接線設計及特點;
3.3 了解各種電氣主接線型式設計及應用范圍;
3.4 掌握主接線設計中的設備配置;
3.5 了解發電機及變壓器中性點的接地方式;
3.6了解無功補償的基本概念及設計要求。
4.短路電流計算
4.1 掌握三相短路電流的實用計算方法;
4.2 熟悉 短路電流計算的目的和其結果的應用;
4.3 熟悉影響短路電流的因素和限制短路電流的設計措施。
5.設備選擇
5.1 熟悉主要電氣設備選擇的一般原則、技術條件和環境條件;
5.2 熟悉發電機、變壓器、電抗器、電容器等高低壓設備的選擇;
5.3 掌握開關電器和保護電器的選擇;
5.4 熟悉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的選擇;
5.5 了解成套電器設備的選擇;
5.6 了解高壓電瓷及金具的選擇;
5.7了解中性點設備的選擇。
6.導體及電纜的設計選擇
6.1 掌握硬導體的設計選擇;
6.2 熟悉電纜設計選擇的原則;
6.3 了解管形導體設計的特殊問題;
6.4 了解分相封閉母線和共箱母線的設計選擇;
6.5 了解軟導線的設計選擇及拉力弧垂的計算方法、原理;
6.6 掌握電纜敷設設計;
6.7 掌握電纜防火與阻燃的設計要求。
7.電氣設備布置
7.1 熟悉變配電所(開關站)所址選擇的基本要求;
7.2 熟悉各級配電裝置的設計原則和基本要求;
7.3 掌握各級電壓配電裝置的布置設計;
7.4 了解特殊地區的配電裝置設計;
7.5 掌握配電裝置帶電距離的確定及校驗方法。
8.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
8.1 熟悉電力系統過電壓種類和過電壓水平;
8.2 掌握雷電過電壓的特點及相應的限制和保護設計;
8.3 掌握暫時過電壓的特點及相應的限制和保護設計;
8.4 掌握操作過電壓的特點及相應的限制和保護設計;
8.5 了解防直擊雷保護設計的計算方法和設計要求;
8.6 了解輸電線路、配電裝置及電氣設備的絕緣配合方法及絕 緣水平的確定;
8.7熟悉建築物的防雷分類原則及採取的措施。
9.接地
9.1 熟悉電氣裝置接地的一般規定;
9.2 了解電氣裝置接地電阻的要求;
9.3 了解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設計;
9.4 了解低壓系統的接地型式設計和對電氣裝置接地電阻的要 求;
9.5 掌握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設計以及保護線的選擇;
9.6 掌握接觸電壓、跨步電壓的計算方法;
9.7 了解各種接地型式的適用范圍;
9.8 熟悉降低接地電阻的方法和應用
10.照明
10.1 熟悉照明方式和照明種類的劃分;
10.2 掌握照度標准及對照明質量的要求;
10.3 掌握光源選用和燈具選型的有關規定
10.4 了解照明供電的有關規定;
10.5 掌握照度計算的基本方法;
10.6 熟悉照明與環境的關系
11.儀表和控制
11.1 熟悉控制方式的設計選擇;
11.2 了解控制室的布置設計;
11.3 掌握二次迴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11.4 了解二次迴路的設備選擇及配置;
11.5 掌握五防閉鎖功能的要求及相應的裝置;
11.6 熟悉電氣系統採用計算機監控的設計方法;
11.7 了解設備及控制電纜需要抗禦干擾的要求;
11.8 了解電能測量及計量的設置要求;
11.9 熟悉同期裝置的原理及設計要求。
12. 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及調度自動化
12.1 掌握線路、母線和斷路器繼電保護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計 算;
12.2 熟悉主設備繼電保護的配置、整定計算及設備選擇;
12.3 了解安全自動裝置的原理及配置;
12.4 了解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的功能及配置;
12.5 了解遠動、電量計費的功能及配置。
13.操作電源
13.1 熟悉直流系統的設計要求;
13.2 掌握蓄電池的選擇及容量計算;
13.3 了解充電器的選擇及容量計算;
13.4 了解直流設備的選擇和布置設計;
13.5 了解直流系統絕緣監測裝置的選擇及配置要求;
13.6 掌握UPS的選擇。
14.發電廠和變電所的自用電
14.1 熟悉自用電負荷的分類和自用電電壓的選擇;
14.2 掌握自用電接線要求、備用方式和配置原則;
14.3 掌握自用電系統的設備選擇;
14.4 了解自用電設備布置設計的一般要求;
14.5 熟悉保安電源的設計;
14.6 了解自用電系統保護設計;
14.7 了解自用電系統的測量、控制和自動裝置;
14.8 掌握交、直流電動機的起動方式及起動校驗;
14.9 掌握交、直流電動機調速技術。
15.電力系統規劃設計
15.1 了解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的任務、內容和方法;
15.2 了解電力需求預測及電力供需平衡;
15.3 了解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穩定標准以及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
15.4 了解電源規劃設計;
15.5 了解電網規劃設計;
15.6 了解無功補償型式選擇及容量配置;
15.7 了解潮流、穩定及工頻過電壓計算。
參 考 資 料
1.《三相交流系統短路電流計算》GB/T11022;
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
3.《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 ;
5.《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GB50065;
6.《過電壓保護及絕緣配合》GB50064;
7.《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227;
8.《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14285;
9.《水力發電廠機電設計規范》DL/T5186
10.《水力發電廠自動化設計技術規范》 DL/ T5081;
11.《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SDGJ;
12.《變電所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056;
13.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中國電力出版社,1989年;
14.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二次部分),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年;
15.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編《水電廠機電設計手冊》(電氣一次分冊)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2 年;
16.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編《水電廠機電設計手冊》(電氣二次分冊) ,水利電力出版社,1983 年。
注冊電氣工程師考試大綱
專業基礎部分考試大綱
1、電路與電磁場
1.1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掌握電阻、獨立電壓源、獨立電流源、受控電壓源、受控電流源、電容、電感、耦合電感、理想變壓器諸元件的定義、性質
(2)掌握電流、電壓參考方向的概念
(3)熟練掌握基爾霍夫定律
1.2 電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常用的電路等效變換方法
(2)熟練掌握節點電壓方程的列寫方法,並會求解電路方程
(3)了解迴路電流方程的列寫方法
(4)熟練掌握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1.3 正弦電流電路
(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有效值
(2)掌握電感、電容元件電流電壓關系的相量形式及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掌握阻抗、導納、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功率因數的概念
(4)熟練掌握正弦電流電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5)了解頻率特性的概念
(6)熟練掌握三相電路中電源和負載的聯接方式及相電壓、相電流、線電壓、線電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關系
(7)熟練掌握對稱三相電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8)掌握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1.4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1)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立葉級數分解方法
(2)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定義和計算方法
(3)掌握非正弦周期電路的分析方法
1.5 簡單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1)掌握換路定則並能確定電壓、電流的初始值
(2)熟練掌握一階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二階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1.6 靜電場
(1)掌握電場強度、電位的概念
(2)了解應用高斯定律計算具有對稱性分布的靜電場問題
(3)了解靜電場邊值問題的鏡像法和電軸法,並能掌握幾種典型情形的電場計算
(4)了解電場力及其計算
(5)掌握電容和部分電容的概念,了解簡單形狀電極結構電容的計算
1.7 恆定電場
(1)掌握恆定電流、恆定電場、電流密度的概念
(2)掌握微分形式的歐姆定律、焦耳定律、恆定電場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銜接條件,能正確地分析和計算恆定電場問題
(3)掌握電導和接地電阻的概念,並能計算幾種典型接地電極系統的接地電阻
1.8 恆定磁場
(1)掌握磁感應強度、磁場強度及磁化強度的概念
(2)了解恆定磁場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銜接條件,並能應用安培環路定律正確分析和求解具有對稱性分布的恆定磁場問題
(3)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了解幾種簡單結構的自感和互感的計算
(4)了解磁場能量和磁場力和計算方法
1.9 均勻傳輸線
(1)了解均勻傳輸線的基本方程和正弦穩態分析方法
(2)了解均勻傳輸線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的概念
附:參考書目
電路(第三版)上、下冊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擬電子技術
2.1 半導體及二極體
(1)掌握二極體和穩壓管特性、參數
(2)了解載流子,擴散,漂移;PN結的形成及單向導電性
2.2 放大電路基礎
(1)掌握基本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直流負載和交流負載線。
(2)掌握放大電路的基本的分析方法
(3)了解反饋的概念、類型及極性;電壓串聯型負反饋的分析計算
(4)了解正負反饋的特點;其它反饋類型的電路分析;不同反饋類型對性能的影響;自激的原因及條件
(5)了解消除自激的方法,去耦電路
2.3 線性集成運算放大器和運算電路
(1)掌握放大電路的計算;了解典型差動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差模、共模、零漂的概念,靜態及動態的分析計算,輸入輸出相位關系;集成組件參數的含義。
(2)掌握集成運放的特點及組成;了解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零漂抵制原理;了解復合管的正確接法及等效參數的計算;恆流源作有源負載和偏置電路
(3)了解多級放大電路的頻響
(4)掌握理想運放的虛短、虛地、虛斷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反相、同相、差動輸入比例器及電壓跟隨器的工作原理,傳輸特性;積分微分電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實際運放電路的分析;了解對數和指數運算電路工作原理,輸入輸出關系;乘法器的應用(平方、均方根、除法)
(6)了解模擬乘法器的工作原理
Ⅲ 中小學設計規范上針對給排水,有一條說明,教學用房給水管道應設置泄水裝置,問該裝置應設置在什麼地方呢
距離排水明溝、地漏較近且好操作的地方
Ⅳ 求建築設計防火規范2010版學習講義或筆記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講義_secret
http://wenku..com/view/b13ca8d528ea81c758f578bd.html
網路文庫下載,無需財富積分。
Ⅳ 剛工作機械設計新手,需要怎樣系統的學習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涉及的知識面較多,不能一蹴而就,即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只專能靠經驗積累。所以屬,如是該專業畢業,最好的方法是多接觸、多參與機械設計;如不是該專業畢業,則需要按照該專業的課程要求,通讀幾本教材,如《機械原理》《機械零件》《互換性原理與公差配合》《金屬工藝學》《電工學》《液壓與氣動》《理論力學》-----等。同時要多動腦、將身邊的任何事物都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通讀完這些教材後,再去接觸機械設計,否則是無法進行機械設計的。
Ⅵ 學習解讀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准
GBT 50493-2019修編主要內容(全文免費下載):
1、標准名稱由「設計規范」改為「設計標准」;
2、有毒氣體范圍由《高毒物品目錄》中所列毒氣擴大到常見劇毒氣體;
3、增加了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簡稱GDS)的設計相容性、獨立性和可靠性要求;
4、增加了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簡稱GDS)應與火災及消防監控系統分開設置的要求;
5、增加了開路式(激光、紅外)探測器、雜訊探測器等內容,進一步完善了探測器的布點和布置要求;
6、增加了常見氣體探測器選用指南、GDS配置圖等5個規范性標准附錄;
7、對標準的部分章節和條款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取消了強制性條文。
◆原:名稱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現:名稱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准》
◆條文說明:
根據國標最新標准,作為規范類文件,必須全部是強制性條文,作為推薦型標准,是沒有強制性條文的。
◆原:GB50493-2009 3.0.6:可燃氣體檢(探)測器應採用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製造認證、防爆性能認證和消防認證的產品。
◆現:GB/T50493-2019 3.0.5:可燃氣體探測器必須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型式批准證書、防爆合格證和消防產品型式檢測報告;參與消防聯動的報警控制單元應採用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國家法規有要求的有毒氣體探測器必須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型式批准證書。安裝在爆炸危險場所的有毒氣體探測器還應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防爆合格證。
◆條文說明:
2017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已批准新計量法於2017年12月28日執行。修改主要內容:取消製造、修理計量行政許可(即取消計量製造認證),嚴格執行計量器具型式批准許可。
可燃氣體探測器目前已不需要取得CCCF認證,但銷售時應取得消防產品型式試驗檢測報告(必須有)和消防產品認證證書(企業自願取證)。
◆原:GB50493-2009 3.0.9: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宜獨立設置。
◆現:GB/T50493-2019 3.0.8: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應獨立於其他系統單獨設置。
◆條文說明: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不能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合並設計,是為了保證工藝裝置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出現故障或停用時,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仍能正常工作。
2014年國家安監總局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中也明確要求: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應獨立設置。因此,本標准修訂時,參照 GB50116和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有關要求,對GDS的設置要求進行了重新修訂。
◆原:GB50493-2009 3.0.11:工藝裝置和儲運設施現場固定安裝的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宜採用不間斷單元(UPS)供電。加油站、加氣站、分散或獨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經營設施,其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可採用普通電源供電。
◆現:GB/T50493-2019 3.0.9: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的氣體探測器、報警控制單元、現場警報器等的供電負荷,應按一級用電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考慮,宜採用UPS電源裝置供電。
◆條文說明:
分散或獨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設施,如加油站、加氣站等,一般採用盤裝或壁掛式,電源功率較小,故規定檢測報警系統也可採用普通電源供電。
◆原:GB50493-2009 3.0.4:報警信號應發送至現場報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現場操作室的指示報警設備,並且進行聲光報警。
◆現:GB/T50493-2019 3.0.3: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信號應送至有人值守的現場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等進行顯示報警;可燃氣體二級報警信號、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報警控制單元的故障信號應送至消防控制室。
◆條文說明:
消防控制室也需要對可燃氣體二級報警信號、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報警控制單元的故障信號進行監控。
◆原:GB50493-2009 3.0.8: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場所的檢(探)測器,應採用固定式。
◆現:GB/T50493-2019 3.0.6:需要設置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探測器的場所,宜採用固定式探測器;需要臨時檢測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的場所,宜配備移動式氣體探測器。
◆條文說明:
對於一些不具備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探測器的場所,通常可以安裝移動式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探測器,以確保生產和維護的安全需要。如:環境濕度過高;環境溫度過低;或在正常情況下視為非爆炸或無毒區,生產檢修時可能為爆炸或有毒危險區等,受檢測產品的性能所限,通常可以安裝移動式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探測器,以確保生產和維護的安全需要。
◆原:GB50493-2009 2.0.2:有毒氣體: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通過機體接觸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的氣體。本規范中有毒氣體的范圍是《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2003]142號)中所列的有毒蒸氣或有毒氣體。常見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氫、苯、氰化氫、氨、氯氣、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氣(碳醯氯)等。
◆現:GB/T50493-2019 2.0.2:有毒氣體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可導致死亡或永久性傷害的毒性氣體或毒性蒸氣。
◆條文說明:
只要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可導致死亡或永久性傷害的氣體,都稱為有毒氣體。都需要遵循本規范。
◆原:GB50493-2009 3.0.5:裝置區域內現場報警器的布置應該根據裝置區的面積、設備及建築物的布置、釋放源的理化性質和現場空氣流動特點等綜合確定。現場報警器可選用音響器或報警燈。
◆現:GB/T50493-2019 3.0.4 :控制室操作區應設置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聲、光報警;現場區域警報器宜根據裝置佔地的面積、設備及建構築物的布置、釋放源的理化性質和現場空氣流動特點進行設置,現場區域警報器應有聲、光報警功能。
◆條文說明:
當現場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的數量少於10個,現場環境雜訊低於85dBA,且探測器自帶一體化聲、光報警器時,在不影響現場報警效果情況下,可不需設置現場區域報警器。
當現場環境雜訊超過85dBA,探測器自帶的一體化聲、光報警器難以達到報警效果時,為了警示現場工作人員,在生產現場主要出入口及高雜訊區等部位,需設置現場區域警報器。
◆原:GB50493-2009 3.0.10:攜帶型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的配備,應根據生產裝置的場地條件、工業介質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和操作人員的數量等綜合確定。
◆現:GB/T50493-2019 3.0.7:進入爆炸性氣體環境和(或)有毒氣體環境的現場工作人員,應配備攜帶型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進入的環境同時存在爆炸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時,攜帶型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探測器可採用多感測器類型。
◆原:GB50493-2009:氣體密度大於0.97kg/m³(標准狀態下)的即認為比空氣重;氣體密度小於0.97kg/m³(標准狀態下)的即認為比空氣輕。
◆現:GB/T50493-2019 4.1.2:判別泄漏氣體介質是否比空氣重,應以泄漏氣體介質的分子量與環境空氣的分子量的比值為基準:比值≥1.2,泄漏介質重於空氣;1.0 ≤比值<1.2,泄漏介質略重於空氣;0.8<比值<1.0,泄漏介質略輕於空氣;比值≤0.8,泄漏介質輕於空氣。
◆條文說明:
由於溫度和海拔對氣體的密度影響較大,為了方便判斷泄漏的介質泄漏到大氣中時,泄漏氣體介質是否比空氣重,本標准用泄漏介質的氣體分子量與當地空氣的分子量的相對比值作為判據。
◆原:GB50493-2009 4.4.2:設在爆炸危險區域2區范圍內的在線分析儀表間,應設可燃氣體(檢)探測器。
◆現:GB/T50493-2019 4.4.2:設在爆炸危險區域2區范圍內的在線分析儀表間,應設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並同時設置氧氣探測器。
◆原:GB50493-2009 6.1.1:相對氣體密度大於0.97kg/m³(標准狀態下)的即認為比空氣重;相對空氣密度小於(標准狀態下)的即認為比空氣輕。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時,推薦的檢(探)測器安裝高度應高出地坪(或樓板面)0.3m~0.6m。過低易造成因雨水淋、濺,對檢(探)測器的損害;過高則超出了空氣重的氣體易於積聚的高度。
◆現:GB/T50493-2019 6.1.2: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0.3m-0.6m;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m內。檢測比空氣略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下方0.5m-1m;檢測比空氣略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高出釋放源0.5m~1m(新增)。
◆條文說明:
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m內,09版規范為:高出釋放源0.5~2m。
6.1.3 環境氧氣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1.5m~2.0m。(新增)
6.1.4 線型可燃氣體探測器宜安裝於大空間開放環境,其檢測區域長度不宜大於100m(新增)。
◆原:GB50493-2009 3.0.5:當現場斤需要布置數量有限的可燃或有毒氣體(檢)探測器時,在不影響現場報警效果的條件下,現場報警器可與可燃及有毒氣體探測器探頭合體設置。當現場需要布置數量眾多的可燃或有毒氣體(檢)探測器時,此時現場報警器應與可燃及有毒氣體(檢)探測器分離設置,並根據現場情況,提出聲光警示要求,分區設置。
為了提示現場工作人員,現場報警器常選用升級為105dBA的音響器,在高噪音區[雜訊超過85dBA]以及生產現場主要出入口處,通常還設立旋光報警燈。
◆現:GB/T50493-2019 5.3.2:區域警報器的報警信號聲級應高於110dBA(09版標准為105dBA),但距警報器1m處總聲壓值不得高於120dBA。
◆條文說明:
現場報警器選用,由原來105dBA的音響器修訂為110dBA。
◆原:GB50493-2009 3.0.2: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的一級報警為常規氣體泄漏警示報警,提示操作人員到現場巡檢。當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濃度達到二級報警值時,提示操作人員應採用緊急處理措施。當需要採取聯動保護時,二級報警的輸出接點信號可供使用。現場發生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泄漏事故時,為了保護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以便操作人員及時處理,對同時發出的有毒氣體和可燃氣體的檢測報警信號的處理,應遵循二級報警優先於一級報警;屬同一報警級別時,有毒氣體的報警級別優先的原則。
◆現:3.0.2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的檢測報警應採用兩級報警。同級別的有毒氣體 和可燃氣體同時報警時,有毒氣體的報警級別應優先。
◆條文說明:
①一級報警為氣體泄漏警示,提示操作人員及時到現場巡檢處理;
②二級報警為氣體泄漏緊急報警,提示操作人員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③當氣體泄漏需聯動保護時,應採用二級報警接點信號作為聯動保護條件;
④現場探測器自帶的警報器接受探測器輸出的一、二級報警信號,現場區域警報器接受GDS系統輸出的第二級報警信號。
◆現:GB/T 50493-2019 3.0.1:在生產或使用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的生產設施及儲運設施的區域內,泄漏氣體中可燃氣體濃度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泄漏氣體中有毒氣體濃度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應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既屬於可燃氣體又屬於有毒氣體的單組分氣體介質,只設有毒氣體探測器;可燃氣體與有毒氣體同時存在的多組分混合氣體,泄漏時可燃氣體濃度和有毒氣體濃度有可能同時達到報警設定值,應分別設置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探測器。
◆條文說明:
對於含多種有毒氣體組分的混合氣體,或不同工況條件下泄漏氣體的 組成差異大時,當各毒性氣體組分的氣體濃度都有可能達到各組分的有毒 氣體濃度報警設定值時,為確保生產安全,需要分別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
◆原:GB50493-2009 4.1.2:下列可能泄露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的主要釋放源應布置檢測點:
1、氣體壓縮機和液體泵的密封處;
2、液體采樣口和氣體采樣口;
3、液體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設備和管道的法蘭和閥門組;
◆現:GB/T50493-2019 4.1.3: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釋放源周圍應布置檢測點:
1、氣體壓縮機和液體泵的動密封;
2、液體采樣口和氣體采樣口;
3、液體/氣體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經常拆卸的法蘭和經常操作的閥門組。
◆條文說明:
根據《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規定,釋放源應按物質的釋放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長短分為連續釋放源、第一級釋放源和第 二級釋放源。第一級釋放源:在正常運轉時周期或偶然釋放;第二級釋放源:在正常情況下不會釋放,即使釋放也僅是偶爾短時釋放。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探測器檢測的主要對象是屬於第二級釋放源的設備或場所。
◆現:GBT 50493-2019 4.3.1 液化烴、甲B、乙A類液體等產生可燃氣體的液體儲罐的防火堤內,應設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放源的的水平距離不宜大於10m,有毒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放源的的水平距離不宜大於4m。
◆註:AQ3036-2010《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罐區現場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定》7.2.1.1要求: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儲罐場所,在防火堤內每隔20~30m設置一台可燃氣體報警儀,且監測報警儀與儲罐的排水口、連接處、閥門等易釋放物料處的距離不宜大於15m。
◆現:GBT 50493-2019 3.0.10 確定有毒氣體的職業接觸限值時,應按最高容許濃度、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的優先次序選用。
◆條文說明:有毒氣體的三種職業接觸限值(OEL)數值由低到高依次為:最高容 許濃度MAC、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每天8小時,每周5天)、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15分鍾)。
根據目前國內、外有毒氣體探測器的製造水平,如果採用MAC市場上 無探測器可選,在確保操作人員健康安全前提下,同時有多個職業接觸限 值的有毒氣體,應按MAC、PC-TWA、PC-STEL優先順序選用;沒有提供OEL值的有毒氣體,可按直接致死濃度IDLH選用。
◆現:GBT 50493-2019 5.4.3可燃氣體探測器參與消防聯動時,探測器信號應先送至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報警信號應由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輸出至消防控制室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可燃氣體報警信號與火災報警信號在火災報警控制系統中應有明顯區別。
根據GB50493、GB50116及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有關規定及要求,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GDS)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設計:
1、GDS系統應由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探測器、現場區域警報器和室內報警控制單元等組成。現場有毒氣體探測器宜帶一體化聲光報警器,可燃氣體探測器可帶一體化聲光報警器。
2、報警控制單元應採用獨立設置的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電子產品(包括獨立設置的PLC、專用氣體報警控制器、DCS控制器等) 。
3、報警控制單元發出二級報警信號時,應觸發安裝在現場相應報警分區的區域警報器。
4、可燃氣體二級報警信號和報警控制單元的故障信號,應送至消防控制室進行圖形顯示和報警。可以設置一台獨立的顯示器。
5、可燃氣體探測器參與消防聯動時,探測器信號應先送至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信號由報警控制器輸出至消防控制室的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控制器實施消防聯動功能。可燃氣體探測器信號不能直接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輸入迴路。
6、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檢測信號作為安全儀表系統(SIS)的輸入時,探測器應獨立設置,探測器配置應根據SIL迴路定級結果確定,並滿足《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GB/T 50770有關規定。
◆說明:
探測器信號用於警示報警時,GDS報警控制單元採用獨立設置的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電子產品即可,既不需要取得SIL認證,也不需要取得消防產品型式檢測報告;探測器信號用於消防聯動時,GDS報警控制單元應採用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探測器信號用於安全聯鎖時,根據《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GB/T 50770有關規定,SIL1及以下安全等級的聯鎖信號可接入GDS,SIL2及以上安全等級的聯鎖信號應接入SIS。
Ⅶ 建築電氣設計需要學習哪些主要的規范
一、建築電氣的含義
傳統建築電氣設計只包括供電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將其設計的內容形容為強電和弱電。(1)強電。強點系統的技術發展,是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有目共睹的,如此巨大的發展,為我國的建築電氣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建築的安全用電創造了條件。隨著建築智能化技術的深化應用,有些設備或系統的控制,逐漸走向由專業的控制系統進行監控,並向建築設備監控系統開放其通信協議,達到系統間的互聯和互通。(2)弱電。建築的實施,要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注重生態、注重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永恆主題。通過多年的實踐,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從工程的實際需要出發,以實用和適用為標准,又做到投資合理的設計理念,針對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資標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找出先進性、可靠性、合理性與經濟性的最憂交點。
二、建築電氣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l、設計違背或偏離設計規范的規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執行設計規范的現象相當普遍。目前施工圖設計達不到建設部《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要求的現象相當普遍,主要是設計文件可實施性方面的缺陷,直接導致施工安裝困難或錯誤,也可能導致可用性的欠缺。
2、設計深度不夠。由於不按規定的深度進行必要的計算與標注,往往造成設計文件本身出現原則錯誤而難於及時發現,將影響項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3、相關專業設計文件銜接不清,不按規定協調配合的問題普遍存在,極易導致施工錯誤。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與監理的最主要根據,設計能否認真執行國家規定、設計文件的深度及相關專業的密切配合問題等等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三、建築電氣設計中的原則
1、滿足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即滿足照明的照度、色溫、顯色指數;
滿足舒適性空調的溫度及新風量,也就是舒適衛生;滿足上下、左右的運輸通道暢通無阻;滿足特殊工藝要求,如娛樂場所的一些電氣設施的用電,展廳的工藝照明及電力用電等。
2、考慮實際經濟效益。節能應按國情考慮實際經濟效益,不能因為節能而過高地消耗投資,增加運行費用,而是應該讓增加的部分投資,能在幾年或較短的時間內用節能減少下來的運行費用進行回收。
3、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節能的著眼點,應是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
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與發揮建築物功能無關的,再考慮採取什麼措施節能。如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傳輸電能線路上的有功損耗都是無用的能量損耗,又如量大面廣的照明容量,宜採用先進技術使其能耗降低。
四、建築電氣設計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1、低壓配電系統中導線{電纜)載流量與斷路器整定電流不匹配問題。
電線(電纜)的載流量需與低壓短路器的整定電流配合選擇,供線路受到短路器的保護,是每個工程都要遇到的問題,是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的施工圖中問題很多,這類問題主要表現在導線允許持續載流量小於保護該導線的斷路器脫扣器的整定電流。正確的做法應是先按負荷的計算電流確定保護短路器的整定電流,再按其選擇導線,使導線受到短路器的有效保護。總之,應嚴格按照《低壓配電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供電安全可靠。
2、減少低壓櫃的出線迴路。當我們做一個工程的電氣設計時,首先將負荷的種類和位置確定,將同一區域內相同性質的負荷,由低壓母線饋出的一個迴路供電,這里的同一區域可以是同一層內,也可以是不同樓層但軸線位置相同的區域,這樣做可以減少低壓櫃的出線迴路,減少低壓櫃的台數,降低設備成本,缺點是當出線端故障或饋電迴路檢修時會造成大范圍的斷電,然而此種情況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在非重要負荷採用大容量迴路出線是可行的,也是降低電氣設備成本的有效方法。
3、電纜線路的合理設計。在一個工程中,線路左右上下縱橫交錯,小工程線路全長不下萬米,大工程更是不計其數,所以線路上的總有功損耗是相當可觀的,減少線路上的能耗必須引起設計重視。在建築中,低壓配電室應靠近豎井,而且由低壓配電室提供給每個豎井的干線,不至於產生支線沿著於線倒送的現象,亦即低壓配電室與豎井位置的布局上應使線路都分向前送,盡可能減少回頭輸送電能的支線。另外,還可利用某些季節性負荷的線路,這些用戶不用時,可提供給常期用戶作供電線路使用,以減少線路和電阻。
4、電氣減災系統的設計。(1)安全用電。人的生命安全是我們在運行電力系統中所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電是雙刃劍,安全使用才能帶來方便和效益,我們應該牢記:安全第一。(2)防雷。雷擊是一個概率事件,設置接閃器等防雷裝置增大了落雷的概率,但可以有效地控制雷擊災害。傳統的防雷方法是採用避雷針、避雷帶等,近年來用過的有消雷器和放射式避雷針。(3)防火。隨著建築物的日趨復雜化,功能的多樣化,防火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由於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也在不斷上升之中。建築防火設計包括所有的設備專業,水要有噴淋、消防泵,暖通要有防排煙,電氣的火災探測器、通信和聯動控制系統更是必不可少的。
5、降低線路電器的功率損耗。對於供電線路,應採取選用電阻率較小的導線;、設計線路走直線,在低壓配電中盡可能不走回頭路;變電所應靠近負荷中心,以減小供電半徑;增大導線截面積,雖然增加了線路費用,但由於節約能耗而減少了運行費用;在輸送功率不變的情況下,由於電能損耗與電流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與運行電壓的平方成反比,在額定電壓允許波動的幅度內,適當提高運行電壓等等。對於用電設備,在設計中盡可能採用功率因數高的用電設備,如同步電動機等;電感性用電設備可選用有補償電容器的用電設備;用靜電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具體可採用分散就地補償和高低壓櫃集中補償等方式。
6、做好電氣設計的技術管理工作。做好工程方案評審工作,制定合理的供配電方案,通過優化設計、精心設計,使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使設計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實用,並經過綜合性的評估,取得綜合性最優的電氣設計方案,切實解決電氣設計的經濟性問題。並制定各專業設計經濟性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有關規定,將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納入工程造價的管理體系。同時要注重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將技術與經濟有機的結合起來,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術輕經濟的保守做法。電氣設計人員應加強學習,更新知識,了解國際電氣發展科技動態和科技成就,及時掌握新產品的性能、價格,以免造成設備選項錯誤影響電氣設計的經濟性。
總之,作為專業的電氣設計人員,應該高度重視建築電氣設計問題,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精心考慮,從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及節能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不斷的研究探討、總結經驗,為建築電氣設計做出應有的貢獻。
Ⅷ 到底什麼是UI設計規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UI設計也不例外,具有設計規范,系統建議的規范可以讓我們設計具有統一性,界面視覺更美觀。
想要高效順暢地完成設計任務,就必須遵守UI設計的規范。
今天帶來的這些規范,可是成為優秀UI設計師必須知道的"純干貨",還能讓大家深刻了解UI設計規范的本質是什麼。
圖標規范
很多設計師以為UI設計就是設計圖標。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圖標的設計在整個UI設計中是比較基礎的一個環節。
圖標與品牌標志一樣,在設計時都需要做適當的減法,應該盡量用簡約的線條去表達其含義,應該盡量避免出現線條結構過於復雜的設計。
而且整體的圖標都需要保持風格一致,例如圖標的線條粗細、邊角弧度、圖標高度寬度比例、風格等等。
特別是對於新人,所以大家一起來看看圖標設計的規范吧:
1
像素對齊
需要嚴格的做到像素對齊,尤其是在做較小尺寸的圖標時,如果不嚴格的遵循像素對齊,那最終的顯示效果就會出現問題。
2
多用布爾運算
在做圖標的時候,能用基本圖形進行布爾運算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鋼筆,這樣做的好處有如下幾點:
o 讓你的圖標更加規范
o 對圖形結構理解更加深刻
o 後期更改形狀更加方便
3
獨特的風格
在做系列圖標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期給圖標設定一個風格及原則,使之看起來與眾不同。
在這里值得一提就是,我們在做線性圖標時,一定要保證描邊粗細相同、圓角相同,如果這些基礎的規則都沒有遵循,那也就談不上風格的統一、創新了。
4
視覺大小統一
在進行圖標設計的時候,我們會使用柵格輔助線來幫助我們更加嚴格謹慎,但一定不要被輔助線困住,學會靈活運用,保持視覺上的大小統一。
在如今的APP設計環境當中,一些APP設計大牛都一直強調,設計師要為有品牌意識。
那麼,在圖標的設計中,我們也必須強調"品牌性",簡單的說就是把品牌中的抽象的概念變成具象化的圖形,把品牌主副色調應用到圖標設計中。
同時建議大家每個星期完成一個主題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
標注規范
如何把標注的思路整理清晰--結構化思維進行拆解,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逐一擊破!
標注主要是以下四種不同屬性的內容:尺寸、文字、間距、顏色。
在進行標注時,首先去除導航欄和標簽欄,因為這些控制項通用性非常強,需要單獨拿出來進行統一標注,這里我們只對內容區來進行標注示例。
Ⅸ 機械設備的基本設計怎麼做包括哪些內容需要注意什麼
機械設計往往離不開自己的閱歷,經驗的積累固然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不少,但是事非躬親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別人的經驗,自己沒有一定的基礎,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呵呵。
機械設計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設計時的疏忽總會在這些方面反映出來,成功與否是很容易判斷的。設計的過程中,受製造的影響很大,亦就是說好的設計是不能脫離製造的,對製造越了解,越有助於提高設計水平。設計的圖紙,投入生產,我沒見過多少能立即按圖加工裝配,在審圖、工藝等過程發現大堆的問題很常見,包括所謂「資深」的高工,總工拿出的圖紙,還是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反復討論的出來的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繪圖的規范性,看圖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設計方對製造工藝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樣判定自己對製造的了解程度?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手抓一張自己設計的東西的圖紙你是否能說出它的製造全過程。鑄、鍛、車、鉗、銑、刨、磨,只是這樣子,肯定是不行,在機械廠做過幾年的誰不知道?必須細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過程。比如說鑄造時候怎麼分型,澆口冒口怎麼放,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鑄造缺陷產生,零件結構在熱處理的時候會不會導致意外情況發生的,怎麼在零件結構上進行優化,切削加工過程,在腦海中虛擬出來,總共用幾把刀,轉速,走刀量,甚至鐵屑望哪裡飛,各把刀使用的順序,車工,銑工,磨工的操作動作全過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不是說搞設計的一定要會玩車床,銑床,會燒電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這些作業特點,在設計時加以充分考慮,作為搞機械設計的人這樣才比搖車床燒電焊的強,才有安身立命之處。如此,在設計過程中,就會規避一些不合理的結構,設計的質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還不夠,一個有十年八年的工齡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細節方案(盡管整體的設計統籌他們做不了),但是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設計出就這樣一個結果,豈不是斯文掃地耶?唯一的解決辦法,多看書。別人總結出來的通常與生產相結合,俱是心血的結晶。帶著問題學,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會說「只要保證同心度就行了」這樣愚蠢的回答,關鍵是你已經指出保證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輩的錯誤。這個時候,沒人再叫你小錢、小趙,連老闆都叫你錢工、趙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鬍子長出來了,尿布丟了,孩子叫媽了,呵呵成就感也來了。可是設計總是為了使用,好的設計必須具備一點點人性的,設計一套工藝裝備,一試產,效率高質量好,老闆來搞杯慶功酒。過了幾天,發現人家棄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罵娘啊。用起來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細節又多,別個就是個操作工他要是考慮的那麼多因素就不會還在那裡做操作工了啊。設計不利於使用,就面臨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設備,如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之類正常運轉時「挺好的,「,可其中一個小鍵槽,一個軸承位,什麼的地方壞了,整個就不能用,廠方只賣整件,要配件不賣,自己加強還真的沒地方加了,換了幾個廠去買,擺了一堆,用戶只好敬而遠之,立了個技改項目--可憐的技改。這樣的事情只要是在機械行業轉的久的都會有所見所聞。使用根本就離不開維修,好的設計更不能忽視維修性。在一條大型的的生產線上,關鍵的設備,總共一年也就維修那麼兩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設備大卸八塊,行車叉車千斤頂撬杠十八般兵器還不夠用,老師傅們還要自己專門動腦動手玩幾樣好用的專用家當來伺候,導致停產的損失已經超過設備本身的價值,真是個無言的結局。一套大型設備僅因更換一隻油封什麼的,都要幾乎將整機完全分解,使用單位不罵設計乾的是斷子絕孫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設計者的悲哀
我們搞設計不光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還要有創新,但一定要學會繼承。現在,全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但我們不能一強調創新,就瞧不起原有的東西。通常的創新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舊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的東西總是含有一些舊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認的。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產生的。比如我們人類,雖然說是大自然的天之驕子,但實際上,我們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樣的。如果人類不是在繼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礎上,有1%的突破,人類的出現是難以想像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志氣,不需要繼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個100%純人類基因,那您就是再過一億年,也搞不出來一個人類來。所以說,不能為了創新,把舊有的東西全盤拋棄。原有的東西就如同一盤菜,創新就如同一點點調料,有了這么一點調料,菜的味道更加鮮美。但沒有人為了純鮮美,不要菜,光來一盤炒調料的。所以我們強調創新,但不能忘記繼承,只有繼承,沒有創新,那是因循守舊,而只有創新,沒有繼承,那是空中樓閣。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認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作為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講,克隆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謂一抄二改三創造。簡練的概括了設計人員的成長之路。 剛入門的時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襲的同時要拚命的去理解原設計者的意圖和思維,理解整個機器的傳動,各個裝置之間的相互關聯,每個零件的相互關系,理解了之後就可以出圖,圖紙上就可以有明確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約束。只知道畫下來,隨手胡扯幾根線條上去,大概感覺機器精度比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動不動就0.005,0.002,在圖紙上大言不慚的簽名在設計欄。號稱自己搞的東西是很精密的。這種不知所謂的號稱機械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信手拈來滿地都是。
模仿優秀的作品是每一個設計師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養成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個人修養有直接關系。羅嗦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那麼羅嗦的,小氣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氣,不負責任的人搞出來的機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樣的不負責任。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就是不一樣,這樣搗騰出來的東西就有了獨特的靈魂。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用心的傑作。
在抄襲的時候積累了經驗就要抱著否定的態度學習。查閱資料,多看些經典的設計案例,和設計的禁忌,與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東西進行對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現有的機器上動手術。如:提高機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讓整機具備更高的可靠度。從而迎合高端的客戶;或者進行結構精簡,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滿足些買不起那麼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戶的需求。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的上做機械設計開始入門了。能不能成為世界級的發明家這個事情很難說的,呵呵。但是憑自己多年經歷見識,將一些結構進行組合,變異,嫁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是不難的。與其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永動機之類的高深課題,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所謂專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留下點印記的事情。到時候老得快死了,臨終的時候還會想到,活了這么多年,搗騰了那麼多機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個真正談的能稱之為 機械設計工程師,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礪。還要有相當的天分以及勤奮和能造就人的環境。 天才等於99%的勤奮+1%的努力其實說的並不是只要下苦工就會有成就。這句話說的是若一個人對某個職業沒有那1%天分,再勤奮也是沒有用的。勤奮是一個發掘自己天分的一個途徑,是有所成就的必須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絕對不是。
機械零件材料選用的原則要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慮):
1)零件的工況(震動,沖擊,高溫,低溫,高速,高載都應當慎重對待);;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對於整機可靠度的相對重要性
2、 工藝要求:
1)毛坯製造(鑄造,鍛打,切板,切棒);
2)機械加工;
3)熱處理 ;
4)表面處理;
3、經濟性要求:
1)材料價格(普通圓鋼與冷拉型材,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的毛坯成本與加工成本的對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規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盡量用廉價材料來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銅套,用含油軸承替代車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負載不大的情況下,用尼龍替代鋼件齒輪或者銅蝸輪等等)。
另外,還要考慮當地材料的供應情況。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a) 對機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協調、平衡!防止木桶效應的出現
b) 對機器經濟性的要求 設計經濟性,在短的時間里投產上市,撈回開發期間的消耗,甚至邊設計邊製造, 使用經濟性 要有最佳的性能價格比(產品在小批量做開始賺了,再來改的更好)
2、對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
a) 在預定工作期限內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證機器的各種功能
b) 要盡量降低零件的生產、製造成本
c) 盡可能多的採用市場常見標准件。
d) 對可能系列化的產品,盡可能的在開始設計的時候考慮零件的通用性,無法通用的也要盡可能的在結構上類似,以減少製造過程的工藝編排,夾具工裝設計的工作量。
Ⅹ 我想做一名配電櫃的設計,請問該看些什麼書,學點什麼基礎知識啊
想進入這個行業;肯定也是有一個過程的; 建議到 成套電氣樂園 (技術論壇,技術交流一欄有入門學習的專業書籍)! 高低壓開關行業入門培訓專業書(原中國五大開關廠及西高所參與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