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

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

發布時間:2021-03-05 17:06:03

❶ 小孔成像實驗要怎樣做

把一支削得尖且細的鉛筆,在一張硬紙片的中心部分扎一個小孔圓圈。

小孔的直徑約三毫米,設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後拉上窗簾,使室內的光線變暗。

點上一支蠟燭,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張白紙,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這樣,就會在白紙上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是蠟燭的像。前後移動白紙,瞧瞧燭焰的像有什麼變化。當白紙離蠟燭比較近的時候,像小而明亮;當白紙慢慢遠離蠟燭的時候,像慢慢變大,亮度變暗。

改變小孔的大小,我們再來觀察蠟燭的像有哪些變化。

可以在硬紙片上,扎幾個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間相距幾厘米。這時候在白紙上,就出現了好幾個和小孔相對應的倒像。它們的大小都一樣,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孔只要夠小,它的形狀不論是方的、圓的、扁圓的,對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狀都沒有影響。

(1)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擴展閱讀:

1、放好蠟燭、小孔屏和毛玻璃屏。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屏的高度,使蠟燭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蠟燭和小孔屏的距離不宜過大。調整後,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蠟燭火焰倒立的實像。

2、移動蠟燭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蠟燭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第二種: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一層塑料膜,在罐底鑽一個小洞。將小洞向外對著發光物體,即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目的和要求

認識小孔成像為規律,理解物點和像點一一對應的關系。

儀器和器材

蠟燭、小孔屏(孔徑1-3毫米)、毛玻璃屏

實驗方法:

1、按圖2.2-1所示放好蠟燭、小孔屏和毛玻璃屏。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屏的高度,使蠟燭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蠟燭和小孔屏的距離不宜過大。調整後,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蠟燭火焰倒立的實像。

2、移動蠟燭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蠟燭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注意事項:

1、配合演示要畫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圖,運用光的直線傳播規律說明小孔成倒立實像以及物點和像點一一對應的關系。

2、孔的大小,物與小孔的距離配合要適當,以保證所成實像既清晰又有一定的亮度。一般來說,孔徑越小,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差;孔徑越大,物與小孔屏的距離應越大。亦是光向四面八方分散的越廣。所以孔徑不宜過大。

3、毛玻璃屏的毛面應對著小孔,觀察者即可從屏的毛面對光的漫反射看到實像,也可從毛玻璃屏透射的光看到實像。

4、本實驗應在暗室中進行。

得到的道理:

1、只要小孔足夠小,無論孔的形狀如何,對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狀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2、像距孔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

3、孔距蠟燭越近,所成像越大且暗;反之,越小且亮。

4、小孔成像的實驗中,所成的像為倒立的實像,且像的大小、清晰程度與上面的結論有關。

❷ 如何製作小孔成像裝置

簡易小孔成像實驗:

  1. 把硬紙板放在蠟燭和白紙中間固定。

  2. 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白紙的高度,使火焰、小孔、白紙的中心大約在一條直線上,可以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

  3. 改變蠟燭以及白紙的距離硬紙板的距離,觀察成像的變化。

  4. 改變小孔的大小觀察燭焰成像的變化。

❸ 小孔成像的原理,這個實驗怎麼做

用一個圓柱形的筒,像可比可的小筒就行。在底部扎個小洞,再用透明塑料布把另一端及有蓋的那端包上,用燈照小空,通過有塑料布的那端,在牆上就能找到所成的像了。(該實驗最好在暗的地方做這樣效果會更好。)

❹ 小孔成像 製作步驟

小孔成像
墨子對光學很有研究,對於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專進行了精彩的屬描述。
有一次,墨子進行光學實驗,他在堂屋朝陽的地方,讓一個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在陽光的照射下,屋內相對的牆上出現倒立人像。墨子通過小孔成像的光學實驗,闡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即光從上往下直射,人的頭部與足部成影在下邊和上邊,構成倒影,成為後代攝影技術的先聲。我們現在使用的照相機、攝像機在墨子研究發明的基礎上又前進一步。
小孔成像
(1)在桌面上放一張白紙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紙片放在白熾燈和光屏之間,並固定在支架上.
(2)合上電燈開關,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燈絲的像,且像的開口處與燈絲的開口處方向相反,說明像是倒立的,如圖所示.若向上或向下移動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發生變化.
(3)若將小孔分別改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變,說明小孔成像與孔形無關.

❺ 怎樣製作物理裝置(小孔成像和浮沉裝置)

小孔成像:拿1.蠟燭和2.膠水管(或其他圓柱形空心的物體,空心部分體積不要太大內)3.一張紙(顏色容盡量是黑色,或使用平板光滑的類似於鏡子的) 步驟:1、將1.2.3都在一條水平線上。 2、蠟燭點燃,即刻有光線從2中穿透至3中。 (其實並不用這么麻煩,在有陽光樹陰下站著,地上會有一些小光「洞」聯想一下,這就最簡單的想法了)相信你也早就知道這個,不然也不會在這里問裝置(廢話) 浮沉裝置:一、材料:1.燒杯2.小瓶3.水4.食鹽 二、材料:1.燒杯、2.新鮮雞蛋、3.水、4.食鹽、5.攪拌棒 一、方法:(同下差不多) 二、方法:取一隻新鮮雞蛋,放在清水中,觀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況,向水中慢慢加鹽,並輕輕攪拌 追問: 我的意思是,我要那種裝置的製作方法,不是實驗!!! 回答: 那就做那個材料里的物品,不滿意,我也沒辦法幫你了,我沒耐性,不好意思咯!

❻ 小孔成像的實驗怎麼做

1、放好蠟抄燭、小孔屏和毛玻璃屏。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屏的高度,使蠟燭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

2、移動蠟燭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蠟燭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3、小孔成像大小都是倒立的。

(6)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擴展閱讀:

一、「小孔成像」實驗結論:

1、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2、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物距越遠,像越小且亮度越亮。

二、成像原理

光的直線傳播

原理: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擾的情況下沿直線傳播

三、應用:

1、照相機和攝影機

一些照相機和攝影機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鏡頭是小孔(大多數安裝凸透鏡以保證光線成像距離),景物通過小孔進入暗室,像被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如顯影劑等)留在膠片上(數碼相機、攝影機等則是把像通過一些感光元件存儲在存儲卡內)。

2、光的波動學說

對光的波動學說,比如楊氏干涉實驗、雙縫實驗等光的干涉實驗起到很關鍵性作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干涉實驗的方法在現代物理學中仍然非常有用。

❼ 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

製作小孔成像儀步驟如下:

工具材料:圓柱形紙筒兩個、白紙一張、鉛筆、剪刀、透回明答膠帶、雙面膠、蠟燭、打火機。

一、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兩個比紙筒底面大一些的正方形。

❽ 初二物理實驗小孔成像具體怎麼做

解答

實驗器材:蠟燭一根,火柴一盒,硬紙板一張

實驗步驟:在硬紙板上鑽上小孔,用火柴將蠟燭點燃,將其固定在離牆30cm左右的地方,將硬紙板放在蠟燭和牆之間,將室內的光線遮住,把蠟燭的高度調整好,使蠟燭的火苗剛好對准硬紙板上的小孔,前後慢慢移動硬紙板,直到看到牆面上有清楚的影子為止。

實驗結論: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物距越遠,像越小且亮度越亮。

(8)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

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墨經》中這樣記錄了小孔成像:「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兩束光線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漢語中有「終極」,「微點」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線的交叉點,即針孔。

物體的投影之所以會出現倒像,是因為光線為直線傳播,在針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來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影。「遠近有端,與於光」,指出物體反射的光與影像的大小同針孔距離的關系。物距越遠,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墨經》在兩千多年前關於小孔成像的描述,與照相光學所講的是完全吻合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子軸承玻璃磨損怎麼修 瀏覽:794
iphone顯示未知設備怎麼辦 瀏覽:165
濰坊大型洗砂設備哪裡有 瀏覽:280
檢測殺菌效果用什麼儀器 瀏覽:210
安徽廠家直銷超聲波洗碗機怎麼用 瀏覽:52
乙醚萃取要用什麼儀器 瀏覽:912
電動的電機軸承是什麼型號的 瀏覽:530
萬向傳動裝置以及維護應進行 瀏覽:368
練二頭肌需要什麼器材 瀏覽:897
簡單的直播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48
怎麼登記公司辦公設備 瀏覽:493
為什麼超聲波洗牙沒想像中潔白 瀏覽:445
健身房機械器材怎麼用 瀏覽:722
氧氣閥門未進行脫脂 瀏覽:26
自動測風速的裝置 瀏覽:223
uy摩托車儀表時間怎麼調 瀏覽:880
手機設備號怎麼授權 瀏覽:976
n95有閥門的口罩起什麼作用 瀏覽:419
什麼情況下可以用壓鑄機床 瀏覽:218
汽車儀表盤上的地毯怎麼清理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