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帕斯卡裂桶實驗」的演示,激發了學生「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因素」的興趣,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探
(1)在實驗中,有很多物理量難於用儀器、儀表直接測量,就可以根據物理量之內間的定量關系和各種容效應把不易測量的物理量轉化成易於測量的物理量進行測量,這種方法就叫轉換法;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不易直接測量,液體壓強的變化會引起壓強計的探頭受到的壓力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壓強計探頭上的橡皮膜的形狀發生變化,進而引起壓強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發生變化,因此可以利用壓強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
(2)由公式P=ρgh可知,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都有關系,圖a,b,c中液體都是水,C圖中壓強計探頭上的橡皮膜探頭在水中深度最小;
比較圖a和圖b可知,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方向無關.
(3)分析圖(a)和圖(d)的兩次實驗數據,發現兩次實驗橡皮膜所處的深度相同,即液體的深度相同,而液體的密度卻不同,一杯是水,另一杯是濃鹽水,從而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故答案為:(1)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2)c;方向;(3)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Ⅱ 帕斯卡裂桶實驗
站在樓上是為了方便把水倒入與桶相連的細管內,站在平面上怎麼倒呢?若管太短則沒法達到裂桶目的,因為只有當水對桶的壓強大於大氣對桶的壓強桶才會裂。
Ⅲ 快!初二物理題:裂桶實驗
深度。
質量。
容積。
Ⅳ 「帕斯卡裂桶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怕斯卡定律是研究壓強傳遞,就是外加的壓強的傳遞。自身重量不算在內。若要計算底部壓強時,要加上這部分。
Ⅳ 帕斯卡裂桶實驗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http://ke..com/view/1599145.html
Ⅵ 關於帕斯卡裂桶實驗的問題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是可以超過其重力的。這個有點反直覺,但確實是對的。
Ⅶ 裂桶實驗是哪個人做的
帕斯卡裂桶實驗
1648年,著名法國物理學家帕斯卡在巴黎用水和葡萄酒做實驗.在12m長的管中盛水之後把結實的新木桶脹破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實驗.
Ⅷ 1648年帕斯卡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裂桶實驗」,他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的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當液壓超過木桶能夠承受的上限時,木桶隨之裂開.
帕斯卡「桶裂」實驗可以很好地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Ⅸ 裂桶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液體的壓復強等於密制度、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常數之積。在這個實驗中,水的密度不變,但深度一再增加,則下部的壓強越來越大,而受力面積(桶的內表面積)不變,壓力等於壓強除以受力面積,那麼壓力越來越大,終於超過桶能夠承受的上限,隨之裂開。 帕斯卡桶裂實驗 1648年,著名法國物理學家帕斯卡在巴黎用水和葡萄酒做實驗.在12m長的管中盛水之後把結實的新木桶脹破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實驗. 帕斯卡「桶裂」實驗可以很好地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