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鑄件內壁清砂轉台裝置設計

鑄件內壁清砂轉台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02 06:47:19

Ⅰ 砂型鑄造對鑄件結構設計有什麼要求

砂型鑄造對鑄件結構設計有什麼要求
答:砂型造型鑄件設計,不僅要考慮工作功能和力學性能的要求,還必須考慮合金鑄造性能、鑄造工藝對鑄件結構的要求。鑄件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對鑄件質量、生產率和製造成本都有很大影響。鑄件的結構,假如不能滿意合金鑄造性能的要求,將可能產生澆不到、冷隔、縮孔、縮松、氣孔、裂紋和變形等缺陷。
流動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強,鑄造時就不易產生澆不到、冷隔等缺陷,而且能鑄出鑄件的最小壁厚也小。不同的合金,在一定的鑄造條件下能鑄出的最小壁厚也不同。設計鑄件的壁厚時,一定要大寸:該合金的「最小答應壁厚」,以保證鑄件質量。鑄件的「最小允許壁厚「主要取決於合金種類、鑄造方法和鑄件的大小等。表5—1為鑄件最小允許壁厚值。但是,鑄件壁也不宜太厚。厚壁鑄件晶粒粗大,組織疏鬆,易產生縮孔和縮松,力學性能下降。鑄件艱載能力並不是隨截面積增大成比例地增加。設計過厚的鑄件壁,將會造成金屬浪費。為了提高鑄件承載能力而不增加壁厚,鑄件的結構設計應選用合理的截面形狀。
此外,鑄件內部的筋或壁,散熱條件比外壁差,冷卻速度慢。為防止內壁的晶粒變粗和產生內應力,一般內壁的厚度應小於外壁。表5—2為鑄鐵件外壁、內壁和加強筋的最大臨界壁厚。鑄件各部分壁厚若相差過大,厚壁處會產生金屬局部積聚形成熱節,凝固收縮時在熱節處易形成縮孔、縮松等缺陷。此外,各部分冷卻速度不同,易形成熱應力,致使鑄件薄壁與厚壁連接處產生裂紋。因此在設計鑄件時,應盡可能使壁厚均勻,以防止上述缺陷產生。
檢查鑄件壁厚是否均勻時,應將鑄件的加工餘量考慮在內。如果零件圖上各處壁厚是均勻的,加上加工餘量後,加工面上的鑄造厚度將增加,鑄件熱節卻很大。

Ⅱ 鑄件的壁厚設計該注意什麼

1 由於鑄件在金屬型中冷卻凝固得比砂型中快,金屬型又無容讓性,因此在金屬型鑄造時,鑄件中產生的鑄造應力比砂型鑄件要大裂紋傾向性也大,還容易產生澆不足、冷隔、白口(對於鑄鑄件)等缺陷。通常:

(1) 在防止金屬型鑄造鑄件產生裂紋方面應注意以下結構問題:

A 在壁厚均勻、壁間過渡與連接要緩和、較角處圓角適當等各方面的要求應比砂型鑄造鑄件更嚴格一些;

B 應將垂直相連的壁改為傾斜相連;

C 對於結構上比較薄弱的部分應設肋、凸台等予以加強,以防鑄造裂紋;

D 應盡量減少有阻礙鑄件自由收縮的凸台、肋、凸緣等突出部分;

E 在鑄件上布置加強肋時,還應考慮到它對鑄件收縮的影響。

(2) 在防止金屬型鑄造鑄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等方面應注意以下結構問題:

A 鑄件壁厚要適當不能過薄,特別是當鑄件輪廓尺寸較大時更不能過薄;

B 應避免大的水平面,因為它使得鑄件在澆注時,金屬液上升得很慢,與空氣接觸的面大,易氧化,同時由於金屬型散熱快,金屬液很快失去流動性,易造成澆不足、冷隔、夾渣等缺陷;

C 鑄件的外形應盡量具有流線形避免尖稜角與急劇變化的連接等結構形狀,以利於金屬液的流動。

2 在設計形狀較復雜的金屬型鑄件時,如果生產工藝有較大的困難,應在不影響鑄件使用條件下,盡量使鑄件外形簡單,強構改變,以便於從金屬型中取出鑄件。

3 在設計金屬型鑄造鑄件的基本結構單元及其參數選定時,通常還應注意:

(1)由於金屬型散熱快,因此金屬型鑄造鑄件的最小壁厚應比砂型鑄造鑄件的要大一些;

(2)鑄件內壁和內肋的厚度一般應取相連外壁厚度的 0.6~0.7 ,否則由於內壁(肋)冷得慢,在鑄件收縮時易在內外壁交接處產生裂紋;

(3)為防止灰鑄鐵件產生白口,除從工藝上採取措施外,必須使其壁厚不能過薄(有些資料指出,壁厚在 15mm 以上時,用金屬型鑄造鑄件的轉角處都必須採用圓角,對於鋁合金、鎂合金金屬型鑄造鑄件的鑄造圓角不應小於 3~4m;

(4)由於金屬型和芯無讓性,為便於取出鑄件和抽出型,金屬型鑄造鑄件的鑄造斜度應比砂型鑄造件的適當大一些,一般應大 30%~50% ,應該指出:鑄造斜度大小除與合金種類、壁的高度有關外,還與鑄件表面的位置有關,凡在鑄件冷卻收縮時與金屬型表面有脫離傾向的鑄件表面可設計較小的斜度,而在鑄件收縮時趨向於壓緊在金屬型上的鑄件表面應給予較大的斜度。

Ⅲ 鑄件清砂

換種噴砂方式啊,有吊掛式噴砂,翻帶式噴砂還有滾筒式噴砂,平台式噴砂,肯定有一種能把它搞定

Ⅳ 鑄件清砂的方法及其推薦方法

鑄件分為好多種,有鑄鐵件、鑄鋁件和鑄銅件等等,當然,鑄型的清理工作效率和專具體鑄件所採用屬的砂型、砂型表面處理方式有很大關系!
題目不是很明確,應該說明那種鑄件?結構復雜否?採用的是何種砂型?如果是簡單的零件,清理工作也不會讓您狠下功夫去抓!
這里就拿生產球鐵鑄件來說吧,砂型的潰散性和發氣量最終會決定鑄件表面和型腔內部的清理落紗工作效率。砂型一旦選錯,鑄件表面有可能產生致命的表面粘砂、縮松、皮下氣孔、裂紋等鑄造缺陷!所以砂型一定要選對,必要的話,砂型內部還需要製作易於清理和提高砂型整體強度的芯骨,或者在砂型表面塗刷1至兩邊塗料(樹脂砂一般都採用醇基或水基鎬英粉塗料),這樣會一舉兩得,既保證了鑄件表面質量,又便於清砂。
最後要提到的是硬體設施,比如震動落篩設備、箱式噴丸機等等,沒有這些設備去手工清理的話,工作效率怎麼也無法提高。呵呵!

Ⅳ 砂型鑄件的結構設計

主要要考慮應力問題,拐角處要圓角,否則容易造成應力集中,產生裂紋或斷裂。
其它的和一般結構設計差異不大。

Ⅵ 鑄件清理或吹砂後,局部出現密集的點狀凹坑即表面麻坑是什麼原因

與模具預熱時間以及材料有關的,主要是模具預熱時間要夠,還有就是模具要清理干凈。

Ⅶ 如何選擇合適的鑄件清理設備如題

鑄件清理對任何一家鑄造機械廠而言都是必要的生產工序之一。除了鑄件類型如尺寸、形狀、重量,和生產速度、產能要求等會影響拋丸清理機的選擇,還有其他一些考量因素。各種造型工藝線生產出數以千計的鑄件類型和構造,相匹配的就有多種冷卻、落砂方式之組合.所有這些上游工序的工藝會影響清理要求。除此之外,下游的生產,如鑄件最終用戶的意見,也會影響鑄造廠對於拋丸清理設備的選擇. 鑄件進行拋丸清理的理想溫度最好是接近環境溫度,但每家鑄造廠的冷卻時間不盡相同,因此鑄件進入拋丸室的溫度差別也很大。因此拋丸機在設計時,應考慮到用戶生產可能的最高溫度,假設客戶需要對如此極端高溫的鑄件進行清理,設計的拋丸機就必須符合這樣的要求,如此才能減少日後的維修,停機和其他包括操作安全隱患等問題。一般鑄造廠用的拋丸機可處理表面溫度高度100°c左右的鑄件。在這樣的溫度下,就不適宜用橡膠履帶輸送式拋丸機,而要選擇用鋼履帶式或錳鋼履帶輸送式拋丸機。在高的溫度,如高達175°c,時,就必須輔以特殊耐高溫的密封,幕簾和提升機履帶。這些高溫作業還會對設備維護提出特殊要求,熱的零件,熱的機器加之熱的磨料,對於設備維修、操作安全均是個挑戰.在這樣生產情況下,軸承的潤滑、輸送帶設計、易損件材料組成、通風和控制系統經常都需要更換。鏈條和其他非燃材料替代了橡膠密封、幕簾和履帶。因此,高溫鑄件會影響拋丸設備的選擇,適宜的設備才能滿足高效清理、安全生產和減少維護要求。對於砂型鑄造,大部分的砂都是通過落砂這道工序清除掉。這有助於冷卻和減輕下一步拋丸除砂的工作量。也有一些鑄造廠,免掉了落砂工序,直接由拋丸機完成清砂任務。有時,進入拋丸室的鑄件上的砂或許比金屬本身還多,因此,對於這類應用,拋丸設備就需要設計帶有特殊的回收系統,處理拋丸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砂料,隨後經由磁選分離器或風選式分離器將廢砂和圓形鋼丸磨料篩分開。如選擇風選式分離器,就需用到一個雙層空氣吹落裝置,並配有二次磁選/風選設計。對於高溫型砂鑄件清理,就要慎選分離器,因為高溫會降低磁分選的效果。如處理實型鑄造模具,為提高清理覆蓋率,確保工件的所有表面均清理干凈,通常是將鑄模置於桌上或旋轉吊鉤籃子里,然後送入拋丸室,邊旋轉,邊進行清砂清理。如在拋丸前要進行振動落砂,則通常選用一個振動裝置或滾筒。滾筒式落砂,使用翻滾介質,能減少附著在鑄件表面的型砂,便於隨後的拋丸清理。在分析了上游工藝流程對於拋丸要求的影響,下一步就是選擇清理類別了,如批量式,或連續通過式,亦或單獨一個一個清理。一般批量式機型包括履帶式,吊鉤式,轉台式拋丸機,其優勢在於拋丸時間可根據不同鑄件不同的結構、形狀、大小進行調節,可實現一次性清理。履帶式拋丸機是一種生產效率高的批量清理系統,鑄件可邊翻滾邊被清理干凈,且不損傷零件。自動上、下料進一步提高了產能。旋轉吊鉤式拋丸機適宜於清理薄壁或易損、易碎件。轉台式拋丸機適用於大型鑄件或那些不能被翻滾,吊鉤/鏈條無法承重或不容易固定其上的工件。對於產量要求高的鑄造廠,通常會選擇連續式清理系統,包括連續履帶式拋丸機、連續滾筒式拋丸機、振動隧道式拋丸機和網帶通過式拋丸機。對於大多數連續清理作業,特別是客戶要清理多種不同結構和大小鑄件,確定輸送系統尺寸和拋丸室容量就非常重要,這能最大限度減少返工的需要。連續式拋丸機尺寸的確定必須根據客戶要清理最重工件的重量,鑄件體積和平均每小時通過的噸位量。無論是選擇連續式或批量式拋丸清理設備,鑄件密度是另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一些機種是設計用於清理特殊鑄件類型,如清理缸體、缸蓋的機械手式全自動拋丸機,人工拋丸機,清理制動鼓的斜帶式拋丸機,清理鑄管的旋轉輥輪式拋丸機,清理缸體、缸蓋內部的帶自動噴嘴的走梁式和輥道式清理機。懸掛式拋丸機是結合了批量式和通過式兩種工件運送方式,適用於多種鑄件中、高產量的清理要求。對於鑄造企業,最常見的工藝流程時落砂和切邊以後進行拋丸清理。有時,附著在鑄件上的射料澆口的清理與鑄件清砂一並進行;有時,澆口的清理則分開單獨一道工序清理。

Ⅷ 砂型鑄造對鑄件結構設計有什麼要求

砂型造型鑄件設計,不僅要考慮工作功能和力學性能的要求,還必須考慮合金鑄造性能、鑄造工藝對鑄件結構的要求.鑄件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對鑄件質量、生產率和製造成本都有很大影響.鑄件的結構,假如不能滿意合金鑄造性能的要求,將可能產生澆不到、冷隔、縮孔、縮松、氣孔、裂紋和變形等缺陷.
流動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強,鑄造時就不易產生澆不到、冷隔等缺陷,而且能鑄出鑄件的最小壁厚也小.不同的合金,在一定的鑄造條件下能鑄出的最小壁厚也不同.設計鑄件的壁厚時,一定要大寸:該合金的「最小答應壁厚」,以保證鑄件質量.鑄件的「最小允許壁厚「主要取決於合金種類、鑄造方法和鑄件的大小等.表5—1為鑄件最小允許壁厚值.但是,鑄件壁也不宜太厚.厚壁鑄件晶粒粗大,組織疏鬆,易產生縮孔和縮松,力學性能下降.鑄件艱載能力並不是隨截面積增大成比例地增加.設計過厚的鑄件壁,將會造成金屬浪費.為了提高鑄件承載能力而不增加壁厚,鑄件的結構設計應選用合理的截面形狀.
此外,鑄件內部的筋或壁,散熱條件比外壁差,冷卻速度慢.為防止內壁的晶粒變粗和產生內應力,一般內壁的厚度應小於外壁.表5—2為鑄鐵件外壁、內壁和加強筋的最大臨界壁厚.鑄件各部分壁厚若相差過大,厚壁處會產生金屬局部積聚形成熱節,凝固收縮時在熱節處易形成縮孔、縮松等缺陷.此外,各部分冷卻速度不同,易形成熱應力,致使鑄件薄壁與厚壁連接處產生裂紋.因此在設計鑄件時,應盡可能使壁厚均勻,以防止上述缺陷產生.
檢查鑄件壁厚是否均勻時,應將鑄件的加工餘量考慮在內.如果零件圖上各處壁厚是均勻的,加上加工餘量後,加工面上的鑄造厚度將增加,鑄件熱節卻很大.

不銹鋼鑄件要求的清砂,澆鑄,是什麼意思

澆鑄(鑄造)方法是將金、銀熔化成液態狀,採用范模澆鑄而製成器物的方法,它是最早的金銀加工方法之一。澆鑄是把經混合後的葯漿澆鑄到發動機殼體內,固化後形成符合設計要求的發動機裝葯。

閱讀全文

與鑄件內壁清砂轉台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五金機電展 瀏覽:349
世信嘉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
為什麼軸承槽是矩形 瀏覽:64
沖床機械自動送料裝置視頻 瀏覽:581
空氣檢測裝置標准化設備 瀏覽:370
搖篩傳動裝置 瀏覽:482
軸承怎麼測試 瀏覽:847
發黃的電動車儀表盤怎麼處理 瀏覽:305
機床為什麼松刀會有壓力 瀏覽:10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實驗 瀏覽:38
新益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725
蘋果設置為什麼沒有管理設備 瀏覽:370
發廊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674
esky軸承是什麼牌子的 瀏覽:545
器材管理有哪些 瀏覽:680
東莞寶祥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397
長的裝軸承的圓棒用什麼材料加工 瀏覽:231
水系統裝什麼閥門好 瀏覽:108
7206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301
超聲波醫用洗牙機什麼牌子好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