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製冷量計算公式
常高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據冷凍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溫度、入庫量、貨物進出庫頻率確定,范圍在100-400W之間;
中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200-600W之間;低溫冷庫壓縮機組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300-800W
(1)凈化機組製冷制熱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舉例: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這里再提一下瓦(W)過去用製冷量單位千卡/小時(kcal/h)之 間的關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製冷系統由4個基本部分即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部件、蒸發器組成。由銅管將四大件按一定順序連接成一個封閉系統,系統內充注一定量的製冷劑。一般的空調用製冷劑為氟里昂,以往通常採用的是R22,有些空調的氟里昂已經採用新型的環保型製冷劑R407。
以上是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 以製冷為例,壓縮機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氟里昂氣體,然後流經熱力膨脹閥(毛細管),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汽液兩相物體,然後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液體在蒸發器中吸收來自室內空氣的熱量,成為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
室內空氣經過蒸發器後,釋放了熱量,空氣溫度下降。如此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反復循環,製冷劑不斷帶走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降低了房間的溫度。
制熱時,通過四通閥的切換,改變了製冷劑的流動方向,使室外熱交換器成為蒸發器,吸收了室外空氣的熱量,而室內的蒸發卻成為冷凝器,將熱量散發在室內,達到制熱的目的。
❷ 製冷量的計算公式
基本公式:Q=W*C*ΔT
即:製冷量Kacl/h=物料重量*比熱*溫差(這里需要注意單位的統一換算)
例:1M³的水從20℃降到10℃
1M³=1000L=1000KG
Q=1000L*4.2*10℃/860Kcal/h(轉換為KW)
Q=42000Kcal/h
Q=48.8KW
如果不確定物料的體積重要,如果是液體可以按水泵的流量來計算,公式:Q=L*ΔT*1.163
L是流量,計算時的單位是M³
,然後溫差,1.163是行業內的縮略公式值。
如上所說,這二種製冷量的計算公式,是可以應用到大多數的冷凍機選型計算中,但是在各種不同的使用情況以及應對不同的物料降溫時,所需要把各種各樣的因素考慮在內。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網路-製冷量
❸ 空調機組的冷量熱量怎麼計算
新風機組溫濕度計算專業的需要軟體或者焓濕圖計算。
冷熱量,按製冷/熱量=風量(質量)x溫差x風的比熱
除濕量,進風出風含濕量差值。這個計算一般用焓濕圖或者軟體,或者表
❹ 製冷量的計算公式
中央空調冷量的計算方法
實際製冷量=實際製冷量×單位面積製冷量
中央空調製冷量的計算分為三步:
1,計算實際需要冷卻能力:根據房間的實際面積(面積地毯,地板的頂部可以扣除相應的面積);150瓦特每平方米;如果頂層或西太陽西,據200瓦特每平方米;如果有西窗或頂部和西方太陽,
2、經計算實際製冷量後,換算成空調商品的標稱製冷量,一般情況下,1台家用中央空調的製冷量約為2000千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所以1匹馬的製冷量應為2000千卡X1。
162=2324(W-表示冷卻能力)等等。根據此演算法可以大致確定空調的數量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可稱為1,4500(W)-5100(W)可稱為2,3200W-3600W可稱為1。五匹馬,
3。製冷量確定後,可根據實際情況估算製冷量,選擇合適的空調。家用電器消耗很大一部分的散熱能力,電視機、電燈、電冰箱等每W(watt)功率消耗1(W)。
門、窗的方向、尺寸、數量等,都會消耗一定的散熱能力,如:東窗150W/m2,西窗280W/m2,南窗180W/m2,北窗100W/m2,如果是屋頂可考慮適當增加製冷量。在正常情況下,1塊空調適用於面積10~15平方米,1.25塊10~19平方米,1.5為16~26平方米,1.715到30平方米,兩個2037平方米,3為30至58平方米。中央空調冷熱負荷的計算方法:1、空調負荷的計算及室外機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室外機,不僅可以保證最佳的冷暖效果比和空調價格,而且更有利於節能省電,延長空調的使用壽命。
2、確定室內冷/熱負荷值:
選擇安裝家用中央空調,首先要計算室內冷/熱負荷值,大致了解房間冷/熱一般需要多少熱量。建議估算多一些,因為計算少了會影響室內空調的冷熱效果。
3,建議以下負載標准可以參考根據房間的中央空調功能:
客廳:200~280w/㎡
餐廳:200~240w/㎡
主卧室:200~220w/㎡
次卧室:180~220w/㎡
注:有空調負荷的差異選擇不同地區。
4、根據建築面積估算室內外機容量,面積85平方米的2室2廳為例:
24㎡*240㎡(24)-客廳惠普w/㎡=5760w材料2
餐廳(15㎡)-15㎡/㎡=3600*240ww1.5HP
材料主卧室(15㎡)-15㎡*220w/㎡=3300w材料1.2HP
次卧室(14㎡)-14㎡*220㎡=30w/m80W≈1惠普
2:室外機組容量的確定:
室內單元的總容量=2hp惠普惠普惠普+1.5+1.2+1=5.7便士
考慮到家用中央空調的室內單位很少所有打開的同時,所以中央空調的室內單元和室外單元可以superallocated根據1.0--1.2:1。
所以中央空調室外機容量為5.7/1.2=4.75HP,即室外機容量選擇140左右為宜。
製冷量的計算公式
基本的換熱公式是內部換熱計算公式:Q= C *m*△t只是在實際計算中,對於冷風和冷水空調的製冷量計算,C的計算比較麻煩。詳細信息請參見GB/T7725或GB/T17758的附錄。
空調製冷量計算
Q=cm(T2-T1)Q單元J;(在300K,空氣的比熱容在恆壓下CP=1.005kj/(公斤*K)),空氣密度為1.29千克每立方米,T2-T1冷卻的區別是,t是房間的溫度冷卻後,我計算如下:120000=1.005*4.1868/1.162*1.29*1000*2*(36-t)t=23.2希望可以幫助你。
❺ 全新風組全式空調機組製冷量,制熱量怎樣計算
1、新風溫度,相對濕度,查出來新風焓值(kJ/kg)
2、房間溫度25度,相對濕度,查出來房間內溫度的焓值(kJ/kg)
3、焓差乘以空氣重量,就是需要的製冷量Q=(H1-H2)*10000*1.2/3600(kW)
4、制熱量Qr=C*M*ΔT,空氣比熱*風量*空氣密度*進出風溫差。
❻ 請問葯廠凈化車間在選空調型號時,有關制熱量和電加熱量怎麼計算我們用的是組合式空調機組。
不好算,首先要把凈化風的風量的能量算準,熱和冷量都要算,再算所有表面的耗能,這個耗能要看地區100~200w/平,凈化風的風量,注意還有濕度問題,如果有能量交換就好算了。冷量和熱量同理。
❼ 製冷量怎麼算
計算方法:
1:體積(升)×降溫度數÷降溫時間(分)×60÷0.86(系數)=(W)
2:體積(噸或立方米)×降溫度數÷降溫時間(時)÷0.86(系數)=(KW)
2、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3、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7)凈化機組製冷制熱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製冷量單位換算:
1 kcal/h (大卡/小時) = 1.163 W,1 W = 0.8598 kcal/h;
1 Btu/h (英熱單位/小時) = 0.2931 W,1 W = 3.412 Btu/h;
1 USRT (美國冷噸)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1 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1 英國冷噸=3373千卡/小時(kcal/h)=3.923千瓦(KW)。
❽ 空調的製冷量和制熱量怎樣算的
家用空調製冷量和制熱量、製冷功率和制熱功率、是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空調的選擇一般是根據房間面積來選擇製冷量的多少。如果冬天需要採暖,可以選擇冷暖空調,製冷量大耗電少,達不到效果,據專家介紹,卧室的製冷量是115W~145W每平方米,客廳需要145W~175W。
如果房間保溫性能好,不是西、不是頂樓,值可以選小點,相反可以選大點。
例如:14平方卧室,根據平均計算,應該選擇160W×14平方=2240W(製冷量),1P機製冷量為2300~2500W,所以選擇1P機是合適的。空氣調節器(空氣調節器)。它是指通過人工手段對建築物/結構內環境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速度等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一般包括冷源/熱源設備、冷熱介質輸配系統、終端設備等輔助設備。主要包括水泵、風機和管路系統。終端設備負責對空氣和溫度進行具體處理,利用所傳遞的冷熱,使目標環境的空氣參數滿足要求。
家用空調製冷量和制熱量、製冷功率和制熱功率、是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你好!空調的選擇一般是根據房間面積來選擇製冷量的多少。如果冬天需要採暖的話,可以選擇冷暖空調,製冷能力大耗電少,達不到效果,據專家介紹,卧室的製冷能力是115W ~ 145W每平方米,客廳則需要145W ~ 175W。如果房間保溫性能好,不是西、不是頂樓,值可以選小點,相反可以選大點。例如:14平方的卧室,按照平均計算,應該選擇160W ×14平方= 2240W(製冷量),1P機製冷量是2300~ 2500W,所以選擇1P機是合適的。
請問制熱量與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的加熱和冷卻能力,比如1m³的水在10℃,1m³的水在10℃至100℃,溫度和功率消耗的熱量生產空調、冷卻能力是相反的,在一個幾平方米,空間環境的100℃降至10℃,功耗即為空調的製冷量。
空調的製冷量和制熱量怎樣算的
製冷量是根據空調的銘牌來計算的,比如一台25機,那麼它的製冷量就是2500W,那麼產生的熱量就需要加上輔助電加熱的產生熱量和輔助加熱功率。例如25台機器,一般電加熱為600W。所以會產生3100W
❾ 求助,潔凈空調機組如何按照送風量計算製冷
冷量=空氣的質量流量(kg/s)*空氣處理前後的焓差值
空氣的質量流量=G*1.2/3600
至於焓差值 你須知道當地的干、濕球溫度和處理過後的干、濕球溫度 再分別在焓濕圖上查出相應的焓值 相減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