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製冷量和功率有什麼關系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有什麼關系,怎樣計算?
製冷量與製冷量的關系。製冷量是類似的術語,如一個房間冷量可以根據200w/m2計算所需的製冷量,製冷裝置的製冷能力可以提供壓縮機的類型和參數,的各種製冷劑和填充量,對齒輪系統的結構、風道布置等因素進行了一般實驗測量數據。製冷功率一般是指製冷裝置的電耗。
功率*能效比=製冷量,功率是實際電功率,製冷量是要乘以能效比,根據空調的不同能效比可分為1-5級空調能耗。例如某櫃機的輸入功率為3850W,能效比為3.12,製冷量為12012,銘牌顯示製冷量為12000,基本相同。而這個單位是指一匹馬的輸入功率約700w。
extensioninformation:空調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能力」,這是「大小」,空調,電視機的屏幕大小,空調也有大小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不同的大小,事實上唯一的重要指標,「大小」指的是「能力」。
製冷量是指在空調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一個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排出的總熱量,法定計量單位為W(瓦特)。「馬」被用作動力單位,用Hp(英寸)或Ps(米制)表示,又稱「馬力」,1Hp(英寸)=0.7457kW,1Ps(米制)=0.735kW;大型空調製冷機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來源:網路全書-空調冷卻能力
空調製冷量與功率的關系
35空調就是它的製冷量為3500W空調,這也常被稱為1.5P。1P=735W,這意味著他的電力是1.5*735=1102W
空調多少瓦看製冷量還是看最大功率
看看電源,1台空調的製冷量是2500W
製冷量和功率有什麼關系
空調製冷量與功率的關系:以35為例與能效比有直接關系。如採用一級能效比,製冷量為3500W的空調,其製冷功率僅為輸入1020W [watt],製冷量為3500W除製冷功率1020W =3.43對應一個級別的能效比數值外,如具有五個級別的能效比,製冷量為3500W的空調,其冷卻能力就是輸入1340 w[瓦特]],冷卻能力是3500 w除了製冷功率1340 w = 2.61對應五級能效比率值現在能源效率得分五:級別1 = 3.4以上級別2 = 3.23 = 3.04 = 2.85 = 26日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一級能源效率比= 1度電能生產3400W製冷量與5級能效比=1度電能生產2600W製冷量
❷ 製冷功率和製冷量什麼意思
1、製冷量是空調的製冷能力。在規定的工況下,單位時間內可以從室內轉移到室外的熱量。製冷功率,就是空調在規定的工況下,空調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2、製冷量是由製冷功率乘以能效比得出的數據,能效標示數值越小越節能。相同的製冷量,製冷功率越小,能效比高,耗電越少(電費越少)。
❸ 空調的製冷量與製冷功率是什麼意思
一、不同單位:
冷量:空調器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帶走的熱量的總和,單位為w。
製冷功率:空調製冷運行時,額定時間內消耗的總功率為其製冷功率,單位為w。
第二,意義不同:
空調的製冷量其實就是從使用過的房間里「搬」出來的熱量,通過傳遞熱量來達到製冷效果。
空調功率空調運行耗電越多,省電越多,循環風量降溫越快。空調和製冷一樣穩定。1-2根據環境,溫度從運行變化到設定溫度並停止。民用空調製冷能力: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房間的朝向、牆體和屋頂的保溫性、室內熱源的人數等因素。
1千卡/小時(卡路里/小時)=1.163W,1w=0.8598kcal千卡/小時;
1Btu/h(英制熱量單位/小時)=0.2931W,1w=3.412Btu/h;Usrt=3.517kW,1kw=0.28434usrt
❹ 空調輸入功率和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輸入功率是指設備所吸收的功率,製冷量是指輸出的熱量。1、對於電器設備而言,輸入功率等於輸入電壓於輸入電流的乘積。2、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3、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❺ 空調輸入功率和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輸入功率和製冷量分別是什麼意思
1、製冷量:空調調節室溫的能力;製冷功率:空調製冷的耗電量。
2、空調的能效比=製冷量÷製冷功率。
3、製冷量即空調消耗固定單位電力所產生的製冷能力,一般和耗電量一樣用W表示。您的空調製冷量為4830W,輸入功率為949瓦,即在正常工況下,空調壓縮機和風扇每運轉一小時(不含到溫停機時間)消耗電力949W。
❻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有什麼關系,怎樣計算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的關系。製冷量是一個類似於功率的名詞,如一個房間的需冷量可以按200W/m²來計算所需的製冷量,製冷裝置能提供的製冷量由壓縮機的種類及參數、製冷劑的種類及充注量、裝置系統的結構、風道布置等因素有關,一般實驗測得此數據。製冷功率一般是指製冷裝置的耗電功率。
功率*能效比=製冷量,功率是實際的用電功率,製冷量是需要乘以能效比的,根據能效比的不同空調可分為1-5級的耗能空調。比如一個櫃機的輸入功率為3850W,能效比為3.12,製冷量就為12012,銘牌顯示製冷量為12000,基本相同。而匹這個單位是指輸入功率的一匹大概有700多W。
(6)功率和製冷量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
1.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❼ 空調的"製冷量"與"製冷功率"是什麼意思
空調製冷功率計算
K——空調F——分裂型(C-window類型)R-熱泵加熱和冷(D-electric加熱型)72——冷卻能力7200王——內閣類型室內單元(G-wall-mounted室內單元)W——室外單元以上國家標准模型中,任何國內空調製造商必須實現企業自主的(72568年代)AA-2模型還屬於企業自決權(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其他解釋,同意以上觀點。
空調的製冷量和製冷功率
空調製冷量和功率差(空調知識)通常我們容易把空調製冷量和功率消耗搞混,因為兩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的。本文從原理上介紹了兩者的區別。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的空調用了多少電,他可能會說,「5千瓦。」事實上,一個家庭有多少權力?顯然,他說的是冷卻能力,而功耗只有2千瓦左右,這是怎麼回事?空調的製冷量,其實就是把熱量從室內「搬出去」使用,通過熱量的傳遞而達到製冷效果。熱過去用卡(CAL)千卡(kcaI)表示,也稱為kcal。熱現在統一用功率表示,即千瓦(kW)。他們是什麼關系?1千瓦=860千卡/小時(准確地說是859.85千卡/小時)此外,我們還應該建立與電力的連接,以便回答前面的問題。我們知道電壓的單位是:1伏特=1焦耳/庫侖。電流的單位為:1安培(A) =1庫侖/秒。功率的單位為:單位功率=單位電壓×單位電流=1伏特×1安培=(1焦耳/庫侖)×(1庫侖/s) =1焦耳/s。它是每秒做功的速率。我們的功率通常以小時為單位,功率的單位是瓦,所以如果我們把1j / s的分子分母乘以3600,我們得到1w = (1j乘以3600)/(1秒乘以3600)=3600焦耳/小時。1千瓦= 3600千焦每小時,現在我們要把它和熱聯系起來。我們知道熱的功等於:1焦耳=0.24卡(確切地說,是0.2389卡)。1千瓦=(3600千焦耳×2.389×10-4千卡)/小時=860千卡/小時。即:5kw =5×860千卡/小時=4300千卡/小時。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量的關系,從銘牌上或手動冷卻能力就可以計算出熱量。正如用戶上面所說,讓我們看看空調的說明書或銘牌。他說的應該是5kw的製冷量,如果查一下5kw的製冷量,這台空調的耗電量只有2kw左右,5kw製冷量的空調,它的耗電量只有2kw左右,這取決於「COP」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能效比計算公式為: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功率注意冬季採暖空調與製冷計算公式相同。節能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一般為2 ~ 3,稍好做3 ~ 4。我們應該選擇高能率的空調,以降低電力消耗。總結:(1)1kw =860 kcal/h。(2)千瓦機組製冷量,千瓦機組耗電量。(3)製冷量不等於耗電量,前者大於後者,(4)能源效率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5)能源效率比越高,所消耗的電功率越小。實際用電量的計算就是用電量。
什麼是空調的製冷量和製冷功率
製冷量:空調運行製冷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排出的總熱量,單位為w。製冷功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總功率消耗是它的製冷功率、額定時間內單位W.Users,朋友,在空調的選擇,除了主要考慮房間面積的大小,但也考慮房間的絕緣程度,地板,房間的高度,房間裝修、窗戶大小、房間設備散熱、人員活動等,適量要考慮空調數量的大小。
空調的"製冷量"與"製冷功率"是什麼意思?
空調製冷量和功率差(空調知識)通常我們容易把空調製冷量和功率消耗搞混,因為兩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的。本文從原理上介紹了兩者的區別。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的空調用了多少電,他可能會說,「5千瓦。」事實上,一個家庭有多少權力?顯然,他說的是冷卻能力,而功耗只有2千瓦左右,這是怎麼回事?空調的製冷量,其實就是把熱量從室內「搬出去」使用,通過熱量的傳遞而達到製冷效果。熱過去用卡(CAL)千卡(KCAI)表示,也叫kcal。熱現在統一用功率表示,即千瓦(kW)。他們是什麼關系?1千瓦=860千卡/小時(准確地說是859.85千卡/小時)此外,我們還應該建立與電力的連接,以便回答前面的問題。我們知道電壓的單位是:1伏特=1焦耳/庫侖。電流的單位為:1安培(a) =1庫侖/秒。功率的單位為:單位功率=單位電壓×單位電流=1伏特×1安培=(1焦耳/庫侖)×(1庫侖/s) =1焦耳/s。它是每秒做功的速率。我們的功率通常以小時為單位,功率的單位是瓦,所以如果我們把1j / s的分子分母乘以3600,我們得到1w = (1j乘以3600)/(1秒乘以3600)=3600焦耳/小時。1千瓦= 3600千焦每小時,現在我們要把它和熱聯系起來。我們知道熱的功等於:1焦耳=0.24卡(確切地說,是0.2389卡)。1千瓦=(3600千焦耳×2.389×10-4千卡)/小時=860千卡/小時。即:5kw =5×860千卡/小時=4300千卡/小時。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量的關系,從銘牌上或手動冷卻能力就可以計算出熱量。正如用戶上面所說,讓我們看看空調的說明書或銘牌。他說的應該是5kw的製冷量,如果查一下5kw的製冷量,這台空調的耗電量只有2kw左右,5kw製冷量的空調,它的耗電量只有2kw左右,這取決於「COP」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能效比計算公式為: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功率注意冬季採暖空調與製冷計算公式相同。節能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一般為2 ~ 3,稍好做3 ~ 4。我們應該選擇高能率的空調,以降低電力消耗。總結:(1)1kw =860 kcal/h。(2)千瓦機組製冷量,千瓦機組耗電量。(3)製冷量不等於耗電量,前者大於後者,(4)能源效率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5)能源效率比越高,所消耗的電功率越小。實際用電量的計算就是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