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調對製冷劑有什麼要求
(1)在熱力學方面的要求
熱力學的要求包括製冷劑的蒸發溫度、冷凝壓力、單位容積製冷量、臨界溫度、凝固溫度、冷凝溫度等。
製冷劑的蒸發溫度(沸點)是一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在大氣壓力下,溫度越低,製冷的溫度越低,同時能使蒸發壓力高於大氣壓力,避免空氣進入製冷系統。此外,要求製冷劑在常溫下的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應盡量低,而臨界溫度應盡量高。臨界溫度的高低確定了製冷劑在常溫或普通低溫范圍內能否液化。凝固溫度是製冷劑使用范圍的下限,冷凝溫度越低,製冷劑的適用范圍就越大。
對於大型活塞式壓縮機,製冷劑的單位容積製冷量要求應盡量大,這樣可以縮小壓縮機尺寸和減少製冷工質的循環量。而對於小型或微型壓縮機,單位容積製冷量可小一些。
(2)在物理與化學方面的要求
在物理化學方面的要求包括製冷劑的黏度、導熱系數以及溶解性、吸水性、化學穩定性等。
一般要求製冷劑的黏度應盡量小、導熱系數應相當高,以減少管道流動阻力、提高換熱設備的傳熱強度,從而提高換熱設備的效率,減少傳熱面積。此外,製冷劑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化學穩定性。其中,化學穩定性是指不燃燒、不爆炸和使用中不分解、不變質,同時製冷劑本身或與油、水等相混時,對金屬不應有顯著的腐蝕作用、對密封材料的溶脹作用應盡量小。
製冷劑的溶解性是指其與油的互溶性質,該性質應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①如果製冷劑與潤滑油能任意互溶,其優點是能為機體潤滑創造良好條件,且在蒸發器和冷凝器的換熱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礙傳熱;其缺點是從壓縮機帶出的油量過多,將使蒸發器中的蒸發溫度升高。
②部分或微溶於油的製冷劑,其優點是從壓縮機帶出的油量少,故蒸發器中蒸發溫度較穩定;其缺點是在蒸發器和冷凝器換熱面上形成很難清除的油膜,影響了傳熱。
(3)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由於製冷劑在運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製冷劑對人身健康無損害、無毒性和無刺激作用。
Ⅱ 汽車空調製冷劑的性能要求
發動機冷卻液應具有以下使用性能。 一、冰點低、沸點高 冰點就是在沒有過冷情況下冷卻液開始結晶的溫度。 沸點是在發動機冷卻系與外界大氣壓相平衡的條件下,冷卻液開始沸騰的溫度。 二、防腐蝕性好、不損壞汽車有機塗料 為使發動機冷卻液有良好的防腐性,要保持冷卻液呈鹼性狀態; 發動機冷卻液是一種化學物質的調和物,在加註中很容易接觸到汽車的有機塗料層,就要求發動機冷卻液對汽車有機塗料不能有不良影響 三、不易產生水垢、抗泡沫性好 水垢對發動機冷卻系的散熱強度影響很大; 發動機冷卻液如果產生過多的泡沫,不僅會降低傳熱效率、加劇氣蝕.而且會造成冷卻液溢流。 8.1.2 發動機冷卻液的規格 目前,汽車廣泛使用的冷卻液是用乙二醇或丙二醇等化學物質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還要加入腐蝕劑、清潔劑、阻垢劑和著色劑等添加劑。 國外典型的發動機冷卻液規格是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制訂的。 我國汽車發動機冷卻液現行執行標準是SH 0521-1999《汽車及輕負荷發動機用乙醇型冷卻液》。 冷卻液按冰點分為-25號、-30號、-35號、-40號、-45號和-50號六個品牌。 防凍劑的種類 汽車防凍劑的種類很多,像無機物中的氯化鈣(CaCl2)、有機物中的甲醇(CH3OH)、乙醇(C2H5OH,俗名酒精)、乙二醇(C2H4(OH)2,俗名甜醇)、丙三醇(C3H5(OH)3,俗名甘油)、潤滑油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砂糖、蜂蜜等,都可作為防凍液的母液,在加入適量純凈軟水(不含或少量含有鈣、鎂離子的水,如蒸餾水、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等,其水質的總硬度成分濃度在0-30ppm之
Ⅲ 氮氣作為製冷劑的原因
一般用氨做製冷劑,水作吸收劑。氨氣經冷凝器冷卻成液氨,液氨再進入蒸發器蒸發,同時從外部吸收熱量,達到製冷目的,從而形成連續擴散吸收製冷循環。
氮氣可以做「深冷」條件的製冷劑,也就是接近絕對0度(-273.15攝氏度),一般都用於實驗室中,用於研究超導現象。在醫學上,常用液氮作冷凍劑,在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等。在高科技領域中常用液氮製造低溫環境,如有些超導材料就是在經液氮處理後的低溫下才獲得超導性能的。
Ⅳ 對製冷劑的要求有哪幾個方面
製冷效率(或稱循環效率)要高。臨界溫度要高,有適宜的飽和蒸汽壓力,凝固溫度要低,對製冷量要求大,等熵指數(比熱比)應低。
物理化學性質方面:製冷劑的導熱系數、表面傳熱系數要高,製冷劑的密度、黏度要小,對金屬和其他材料(如橡膠等)應無腐蝕和侵蝕作用,製冷劑的熱穩定要好,在高溫下應不分解。
(4)滿足什麼條件能做製冷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避免進入高濃縮的水蒸汽。盡管某些製冷劑在正常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不易燃燒,但是在高壓和高濃度空氣條件下,其混合物可燃燒甚至發生爆炸。
製冷劑的毒性較低,但高劑量吸入製冷劑(比如R407C)將導致麻醉,非常高的濃度將導致心律異常並導致突然死亡。如果封閉空間內的R407C和R134a濃度較高時將會因為缺氧導致窒息。
Ⅳ 沸點低的為什麼能做製冷劑
沸點低 就以沸騰 氣化 而氣化是需要吸收周圍溫度的(能量),從而使周圍溫度下降,達到製冷的效果! 就是製冷了哦 O(∩_∩)O~
Ⅵ 什麼能做製冷劑
製冷劑定義: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冷媒、致冷劑、雪種,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
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的熱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空氣或水而冷凝。
常用的製冷劑有:氨、氟利昂-12、氟利昂-22、R-134a、R-404A製冷劑、R-410A製冷劑、共沸製冷劑和碳氫製冷劑八種。
Ⅶ 選擇製冷劑有什麼要求
1、對應於裝置的溫度要有適中的壓力。若蒸發壓力過低,密封容易出問題;冷凝壓力過高,對材料強度要求提高。
2、在工作溫度下汽化潛熱要大,使單位質量工質具備較大製冷能力。
3、臨界溫度應高於環境溫度,使冷卻過程更多的利用定溫排熱。
4、製冷劑在T-s圖上下界限要陡峭,便於冷卻過程更加接近定溫放熱過程,並減少節流引起的製冷能力下降。
5、工質的三相點要低於循環下限溫度,以免造成凝固堵塞。蒸氣的比體積要小,工質傳熱性好,使裝置緊湊。
Ⅷ 空調製冷劑怎麼加空調製冷劑添加條件
空調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在南方一些地區俗稱雪種。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的熱量而汽化,那空調製冷劑添加條件是什麼時候,我們要怎麼加呢?
客廳中的 空調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在南方一些地區俗稱雪種。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介質 ( 水或空氣等 ) 的熱量而汽化,那空調製冷劑添加條件是什麼時候,我們要怎麼加呢?
空調製冷劑怎麼加?
1. 空調開製冷然後從低壓處加泣,當加到 0.35~0.55Mpa 便可以了,再觀 察空調的製冷效果。如果可以的話,測高壓不能超過 2.2Mpa 。
2. 在空調停用時,從加氟處加氟。當系統壓力達到 0.8~0.9Mpa 時為合適
3. 讓空調運行製冷 30 ,做仔細的檢查。
(1) 測壓力 測低壓力壓力為 0.35~0.55Mpa 。如果偏高,則加多了,如果 偏少,則加少了。高壓也不能超過 2.2Mpa.
(2) 聽聲音 如果聲音過大,沉悶,也可能是加多了氟,如果聲音過少, 說明量不夠。
(3) 測溫度 吸氣管較涼,有結露 ; 排氣管溫度在 80 度左右 ; 冷凝器溫度 在 55 度左右 ; 壓縮機的吸氣管涼,有露水,排氣管很熱 ; 蒸發器的溫度比環境 溫度底 15 度左右。
(4) 測工作電流 總電流接近額定電流,如果電流過大,則加多了,如果 電流過少,則加的過少。這要求系統和電路都正常的情況下測試,因為壓縮機 的工作電流跟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有很大關系,吸氣壓力高,電流就大,吸氣壓 力底,電流就小,如果系統堵了,那麼壓縮機的工作電流也會很底,且壓縮機 的聲音不正常。
4. 加註的正確方法,加註時一定要慢慢來,加一點後讓空調運行 10 左 右,再測壓力和電流,不免時再分次加,不能以當時的壓力和電流作為標准, 那樣的話,可能已經加多了。冬天加氟時,可斷開 四通閥 線圈,也可以人為的 使室內感溫頭達到能夠製冷的溫度來開製冷。有時也可以讓空調在除濕的模式 下運行,它對溫度的要求不是很高 .
空調製冷劑添加條件?
1. 試 : 空調正常開啟一段時間後吹到身上的風感到很涼,並能很快達到 設定溫度,室外的壓縮機能像電 冰箱 一樣工作一會兒停一會兒,這就表明是正 常的。否則,就有可能需要製冷劑。
2. 測 : 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機的進、出風口的溫差,差值在 8℃ 以上為正 常,溫差越大說明空調的工作情況越好,好的可達 15℃ 左右。而差值低於 8℃ 的,就可能需要加製冷劑了。
3. 看 : 在開機十幾後,打開室內機面板,應看到蒸發器 ( 銅管上穿 滿鋁片進行熱交換的 部件 ) 上均勻布滿冷凝水,這樣為正常 ( 空氣濕度大時多, 反之較少 ) 。如果一半有一半沒有,就可能是缺製冷劑。如局部結霜或結冰也 不正常。
4. 察 : 使用半年以上的用戶,可察看室內機的管道接頭和室外機閥門處 是否有明顯的漏油跡象。如有明顯的漏油現象則表明機器有泄漏,因為油氟互 溶,漏油必漏氟,漏氟必漏油。
總結:有關空調製冷劑怎麼加以及空調製冷劑添加條件的知識就簡單的介紹到這里,我想說的是除以上常規的判斷方法外,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如果空調出現製冷 效果不理想,一定要請專門的售後人員上門檢查,不要自行盲目添加製冷劑。
Ⅸ 冷庫工程使用的製冷劑有什麼要求
廣州中冷貿易有限公司認為,在使用冷庫時,必然會面臨著製冷劑的選擇,按照冷庫的不同,製冷劑主要能夠分為氨製冷系統和氟利昂製冷系統兩大類,這就是我們往常經常說到的「氨庫」和「氟庫」。想要讓冷庫的使用作用最好,就一定要合理地選擇製冷劑,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冷庫的使用性能更加穩定,幫助節省用戶的使用能耗。
1、重力供液
重力供液也是冷庫較為常用的一種製冷模式,其在蒸發器和膨脹閥的中間增設了一隻氣液分離器,在製冷劑達到了一定的液量之後,直接供液柱的靜壓力,將製冷液體供給冷庫的冷卻設備。對於這種製冷模式,最常使用的製冷劑就是氨製冷,其可以通過氨液分離器,向冷庫的製冷設備提供足夠的製冷劑,保證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
2、直接膨脹供液
製冷劑直接經過製冷器,儲液器的膨脹閥,然後流經蒸發器和冷卻排管,向蒸發器和冷卻排管,以此達到向冷庫提供製冷劑的作用。這種使用方式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卻難以控制製冷劑的供液量,很容易影響整個冷庫的製冷效果,是氟利昂製冷系統比較常見的一種製冷方式。
3、泵循環供液
泵循環供液又被稱之為是氨泵供液,其主要可以分為上進,下出和下進上出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有效地確保冷庫製冷系統製冷劑的供應量,將製冷劑送至各個製冷設備,發揮最佳的製冷效果。氨泵供液的調節,但是最好有多路管道,其可以對通過的液體進行調節,讓其向冷藏間、凍結間等地方供液,確保製冷效果。
冷庫製冷設備常用製冷劑的種類和性質
名稱
沸點(℃)
臨界溫度(℃)
0℃時汽化熱(升/克)
氨(nh3)
-35.5
132.4
301.6×4.18
二氧化碳(co2)
-78.2
31.1
55.0×4.18
二氧化硫(so2)
-10.0
157.2
91.3×4.18
氯代甲烷(ch2cl)
-23.7
143.1
98.8×4.18
氟里昂(ccl2
f2)
-30.0
111.5
37.2×1.18
以上冷庫製冷劑中,以氨及氟里昂製冷效果良好應用最為普遍。
Ⅹ 以下哪幾種可以做冷卻劑
可以做冷卻劑的材料必須符合的條件是:容易氣化而且汽化熱大、溶解吸熱多、反應大量吸熱。據此條件,氯化銨、硝酸鈉、氯化鎂可以做冷卻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