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渦流管製冷
你想說什麼
❷ 製冷壓縮機怎麼調溫度
1.降低進氣溫度無疑有效地降低壓縮機排氣溫度。而各級進氣溫度與中間冷卻器的冷卻不完善度有關,因此應盡力保證中間冷卻器的冷卻效果,或採用一些特殊冷卻措施以降低進氣溫度,力求降低排氣溫度。
2.氣缸內的進氣終了溫度也是影響排氣溫度的因素之一。而進氣終了溫度與進、排氣壓力損失有關,因此在壓縮機維修中,應注意閥門的安裝和彈簧的選擇,在保障閥門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盡量減小進、排氣壓力損失,以達到降低排氣溫度的目的。
3.壓縮過程指數也會影響排氣溫度。在實際運行中,壓縮過程指數主要與氣缸冷卻狀況有關。冷卻效果越好,指數越小,排氣溫度越低。因此,可通過強化氣缸的冷卻以降低排氣溫度。
4.實踐表明,內泄漏是造成排氣溫度偏高、甚至過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在壓縮機某級膨脹及吸氣過程中,如果該級排氣閥門關閉不嚴,造成排氣管內未來得及冷卻的高溫高壓氣體又迴流(內泄漏)到氣缸,將使該級排氣溫度急劇升高。為此,應特別注意防止此類情況的發生。
5.對於多級壓縮機,要調整或降低某級排氣溫度,情況往往不是單一的。例如,若發現某級排氣溫度較高,如果用調整(加大)余隙容積的辦法,適當降低該級的壓力比,這樣雖然可使該級排氣溫度下降,但將會使其前一級的壓力比增加,排氣溫度上升;若企圖用加強該級氣缸冷卻,降低壓縮過程指數的辦法來降低其排氣溫度,則同時會使該級壓力比下降、後一級壓力比上升和後一級排氣溫度增加;當採用加強該級級前的中間冷卻器冷卻效果時,雖然能通過降低進氣溫度以求降低排氣溫度,但該級的進氣壓力也相應降低,從而使該級壓力比上升,因此降低排氣溫度的作用並不明顯。所以需採取綜合方法,例如在加強級前冷卻的同時,又適當增加該級余隙容積,使該級壓力比維持不變,則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該級排氣溫度,而且也不影響其前、後級的排氣溫度。
❸ 渦流管製冷效果怎麼樣
埃泰克渦流管可產生溫度從-40 °F (-40 °C)到+250 °F (+110°C)的氣流,輸入壓縮空氣量為10, 15, 25, 和 35 SCFM (280, 420, 700, 990 SLPM);能產生高達2500 Btu/H (630 Kcal/H)製冷量。 僅用手動旋鈕和溫度計來調節冷氣出口溫度。如果壓縮空氣的入口壓力和溫度保持不變,渦流管的出口溫度將保持在±1 °F (±0.6°C)的范圍內持續不變。
❹ 渦流管製冷優缺點
優點:無動件、高可靠性、輕便、製造方便、無製冷劑。
缺點:製冷效率低、依賴高雜訊大功率的空氣壓縮機。
渦流管分為最大製冷量和最低冷卻溫度兩種規格,實驗用的話選用埃-泰-克最低冷卻溫度的就可以,工業一般選用最大製冷量的。
能產生高達2500 Btu/H (630 Kcal/H)製冷量,僅用手動旋鈕和溫度計來調節冷氣出口溫度。如果壓縮空氣的入口壓力和溫度保持不變,渦流管的出口溫度將保持在±1 °F (±0.6°C)的范圍內持續不變。
渦流管工作原理
經過壓縮並冷卻到常溫的氣體進入噴嘴,在噴嘴中膨脹並加速到音速,從切線方向射入渦流室,形成自由渦流。自由渦流的旋轉角速度愈靠近中心愈大,由於角速度不同,在自由渦流的層與層之間就產生了摩擦。
中心部分的氣流角速度最大,摩擦結果是將能量傳遞給外層角速度較低的氣流,中心層部分的氣流失去能量,動能低,速度降低,溫度降低,通過渦流管中心的孔板從一端引出,得到製冷需要的冷氣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渦流管製冷
❺ 渦流製冷的原理
渦流管製冷是一種藉助渦流管的作用使高速氣流產生漩渦分離出冷、熱兩股氣流,利用冷氣流而獲得製冷方法。
Ranque是研究渦流管的第一人,在他早期研究過程中,他認為內旋氣體流的絕熱膨脹過程和外旋氣流的絕熱壓縮過程是產生渦流管產生能量分離效應的根本原因。
Hilsch認為產生渦流管能量分離的原因除了Ranque原因外還因包括外旋氣流層之間的粘性摩擦效應。
渦流管製冷由噴嘴、渦流室、分離孔板、管子和控制閥組成。渦流室劇中,將管子分為冷、熱兩端。
噴嘴沿渦流室切向布置,即引導高壓氣流切線方向進入渦流室。孔板在渦流室與冷管子之間,熱端管子出口處安裝了控制閥。
❻ 渦流管怎麼用
渦流管製冷是一種藉助渦流管的作用使高速氣流產生漩渦分離出冷、熱兩股氣流,利用冷氣流而獲得製冷方法。Ranque是研究渦流管的第一人,在他早期研究過程中,他認為內旋氣體流的絕熱膨脹過程和外旋氣流的絕熱壓縮過程是產生渦流管產生能量分離效應的根本原因。Hilsch認為產生渦流管能量分離的原因除了Ranque原因外還因包括外旋氣流層之間的粘性摩擦效應。
渦流管製冷由噴嘴、渦流室、分離孔板、管子和控制閥組成。渦流室居中,將管子分為冷、熱兩端。噴嘴沿渦流室切向布置,即引導高壓氣流切線方向進入渦流室。孔板在渦流室與冷管子之間,熱端管子出口處安裝了控制閥。
❼ 請問這個製冷機怎麼調溫度
製冷機將具有較低溫度的被冷卻物體的熱量轉移給環境介質從而獲得冷量的機器。從較低溫度物體轉移的熱量習慣上稱為冷量。製冷機內參與熱力過程變化(能量轉換和熱量轉移)的工質稱為製冷劑。製冷的溫度范圍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屬深低溫技術范圍。製冷機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
①壓縮式製冷機。依靠壓縮機的作用提高製冷劑的壓力以實現製冷循環,按製冷劑種類又可分為蒸氣壓縮式製冷機(以液壓蒸發製冷為基礎,製冷劑要發生周期性的氣-液相變)和氣體壓縮式製冷機(以高壓氣體膨脹製冷為基礎,製冷劑始終處於氣體狀態)兩種,現代製冷機以蒸氣壓縮式製冷機應用最廣。②吸收式製冷機。依靠吸收器-發生器組(熱化學壓縮器)的作用完成製冷循環,又可分為氨水吸收式、溴化鋰吸收式和吸收擴散式3種。③蒸汽噴射式製冷機。依靠蒸汽噴射器(噴射式壓縮器)的作用完成製冷循環。④半導體製冷器。利用半導體的熱-電效應製取冷量。
製冷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工作溫度(對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為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對氣體壓縮式製冷機和半導體製冷器為被冷物體的溫度和冷卻介質的溫度),製冷量(製冷機單位時間內從被冷卻物體移去的熱量)、功率或耗熱量、製冷系數(衡量壓縮式製冷機經濟性的指標,指消耗單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以及熱力系數(衡量吸收式和蒸汽噴射式製冷機經濟性的指標,指消耗單位熱量所能得到的冷量)等
一般在冬天,檔位要打在4度以上合適,如果環境溫度低於16度,可以調到5檔,低於10度,可以打到6或7檔,可以使冷櫃正常運作的同時,儲放的東西也不會因為外部環境受影響。
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冰櫃內下降一度都很難,開機的時間就會變長而停機的時間就會變短,同時導致壓縮機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造成對活塞和氣缸的損壞,耗電量也會上升,既不經濟又不合理。
如果打在2或3檔,開機時間和停機時間就會變得均衡,節能的同時,也減小了磨損,增長冰櫃的使用壽命。
以上就是製冷機器調整溫度的方式。
❽ 渦流管製冷原理是什麼
高壓氣體從噴嘴處進入,經噴嘴內膨脹加速後,以很高的速度沿切線方向進入渦流室,其轉速可高達1.0×10 6 RPM,氣體形成渦流後,旋轉前進,沿渦流管壁的氣體與管壁發生摩擦,溫度會迅速升高,一部分從渦流管的熱端排出,其溫度高於入口壓縮氣體的溫度。
一部分沿中心線返回,形成迴流,這部分氣體與貼近管壁的渦流反向而行,持續發生的熱交換,使得其溫度逐漸降低,形成冷氣流,從渦流管冷端排出,這一現象即「渦流效應」。
壓縮氣體在發生渦流效應的同時,其壓力也會降低,其降低幅度與渦流管的結構特性相關。渦流管冷端氣量與熱端氣量的百分比稱為渦流管分離比,針對不同的應用,渦流管分離比可以通過調節閥進行調節。
渦流管是通過一個內部可以更換的發生器來控制和達到你需要的溫度和流量的。
發生器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控製冷氣溫度的發生器——C發生器,一種是控製冷氣流量的發生器——H發生器渦流管 - 渦流管只輸入通用壓力的壓縮空氣,通過渦流管轉換,一端產生冷空氣(在乾燥空氣的前提下最低溫度可達-46℃),一端產生熱空氣(最高溫度可達127℃)。
渦流管可以通過調節熱氣端的閥來調節氣體的流量和冷氣端溫度的高低可通過調節熱氣端的閥來得到你滿意的冷氣參數——輸入的壓縮空氣和產出的冷氣比。
❾ 渦流管製冷的渦流管工作原理
經過壓縮並冷卻到常溫的氣體進入噴嘴,在噴嘴中膨脹並加速到音速,從切線方向射入渦流室,形成自由渦流。自由渦流的旋轉角速度愈靠近中心愈大,由於角速度不同,在自由渦流的層與層之間就產生了摩擦。中心部分的氣流就速度最大,摩擦結果是將能量傳遞給外層角速度較低的氣流,中心層部分的氣流失去能量,動能低,速度降低,溫度降低,通過渦流管中心的孔板從一端引出,得到製冷需要的冷氣流。而外層部分的氣流獲得動量,動能增加,同時又與渦輪管壁摩擦,將部分動能轉換成熱能,從渦流管的另一端通過控制閥被引出,形成熱氣流。可以通過控制控制閥,調節冷熱兩股氣流的流量和溫度。
❿ 渦流管的冷氣溫度和冷氣流量成反比,它們達到那個點,製冷效果最好呢
一般渦流管熱氣端有一個可調節閥門,可以手動調節冷氣流的溫度和氣流量變化。冷氣流的溫度調得越低時,冷氣流降溫幅度越大,冷氣流就變得越小;冷氣流量調得越大時,冷氣流降溫幅度就變得越小,冷氣流的溫度越高。實際使用時,要考慮冷氣流和冷氣溫度的平衡,渦流管熱氣端的尾端配冷氣溫度調節旋鈕,可以方便地調節冷氣流的溫度和流量,客戶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調節合適溫度的冷氣流,以使實際冷卻效果達到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