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計費方式
一、前言:
中央空調一般是以水為介質,將能量在用戶末端和能量中心進行交換以實現集中供冷(或供熱)的空氣調節系統。集中供能分散使用是中央空調區別家用空調的主要特徵。既然中央空調是集中供能和分散使用,如果分散使用的付費主體不同,就要涉及到費用分攤的問題,故本文著重對中央空調的幾種計費方式進行探討.
中央空調最簡單的收費方式是按面積分攤或包干,它源於計劃經濟中集中供暖時的暖氣收費,這也是最浪費能源和最不公平的收費方式,因其與市場經濟規則的背離,導致收費矛盾激化時有發生。對中央空調實行分戶計量、按量收費,充分體現「誰消費誰出錢」和「用多少能源出多少錢」的能源商品化的基本屬性,具有以下意義:
1、分戶計量、按量收費,公平合理!
2、促使用戶主動節能,培養節能習慣,利國利民!
3、降低運行費用,延長主機壽命,實現業主與物業共贏!
4、實現系統的主動、被動節能,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能量「商品化」,按量收費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中央空調要實現按量收費,必須有相應的計量器具和計量方法,按計量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計量「水土不服」
直接計量形式的中央空調計量器具主要是能量表。目前,大家了解到的中央空調的計量只有在近二年暖氣計量中發展起來的能量表這一種計量器具。因暖氣的巨大溫差與中央空調小溫差存在較大差別,所以計量暖氣用的能量表(精確度3-95℃)不能滿足中央空調的計量精度(0.5℃)要求。並且能量表成本太高(最小型號DN20的就在1000元左右),應用中需要對空調系統設計作出變更,安裝中易造成測溫不準引起人為誤差,對中央空調系統的水質要求較高,使用中容易發生臟堵,受潮等故障,這些都不利於能量表的應用推廣。
根據能量守恆原理,中央空調對空間的熱交換量與其介質中的能量變化量相等,能量表就是通過直接計量中央空調介質(冷凍水)的能量變化量來實現對中央空調的量化的,其工作原理是依據物質的熱交換能量計算熱力學公式Q=∫cΔTV=∫c(T2-T1)qt。(能量表)由帶信號輸出的流量計、兩只溫度感測器和能量積算儀三部分組成,它通過計量中央空調介質(冷凍水)的某系統內瞬時流量、溫差,由能量積算儀積分計算出系統的熱交換量。
這種中央空調計費方式原理明確,結果直觀,易於理解。由於它要計量多個參數,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的大流量小溫差環境,對能量表的溫差的精度要求較高,所以其生產成本較高,同時改變中央空調的系統設計和要求水質,普遍採用受到制約,主要用在分層、分區的中央空調計費上。
有些熱量表生產廠商將其暖氣表的能量積算儀上加「取正」功能後就認為可以用在中央空調的計費上,這是一種誤解。暖氣和中央空調計量原理雖相同,但實際應用環境不一樣:暖氣是通過調節水流量來調節熱交換量的,屬小流量、大溫差環境,其進、回水溫差在35℃左右,對流量精度要求較高而溫差精度要求較低,所以熱量表標准溫差精度在3-95℃;中央空調未端是定流量,小溫差系統,它是通過調節風速來改變熱交換面積,從而達到調節熱交換量之目的!因此其對流量精度要求較低而溫差精度較高,因中央空調的進、回水標准溫差是5℃,如果允許1℃的誤差,在一個裝有6台風機盤管的家庭開一台時,已不能滿足計量要求。因此用於中央空調計費的能量表溫差精度應在1℃以下。現在暖氣熱量表溫差精度多在2-3℃,價格已在千元,要其達到計量中央空調的溫差精度成本將更高。所以,目前以能量表來實現中央空調的計費技術雖比較成熟,但其應用成本太高而並未被商家看好和消費方接受。
2、用水表、電表進行中央空調計量收費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在中央空調直接計費因價格高昂和應用不便而無法為用戶所接受,又出現了一些看似簡單、便宜的間接計費方法。比如:電表計費,水表計費等。
電表計費就是通過電表計量用戶的空調末端的用電量作為用戶的空調用量依據來進行收費的;如按電表計量收費:中央空調系統中的製冷主機、水泵、管道均可不裝!只要有電,用戶打開室內風機盤管,就必定計量收費!能量中心的空調主機即使不運行或乾脆沒有空調主機,只要用戶空調末端打開都有計費,
熱水表計費就是通過熱水表計量用戶的空調末端用水量作為用戶的空調用量依據來進行收費的,按此方法:中央空調系統中只需配備水系統的水泵、管道、室內風機盤管就行了,什麼製冷主機、風機盤管電源都可以不用,啟動水泵熱水表就有計量收費!
因此,無論水表、電表進行中央空調的計量收費,都不能真正反應空調「量」的實質,中央空調的要計的「量」是消耗的能量(熱交換量)的多少,出現這種顯然是不合情理的荒誕結果也是必然現象。
3、未端開關時間計費法沒能保證 「時間量」與中央空調「冷量」的必然聯系,重蹈水表計費、電表計費的覆轍
在水表計費、電表計費這一明顯不合情理且又無奈之中不得不暫時採用的情況下,尋找一種符合國內中央空調應用情況且又經濟實用的中央空調計量收費方法成為行業內的有識之士的不懈追求,按人們最熟悉的時間收費似乎是一種最佳方案,然而找出時間與中央空調「量」與「質」的關系中,一些電子行業出身的人士卻失之簡單,沒有抓住中央空調「量」的實質,計量的僅僅是中央空調未端風機盤管開關的時間量,卻不能實質保證這種「時間量」與中央空調「冷量」的必然結果,按這種「時間量」進行中央空調收費又回到了只要運行風機盤管,沒有主機或系統就計量收費的怪事!落到與水表計量、電表計費同樣的境地,這也就不用奇怪為什麼國家計量主管部門只給這些廠家頒發「計時器」的《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而不是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因為其執行的就是《電子時鍾計時器器標准》)
4、當量能量計量法 中央空調要計量的「量」既不是水量,也不是電量,更不是時間量,而是中央空調介質水中攜帶的能量(冷量或熱量)的變化量。
中央空調計量收費就是將中央空調的「能量」商品化,而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商品內在的「質」和外在的「量」,而〖水表、電表、未端開關時間計費法〗計費方式只計量了中央空調末端的外在的「量」,卻忽略了中央空調內在的「質」, 用戶的空調未端使用「用電量」、「用水量」或「開關時間量」並不等於用戶所消耗的「用冷量」,所以出現了不合情理的結果,必然造成收費糾紛;因而這些中央空調計費方式被市場所淘汰也在情理之中。
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有效果計時型)根據中央空調的應用實際情況,首先檢測中央空調的供水溫度,只有在供水溫度大於40℃(採暖)或小於12℃(製冷)情況下才計時(確保中央空調「有效果」),然後檢測風機盤管的電動閥狀態(無閥認為常開)和電機狀態(確保用戶在「使用」)進行計時(計量的是用戶風機盤管的「有效果」使用時間),但這僅僅是一個初步數據,還得利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等,通過計費管理軟體以這些數據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計算得出「當量能量」的付費比例,才能作為收費依據。
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是最新一代以風機盤管為計費對象的中央空調計量器具,它是鄭州春泉暖通節能設備有限公司首創的「有效果」 計費原則和「時間計費」法的結晶,包括CFP計費器、CRS485-D區域管理器、CJ-Wxp管理軟體和CJ-3000計費主機四部分。
根據物質的熱交換能量計算熱力學公式Q=∫cΔTV=∫c(T2-T1)qt,中央空調風機盤管的流量q基本是定值,時間t我們可以通過計時器計量,溫差(T2-T1)是技術的關鍵點。物質的熱交換有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方式,中央空調風機盤管的熱交換主要是通過傳導來實現的,不存在對流,並且輻射也可忽略不計,傳導量與溫差和換熱面積成正比,風機盤管的換熱面積又與風量v成正比。在標況(供水溫度T1=7℃;回水溫度T2=12℃)下,中央空調風機盤管的熱交換量計算公式Q=∫cΔTV=∫c(T2-T1)qt可變為Q=∫Xvt,(v:風速系數;X:型號能力系數;t:使用時間)。根據模糊理論,我們將供水溫度T1≤12℃(製冷)或T≥40℃(採暖),基本能滿足用戶正常使用要求的情況作為有效計量收費;供水溫度T1>12℃空調使用效果較差的時間作為損耗進入成本,不收取用戶費用,這就是「有效果」計費原則。通過計量中央空調風機盤管各檔位在「有效果」條件下的運行時間(閥開檔位運行的時間)按W=∑Pi*ti計算出每一台風機盤管消耗的當量能量,當量能量單價等於總成本除以計量出的總當量能量,這樣每一個用戶的應交納的中央空調費用就可以按消耗的當量能量乘以單價得出。就如1KW的電爐,用1小時就是1度電,但其前題是電壓在220V±5%范圍內,這個±5%就是基本能滿足用戶正常使用要求的「有效果」范圍,如果電壓超過±5%這一范圍,用戶電器就沒法正常工作。
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不僅計量了中央空調的「量」(用戶使用時間),關鍵在於計量的是中央空調的「質量」(有效果時間)!較好的解決了中央空調計費的合理性,確保作為商品的中央空調「用冷量」具有實用性,滿足用戶正常使用要求,較好的保障了用戶的權益;同時其將供水溫度T>12℃或T<40℃,空調使用效果較差的時間作為損耗處理,費用計入中央空調運行成本,符合物業管理收費原則。
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對於中央空調系統的設計、安裝無任何特殊要求,較小的投資成本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已廣泛應用於以風機盤管為末端的住宅樓、寫字樓中。該系統具有對用戶的空調進行計費、查詢、欠費禁用等管理功能。
關於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誤差影響因素主要是中央空調系統的水流不平衡和風機盤管的換熱功率偏差不一致,而這一部分正是我們的中央空調設計人員的進行專業設計的核心內容。CFP型中央空調計費方式是間接計量、當量分攤機制實現中央空調的計量收費的!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計費誤差經過系統內二次分攤後已達到中央空調計量精確度要求。2002年CFP系列中央空調計費系統取得國家計量器具型式批准和計量生產許可證,是國內第一個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中央空調專用計量器具。
二.總結
綜上所述,值得推薦的兩種計量方式為直接能量計量(能量表)和CFP當量能量計量,又根據它們的特點不同,前者適用於分層、分區等大面積計量,後者適用於辦公樓、寫字樓、酒店、住宅樓等小面積計量。
管理建議
作為涉及到公平合理的,列入國家許可證管理體制的計量器具,主管部門應該依據《計量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國家現行法律體制下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引導市場沿正確軌道發展。作為樓盤開發商或系統集成商在選用這類產品時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查驗廠家資質,特別是計量許可證,看其是否有計量許可證及其內容是否為中央空調計量器具,
2、拒絕替代計量器具,對用戶和自己負責。
3、查驗計量標准看其是否達到計量要求。
B. 中央空調怎麼收費呢
中央空凋的收費標准要體現出下面幾點:
1、分戶計量、按量收費,公平合理;
2、促使用戶主動節能,培養節能習慣,利國利民;
3、降低運行費用,延長主機壽命,實現業主與物業共贏;
4、實現系統的主動、被動節能,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2)中央空調製冷費用怎麼收取擴展閱讀:
選擇選型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1)、該廠家是否為專業做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廠家;有些廠家並不是專業做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而是以附帶產品進入工程,在整個項目中讓利給甲方,但到後期收費維護時由於經驗不足,難免會出現問題並且不能自主解決,由於收費涉及到業主利益問題,極易產生糾紛,所以在選擇廠家時需要考察。
(2)、查廠家是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器具型式批准》,此為關鍵一點,沒有此證,則沒有資格生產計量器具,產品則不是合法性產品。
(3)、選擇好品牌後,要看選擇的產品型號是否有相對應的《計量器具樣機試驗合格證書》,有些廠家有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但有些產品型號沒有經過計量器具質量單位監督檢驗,這是國家計量檢定機構對該項計量產品的檢驗內容及是否合格的評價結果。
C. 精裝房的中央空調怎麼收費
中央空調的價格是不定的,和住宅面積,房間數、機型、輔材的多少有關。50-7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如果選擇安裝中央空調的話,價格會在在兩萬五上下,高端產品價格大概在每平米500-700左右,200平米的別墅大概也就是6多--8萬元之間。
中央空調一般是以水為介質,將能量在用戶末端和能量中心進行交換以實現集中供冷(或供熱)的空氣調節系統。分散使用和集中供能是中央空調區別家用空調的主要特徵。
中央空調雖是一個空氣調節系統,但通常所說的中央空調主要是指能量中心的製冷主機,按能源方式可分為電製冷中央空調、熱製冷中央空調和地溫中央空調;按製冷工質可分為氨製冷機組、氟利昂製冷機組和溴化鋰製冷機組;還可按其它方式進行不同分類。
產品特點
四季運行,裝有家用中央空調的居室,夏季,製冷機組運行,實現冷調節;冬季,冷機配合熱源共同使用,可以實現冬季採暖。在春秋兩季可以用新風直接送風,這樣一個設備可以多用的目的。既節能,舒適效果又好。
舒適感好,採用集中空調的設計方法,送風量大,外機數量少,噪音小,送風含濕差小,房間溫度均勻。
送風方式多樣化,不同於分體式空調一樣只有一種送風方式,家用中央空調可以實現多種送風方式,能夠根據房型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增強人體的舒適性。送風風速和溫度很適合人,使人不會得"空調病"。同時降低室內空氣濕度,達到溫度與濕度的最佳匹配,增加舒適度。
D. 小區的中央空調是怎麼收費的
中央空調收費物價局沒有給出核准價,所以一般都是物業給出一個標准,類似物業費一樣。不過中央空調是按照流量來收費,這個流量是通過安裝在主機的數字電表,通過集中控制系統來計算用量,最終得出每戶一個月的使用費用,在部分樓盤連公攤部分都會算上的。
高檔小區一般使用集中供暖供冷,不同小區收費標准和收費方式也不盡相同,冬季供暖一般使用市政供暖,按平方收費。夏季有流量監控的按照冷量收費,多用多繳費,沒有監控的也會按照面積繳費,收費大概是制暖費的二點五倍左右。
(4)中央空調製冷費用怎麼收取擴展閱讀:
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的運行費用在選擇空調方案,制定物業收費等工作中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通常設計研究和開發商都是簡單地以樓宇在冬夏季的電量(電費)差異來計算中央空調供冷的運行費用。
中央空調運行費用包括直接能源消耗、運行維護和投資攤銷三部分。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投資攤銷占總運行費用的48%,直接能源消耗占總運行的38%,維護費用占總運行的14%。按照冷量計算,每RTH的運算費用為2.53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空調計費
E. 中央空調的電費怎麼算
中央空調的費用一般都是按使用面積收取的,無論是否使用,都按照房屋面積收取空調使用費。
F. 中央空調收費大概多少
大概1萬。
基本費用是根據用戶的使用面積,每月用戶即使沒有使用空調,也必須繳一定的費用,如有些物業管理公司規定,每單位面積每月空調的基本費用為2.5元/平方米,若用戶所租用的面積為60平方米,那麼每月用戶所需繳的空調固定費用為:2.5*60=150元。用戶空調費用是指用戶每月的空調使用量費用(空調主機所消耗的電費+人工管理費+中央空調系統折舊費)。採取這種計費方式是因為對於中央空調,只要主機一開,這時即使用戶沒用空調,例如冬天,很多用戶開了抽風機,卻不需要製冷,但主機一樣要消耗電量,而這部分費用仍需要用戶支付,因此加入了每月的固定費用以保證這部分費用的分攤。
G. 中央空調怎麼收費
中央空調的價格是不定的,和住宅面積,房間數、機型、輔材的多少有關。50-7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如果選擇安裝中央空調的話,價格會在在兩萬五上下,高端產品價格大概在每平米500-700左右,200平米的別墅大概也就是6多--8萬元之間。
中央空調一般是以水為介質,將能量在用戶末端和能量中心進行交換以實現集中供冷(或供熱)的空氣調節系統。分散使用和集中供能是中央空調區別家用空調的主要特徵。
中央空調雖是一個空氣調節系統,但通常所說的中央空調主要是指能量中心的製冷主機,按能源方式可分為電製冷中央空調、熱製冷中央空調和地溫中央空調;按製冷工質可分為氨製冷機組、氟利昂製冷機組和溴化鋰製冷機組;還可按其它方式進行不同分類。
中央空調相關常識:
1、機器選型寧大勿小,以為居住人口少,使用房間少就可降低空調型號的想法是不正確的。
2、室外機位置一定放到通風順暢的地方,如果通風不暢,則會大大影響空調能力。
3、室內機位置一般不要放在衛生間或廚房的頂部,如果一定要放,則要制定好回風方案,不要在衛生間或廚房回風。
4、室內機要留檢修口以保證日後維修之用。
5、選擇送風口位置,要使空調區域風能流通起來。
6、送風口尺寸要保證一定的送風口尺寸,送風口過大會影響空調效果。
H. 中央空調夏季製冷費(用於商場)每平米收費多少
水源熱泵工程的造價基本上是300-400元每平方米 ,運行費用夏天基本上是6至7快多錢每平方米(按夏季製冷90天計算的) ;冬季是12元左右每平方米 (按冬季採暖120天計算的);夏季和冬季的運行費用不會超過20元,基本是都是19到20之間(或者說是必學是19到20元之間),沃富地源熱泵(www.wofuny.com)提醒以上數據成里的前提是你末端採用風機盤管製冷和採暖!
I. 中央空調如何計費
中央空調計費方式有:電費計量型、時間型、面積型。
1、電費計量型
通過計量空調末端的用電量,再根據用電量換算為冷量,統計中央空調系統中各用戶的總冷量,再根據各用戶的冷量比例來分攤費用。
2、時間型
將風機盤管的三速開關、電動二通閥的電源都接入採集器,採集器在檢測到二通閥及風速信號數據上傳計算機監控系統進行分析處理,將各檔位狀態時間累計,通過給定時間型系數轉換成基準時間,按照核定的價格,進行計費。
3、面積型
簡單地以使用面積來分攤中央空調主機(包括水泵、冷麵積平攤型卻塔等)費用。
中央空調計費系統特點
1、計費功能
根據抄表的數據及收費項目的設置,計算用戶的空調使用費,並輸出及費單。計費單報表格式可以按照用戶要求自定義輸出,計費數據可以導出為多種格式的文件輸出。
2、實時監測
適時全面監控用戶的使用情況,具備完善的日誌查詢功能,對故障進行報警。
3、智能化管理
統計中央空調的使用率,可以繪制出某段時間的使用曲線及統計某段時間的用量。
4、集成化控制
方便適用的批量操作,可以實現參數的設置和修改,輕松的遠程集中控制等功能。
5、分時段計費
根據大樓的實際使用情況,可以按照不同的時間段,按照不同的比例系數,自動抄表和計算中央空調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