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理論循環作哪些假設與實際循環有何區別
理論循環已經假設排除了冷媒在循環過程中的沿程阻力損失、冷熱量損失。
一、製冷形式不同:
實際循環存在壓力、溫度的損失,會有閃蒸;而理論循環沒有。
理論循環是理想情況下的製冷工況。實際的循環過程中是有能耗的。
二、壓縮過程不同:
理論循環蒸發過程和冷凝過程沒有傳熱溫差且均為等壓過程,壓縮過程為等熵過程,節流過程為等焓過程,進入膨脹閥的是冷凝壓力下的飽和液體,進入壓縮機的是蒸發壓力下的飽和蒸汽。製冷劑在管道中流動沒有摩擦損失。
實際循環,蒸發過程和冷凝過程存在傳熱溫差,離開冷凝器和進入膨脹閥的是過冷液體,離開蒸發器和進入壓縮機的是過熱蒸汽,壓縮機的壓縮不是等熵過程,熵會增加,節流過程不是等焓過程,比焓值會增加,製冷劑在管道內流動存在摩擦損失和傳熱損失。
三、定律不同:
理論循環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勞克斯定律,但是實際循環它在系統運行中有能量損失,也就是說,系統是開口系統。壓縮機的吸氣與排氣的壓力溫度。與理論相比有許多誤差。這就要關繫到壓縮機特性。
實際製冷循環與理論製冷循環相比,實際製冷循環存在「壓力損失」、「壓縮余隙容積」、「冷熱損失」等,而理論循環沒考慮。
(1)為什麼壓縮製冷劑過程是等熵擴展閱讀:
(1)壓縮機是用來壓縮和輸送氣體,使蒸發器中產生的R 22低壓蒸汽被壓縮到冷凝壓力,並迫使R22在系統內循環流動。
(2)冷凝器是用來使被壓縮到冷凝壓力的R22冷卻並凝結為液體,冷凝時放出的熱量被冷卻水帶走。
(3)熱力膨脹閥是用來使R22液體節流降壓,並同時起控制流量的作用,以適應冷量負荷的變化。
(4)熱交換器是利用R22低壓蒸汽的低溫,使由冷凝器出來的R22液體過冷,以防在膨脹閥前汽化,乾燥過濾器是用來清除R22液體中的水分和機械雜質,免使閥孔被堵塞或在膨脹閥中產生冰塞。
(5)在蒸發器中,R22液體在低壓低溫條件下蒸發吸熱,使冷水(或稱冷媒水)的溫度降低,可用於空氣調節或某些生產工藝過程。
Ⅱ 空氣壓縮製冷與蒸汽壓縮製冷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空氣壓縮循復環製冷特點:制
優點:工質無毒無味,不怕泄漏
缺點:無法實現等溫,活塞流量小,製冷量小
蒸汽壓縮循環製冷特點:
優點:裝置簡單,運行可靠
缺點:製冷量小
製冷種類分為:蒸汽壓縮製冷,吸收式製冷,壓縮式氣體製冷,氣體渦流製冷,熱電製冷,固體吸附製冷。上述的屬於壓縮氣體製冷,不是壓縮空氣製冷,包括等熵壓縮,等壓冷卻,等熵膨脹和等壓吸熱,特點是工質在循環過程中不發生集態變化。
(2)為什麼壓縮製冷劑過程是等熵擴展閱讀:
壓縮機的工作迴路中分蒸發區(低壓區)和冷凝區(高壓區)。空調的室內機和室外機分別屬於高壓或低壓區。
壓縮機把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來經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製冷劑也從氣態變成液態,壓力升高。
製冷劑再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通過毛細管噴射到蒸發器中,壓力驟降,液態製冷劑立即變成氣態,通過散熱片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量。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
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無論是空調、冷庫、化工製冷工藝等等工況都要有壓縮機這個重要的環節來做保障。
Ⅲ 理論製冷循環由哪幾個過程組成
製冷理論循環主要由四個過程組成,即絕熱壓縮過程、等壓冷凝過程、等焓節流過程、等壓吸熱過程。
理論循環假定:
①壓縮過程是等熵過程;
②節流過程是等焓過程;
③冷凝器內壓降為零,出口為飽和液體,傳熱溫差為零,蒸發器內壓降為零,出口為飽和蒸汽,傳熱溫差為零;
④工質在管路狀態不變,壓降溫差為零。
(3)為什麼壓縮製冷劑過程是等熵擴展閱讀:
製冷循環包括壓縮式製冷循環、吸收式製冷循環、吸附式製冷循環、蒸氣噴射製冷循環及半導體製冷等。壓縮式製冷循環又可分為壓縮氣體製冷循環和壓縮蒸氣製冷循環。世界上運行的製冷裝置絕大部分是壓縮氣體製冷循環。
以往,製冷循環應用的製冷劑多半為商品名為氟利昂的氯氟烴物質CFC、含氫氯氟烴HCFC和氨等。但由於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CFC、HCFC正逐漸被對環境友善的新型製冷劑替代。
Ⅳ 乾式接頭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乾式接頭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罐體側(插座)和軟管側(插頭)兩端的碟閥設計,實現在脫卸斷開時,只有可忽略的液體損失,減少流體泄露對工作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對操作人員受污染的傷害;乾式接頭可適用於強脫脂流體和高粘度或輕微粘稠流體。現在市場上,國外的現金乾式接頭製造廠商主要有:Todo、Fort Vale、羅曼塞立格、Parker等。
Ⅳ 說明蒸汽壓縮製冷四個過程壓力,焓,熵是怎麼變化的
因為製冷其實並不想大家想像的那樣製造冷量,製冷其實能量的一種轉移,利用製冷劑相變(液、固、氣的轉換)的一種過程,就像灑水能感覺到涼快,水由液體變成氣體吸收熱量,而煮沸的水蒸汽燙傷人更嚴重,氣態的水變成液體則放出熱量。下面我給你說製冷原理,壓縮機把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這是的製冷劑就相當於水蒸汽,然後經過冷凝器冷卻,凝成高壓的液態製冷劑,然後經過節流器(節流器相降低壓力的作用。)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出節流器後到蒸發器,這是液態的製冷劑開始變成氣體,像灑水那樣,吸收熱量。所以就製冷了。然後回到壓縮機開始從復循環。 明白了製冷原理才能說接下來的,工質在冷凝時,發生了狀態的變化,由氣體變成液態,氣態到液態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是產生出來的, 對載冷劑放熱, 但是工質溫度卻變化不大。 有不懂的可以繼續提問。
Ⅵ 製冷壓縮機工作原理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製冷系統的基本原理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Ⅶ 實際製冷循環與理論製冷循環有何區別
理論循環已經假設排除了冷媒在循環過程中的沿程阻力損失、冷熱量損失。
1、製冷形式不同:
實際循環存在壓力、溫度的損失,會有閃蒸;而理論循環沒有。
理論循環是理想情況下的製冷工況。實際的循環過程中是有能耗的。
2、壓縮過程不同:
理論循環蒸發過程和冷凝過程沒有傳熱溫差,都是等壓過程,壓縮過程是等熵過程,節流過程isenthalpy過程,進入膨脹閥的冷凝壓力飽和液體,進入壓縮機是飽和蒸汽的蒸發壓力。製冷劑在管道中流動,無摩擦損失。
實際循環,蒸發和冷凝過程存在,從冷凝器傳熱溫差,進入膨脹閥是過冷液體,離開蒸發器和壓縮機過熱蒸汽,壓縮機不是等熵壓縮過程,熵增加,節流過程不是一個等焓過程,比焓值會增加,製冷劑流量管中存在摩擦損失和傳熱損失。
3、定律不同:
理論循環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勞克斯定律,但實際的循環,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會有能量損失,換句話說,它是一個開放系統。壓縮機吸氣、排氣壓力和溫度。與理論相比有許多錯誤。這與壓縮機的特性有關。
與理論製冷循環相比,實際製冷循環有「壓力損失」、「壓縮間隙體積」、「冷熱損失」等,但理論循環沒有考慮在內。
(7)為什麼壓縮製冷劑過程是等熵擴展閱讀:
壓縮空氣製冷循環
由於空氣定溫加熱和定溫排熱不易實現,故不能按逆向卡諾循環運行。在壓縮空氣製冷循環中,用兩個定壓過程來代替逆向卡諾循環的兩個定溫過程,故可視為逆向布雷頓循環。工程應用中,壓縮機可以是活塞式的或是葉輪式的。
從冷庫出來的空氣進入壓氣機後被絕熱壓縮,溫度升到環境溫度以上;然後進入冷卻器,在定壓下將熱量傳給冷卻水,溫度等同於環境溫度;再導入膨脹機絕熱膨脹,溫度進一步降到冷庫溫度以下;最後進入冷庫,定壓吸熱(吸收的熱量稱為製冷量),完成循環。
Ⅷ 怎麼看懂壓焓圖啊!求老師
壓焓圖曲線的含義可以用一點(臨界點)、二線(飽和液體線、飽和蒸汽線)、三區(液相區、兩相區、氣相區)、五態(過冷液狀態、飽和液狀態、過熱蒸汽狀態、飽和蒸汽狀態、濕蒸汽狀態)和八線(等壓線、等焓線、飽和液線、飽和蒸汽線、等干度線、等熵線、等比體積線、等溫線)來概括。
臨界點K和飽和曲線:臨界點K為兩根粗實線的交點。在該點,液態和氣態差別消失。
K點左邊的粗實線Ka為飽和液體線,在Ka線上任意一點的狀態,均是相應壓力的飽和液體;K點的右邊粗實線Kb為飽和蒸氣線,在Kb線上任意一點的狀態均為飽和蒸氣狀態,或稱干蒸氣。
三個狀態區:
Ka左側——過冷液體區,該區域內的溫度低於同壓力下的飽和溫度;
Kb右側——過熱蒸氣區,該區域內的蒸氣溫度高於同壓力下的飽和溫度;
Ka和Kb之間——濕蒸氣區,即氣液共存區。該區內製冷劑處於飽和狀態,壓力和溫度為一一對應關系。
在製冷機中,蒸發與冷凝過程主要在濕蒸氣區進行,壓縮過程則是在過熱蒸氣區內進行。
壓焓圖介紹:
壓力:垂直於物體表面的作用力,單位牛頓(N)。
壓強:單位面積所受到的作用力,單位帕(Pa)。
焓:物體內能與壓力能之和。單位焦(J)。等壓過程中,系統從外界所吸收的熱量等於系統焓值的增加。
比焓:1kg某物質的焓值。單位kj/kg。
在壓焓圖上,X軸所表示的單位為比焓。Y軸所表示的單位為壓強。為縮小尺寸,提高低壓表示的精度,故取對數。
Ⅸ 製冷循環原理
製冷機的工作原理在製冷機的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調循環水(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調循環水達到製冷的目的,流出低壓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二、製冷機的結構製冷機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裝置組成。壓縮機用於把製冷劑蒸氣從低壓狀態壓縮至高壓狀態;冷凝器使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 過熱蒸氣冷卻,並凝結為製冷劑液體,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熱量排放給冷卻介質。(9)為什麼壓縮製冷劑過程是等熵擴展閱讀製冷機的注意事項:1、冷庫壓縮機離蒸發器越近越好,主要易維修,散熱較好,如安裝室外要注意防雨,主機位四角需要安放防震墊片,水平安裝牢固,注意安全不易被人碰著。2、散熱器安裝散熱器安裝位置離主機越近越好,最好在主機偏上位,散熱器安裝位具備最佳散熱環境。3、電線排放所有電線除用空調扎帶紮好外,需用波紋軟管或走線槽穿管保護。4、製冷系統連接因主機冷凝器、蒸發器在廠里都經過打壓密封,因此開封時,都應有壓力,可查是否有漏。
Ⅹ 活塞式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
電動機啟動後帶動曲軸旋轉,通過連桿的傳動,活塞做往復運動,由汽缸內壁、汽缸蓋和活塞頂面所構成的工作容積則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活塞從汽缸蓋處開始運動時,汽缸內的工作容積逐漸增大,這時,汽體即沿著進氣管推開進氣閥而進入汽缸,直到工作容積變到最大時為止,進氣閥關閉。
活塞反向運動時,汽缸內工作容積縮小,氣體壓力升高,當汽缸內壓力達到並略高於排氣壓力時,排氣閥打開,氣體排出汽缸,直到活塞運動到極限位置為止,排氣閥關閉。當活塞再次反向運動時,上述過程重復出現。
活塞式壓縮機的特點:
1、適用壓力范圍廣,活塞式壓縮機可設計成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而且在等轉速下,當排氣壓力波動時,活塞式壓縮機的排氣量基本保持不變。
2、壓縮效率較高,活塞式壓縮機壓縮氣體的過程屬封閉系統,其壓縮效率較高。
3、適應性強,活塞式壓縮機排氣量范圍較廣,而且氣體密度對壓縮機性能的影響不如速度式壓縮機那樣顯著 同一規格的活塞式壓縮機往往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適用於壓縮其他的氣體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