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何歐洲經濟發達,卻很少用空調
根據聯合國給聲明稱,發達國家說的是已經開發的國家還有先進的國家,特指那些經濟還有社會發展水準比較高,人民生活水準比較高的國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還有日本等等,不難看出的是世界上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其實都集中在歐洲。
歐洲作為目前最多發達的國家的大洲,的確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你覺得除了環保之外,我們還需要學習哪些呢?
Ⅱ 各國家庭用什麼供暖呢
日本:暖暖的被爐
經常看日劇的人可能會知道這樣場景:在冬天的時候一家人坐在桌子一邊取暖、一邊看電視或聊天。日本的被爐,又被稱為暖桌,現代的暖桌是一張正方形矮桌,上面鋪上一張棉被子,桌下有電動發熱器,通常連著桌子結構裝嵌。暖桌放在薄墊子之上,坐在墊子上把腿和腳、甚至整個身體伸進暖桌下取暖。天氣回暖後可以拿開被子,暖桌變成一張普通的矮桌使用。隨著經濟開始發達,使用紅外線發熱的電動暖桌開始普及成為主流。
那麼,為什麼是被爐呢?由於日本地震多發,房屋不得不建造得較為輕便,但這樣的結構不利於暖氣工程,也不利於保暖;外加日本資源貧乏,供暖能源消耗太大,並不適合集中供暖。
日本的集中供暖(冷)系統就普及率而言只佔6%,在發達國家裡算比較低的。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到2018年為止只有83個集中供暖企業,多數運營的是電熱聯產的熱電站,為本區域的很多辦公樓提供蒸氣和熱水。日本的集中供暖都局限在辦公樓一類的建築,住宅佔比相對比較低。
在俄羅斯,81%的住戶使用集中供暖設施,參與相關系統建設、維護、管理的從業者約200萬。供暖系統每年消耗的煤約255億噸,占該能源消費總量33%;天然氣消耗為1900億立方米,占該能源消耗總量的41%。
每年10月1日左右,當氣溫連續5天低於8攝氏度,相關機構就開始啟動供暖系統。幼兒園和中小學、醫療單位是首批供暖對象,然後是學生宿舍,在半個月時間里,陸陸續續實現全部供暖。
美國:多樣化分戶式供暖
美國地廣人稀,是世界上分戶供暖率最高的國家,除了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採用中央空調設施以外,美國家庭沒有集中供暖。但對一些用於出租的房子,聯邦和地方的法律要求房東按時,按溫度供暖,以保證房客的利益。
美國採用多種能源來源用於冬天供暖。目前全美約有1.17億戶家庭,根據人口普查局的統計,使用天然氣、電力供暖的佔美國家庭的接近九成。其中近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氣供暖,因為價格最便宜。使用電力供暖的家庭約佔39%,電力供暖雖然價格比天然氣高不少,但在各種供暖方式中,還算是比較便宜的。其餘6%的家庭使用取暖油供暖,5%的家庭使用丙烷供暖,此外還有約250萬戶的家庭用木頭和取暖。
Ⅲ 發達國家空調變頻技術在
在發達國家空調變頻技術已相當成熟,如果僅從技術角度來說,「交流」才可以「變頻」,「直流」只可以「調速」,但無論是直流調速技術還是交流變頻技術最終都可以達到「根據用戶負載調節製冷量」的功能,因此兩者均具備同樣的功能,差異表現在調節的實現手段及節能效果上。很明顯,嚴格意義上講「直流變頻」的提法是不科學的,只是在我國以訛傳訛「直流變頻空調」的叫法也就盛行,所謂直流變頻技術只在小功率空調中使用,它是受永久磁鋼限制的,在大型電力拖動系統中先進的調速還是用交流變頻。
Ⅳ 歐洲和美國居民冬季是如何取暖的
美國
供暖方式多樣,暖氣費很高
在美國,沒有明確的供暖季,只要感到寒冷,隨時可以打開暖氣。美國供暖有天然氣、電力、石油等多種方式,然而隨著油價上漲,美國人多年前就開始為交供暖費犯愁。
我有個朋友,在新澤西州買下了一幢將近300平方米的房屋,交房時房屋內已裝有供暖和製冷設備。這套溫度調控設備有「開關」、「供暖」、「製冷」3個選項,可以自行調節溫度,還有定時功能,但冬季每月的供暖費達到了約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多元)。
早在2007年,一項美國公眾對2008年能源價格走勢看法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21%的美國人打算靠借貸支付供暖費。近兩年,隨著油價持續上漲,高昂的供暖費讓他們憂心忡忡,很多人甚至開始考慮使用柴爐取暖。
韓國
廣泛應用地暖系統
如果你喜歡看韓劇,你一定驚訝於韓國的美眉真抗凍,大冬天都露著大長腿。其實,你可能不知道,她們的家裡暖和著呢。
大部分韓國人家裡裝有地暖,地暖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每年進入11月份,韓國各地就普遍進入供暖期,各種供暖設施全面進入運營狀態。
韓國的供暖方式主要有單獨供暖和集中供暖兩種,不同種類的住宅採取不同的供暖方式,但供暖末端多採用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韓國的家庭採暖技術目前已經很純熟,蜚聲海內外,其地暖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全世界。
德國
選用壁掛爐的家庭很多
在德國沒有固定的供暖期。對於德國居民來說,他們基本上不知道什麼是集中供暖。因為,德國90%以上的家庭採用獨立供暖,這其中又有70%以上的用戶選用壁掛爐。
德國能源機構從舒適和節能的角度出發,向公眾建議的室溫為:卧室16℃,起居室20℃,書房22℃,浴室24℃。德國能源匱乏,所以格外注重供暖節能。為此,德國政府頒布了相關法律,旨在規范鍋爐等供暖設備的節能技術指標和建築材料的保暖性能等。
供暖設備在德國是一個非常成熟、發達的產業。作為世界供暖王國,德國通過不斷創新的技術優勢、現代化的工業設計以及高品質的服務,始終占據著家庭供暖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德國威能是百年以來世界公認的採暖高端精品,也正是源於德國的家庭供暖頂級品牌,秉持著德國人特有的專業精神,威能才將採暖產品一絲不苟地做到了極致。
義大利
家庭自備取暖占很大比例
義大利的家庭供暖分為集中式和家庭自備式,其中後者佔了很大比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新建的住宅中,大部分家庭安裝了單戶供暖供熱設備,住戶可以根據需要控制溫度和供暖時間。
義大利家庭自備取暖方式由來已久。上世紀60年代以前,義大利許多住宅採取集中供暖與供熱水,上世紀70年代歐洲爆發了能源危機,為了節省能源,義大利政府出台政策讓每個家庭共同擔起節約能源的責任。住宅樓不再設集中供暖設備,促使各住戶自行解決採暖與用熱水的問題。
實踐證明,家庭自備式取暖與供熱水,不僅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能源,也減少了環境污染,方便了居民生活。
瑞典
生物燃料、天然氣、垃圾供暖
近些年流行暖井
瑞典的冬季漫長又寒冷,為了讓人們舒適地生活,瑞典政府千方百計地在減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保證供暖,使「有屋檐的地方都溫暖如春」。
以前瑞典冬季供暖靠煤、炭、石油及電力,每年用於供暖的能源消耗占整個能源供應的四分之一。現在大多改為生物燃料、天然氣、垃圾供暖。
近年來,一種新式供暖方式——暖井在瑞典流行開來。這種方式是用專門的公司在用戶住宅旁打一口通向地下熱水的井,用地下熱泉為用戶取暖,雖然開始花錢比較多,但以後就省錢了,又干凈又環保。
英國
電費便宜時,給儲熱器充電
英國大部分地區採用獨立供暖,目前供暖方式有天然氣和電力兩種。現在,一種被稱為經濟型儲熱器的設備在英國家庭生活中越來越普遍,這是一種充電七小時就可以持續放熱一整天的節能裝置,居民們通常在電費便宜的時候充電,用以維持平日的供暖。
Ⅳ 目前製冷劑的發展狀況。各國採用什麼樣的替代方案
四代HFOs製冷劑已被歐美市場大力推廣
當前製冷劑已發展有四代產品。發達國家已經全面淘汰二代製冷劑,2019年進入三代淘汰初期。我國第二代製冷劑已走向淘汰末期,2019年二代核心製冷劑產品R22產能配額再次削減,供需情況愈發緊張。依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已於2015年啟動相關淘汰進程,預計2030年完成淘汰過程。四代HFOs製冷劑兼具性能與環保的優勢廣受關注,其中HFO-1234yf已被歐美市場大力推廣,主要集中在汽車和冰箱領域的應用。
第三、四代產品優勢顯著
製冷劑,又稱雪種、製冷工質、冷媒,相當於空調和冰箱的血液,是一種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至今製冷劑已發展有四代產品。
第一代製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最大,全球已經淘汰使用;第二代製冷劑對臭氧層破壞較小,在歐美國家已淘汰,在我國應用廣泛,目前也處在淘汰期間;第三代產品對臭氧層無破壞,但是對氣候的制暖效應較強,在國外應用廣泛,處於淘汰初期;第四代製冷劑主要指HFOs製冷劑,代表產品包括R1234ze和R1234yf,兩類製冷劑兼備卓越的性能與環保性受到廣泛關注並被成功應用,但是製作成本較高,目前尚未進入規模化應用。
四代製冷劑產品基本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製冷壓縮機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Ⅵ 低溫熱泵是用在什麼場合,冷藏還是制熱水
一 中央空調系統形式介紹:
1、傳統的中央空調有空氣源熱泵(風冷機組)+輔助電加熱和水冷冷水機組+鍋爐兩種形式。空氣源熱泵(風冷機組)和水冷冷水機組在製冷時都是把房間的熱量向室外空氣排放,受室外氣溫因素影響太大,其製冷量隨室外空氣溫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在高溫高濕地區,機組製冷性能極不穩定,效率低下,有時甚至不能工作。在制熱時,空氣源熱泵當室外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加輔助電加熱裝置,耗電量大,效率很低;而水冷冷水機組+鍋爐這種空調形式,在供熱時需用電鍋爐或燃煤、燃油鍋爐,污染嚴重,運行費用昂貴。
2、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分為水源熱泵和土壤熱交換器地源熱泵兩種形式
2.1 水源熱泵中央空調
水源熱泵概念、原理及歸類
2.1.1、水源熱泵概念
水源熱泵技術是一種利用地球表面或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業廢水、地熱尾水等)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採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轉移,既可供熱又可製冷的高效、環保、節能的空調系統。
2.1.2、水源熱泵原理
地球表面淺層水源(一般在 1000 米以內),像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陽進入地球的相當的輻射能量,並且水源的溫度一般都十分穩定。水源熱泵技術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將建築物中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水體中去,由於水源溫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帶走熱量,以達到夏季給建築物室內製冷的目的;而冬季,則是通過水源熱泵機組,從水源中「提取」熱能,送到建築物中採暖。
通常水源熱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戶可以得到 4kW 以上的熱量或冷量。
2.1.3、水源熱泵的分類
當利用的對象都是水體和地層(含水地層)的蓄能,而且都是以水作為熱泵機組的冷熱源,都可以將之歸類為水源熱泵系統。水源熱泵可以分為地下水源熱泵以及地表水源熱泵。
地下水熱泵系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熱泵系統。 通過建造抽水井群將地下水抽出,通過二次換熱或直接送至水源熱泵機組,經提取熱量或釋放熱量後,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
地表水熱泵系統。 通過直接抽取或者間接換熱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庫水以及海水作為熱泵的冷熱源。
2.2 土壤熱交換器地源空調系統。
這種空調系統是把熱交換器埋於地下,通過水在由高強度塑料管組成的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冷熱交換的目的。夏季通過機組將房間內的熱量轉移到地下,對房間進行降溫。同時儲存熱量,以備冬用。冬季通過熱泵將土壤中的熱量轉移到房間,對房間進行供暖,同時儲存冷量,以備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免費能量存貯源泉,這樣就實現了能量的季節轉換。
垂直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水平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1〉工作原理:地源熱泵空調的心臟是一個「熱泵」(製冷、供熱)。供暖時,它吸取地熱向用戶排放,此過程只消耗少量電能,如圖1所示。製冷時,它吸取用戶室內的熱量向地下排放,同樣也消耗少量熱能,如圖2所示
〈2〉 機組運行過程:冬天熱泵中製冷劑正向流動,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R22氣體進入冷凝器向集水器中的水放出熱量,相變為高溫高壓的液體,再經熱力膨脹閥節流降壓變為低溫低壓的液體進入蒸發器,從地下循環液中吸取低溫熱後相變為低溫低壓的飽和蒸汽後進入壓縮機吸氣端,由壓縮機壓縮排出高溫高壓氣體完成一個循環。如此循環往復將地下低溫熱能「搬運」到集水器,從而不斷的向用戶提供45℃-50℃的熱水。如圖3所示。
夏天熱泵中製冷劑逆向流動,與用戶換熱的冷凝器變為蒸發器從集水器中的低溫水(7-12℃)提取熱能,與地下循環液換熱的蒸發器變為冷凝器向地下循環液排放熱量,循環液中熱量再向地下低溫區排放,如此循環往復連續地向用戶提供7-12℃的冷水。
〈3〉土壤熱交換器埋管形式:地下埋管換熱器主要有兩種形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選擇哪種形式取決於現場可用地表面積、當地岩土類型以及鑽孔費用。盡管水平埋管通常是淺層埋管,可採用人工開挖,初投資比垂直埋管小些,但它的換熱性能比豎埋管小很多,並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積的限制,所以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一般都採用垂直埋管。(見圖4)
2.3 地源熱泵發展概況
地源熱泵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專利文現中。20世紀50年代,歐洲和美國開始了研究地源熱泵的第一次高潮。但在當時能源價格低,這種系統並不經濟,因而未得到推廣。直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和日益惡化的環境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節能、高效益用能和環境保護上時,使地源熱泵的研究進入了又一次高潮,最近20年在歐美等工業發達國家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已成為一項成熟的應用技術。在美國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占整個空調系統的40%,是美國政府極力推廣的節能、環保技術。為了表示支持這種技術,美國總統布希在他的得克薩斯州的別墅中也安裝了這種地源熱泵空調系統(見2001年5月28日參考消息)。到目前為止美國已安裝了600,000台,而且計劃每年安裝40萬台的目標,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一百萬噸,相當於減少50萬輛汽車的污染排放或種植樹一百萬英畝,年節約能源費用4、2億美元。瑞典、瑞士、奧地利、德國等國家主要利用地源熱泵,用於供暖及提供生活熱水。據1999年的統計,為家用的供熱裝置中,地源熱泵所佔比例:瑞士為96%,奧地利為38%,丹麥為27%。
在我國由於能源價格的特殊性以及人們節能、環保的認識程度等原因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地源熱泵空調技術應用和發展比較緩慢,人們對之尚不十分了解,推廣較困難,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耗的增長,一次性礦物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環境的日趨惡化,地源熱泵技術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目前節能和環保的潮流下,該技術以其特有的節能性和穩定性受到行業的矚目,國內許多院校、科研所作了大量的應用研究。國家建設部在《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中專門作了推薦。據統計,僅在北京2004年施工並投入運行的地源熱泵系統的空調工程佔全年空調工程總量的2/3以上。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地(水)源熱泵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綠色空調設備適應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在中國必將有廣闊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2.4 地源空調系統的特點
地(水)源熱泵與常規空調技術相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1) 利用可再生能源: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地源熱泵從常溫土壤或地表水(地下水)中吸熱或向其排熱,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持續使用。
(2) 高效節能,運行費用低:屬經濟有效的節能技術
地源熱泵的冷熱源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冬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環境空氣溫度低,這種溫度特性使得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節能和節省運行費用40%左右。另外,地能溫度較恆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在制熱製冷時,輸入1KW的電量可以得到5KW以上的製冷制熱量。運行費用每年每平方米僅為15——18元,比常規中央空調系統低40%左右。
(3) 節水省地:1)以土壤(水)為冷熱源,向其放出熱量或吸收熱量,不消耗水資源,不會對其造成污染。2)省去了鍋爐房及附屬煤場、儲油房、冷卻塔等設施,機房面積大大小於常規空調系統,節省建築空間,也有利於建築的美觀
(4) 環境效益顯著
該裝置的運行沒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在供熱時,沒有燃燒,沒有排煙,也沒有廢棄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不會產生城市熱島效應,對環境非常友好,是理想的綠色環保產品。
(5) 運行安全穩定,可靠性高:地源熱泵系統在運行中無燃燒設備,因此不可能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類的廢氣,也不存在丙烷氣體,因而也不會有發生爆炸的危險,使用安全。燃油、燃氣鍋爐供暖,其燃燒產物對居住環境污染極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由於土壤深處溫度非常恆定,主機吸熱或放熱不受外界氣候影響,運行工況非常穩定,優於其它空調設備。不存在空氣源熱泵供熱不足,甚至不能制熱的問題。整個系統的維護費用也較鍋爐-製冷機系統大大減少,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維修量極少,折舊費和維修費也都大大地低於傳統空調。
(6) 一機兩用,應用范圍廣
地源熱泵系統可供暖、製冷,一套系統可以代替原來的鍋爐加製冷機的兩套裝置或系統。
可應用於賓館、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建築,更適合於住宅的採暖、供冷。
(7) 自動運行
地源熱泵機組由於工況穩定,所以可以設計簡單系統,部件較少,機組運行簡單可靠,維護費用低;自動控製程度高,可無人值守;此外,機組使用壽命長,均在20年以上。
2.5 地源空調系統的社會效益
在我國的一些發達城市,夏季製冷、冬季採暖與供熱所消耗的能量已佔建築物總能耗的40-50%。特別是冬季採暖用的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的大量使用,給大氣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形成了威脅。因此,建築物污染控制和節能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傳統的採暖空調模式因其產生的環境污染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於夏季製冷的建築來說,隨著空氣熱泵空調的普及,空調的實際使用效果正在逐年下降,這是因為空調裝機容量的增加,空調局部熱島效應交叉干擾的結果。天氣越炎熱,室外的溫度越高,空調負荷也越大,而此時空調機向室外散熱時,傳熱溫差越小,空調機的運轉效率就越低,設備也越費電。也就是說,除了燃煤供暖給環境造成污染之外,空調機同樣會造成大氣污染。
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夏天大量地使用風冷空調,造成某些大城市供電緊張,形成電荒,為了確保不會造成斷電等問題出現,有些城市夏天限制用電量。另外,因為部分地區沒有暖氣供應,冬天使用電爐取暖,造成電力供應緊張。
地源熱泵機組製冷、供暖所需能量3/4左右來自地能,另外1/4左右來自電力輸入,從而減少一次性的礦物能源消耗;不向室外排冷、熱風,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對環境非常友好。
地源熱泵空調是一種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節能、環保型的工程系統。冬季向建築物供熱,夏季又可供冷。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建築中,如商業樓宇、公共建築、住宅公寓、學校、醫院等。隨著21現在,我國對建築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減少我國冬季採暖和夏季供冷所造成的大氣污染,降低供暖空調系統的能耗、節約能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特別是近幾年來,大中城市為改善大氣環境,大力推廣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物不僅要滿足冬季採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調降溫,地源熱泵技術提供了這一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地源熱泵系統可實現對建築物的供熱和製冷,還可供生活熱水,一機多用。一套系統可以代替原來的鍋爐加製冷機的兩套裝置或系統。系統緊湊,省去了鍋爐房和冷卻塔,節省建築空間,也有利於建築的美觀。地源熱泵系統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高效節能的優點。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約40~60%,節能50%左右。另外,地源溫度恆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整個系統的維護費用也較鍋爐-製冷機系統大大減少,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
Ⅶ 現在有沒有可以代替空調的東西,發達國家都是用什麼解決降溫
我國好像還沒有類似產品替代空調的製冷效果出來,在電視上科技博覽里看到美國有。不過是通過房子的整體吸收太陽能的設計,儲存的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實現室內電器化應用。造價非常高。
Ⅷ 高能量採暖的原理
暖氣原理
暖氣一般分為水暖和氣暖,它們各自的原理並不相同,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兩種暖氣的原理吧。
1. 水暖氣原理
水暖氣原理就是利用加熱水,並且冷水與熱水是循環的,熱水上升,通過管道將熱量輸送到暖氣片,再由暖氣片將熱量散發出去,達到提升環境溫度。熱水的溫度降低,又形成冷水與熱水的循環,冷水又被加熱成熱水,再散發出熱量,如此循環往復,讓環境始終保持溫暖。
2. 氣暖氣的原理
氣暖氣的原理是加熱空氣,冷空氣從暖氣片進來,被加熱成熱空氣,熱空氣上升,再通過暖氣片將熱量散發出去,達到提升環境溫度,因為熱空氣會與冷空氣形成對流,所以冷空氣又會被加熱,如此循環往復,環境的溫度就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了。
2/7
電暖氣的供熱原理
電暖氣的發熱體種類比較多,有電熱絲發熱體、鹵素管發熱體、石英管發熱體、導熱油發熱體、電熱膜發熱體等,下面就主要介紹這幾種發熱體的供熱原理。
3/7
電熱絲電暖氣供熱原理
電熱絲電暖氣的供熱原理是將電熱絲纏繞在陶瓷絕緣座上,電熱絲不斷被電能加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後,利用反射面將熱量散發出去,從而提升環境溫度。市場上還有一種利用電熱絲發熱體的暖風機,是利用風扇將電熱絲產生的熱量吹出去。
4/7
鹵素管電暖氣供熱原理
鹵素管電暖氣供熱原理是將電暖氣內部的一個密封管內充滿鹵族元素惰性氣體,管內還有鎢絲,鎢絲被加熱後,鹵素管就發光發熱,從而將熱量散發出去,達到提升環境溫度。
5/7
石英管電暖氣供熱原理
石英管電暖氣供熱原理是加熱密閉的石英輻射管,利用遠紅外輻射元件輻射出遠紅外線,當遠紅外線被環境的物體吸收後,就會轉變為熱能,從而產生熱量。
6/7
電熱膜電暖氣供熱原理
電熱膜電暖氣供熱原理是通過加熱鋪設在室內的電熱膜,再將熱量以遠紅外的形式輻射出去和直接通過電熱膜將熱量傳導出去,採用這兩種方式達到提升室內溫度的效果。
7/7
導熱油電暖氣供熱原理
導熱油電暖氣就是我們常見的油汀式電暖氣,其供熱原理,將注有導熱油的密閉電熱管安裝在散熱片腔體下面,當導熱管內的導熱油被加熱後,導熱油會上升到腔體上部,利用散熱片的腔體表面將熱量散發出去,從而提升環境溫度,冷卻的導熱油又會下降到電熱管被加熱。如此循環
Ⅸ 太陽能空調是怎樣實現製冷的
樓上說的是真正的太陽能空調,它的成本太高,以我們現在的消費水平是買不起的。
至於鋪天蓋地的太陽能空調廣告,都是騙人的;
他們都是拉人加盟銷售或生產。
千萬不要聽信那些加盟商的煽動,
你看見市場上有賣的嗎?
如果產品可行為什麼沒有人賣?
那麼多空調大廠怎麼生產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