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數控機床發展史
世界數控機床發展史:
數控機床是由美國發明家約翰·帕森斯上個世紀發明的。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機床業已進入了以數字化製造技術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時代,其中數控機床就是代表產品之一。數控機床是製造業的加工母機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它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裝備和手段,具有無限放大的經濟與社會效應。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已先後完成了數控機床產業化進程,而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仍處於發展階段。
美國發展: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德國發展: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
中國發展:作為現代工業基石的機床產業,是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一個關鍵性問題,中國機床產業由於先天不足,一直在中高端機床項目發展上落於國外主流水準,正處於一個追趕的過程當中。中國數控機床仍然較為落後。中國數控機床市場巨大,與國外產品相比,中國的差距主要是機床的高速高效化和精密化上,中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即從解決短缺為主的開放逐步向建設經濟強國轉變,從脫貧向致富轉變,煤炭、汽車、鋼鐵、房地產、建材、機械、電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業為基礎的高增長行業發展勢頭強勁,構成了對機床市場尤其是數控機床的巨大需求。
B. 法國五軸數控機床用的是什麼系統哪種軟體可以編程
歐洲的機床一般都是西門子的,編程的話,你指的加工編程的話,就用UG吧!如果你指的控制編程的話,就用西門子SIMATIC S7-200系列的PLC可以編程的。
C. 世界最先進的數控機床
這個問題本身就太籠統,數控機床的分類有多種,有數控車床,加工中心,數控磨床等,這只是大的分類,數控車床裡面又有立式和卧式之分,還有普通數控車和數控車削中心之分。加工中心 有立式和卧式還有立卧轉換的,還有五軸聯動的等。數控磨床也有內外圓磨床和平面磨床之分。
很難說哪中最先進,這里就給您介紹一種 叫做「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的數控機床,他兼有數控車床車削中心和加工中心的功能,很復雜的零件都可以一次裝夾完成所有加工。可以說是下半身數控車床,上半身是加工中心。該機床日本和歐洲很多的廠家都可以生產,在中國也都有銷售的。
再詳細的就要具體到某個廠家的某個機型來講了,需要的話可以聯系我
[email protected]
D. 世界著名數控機床系統有哪些
世界著名數控機床系統如下:
1、日本FANUC數控系統
發那科(FANUC)在數控系統科研、設計、製造、銷售等方面實力強大。
高可靠性的PowerMate0系列用於控制2軸的小型車床,取代步進電動機的伺服系統;可配畫面清晰、操作方便、中文顯示的CRT/MDI,也可配性能/價格比高的DPL/MDI。
普及型CNC0-D系列0-TD用於車床,0-MD用於銑床及小型加工中心,0-GCD用於圓柱磨床,0-GSD用於平面磨床,0-PD用於沖床。
全功能型的0-C系列0-TC用於通用車床、自動車床,0-MC用於銑床、鑽床、加工中心,0-GCC用於內、外圓磨床,0-GSC用於平面磨床,0-TTC用於雙刀架4軸車床。
高性能/價格比的0i系列整體軟體功能包,高速、高精度加工,並具有網路功能。0i-MB/MA用於加工中心和銑床,4軸4聯動;0i-TB/TA用於車床,4軸2聯動;0i-mateMA用於銑床,3軸3聯動;0i-mateTA用於車床,2軸2聯動。
具有網路功能的超小型、超薄型CNC16i/18i/21i系列控制單元與LCD集成於一體,具有網路功能,超高速串列數據通訊。其中FSl6i-MB的插補、位置檢測和伺服控制以納米為單位。16i最大可控8軸,6軸聯動;18i最大可控6軸,4軸聯動;21i最大可控4軸,4軸聯動。
2、德國西門子數控系統
SIEMENS公司的數控裝置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經濟性好,在一種標准硬體上,配置多種軟體,使它具有多種工藝類型,滿足各種機床的需要,並成為系列產品。
採用SIMATICS系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或集成式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用SYEP編程語言,具有豐富的人機對話功能,具有多種語言的顯示。
SIEMENS公司CNC裝置主要有SINUMERIK3/8/810/820/850/880/805/802/840系列。
3、日本三菱數控系統
三菱數控系統由數控硬體和數控軟體兩大部分來工作的。數控系統的硬體由數控裝置、輸入/輸出裝置、驅動裝置和機床電器邏輯控制裝置等組成。
工作原理:控制系統按加工工件程序進行插補運算,發出控制指令到伺服驅動系統;伺服驅動系統將控制指令放大,由伺服電機驅動機械按要求運動;測量系統檢測機械的運動位置或速度,並反饋到控制系統,來修正控制指令。這三部分有機結合起來,組成完整的閉環控制的數控系統。
工業中常用的三菱數控系統有:M700V系列、M70V系列、M70系列、M60S系列、E68系列、E60系列、C6系列、C64系列、C70系列。
4、德國海德漢數控系統
海德漢研製生產光柵尺、角度編碼器、旋轉編碼器、數顯裝置和數控系統。海德漢公司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機床、自動化機器,尤其是半導體和電子製造業等領域。
Heidenhain的iTNC 530控制系統是適合銑床、加工中心或需要優化刀具軌跡控制之加工過程的通用性控制系統,屬於高端數控系統。
該系統的數據處理時間比以前的TNC系列產品快8倍,所配備的「快速乙太網」通訊介面能以100Mbit/s的速率傳輸程序數據,比以前快了10倍,新型程序編輯器具有大型程序編輯能力,可以快速插入和編輯信息程序段。
5、德國力士樂數控系統
力士樂(Bosch Rexroth)是原博世自動化技術部與原力士樂公司於2001年合並組成,屬博世集團全資擁有。博世力士樂是世界知名的傳動與制控公司,在工業液壓、電子動與控制、線性傳動與組裝技術、氣動、液壓傳動服務以至行走機械液壓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公司注冊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而營運總部及董事局總辦事處則設於德國洛爾。2003年公司銷售額40億歐元,員工人數2.5萬人。
6、法國NUM數控系統
世界領先的自動化系統生產商---施耐德自動化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設備供應商之一,專門從事 CNC 數控系統的開發和研究,NUM 公司是法國著名的一家國際性公司,專門從事CNC 數控系統的開發和研究,是施耐德電氣的子公司,歐洲第二大數控系統供貨商。
主要產品有:NUM1020/1040、NUM1020M、 NUM1020T、NUM1040M、 NUM1040T、NUM1060、NUM1050、NUM驅動及電機。
7、西班牙FAGOR數控系統
發格自動化(FAGOR AUTOMATION)是世界著名的數控系統(CNC)、數顯表(DRO)和光柵測量系統的專業製造商。發格隸屬於西班牙蒙德拉貢集團公司,成立於1972年,發格側重於在機床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其產品涵蓋了數控系統、伺服驅動/電機/主軸系統、光柵尺、旋轉編碼器及高解析度高精度角度編碼器、數顯表等產品。
8、日本MAZAK數控系統
山崎馬扎克公司成立於1919年,主要生產CNC車床、復合車銑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CNC激光系統、FMS柔性生產系統、CAD/CAM系統、CNC裝置和生產支持軟體等。
Mazatrol Fusion 640數控系統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CNC和PC融合技術,實現了數控系統的網路化、智能化功能。數控系統直接接入網際網路,即可接受到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提供的24小時網上在線維修服務。
9、華中數控系統
華中數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裝置形成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系列產品,研製了華中8型系列高檔數控系統新產品,已有數十台套與列入國家重大專項的高檔數控機床配套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伺服驅動和主軸驅動裝置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HNC-848數控裝置品是全數字匯流排式高檔數控裝置,瞄準國外高檔數控系統,採用雙CPU模塊的上下位機結構,模塊化、開放式體系結構,基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NCUC工業現場匯流排技術。
具有多通道控制技術、五軸加工、高速高精度、車銑復合、同步控制等高檔數控系統的功能,採用15」液晶顯示屏。
主要應用於高速、高精、多軸、多通道的立式、卧式加工中心,車銑復合,5軸龍門機床等。
10、廣州數控系統
廣東省20家重點裝備製造企業之一,國家863重點項目《中檔數控系統產業化支撐技術》承擔企業。主營業務有:數控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研發生產,數控機床連鎖營銷、機床數控化工程,工業機器人、精密數控注塑機研製等。
廣州數控擁有車床數控系統、鑽、銑床數控系統、加工中心數控系統、磨床數控系統等多領域的數控系統。
其中,GSK27系統採用多處理器實現nm級控制;人性化人機交互界面,菜單可配置,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更符合操作人員的加工習慣;採用開放式軟體平台,可以輕松與第三方軟體連接;高性能硬體支持最大8通道,64軸控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FANUC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門子數控系統
E. 數控機床哪國的最好
日本mazak還可以,在日本用了十多年啦,買回來零度什麼都很好。
F. 世界著名數控機床系統有哪些
1、華中數控系統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 1994年,注冊資本 6506萬元,公司有一支精乾的專門從事產品市場服務和支持的技術團隊,以及常年在公司從事前沿技術研究和開發高端人才,公司已於2011年 1月 13日成功在深市創業板上市。
2、德國西門子數控系統
德國西門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機電類公司之一,1847年由維爾納·馮·西門子建立,國際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
其業務遍及全球190多個國家,業務設計信息和通訊、自動化和控制、電力、交通、醫療系統和照明6大領域,其中業務活動主要集中在全球電氣市場。
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西門子充分發揮其多種業務組合的協力優勢,以公司總體戰略為指針,架構明確,職責分明,積極為當地創造價值。公司的傳統優勢在於其創新能力、客戶為本、全球性業務以及財務實力。
3、日本三菱數控系統
日本三菱電機擁有 90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環保先進型企業始終堅持開發、製造、銷售值得廣大用戶信賴的產品和系統。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多年來,在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半導體、機床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見證中國工業的發展。三菱電機集團,從半導體到大型系統,為家庭、辦公室、工廠以及社會基礎建設,提供了多樣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4、西班牙發格數控系統
西班牙發格自動化有限公司 (FagorAutomation )成立於 1972年,是 MCC公司專門生產數控產品的公司,發格自動化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機床數控系統 (CNC)、伺服驅動系統、數顯 (DRO)和光柵尺 /編碼器製造商。
發格自動化控制產品包括:高、中、低檔可控制一到三十二軸的各種規格型號的數控系統、數字化交流 /直流伺服驅動系統、伺服電機、數顯表、光柵尺、編碼器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車、銑、鏜、磨、測量、模具仿形加工、火焰 /激光切割、專機等各方面,深受國際、國內廣大機床用戶的歡迎。
5、日本發那科數控系統
日本發那科公司(FANUC)是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科研、設計、製造、銷售實力最強大的企業, FANUC目前數控系統月生產能力超過7000套,大量出口,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日本國內佔70%,並且中檔產品在中國佔有很高的銷售量。
掌握數控機床發展核心技術的FANUC,不僅加快了日本本國數控機床的快速發展,而且加快了全世界數控機床技術水平的提高。
G. 世界上最先進的數控機床是哪個國家的什麼型號
德瑪吉 DMG CTX gamma 2000 TC GILDEMEISTER 這款機器是德國製造 已經非常先進了
H. 美國數控機床水平真的不如德國和日本嗎
論技術還是美國最強,德日在精密數控機床產業化方面做的好,但真正頂級的超精密機床都是實驗室貨,不會拿出來商品化。LODTM大型金剛石車床,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LLNL實驗室的傑作。可加工直徑為2.1m,重為4.5t的工件,直線度誤差不超過25nm,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高加工精度紀錄的保持者。包括哈勃望遠鏡鏡片、美國軍艦的激光陀螺儀平面發射鏡、紅外導彈反射鏡、導彈慣性器件、受控激光聚變反射鏡這些超精密光學加工,基本上都是出自該實驗室的。
世界機床最高水平的代表是英國、美國,而不是德國日本,第一台超精密機床是英國的一所大學發明,至今跟美國的另外兩所機構並稱世界3大超精密機床研究機構,後面德日都是經常買他們專利。不然美國的普惠、通用的航空發動機怎麼造得出來?在這些領域沒有日本或瑞士的機床,美國人一定是自己的。
I. 數控機床哪個國家的最好
德國,設計的很嚴謹,並且皮實.就是貴,並且生產期長,要想買,可能排隊
J. 哪個國家的數控機床最好!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 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 。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 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