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軸數控是指哪四軸,第四軸用來做什麼
四軸數控是指X、Y、Z、回轉軸,第四軸用來繞其他軸旋轉。
軸機床的種類:有搖籃式、立式、卧式、NC工作台+NC分度頭、NC工作台+90°B軸、NC工作台+45°B軸、NC工作台+ 通用卧式五軸聯動數控機床A軸°、二軸NC 主軸等。
立式五軸加工中心的回轉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工作台回轉軸,設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環繞X軸回轉,定義為A軸,A軸一般工作范圍+30度至-120度。
工作台的中間還設有一個回轉台,環繞Z軸回轉,定義為C軸,C軸都是360度回轉。這種設置方式的優點是主軸的結構比較簡單,主軸剛性非常好,製造成本比較低。
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設計太大,承重也較小,特別是當A軸回轉大於等於90度時,工件切削時會對工作台帶來很大的承載力矩。
(1)數控機床四軸為什麼要夾緊擴展閱讀
數控系統不論系統工作在MDI方式還是存儲器方式,都是將零件程序以一個程序段為單位進行處理,把其中的各種零件輪廓信息(如起點、終點、直線或圓弧等)、加工速度信息(F 代碼)和其他輔助信息(M、S、T代碼等)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解釋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據形式,並以一定的數據格式存放在指定的內存專用單元。
在解碼過程中,還要完成對程序段的語法檢查,若發現語法錯誤便立即報警。
刀具補償包括刀具長度補償和刀具半徑補償。通常CNC裝置的零件程序以零件輪廓軌跡編程,刀具補償作用是把零件輪廓軌跡轉換成刀具中心軌跡。
在比較好的CNC裝置中,刀具補償的工件還包括程序段之間的自動轉接和過切削判別,這就是所謂的C刀具補償。
編程所給的刀具移動速度,是在各坐標的合成方向上的速度。速度處理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據合成速度來計算各運動坐標的分速度。在有些CNC裝置中,對於機床允許的最低速度和最高速度的限制、軟體的自動加減速等也在這里處理。
❷ 四軸加工中心和三軸的有什麼不同怎麼編程
一、區別如下:
1、結構不同
三軸立式數控加工中心是三條不同方向直線運動的軸,分別是上下、左右和前後,上下的方向是主軸,可以高速旋轉;四軸立式加工中心是在三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旋轉軸,即水平面可以360度旋轉,不可以高速旋轉。
2、使用范圍不同
三軸加工中心加工中心使用最為廣泛,三軸加工中心能進行簡單的平面加工,而且一次只能加工單面,三軸加工中心可以很好的加工、鋁制、木質、消失模等材質。
四軸加工中心的使用較三軸加工中心少一些,它通過旋轉可以使產品實現多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減少了裝夾次數。尤其是圓柱類零件的加工多方便。並且可以減少工件的反復裝夾,提高工件的整體加工精度,利於簡化工藝,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時間。
二、編程方法:
1、分析零件圖樣
根據零件圖樣,通過對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和精度、表面質量、毛坯情況和熱處理等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內容和耍求,選擇合適的數控機床。
此步驟內容包括:
1)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
2)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3)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4)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5)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2、確定工藝過程
在分析零件圖樣的基礎上,確定零件的加工工藝(如確定定位方式、選用工裝夾具等)和加工路線(如確定對刀點、走刀路線等),並確定切削用量。工藝處理涉及內容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工方法和工藝路線的確定 按照能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的原則,確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藝路線。
2)刀具、夾具的設計和選擇 數控加工刀具確定時要綜合考慮加工方法、切削用量、工件材料等因素,滿足調整方便、剛性好、精度高、耐用度好等要求。數控加工夾具設計和選用時,應能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夾緊過程,以減少輔助時間。
並盡量使用組合夾具,以縮短生產准備周期。此外,所用夾具應便於安裝在機床上,便於協調工件和機床坐標系的尺寸關系。
3)對刀點的選擇 對刀點是程序執行的起點,選擇時應以簡化程序編制、容易找正、在加工過程中便於檢查、減小加工誤差為原則。
對刀點可以設置在被加工工件上,也可以設置在夾具或機床上。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對刀點應盡量設置在零件的設計基準或工藝基準上。
4)加工路線的確定 加工路線確定時要保證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盡量縮短走刀路線,減少空走刀行程;有利於簡化數值計算,減少程序段的數目和編程工作量。
5)切削用量的確定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主軸轉速及進給速度。切削用量的具體數值應根據數控機床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被加工工件材料、加工內容以及其它工藝要求,並結合經驗數據綜合考慮。
6)冷卻液的確定 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
由於數控加工中心上加工零件時.工序十分集中.在一次裝夾下,往往需要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在確定工藝過程時要周密合理地安排各工序的加工順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
3、數值計算
數值計算就是根據零件的幾何尺寸和確定的加工路線,計算數控加工所需的輸入數據。一般數控系統都具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和刀具補償功能。對形狀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計算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等。
對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通近,由精度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情況需要藉助計算機,使用相關軟體進行計算。
4、編寫加工程序
在完成工藝處理和數學處理工作後,應根據所使用機床的數控系統的指令、程序段格式、工藝過程、數值計算結果以及輔助操作要求,按照數控系統規定的程序指令及格式要求,逐段編寫零件加工程序。
編程前,編程人員要了解數控機床的性能、功能以及程序指令,才能編寫出正確的數控加工程序。
5、程序輸入
把編寫好的程序,輸入到數控系統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在數控銑床操作面板上進行手工輸入;
2)利用DNC(數據傳輸)功能,先把程序錄入計算機,再由專用的CNC傳輸軟體.把加工程序輸入數控系統.然後再調出執行.或邊傳輸邊加工。
6、程序校驗
編制好的程序,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加工程序一般應經過校驗和試切削才能用於正式加工。可以採用空走刀、空運轉畫圖等方式以檢查機床運動軌跡與動作的正確性。
在具有圖形顯示功能和動態模擬功能的數控機床上或CAD/CAM軟體中,用圖形模擬刀具切削工件的方法進行檢驗更為方便。但這些方法只能檢驗出運動軌跡是否正確,不能檢查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❸ 數控機床的原理的基本原理,詳細一點
一、程序編制及程序載體
數控程序是數控機床自動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對加工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零件坐標系在機床坐標繫上的相對位置,即零件在機床上的安裝位置;刀具與零件相對運動的尺寸參數;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切削加工的工藝參數以及輔助裝置的動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運動、尺寸、工藝參數等加工信息後,用由文字、數字和符號組成的標准數控代碼,按規定的方法和格式,編制零件加工的數控程序單。編製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進行;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則要在專用的編程機或通用計算機上進行自動編程(APT)或CAD/CAM設計。
編好的數控程序,存放在便於輸入到數控裝置的一種存儲載體上,它可以是穿孔紙帶、磁帶和磁碟等,採用哪一種存儲載體,取決於數控裝置的設計類型。
二、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的作用是將程序載體(信息載體)上的數控代碼傳遞並存入數控系統內。根據控制存儲介質的不同,輸入裝置可以是光電閱讀機、磁帶機或軟盤驅動器等。數控機床加工程序也可通過鍵盤用手工方式直接輸入數控系統;數控加工程序還可由編程計算機用RS232C或採用網路通信方式傳送到數控系統中。
零件加工程序輸入過程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邊讀入邊加工(數控系統內存較小時),另一種是一次將零件加工程序全部讀入數控裝置內部的存儲器,加工時再從內部存儲器中逐段逐段調出進行加工。
三、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數控裝置從內部存儲器中取出或接受輸入裝置送來的一段或幾段數控加工程序,經過數控裝置的邏輯電路或系統軟體進行編譯、運算和邏輯處理後,輸出各種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機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進行規定的有序運動和動作。
零件的輪廓圖形往往由直線、圓弧或其他非圓弧曲線組成,刀具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按零件形狀和尺寸的要求進行運動,即按圖形軌跡移動。但輸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線段軌跡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等數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要進行軌跡插補,也就是在線段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之間進行「數據點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間點的坐標值,並向相應坐標輸出脈沖信號,控制各坐標軸(即進給運動的各執行元件)的進給速度、進給方向和進給位移量等。
四、驅動裝置和位置檢測裝置
驅動裝置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後,嚴格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驅動機床移動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零件。因此,它的伺服精度和動態響應性能是影響數控機床加工精度、表面質量和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驅動裝置包括控制器(含功率放大器)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目前大都採用直流或交流伺服電動機作為執行機構。
位置檢測裝置將數控機床各坐標軸的實際位移量檢測出來,經反饋系統輸入到機床的數控裝置之後,數控裝置將反饋回來的實際位移量值與設定值進行比較,控制驅動裝置按照指令設定值運動。
五、輔助控制裝置
輔助控制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數控裝置輸出的開關量指令信號,經過編譯、邏輯判別和運動,再經功率放大後驅動相應的電器,帶動機床的機械、液壓、氣動等輔助裝置完成指令規定的開關量動作。這些控制包括主軸運動部件的變速、換向和啟停指令,刀具的選擇和交換指令,冷卻、潤滑裝置的啟動停止,工件和機床部件的松開、夾緊,分度工作台轉位分度等開關輔助動作。
由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具有響應快,性能可靠,易於使用、編程和修改程序並可直接啟動機床開關等特點,現已廣泛用作數控機床的輔助控制裝置。
六、機床本體
數控機床的機床本體與傳統機床相似,由主軸傳動裝置、進給傳動裝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輔助運動裝置、液壓氣動系統、潤滑系統、冷卻裝置等組成。但數控機床在整體布局、外觀造型、傳動系統、刀具系統的結構以及操作機構等方面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數控機床的要求和充分發揮數控機床。贊同30| 評論(1)
❹ 數控加工中心的第四軸是干什麼的
數控加工中心的第四軸是:
一般工件在空間未定位時,有六個自由度,X\Y\Z三個線性位移自由度和與其對應的啊A\B\C三個旋轉位移自由度。
六個自由度通常用笛卡爾直角坐標系的X\Y\Z來表達三個線性軸,用與其對應的A\B\C來表達三個旋轉軸。
諸如多軸數控機床,也就是加工中心在設計時,需要根據加工對象規劃設置軸數。
市面比較常見的是三軸數控加工中心,其具有X\Y\Z三個線性位移軸。所謂四軸加工中心一般是加了一個旋轉軸,通常稱為第四軸。相應的加工中心就是四軸加工中心。
❺ 數控機床第四軸的問題
可以的,但旋轉要松開,夾緊,
❻ m80三菱系統裝好四軸後還顯示第四軸夾緊怎麼辦
摘要 您好,我正在為您查詢相關的信息,馬上回復您。
❼ 數控機床刀具夾緊放鬆原理是什麼
機床里有液壓油缸,刀具松刀是通過液壓油缸來完成,而夾緊是靠主軸內部的蝶形彈簧來實現。
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有利於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數控機床使用數字信息與標准代碼處理、傳遞信息,使用了計算機控制方法,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7)數控機床四軸為什麼要夾緊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達0.05—0.1MM,數控機床是按數字信號形式控制的,數控裝置每輸出一脈沖信號,則機床移動部件移動一具脈沖當量(一般為0.001MM),而且機床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桿螺距平均誤差可由數控裝置進行曲補償,因此,數控機床定位精度比較高。
數控機床加工前是經調整好後,輸入程序並啟動,機床就能有自動連續地進行加工,直至加工結束。
操作者要做的只是程序的輸入、編輯、零件裝卸、刀具准備、加工狀態的觀測、零件的檢驗等工作,勞動強度大降低,機床操作者的勞動趨於智力型工作。另外,機床一般是結合起來,既清潔,又安全。
❽ fanuc數控系統中第四軸的倍率調到×1時手動轉動一格,轉動的角度是多少或者倍率調到多少時,手輪
首先四軸有一度一分、千分之一度的區別。
一度一分四軸一般會設定不能在*1倍率下使用,防止在非整度數下四軸夾緊,導致四軸損壞。千分之一度,倍率為*1時,手輪轉一格應是0.001度。打到*100時,每轉10小格為1度。
❾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為:數控裝置內的計算機對通過輸入裝置以數字和字元編碼方式所記錄的信息進行一系列處理後,再通過伺服系統及可編程序控制器向機床主軸及進給等執行機構發出指令,機床主體則按照這些指令,並在檢測反饋裝置的配合下,對工件加工所需的各種動作,如刀具相對於工件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和進給速度等項要求實現自動控制,從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達0.05—0.1MM,數控機床是按數字信號形式控制的,數控裝置每輸出一脈沖信號,則機床移動部件移動一具脈沖當量(一般為0.001MM),而且機床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桿螺距平均誤差可由數控裝置進行曲補償,因此,數控機床定位精度比較高。
數控機床加工前是經調整好後,輸入程序並啟動,機床就能有自動連續地進行加工,直至加工結束。操作者要做的只是程序的輸入、編輯、零件裝卸、刀具准備、加工狀態的觀測、零件的檢驗等工作,勞動強度大降低,機床操作者的勞動趨於智力型工作。另外,機床一般是結合起來,既清潔,又安全。
❿ 機床夾具的夾緊裝置必須滿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夾緊時來不能破壞工件在定位元件上所獲自得的正確位置。
2)夾緊力應保證工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不會產生位移和振動。
3)使工件不產生過大變形和表面損傷。
4)以較小的作用力獲得需要的夾緊效果。
5)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結構工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