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判斷動脈栓塞要做哪些檢查
所有動脈栓塞病人均需作以下詳細檢查:一般檢查:血脂測定、心電圖、心功能以及眼底檢查等。無創傷性血管檢查(超聲波檢查);X線攝片;動脈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皮溫測定能精確測定皮溫正常與降低交界處,從而推測栓塞發生部位。
1、一般檢查:血脂測定、心電圖、心功能以及眼底檢查等。確定診斷後,相應作胸片、心電圖、心臟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了解是否有心率不齊和新近心肌梗塞,達到進一步查明引起動脈栓塞的原因,以便及時處理和控制病因。皮溫測定:能精確測定皮溫正常與降低交界處,從而推測栓塞發生部位。
2、無創傷性血管檢查(超聲波檢查):多普勒血流儀可以判斷栓塞的確切部位。超聲多普勒血流檢查及節段動脈壓測定、電阻抗容積描記或光電容積描記等,了解患肢的血流狀況。超聲多普勒顯像儀可以顯示血管腔形態及血流狀況。多普勒超聲波檢查能測定動脈血流情況,能更精確地作出栓塞的定位,而且可以提供供血不足基線,便於術前和術後比較,達到了解血管重建情況和監測血管返暢等。
3、X線攝片:有時可見病變動脈段有不規則鈣化,患肢遠側段有骨質疏鬆等退行性變化。
4、動脈造影:造影是栓塞定位最正確方法,大多數病人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征以及多普勒超聲就能做出診斷。僅在診斷上有疑問,或在取栓術後必須了解動脈是否通暢才進行動脈造影。動脈造影能准確顯示病變的部位、范圍,程度、側支和閉塞遠側動脈主幹的情況,對選擇手術方法有重要意義。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都能達到診斷和指導治療的目的。
② 頸動脈硬化的檢查
1.多普勒超聲
目前首選的無創性頸動脈檢查手段,廣泛應用於頸動脈硬化病變的篩查及隨訪。不僅可以顯示斑塊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狹窄部位和嚴重程度,還能進行血流動力學測定,並可對斑塊進行形態學評價。彩色多普勒超聲通過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來確定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正常IMT應小於1.0mm,IMT在1.0~1.2mm間為內膜增厚,大於1.2mm為斑塊形成。超聲下根據形態和回聲特點,斑塊可分為①低回聲脂質性軟斑;②中等回聲富含膠原組織的纖維性扁平斑塊;③強回聲伴聲影的鈣化性硬斑塊;④回聲強弱不等的潰瘍性混合型斑塊。其中,軟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屬於不穩定斑塊,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經顱多普勒超聲(TCD)
另一項無創檢查手段,可顯示顱內外動脈的狹窄部位、程度、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是否有側支循環開放等,經常與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於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及術後評估。
3.CT血管造影(CTA)
CTA對頸動脈狹窄的判斷准確性高於多普勒超聲,但對斑塊的形態學顯示欠佳,目前廣泛應用於狹窄的診斷,可作為術前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4.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清晰顯示頸動脈及其分支的三維形態和結構,並重建顱內動脈影像,對狹窄程度較重的病變判斷敏感性高,但價格相對較高,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金屬假牙、起搏器或金屬假體等)者禁行此檢查。
5.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准,可詳細評價病變的部位、范圍、程度以及側支形成情況,但因屬有創操作、價格昂貴、風險較高,臨床上很少單純用於檢查。
③ 腦彩超可以查出哪些腦血管的問題,為什麼我去檢查,只檢查出了中動脈和椎動脈
問題分析:
患者所說的「腦彩超」也叫經顱多普勒,經顱多普勒,這種檢查屬於腦超聲檢查的一種,是利用超聲波凝透過顱骨較薄部位和自然孔道的原理來獲取多普勒的回聲信號,可探測到的動脈主要有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後動脈、前交通動脈、後交通動脈、椎動脈、基地動脈等。理論上講,還能獲取眼動脈的血流信號。
意見建議:
經顱多普勒是臨床上常用的腦血管疾病無創性檢查方法,但在應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
④ 雙側頸動脈椎動脈彩超這個檢查是怎麼做的
主要是用超聲波探查血流速度,查看血管壁的光滑程度程斑塊形狀大小。對你心頸動脈血管狀做一個基本評價。
⑤ 什麼是TCD檢查
TCD檢查全稱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由於顱骨較厚,阻礙了超聲波的穿透,過去的多普勒超聲只能探測顱外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經顱多普勒超聲儀(TCD),能穿透顱骨較薄處及自然孔道,獲取顱底主要動脈的多普勒回聲信號。它可探測到的血管主要有:MCA:大腦中動脈;ACA:大腦前動脈;PCA:大腦後動脈;ACOA:前交通動脈;PCOA:後交通動脈;OA:眼動脈;VA:椎動脈;BA:基底動脈;PICA:小腦後下動脈。
TCD技術摒棄了傳統的腦血流圖的不準確性和腦血管造影的有創傷性,同時為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提供了腦血管血流動力學參教,成為影像診斷的重要佐證,可為腦血管病的診斷、監測、治療提供參考信息,並對能引起腦血液動力學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經顱多普勒超聲效果評價:(1)血流速度血流速度反映腦動脈管腔大小及血流量。血流量一定時血流速度與管腔大小成反比例,當管腔嚴重狹窄(90%)或完全梗阻時,血流速度下降,個體間各值可有很大變異,但個體內差異很小,且左右基本對稱,如兩側相差很大可認為異常。由於顱骨太厚,腦供血不足,血流本身信號弱及操作技術等原因,可有部分血管不能被探出,此類情況不能冒然診為血管阻塞或發育不良。(2)脈沖指數(PI)反映腦血管外周阻力的大小,PI值越大,腦血管外周阻力越大,反之則阻力越小。(3)音頻信號及頻譜圖波形反映腦血管局部的血流狀態。
⑥ 如何檢查是否動脈硬化
對於動脈硬化的檢測,一般都是採用血管超聲的辦法,當然它不能夠對全身的動脈都能夠檢測,只是一個局部的。比如可以採用動脈超聲檢測頸動脈、椎動脈有沒有動脈硬化,這樣會看得非常的清楚。另外一種情況可以做動脈的CT檢查,應該是動脈的增強CT,局部注射造影劑也能夠看動脈硬化,比如心臟的冠脈CT檢查,它可以評價冠狀動脈有沒有硬化、鈣化,再一種情況可以做腦血管的核磁檢查,也能看出來有沒有硬化。再就是做造影檢查,心臟血管造影檢查,腦血管造影檢查,都能夠發現有沒有動脈硬化這種情況。檢測方法還是比較多的,主要就是通過影像學的方法。
⑦ 經顱多普勒是否即TCD,實際有什麼診斷意義
沒錯,經顱多普勒=TCD
經顱多普勒(TCD)是利用超聲波的多普勒效應來研究顱內大血管中血流動力學的一門新技術。國外於1982年由挪威 Aaslid等首推,國內於1988年陸續引進。
由於 TCD能無創傷地穿透顱骨,其操作簡便、重復性好,可以對病人進行連續、長期的動態觀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 MRI、 DSA、PET、 SPECT等影像技術所測不到的重要血液動力學資料。因此,它在評價腦血管疾患以及鑒別診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目前經顱多普勒超聲的應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受操作者技術的影響,目前尚缺乏對正常和異常頻譜形態統 一判定標准和命名,尚未建立各參數統一的正常值,而且經顱多普勒超聲的失敗率為2.7%~5%。其原因為老年人(尤其是婦女)顱骨增厚、動脈迂曲、動脈移位等。
但隨著經驗的逐步積累以及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經顱多普勒超聲的應用會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⑧ 超聲機器椎動脈測量叫什麼,剛換一個機器測量椎動脈最大流速跟阻力指數,不知道是哪個健全是英文
是的,超聲波流量計不是普通電子產品,不象電視空凋,買回家基本都能用。超聲波流量計工作地點惡劣,24小時運行,需要很好的底蘊才能測量好。我們單位使用的是瑞士瑞特邁爾的超聲波流量計,這個公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產品質量過關,我們安裝30多套了,感覺真不錯,特別是測量精度高,我們一起到實驗室目睹了試驗,測量絕對精度為0.5級,沒有修正。以前也用過好幾個單位的,和你的感覺一樣,精度不好,不穩定。用過瑞士的後,我們全統一使用這個品牌,你也可以試用一下。
⑨ 哈爾濱腦動脈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第一時間我們要進行頭顱CT的掃描,當然我們要做常規的血、尿、X光、心電圖這些檢查。
對於專科檢查最重要的,第一個是頭顱CT,因為我們知道頭顱CT非常快捷,我們在一分鍾之內就能掃描完成,通過頭顱CT,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患者有沒有出血?出血在什麼位置?出血量有多少?有沒有破入腦室?有沒有腦積水的發生?就會給我們提供很多信息,甚至於相當一部分動脈瘤,我們通過它出血的部位,初步能夠判斷它是什麼位置動脈瘤破裂導致的,給我們一個初步的信息,所以說CT是很重要的,這是第一步。
在做完CT之後,我們就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叫有創傷的檢查,一方面叫無創傷的檢查,無創傷的檢查,我們可以做CTA,也就是說CT血管造影,或者MRA叫磁共振血管造影,這兩個的優點是什麼?
優點就是無創,你直接通過靜脈打葯,MRA不需要打葯,直接做掃描,掃描完了計算機重建,這樣就會把腦血管的這個三維結構重建出來,我們就可以發現有沒有動脈瘤?在什麼位置?但是正是由於它是後期三維重建,有10%-20%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也就是說有動脈瘤,沒查出來,沒有動脈瘤,我們看著像,它的優勢就是無創,缺點就是不準確。
目前在國際上,動脈瘤診斷的金指標是什麼?是全腦血管造影,這個怎麼做?當然這項檢查是有一定的創傷的,他有3‰-5‰的死亡率。我們是在患者的大腿根做個穿刺,然後把一根導管,很柔軟的導管,通過股動脈,腹主動脈,一直插到主動脈弓,插到供應腦部的4根血管開口,雙側的頸內動脈和雙側的椎動脈。這
樣我們通過打造影劑,通過CT這個機器三維旋轉,零點幾秒鍾開始照相,連續的照相,這樣就把你腦血管整個循環的真實的圖像,從三維的情況下反映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動脈瘤有多大?在什麼位置?有沒有破裂囊?這些都會很明顯的檢查出來,所以說DSA,也叫全腦血管造影,是目前來說國際上診斷動脈瘤的金指標。
其它還有一些病人,比如說他有輕微的頭痛,你分不出來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是動脈瘤破裂了?還是自己的頭痛?這個你不好分辨的時候,病人症狀又很嚴重,一直持續的這種頭痛,那我們可以做腰穿,有明確蛛網膜下腔出血,CT檢查出來我們是不做腰穿的。
這部分病人由於頭痛很長時間,又很像蛛網膜下腔出血,他CT掃描又沒有發現出血。這樣我們可以進行腰穿檢查,通過腦脊液的化驗,有沒有紅細胞,這樣來間接的判斷,有沒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腰穿檢查是不管是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很常見的一個檢查,這講起來,就要說我們腦部的解剖,腦部我們有這個蛛網膜下腔,它跟脊髓的蛛網膜下腔是相通的,裡面都是腦脊液,我們腰穿是在腰椎的,一般是3-5這個椎間隙,3、4或者4、5椎間隙,打完局麻之後用根針,通過這個皮膚刺破到這個硬膜下,這樣的話我們就把這個蛛網膜下的腦脊液,可以通過這針放出來,我們知道出血不出到蛛網膜下腔了嗎?
如果有出血的話,這個腦子跟脊髓是相通的呀,這樣我們又能測病人的顱內壓,如果他出血了顱內壓會增高,我們又能把這個腦脊液做細胞學檢查,留取腦脊液標本,我們進行生化常規(檢查)。如果排除誤穿的情況下,血細胞很多,正常我們是這個腦脊液里細胞數是0-8,如果你一下子都是紅細胞很多,就可以(知道),即使是CT沒有發現出血,也是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有動脈瘤小的破裂的可能性,這樣的話你還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特別是顱壓高的時候,腰穿是禁忌的,它會誘發腦疝。實際上動脈瘤這個病對患者威脅很重的,如果出現這些頭痛,或者顱神經症狀,一定要做檢查,至少你做無創的,這也沒有創傷,90%都能查出來,這樣的話,我們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會降低的它破裂,大出血的風險。
⑩ 頸動脈B超知識
得了高血壓該怎麼辦?
得了高血壓後一定到醫院找醫生診治。
找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高血壓
查清楚有無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查清有無心腦腎損害或相關疾病
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
規律服葯,平穩降壓
掌握高血壓防治知識,自覺防治高血壓
※ 高血壓有什麼危害性?
高血壓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
(1)左心室肥厚:由於血壓長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加重心臟負荷及其他的體液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早期發生代償性左心室肥厚,隨著病情發展心臟繼續擴張,最後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及嚴重心律失常。
(2)動脈粥樣硬化:長期血壓升高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狀動脈硬化的發展。
(3)腦血管意外:長期的血壓升高,使小動脈硬化易於破裂出血或痙攣導致腦血栓的形成。
(4)腎臟損害:由於腎臟進球和出球小動脈痙攣、硬化、退變導致腎臟缺血、缺氧,腎實質纖維化,高血壓晚期多伴有進行性腎功能減退。
(5)視網膜功能減退:血壓長期升高使得視網膜動脈發生玻璃樣變所致。
腦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壓最嚴重的並發症。
※ 高血壓需要做哪些常規檢查?
高血壓病患者在門診就診過程中往往被要求做一些常規檢查,其目的是為了:①明確引起血壓異常升高的病因,鑒別原發性與繼發性高血壓;②明確高血壓病情嚴重程度;③明 確是否存在合並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風等,以及心、腦。 腎並發症,如冠心病、中風、腎功能不全等。為此,患者應做下列常規檢查:
(l)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X線胸片:確定高血壓病患者 心臟功能狀況,並判斷是否有心臟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損傷或 合並冠心病等。
(2)眼底檢查:了解小動脈病損情況,以便對高血壓病患 者分級。例如視網膜小動脈普遍或局部狹窄表示小動脈中度 受損;視網膜出血或滲血,或發生視乳頭水腫,表示血管損傷 程度嚴重。總之,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能反映高血壓的嚴重 程度及客觀反映周身小血管病變的損傷程度,眼底檢查對臨 床診斷、治療及估計預後都有幫助。
(3)尿常規檢查:了解有無早期腎臟損害,高血壓是否由 腎臟疾患引起,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若尿中有大量尿蛋 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則應考慮慢性腎炎或腎盂腎炎所致 的繼發性高血壓;若僅有少量尿蛋白、少量紅細胞,提示可能 是原發性高血壓所致的腎損害;若發現尿糖,則需進一步查血 糖,以判斷是否患糖尿病。為了避免誤差,留取尿液標本應使 用清潔容器,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並及時送檢;女患者應避開月 經期並留中段尿做尿液檢查。
(4)血液生化檢查:包括尿素氮、肌隊電解質、血脂、血 糖、血尿酸、血粘度等,幫助明確高血壓是否由腎臟疾病引起, 判斷高血壓對腎臟的影響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險因素及合 並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5)其他檢查:腎臟及腎上腺B超檢查、心臟彩色多普勒 超聲及血管多普勒超聲(頸動脈、腎動脈及腦動脈等)檢查。 24小時動態血壓測定能記錄晝夜正常生活狀態的血壓,了解 晝夜血壓節律,以便合理指導用葯時間、劑量。
※ 哪些高血壓病人易發生意外
1、尚未被發現和確診的「糊塗」病人
據美國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有二分之一左右的高血壓病人不知道自己患病。這是由於高血壓病的初期到中期都缺乏特異的症狀。我國據現有資料報道,有半數以上的高血壓病人未被發現。這部分被稱為「糊塗」病人。他們有病而不知病,自恃「自我感覺良好」,與健康人一樣勞動、生活,常做出使血壓進一步增高的行為,因此,很容易發生意外。
2、該用降壓葯但不用的病人
有些病人雖然已被確診為高血壓病,但自己以為自覺症狀尚可,或對吃葯感到厭煩,而拒絕服用降壓葯。因此,他們血壓增高但得不到有效控制,經常處在危險水平上,久而久之,勢必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並容易發生腦出血等意外。
3、濫用降壓葯的病人
許多高血壓病人不按醫屬或血壓實際情況用葯,而是憑「自我感覺」濫用,覺得頭痛、頭暈就吃兩片,否則就不服,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又「恨病吃葯」,超量服用,誤以為血壓降得越多、越快越好。這些做法是危險的,往往會造成血壓忽高忽低或降低過快,使已患病的血管難以承受,很容易誘發腦出血和腦血栓形成。
4、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或睡眠不足者
生活有規律可降低血壓,並有助於血壓穩定,而勞累過度和睡眠長期不足或不佳,則容易引起血壓進一步增高或發生劇烈波動,因而容易發生意外。
5、生活放縱、嗜酒、嗜煙、嗜賭者
高血壓病人若大量吸煙或酗酒,可使血壓進一步增高並對血管造成嚴重損害,且比一般的高血壓病人更容易觸發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並發症,亦容易發生腦出血等意外。賭博時,人的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而大輸或大贏都會引起情緒激烈波動,導致血壓驟然增高或發生較大的波動,這對高血壓病人極為不利,很容易發發腦血管意外。
6、血壓過高者
高血壓病人若血壓顯著增高,常達到26.6/16.0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那是相當危險的,容易發生腦出血等意外,不容忽視。
7、合並心、腦、腎等並發症者
高血壓病多年,並經檢查已出現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合並症,表明病情已至中、晚期,應認真對待,加強治療,否則容易發生意外。
8、合並冠心病、糖病者
高血壓病與冠心病、糖尿病為姊妹病,關系十分密切,互為因果。若高血壓病人同時並發冠心病或糖尿病,表明病情較為嚴重或相當嚴重,容易進一步惡化而出現心腦血管等意外。
9、飲食不合理、多吃少動者
一些高血壓病人平時不注意飲食平衡,常吃高脂肪食品,口重、不愛活動,從不參加體育鍛煉。這種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常導致肥胖,不僅會使血壓進一步增高,還會使血脂增高,加速對心、腦、腎血管的損害,因而也容易發生意外。
10、性情暴躁或 不講心理衛生的人
研究表明,精神狀態對血壓有重要影響,情緒穩定,精神愉快、輕松則有助於高血壓下降或穩定;相反,情緒惡劣,精神沮喪,特別是經常大發雷霆,可引起血壓劇烈波動或進一步增高,因而誘發腦出血、高血壓腦病或腦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壓病人慾求長壽必須加強個性修養,胸懷寬闊,遇事不怒,經常保持心平氣和,情緒平穩,豁達而樂觀。
※ 怎樣早期發現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症多見於50歲以後,早期症狀不明顯,不易引起注意, 如發展下去,往往會引起腦猝中。
1.頭痛和頭暈:這種表現較多見,病人常感到頭的枕部或額部有輕度鈍痛、頭暈,並時常伴有耳鳴,疲勞時加重,休息後減輕或消失。
2.睡眠障礙:這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先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睡眠時間少、入睡困難,睡不實、易醒、多夢等。有些人需服安眠葯才能入睡;有些人可表現貪睡,總感到睡眠不足。
3.記憶減退:主要是近記憶減退,對人名、數字和最近的事情容易忘記,病人對此深感苦惱,但是對童年、往事卻記憶猶新。
4.情感改變:常表現為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減弱,常因小事而憂傷、流淚、發脾氣、興奮激動或焦慮不安。
5.性格改變:原性格特點變得更突出,如原來節儉者變得吝嗇、自私;過去穩重變得固執,原來感情較脆弱者更易多疑、傷感等。
以上表現若同時出現,易被誤認為神經衰弱。與神經衰弱不同之處是發病晚,多在45歲以後,一般沒有明顯的精神刺激因素。同時有眼底動脈硬化改、血清膽固醇增高等與血管硬化有關的表現。有些人可能只出現上述某種症狀或伴有一過性的肢體麻木或血壓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