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線性導軌安裝方法和注意事項總結
線性導軌(又被稱為直線導軌或者滑線導軌),在房屋建築中經常會被使用到,另外剛買回來的線性導軌一般情況下,都需要自己安裝,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安裝線性導軌,針對這種情況,小編特意在網上查找了一些線性導軌的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在大家以後安裝線性導軌時能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特點:
自動調心能力
來自圓弧溝槽的DF(45-°45)°組合,在安裝的時候,藉由鋼珠的彈性變形及接觸點的轉移,即使安裝面多少有些偏差,也能被線軌滑塊內部吸收,產生自動調心能力之效果而而得到高精度穩定的平滑運動。
具有互換性
由於對生產製造精度嚴格管控,直線導軌尺寸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內,且滑塊有保持器的設計以防止鋼珠脫落,因此部份系列精度具可互換性,客戶可依需要訂購導軌或滑塊,亦可分開儲存導軌及滑塊,以減少儲存空間。
所有方向皆具有高剛性
運用四列式圓弧溝槽,配合四列鋼珠等45度之接觸角度,讓鋼珠達到理想的兩點接觸構造,能承受來自上下和左右方向的負荷;在必要時更可施加預壓以提高剛性。
工作原理:
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滾動導引,是由鋼珠在滑塊跟導軌之間無限滾動循環,從而使負載平台沿著導軌輕易的高精度線性運動,並將摩擦系數降至平常傳統滑動導引的五十分之一,能輕易地達到很高的定位精度。滑塊跟導軌間末制單元設計,使線形導軌同時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負荷,專利的迴流系統及精簡化的結構設計讓HIWIN的線性導軌有更平順且低噪音的運動。
滑塊-使運動由曲線轉變為直線。新的導軌系統使機床可獲得快速進給速度,在主軸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快速進給是直線導軌的特點。直線導軌與平面導軌一樣,有兩個基本元件;一個作為導向的為固定元件,另一個是移動元件。由於直線導軌是標准部件,對機床製造廠來說.唯一要做的只是加工一個安裝導軌的平面和校調導軌的平行度。當然,為了保證機床的精度,床身或立柱少量的刮研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數情況下,安裝是比較簡單的。作為導向的導軌為淬硬鋼,經精磨後置於安裝平面上。與平面導軌比較,直線導軌橫截面的幾何形狀,比平面導軌復雜,復雜的原因是因為導軌上需要加工出溝槽,以利於滑動元件的移動,溝槽的形狀和數量,取決於機床要完成的功能。例如:一個既承受直線作用力,又承受顛覆力矩的導軌系統,與僅承受直線作用力的導軌相比.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
直線導軌系統的固定元件(導軌)的基本功能如同軸承環,安裝鋼球的支架,形狀為「v」字形。支架包裹著導軌的頂部和兩側面。為了支撐機床的工作部件,一套直線導軌至少有四個支架。用於支撐大型的工作部件,支架的數量可以多於四個。
機床的工作部件移動時,鋼球就在支架溝槽中循環流動,把支架的磨損量分攤到各個鋼球上,從而延長直線導軌的使用壽命。為了消除支架與導軌之間的間隙,預加負載能提高導軌系統的穩定性,預加負荷的獲得.是在導軌和支架之間安裝超尺寸的鋼球。鋼球直徑公差為±20微米,以0.5微米為增量,將鋼球篩選分類,分別裝到導軌上,預加負載的大小,取決於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假如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過大,經受預加負荷時間過長,導致支架運動阻力增強,就會出現平衡作用問題;為了提高系統的靈敏度,減少運動阻力,相應地要減少預加負荷,而為了提高運動精度和精度的保持性,要求有足夠的預加負數,這是矛盾的兩方面。
工作時間過長,鋼球開始磨損,作用在鋼球上的預加負載開始減弱,導致機床工作部件運動精度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初始精度,必須更換導軌支架,甚至更換導軌。如果導軌系統已有預加負載作用。系統精度已喪失,唯一的方法是更換滾動元件。
導軌系統的設計,力求固定元件和移動元件之間有最大的接觸面積,這不但能提高系統的承載能力,而且系統能承受間歇切削或重力切削產生的沖擊力,把作用力廣泛擴散,擴大承受力的面積。為了實現這一點,導軌系統的溝槽形狀有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稱為哥待式(尖拱式),形狀是半圓的延伸,接觸點為頂點;另一種為圓弧形,同樣能起相同的作用。無論哪一種結構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力求更多的滾動鋼球半徑與導軌接觸(固定元件)。決定系統性能特點的因素是:滾動元件怎樣與導軌接觸,這是問題的關鍵。
線性導軌安裝步驟
在安裝線性導軌時,只要遵循以下步驟基本上就可以安裝好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第一、在安裝線性導軌之前需要先把線性導軌表面的毛邊、劃痕、污物清除掉,這樣才能更好的安裝線性導軌。
第二、將線性導軌的滑輪輕輕擱置在床台上,然後把滑輪上的螺絲緊緊的旋轉,使線性導軌的基準面和線性導軌的安裝表面能靠攏在一起。
第三、將線性導軌上面的螺絲按順序進行旋轉、定位,使線性軌道的軌道面與橫向的安裝表面緊密靠攏在一起。
第四、需要用扳手把裝配上面的螺絲緊緊的旋轉,緊鎖的順序是按照從中央的位置開始,然後依次向端部進行擴散,一般情況下,這樣旋轉可以確保擰緊的精準度。
第五、接著需要使用扭力扳手,然後按照規定的距離將線性導軌的導軌定位螺絲慢慢的旋轉。
使用注意事項
因為線性導軌是一種精密的零件,所以在安裝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細節,不然不恰當的安裝方式有可能會損壞線性導軌,或者降低線性導軌的使用壽命,至於該注意什麼樣細節,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吧。
第一、防止線性導軌的生銹,在用手拿線性導軌時,一定要記得先洗手,然後把手擦拭乾凈,另外也可以在手上的一些關鍵部位塗上潤滑油(特別是在雨天或者陰天時,需要更加註意線性導軌是否生銹)。
第二、需要保持安裝線性導軌的地方干凈整潔,因為即使一個很小的灰塵,有可能也會對線性導軌造成破壞。
第三、在安裝線性導軌時,一定要確保螺絲擰緊了,否則有可能造成線性軌道脫落。
第四、安裝線性導軌的工具一定要合適,在安裝線性導軌時,一定要使用專用的線性導軌安裝工具。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貳』 直線導軌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直線導軌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滾動導引,是由鋼珠在滑塊跟導軌之間無限滾動循環,從而使負載平台沿著導軌輕易的高精度線性運動,並將摩擦系數降至平常傳統滑動導引的五十分之一,能輕易地達到很高的定位精度。滑塊跟導軌間末制單元設計,使線形導軌同時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負荷,專利的迴流系統及精簡化的結構設計讓HIWIN的線性導軌有更平順且低噪音的運動。
滑塊-使運動由曲線轉變為直線。新的導軌系統使機床可獲得快速進給速度,在主軸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快速進給是直線導軌的特點。直線導軌與平面導軌一樣,有兩個基本元件;一個作為導向的為固定元件,另一個是移動元件。由於直線導軌是標准部件,對機床製造廠來說.唯一要做的只是加工一個安裝導軌的平面和校調導軌的平行度。當然,為了保證機床的精度,床身或立柱少量的刮研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數情況下,安裝是比較簡單的。作為導向的導軌為淬硬鋼,經精磨後置於安裝平面上。與平面導軌比較,直線導軌橫截面的幾何形狀,比平面導軌復雜,復雜的原因是因為導軌上需要加工出溝槽,以利於滑動元件的移動,溝槽的形狀和數量,取決於機床要完成的功能。例如:一個既承受直線作用力,又承受顛覆力矩的導軌系統,與僅承受直線作用力的導軌相比.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
直線導軌系統的固定元件(導軌)的基本功能如同軸承環,安裝鋼球的支架,形狀為「v」字形。支架包裹著導軌的頂部和兩側面。為了支撐機床的工作部件,一套直線導軌至少有四個支架。用於支撐大型的工作部件,支架的數量可以多於四個。
機床的工作部件移動時,鋼球就在支架溝槽中循環流動,把支架的磨損量分攤到各個鋼球上,從而延長直線導軌的使用壽命。為了消除支架與導軌之間的間隙,預加負載能提高導軌系統的穩定性,預加負荷的獲得.是在導軌和支架之間安裝超尺寸的鋼球。鋼球直徑公差為±20微米,以0.5微米為增量,將鋼球篩選分類,分別裝到導軌上,預加負載的大小,取決於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假如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過大,經受預加負荷時間過長,導致支架運動阻力增強,就會出現平衡作用問題;為了提高系統的靈敏度,減少運動阻力,相應地要減少預加負荷,而為了提高運動精度和精度的保持性,要求有足夠的預加負數,這是矛盾的兩方面。
工作時間過長,鋼球開始磨損,作用在鋼球上的預加負載開始減弱,導致機床工作部件運動精度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初始精度,必須更換導軌支架,甚至更換導軌。如果導軌系統已有預加負載作用。系統精度已喪失,唯一的方法是更換滾動元件。
導軌系統的設計,力求固定元件和移動元件之間有最大的接觸面積,這不但能提高系統的承載能力,而且系統能承受間歇切削或重力切削產生的沖擊力,把作用力廣泛擴散,擴大承受力的面積。為了實現這一點,導軌系統的溝槽形狀有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稱為哥特式(尖拱式),形狀是半圓的延伸,接觸點為頂點;另一種為圓弧形,同樣能起相同的作用。無論哪一種結構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力求更多的滾動鋼球半徑與導軌接觸(固定元件)。決定系統性能特點的因素是:滾動元件怎樣與導軌接觸,這是問題的關鍵。
『叄』 機床上所說的動柱式結構是怎麼回事
機床動柱式結構與立式加工中心結構類似,其根本的區別在於加工形式有所不同。
機床結構,機床同樣根據X軸行程大小不同製造成定柱式和動柱式,機床Y軸滑軌裝於立柱側面;Z軸側掛於立柱側面,因其形狀頗似枕頭,故稱之為滑枕,在滑枕內有一可伸出、縮進的主軸頭,稱之為W軸,軸徑較細,行程比Z軸行程略小。這種結構主要解決了在機械加工中,很多零件是較為深孔或干涉較多的難加工問題。
嚴格來說動柱式加工中心也屬於立式加工中心的一種,它們的結構形式類似。其根本的區別在於加工形式有所不同。普通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時工件放在工作台上,靠工作台前後、左右運動實現工件XY兩軸方向的加工,其最大優點是工作台移動較快,直接體現為加工效率的提升。
動柱式加工中心的技術特點:
1、工作台固定,工作台承載重量大,工作台無懸空及撓曲現象,剛性佳精度高,機床承載重量約為4000Kg,固定的工作台使得操作者更容易靠近,裝卸工件的操作更加容易和省力。
2、X、Y、Z三軸全動柱式高剛性、高強度結構;三軸使用重載線性導軌,適用於大型、長條形狀工件的加工,對於異形工件和重心位置不正的零件也可以順利地實現高精度加工。
3、機床加工區和移動區分開,各運動部件遠離切削麵,加工時只需移動刀具運動部件質量不變,由此避免了高慣性的運動影響,從而確保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質量。電機、絲杠、滾動導軌及定位開關等不易受切屑、切削液等影響而產生故障,機床具有少故障易維護的特點。
『肆』 什麼是數控機床的導軌有哪些分類
機床製造者最關心的莫過於機床的精度,剛性和使用壽命,對導軌系統的關注甚少。但導軌為機床功能的實現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各種類型的機床工作部件,都是利用控制軸在指定的導軌上運動,機床設計者根據機床的類型和用途選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導軌系統,用得較為廣泛的有下列三種:即平面導軌、直線滾動導軌和循環滾柱與平面導軌的組合所構成的滾動體導軌。
4、滑動導軌
傳統導軌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滑動元件和導軌形式上,滑動導軌的特點是導軌和滑動件之間使用了介質,形式的不同在於選擇不同的介質。
液壓被廣泛用於許多導軌系統。靜壓導軌是其中的一種,液壓油在壓力作用下,進入滑動元件的溝槽,在導軌和滑動元件之間形成油膜,把導軌和移動元件隔開,這樣大大減少移動元件的摩擦力。靜壓導軌對大負荷是極其有效的,對偏心負荷有補償作用。鈦浩機械是以回轉頂尖、絲杠、機床主軸、軸加工、高精刀柄、刀桿、彈性夾頭、非標件加工、機床接桿為公司的主打產品!例如:一個大型的砂型箱在加工時,正好走到機床行程的末端,負載導軌能夠增大油壓,使導軌准確地保持著水平負載的狀態。有的卧式鏜銑床使用這種技術補償深孔加工時主軸轉速的下降。
利用油作為介質的另一種導軌形式是動壓導軌,動壓導軌與靜壓導軌的不同點是:油不是在壓力下起作用的,它利用油的粘度來避免移動元件和導軌之間的直接接觸,優點是節省液壓油泵。
空氣也可以用於移動元件和導軌之間的介質,它也有兩種形式,氣動靜壓導軌和氣動動壓導軌,工作原理與液壓導軌相同。
5、其它形式的導軌
機床上常用的另一種導軌形式是燕尾槽導軌,一般用於機床運動部件的定位。例如:車削中心的尾架,導軌系統可以使尾架在上面移動或者移到要求的位置去支承被加工零件,然後迅速夾緊。機床很多附件,如定位工作台、回轉工作台或旋轉軸等,也採用燕尾槽導軌作為定位元件。然後夾緊在要求的位置上。如果機床往復行程較長,則採用V型導軟,如平面磨床和刨床等。優點是V型導軌系統導向性好,能承受重力切削。有的採用V型導軌和平面導軌相結合的形式,V型導軌作為導向,平面導軌作為支承體。
為了保證導軌系統的壽命。維修是很關鍵的。導軌是機床的精密部件之一,不可能100%有防塵保護,灰塵污染大。因此、用戶要定期檢查、維護。直線導軌和直線滾柱導柱要求定期潤滑,很多直線導軌系統的鋼球和滾柱部分都安裝有油脂接頭與支架相連接。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導軌系統,保持滾動元件的良好潤滑,能減少導軌系統的磨損,延長機床精度的保持時間。
『伍』 機床立柱有什麼作用
機床立柱的作用:
加工中心立柱主要是對主軸箱起到支撐作用,滿足主軸的Z向運動。普遍採用的是雙立柱框架結構設計形式,對於大中型的移動立柱固定於滑座上。因為立柱是連接床身與主軸、刀庫的重要部件,所以它的設計必須得到重視。對於主軸來講,正確的安裝立柱對於加工中心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有著不能忽視的作用,而立柱的安裝主要反映在其與工作台的垂直度上。
機床立柱加工要求主要體現在其導軌面的精度及硬度,檢驗標准與機床床身導軌面相當,一般不超過3道,導軌硬度根據材質不同,淬火完成後分別為HT250----HRC46—50HT300----HRC48—52,淬火深度2.5-3mm。
『陸』 直線導軌的工作原理
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滾動導引,是由鋼珠在滑塊跟導軌之間無限滾動循環, 從而使負載平台沿著導軌輕易的高精度線性運動,並將摩擦系數降至平常傳統滑動導引的五十分之一,能輕易地達到很高的定位精度。滑塊跟導軌間末制單元設計,使線形導軌同時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負荷,專利的迴流系統及精簡化的結構設計讓HIWIN的線性導軌有更平順且低噪音的運動。
滑塊-使運動由曲線轉變為直線。新的導軌系統使機床可獲得快速進給速度,在主軸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快速進給是直線導軌的特點。直線導軌與平面導軌一樣,有兩個基本元件;一個作為導向的為固定元件,另一個是移動元件。由於直線導軌是標准部件,對機床製造廠來說.唯一要做的只是加工一個安裝導軌的平面和校調導軌的平行度。當然,為了保證機床的精度,床身或立柱少量的刮研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數情況下,安裝是比較簡單的。作為導向的導軌為淬硬鋼,經精磨後置於安裝平面上。與平面導軌比較,直線導軌橫截面的幾何形狀,比平面導軌復雜,復雜的原因是因為導軌上需要加工出溝槽,以利於滑動元件的移動,溝槽的形狀和數量,取決於機床要完成的功能。例如:一個既承受直線作用力,又承受顛覆力矩的導軌系統,與僅承受直線作用力的導軌相比.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
直線導軌系統的固定元件(導軌)的基本功能如同軸承環,安裝鋼球的支架,形狀為「v」字形。支架包裹著導軌的頂部和兩側面。為了支撐機床的工作部件,一套直線導軌至少有四個支架。用於支撐大型的工作部件,支架的數量可以多於四個。
機床的工作部件移動時,鋼球就在支架溝槽中循環流動,把支架的磨損量分攤到各個鋼球上,從而延長直線導軌的使用壽命。為了消除支架與導軌之間的間隙,預加負載能提高導軌系統的穩定性,預加負荷的獲得.是在導軌和支架之間安裝超尺寸的鋼球。鋼球直徑公差為±20微米,以0.5微米為增量,將鋼球篩選分類,分別裝到導軌上,預加負載的大小,取決於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假如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過大,經受預加負荷時間過長,導致支架運動阻力增強,就會出現平衡作用問題;為了提高系統的靈敏度,減少運動阻力,相應地要減少預加負荷,而為了提高運動精度和精度的保持性,要求有足夠的預加負數,這是矛盾的兩方面。
工作時間過長,鋼球開始磨損,作用在鋼球上的預加負載開始減弱,導致機床工作部件運動精度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初始精度,必須更換導軌支架,甚至更換導軌。如果導軌系統已有預加負載作用。系統精度已喪失,唯一的方法是更換滾動元件。
導軌系統的設計,力求固定元件和移動元件之間有最大的接觸面積,這不但能提高系統的承載能力,而且系統能承受間歇切削或重力切削產生的沖擊力,把作用力廣泛擴散,擴大承受力的面積。為了實現這一點,導軌系統的溝槽形狀有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稱為哥特式(尖拱式),形狀是半圓的延伸,接觸點為頂點;另一種為圓弧形,同樣能起相同的作用。無論哪一種結構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力求更多的滾動鋼球半徑與導軌接觸(固定元件)。決定系統性能特點的因素是:滾動元件怎樣與導軌接觸,這是問題的關鍵。
『柒』 龍門銑床的橫梁和立柱是怎麼設計的
具有門式框架和卧式長床身的銑床.龍門銑床加工精度和生產率均較高,適合在成批和大量生產中加工大型工件的平面和斜面.數控龍門銑 世界最大龍門銑床(XKA28105×300)的龍門
床還可加工空間曲面和一些特型零件.龍門銑床(見圖)由立柱和頂梁構成門式框架.橫梁可沿兩立柱導軌(見[[機床導軌]])作升降運動.橫樑上有1~2個帶垂直主軸的銑頭,可沿橫梁導軌作橫向運動.兩立柱上還可分別安裝一個帶有水平主軸的銑頭,它可沿立柱導軌作升降運動.這些銑頭可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每個銑頭都具有單獨的電動機(功率最大可達 150千瓦)、變速、操縱和主軸部件(見機床主軸)等.加工時,工件安裝在工作台上並隨之作縱向進給運動(見機床).大型龍門銑床(工作台6×22米)的總重量達850噸.龍門銑床還有一些變型以適應不同的加工對象.①龍門銑鏜床:橫樑上裝有可銑可鏜的銑鏜頭,其主軸(套筒或滑枕)能作軸向機動進給並有運動微調裝置,微調速度可低至5毫米/分.②橋式龍門銑床:加工時工作台和工件不動,而由龍門架移動.其特點是佔地面積小,承載能力大,龍門架行程可達20米,便於加工特長或特重的工件 外形與龍門刨床相似,區別在於它的橫梁和立柱上裝的不是刨刀刀架而是帶有主軸箱的銑刀架,並且龍門銑床的縱向工作台的往復運動不是主運動,而是進給運動,而銑刀的旋轉運動是主運動.在龍門銑床上可以用多把銑刀同時加工表面,所以生產效率比較高,適用與成批和單件生產,用以加工中型和大型工件.
『捌』 立式數控銑床的立柱有什麼作用
支撐主軸頭在導軌上運動,是機床和幾大部件之一。
『玖』 直線導軌的工作原理
直線導軌:
◎直線導軌又稱線軌、滑軌、線性導軌、線性滑軌。
用於直線往復運動場合,擁有比直線軸承更高的額定負載,同時可以承擔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負載的情況下實現高精度的直線運動.
直線運動導軌的作用是用來支撐和引導運動部件,按給定的方向做往復直線運動。依按摩擦性質而定,直線運動導軌可以分為滑動摩擦導軌、滾動摩擦導軌、彈性摩擦導軌、流體摩擦導軌等種類。
◎直線軸承主要用在自動化機械上比較多,像德國進口的機床,紙碗機,激光焊接機等等,當然直線軸承和直線軸是配套用的.像直線導軌主要是用在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機械結構上。
滑塊-使運動由曲線轉變為直線。新的導軌系統使機床可獲得快速進給速度,在主軸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快速進給是直線導軌的特點。直線導軌與平面導軌一樣,有兩個基本元件;一個作為導向的為固定元件,另一個是移動元件。由於直線導軌是標准部件,對機床製造廠來說.唯一要做的只是加工一個安裝導軌的平面和校調導軌的平行度。當然,為了保證機床的精度,床身或立柱少量的刮研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數情況下,安裝是比較簡單的。
作為導向的導軌為淬硬鋼,經精磨後置於安裝平面上。與平面導軌比較,直線導軌橫截面的幾何形狀,比平面導軌復雜,復雜的原因是因為導軌上需要加工出溝槽,以利於滑動元件的移動,溝槽的形狀和數量,取決於機床要完成的功能。例如:一個既承受直線作用力,又承受顛覆力矩的導軌系統,與僅承受直線作用力的導軌相比.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
直線導軌的移動元件和固定元件之間不用中間介質,而用滾動鋼球。因為滾動鋼球適應於高速運動、摩擦系數小、靈敏度高,滿足運動部件的工作要求,如機床的刀架,拖板等。直線導軌系統的固定元件(導軌)的基本功能如同軸承環,安裝鋼球的支架,形狀為「v」字形。支架包裹著導軌的頂部和兩側面。為了支撐機床的工作部件,一套直線導軌至少有四個支架。用於支撐大型的工作部件,支架的數量可以多於四個。
機床的工作部件移動時,鋼球就在支架溝槽中循環流動,把支架的磨損量分攤到各個鋼球上,從而延長直線導軌的使用壽命。為了消除支架與導軌之間的間隙,預加負載能提高導軌系統的穩定性,預加負荷的獲得.是在導軌和支架之間安裝超尺寸的鋼球。鋼球直徑公差為±20微米,以0.5微米為增量,將鋼球篩選分類,分別裝到導軌上,預加負載的大小,取決於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如果作用在鋼球上的作用力太大,鋼球經受預加負荷時間過長,導致支架運動阻力增大。這里就有一個平衡作用問題;為了提高系統的靈敏度,減少運動阻力,相應地要減少預加負荷,而為了提高運動精度和精度的保持性,要求有足夠的預加負數,這是矛盾的兩方面。
工作時間過長,鋼球開始磨損,作用在鋼球上的預加負載開始減弱,導致機床工作部件運動精度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初始精度,必須更換導軌支架,甚至更換導軌。如果導軌系統已有預加負載作用。系統精度已喪失,唯一的方法是更換滾動元件。
導軌系統的設計,力求固定元件和移動元件之間有最大的接觸面積,這不但能提高系統的承載能力,而且系統能承受間歇切削或重力切削產生的沖擊力,把作用力廣泛擴散,擴大承受力的面積。為了實現這一點,導軌系統的溝槽形狀有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稱為哥待式(尖拱式),形狀是半圓的延伸,接觸點為頂點;另一種為圓弧形,同樣能起相同的作用。無論哪一種結構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力求更多的滾動鋼球半徑與導軌接觸(固定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