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集團層面設備工程怎麼管理

集團層面設備工程怎麼管理

發布時間:2023-11-02 16:48:54

A. 如何進行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以設備為研究對象,追求設備綜合效率,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的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進行全過程(從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驗收、使用、保養、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科學型管理。
企業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1)設備前期管理辦法或制度 (2)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或制度 (3)設備潤滑管理辦法或制度 (4)設備檢修管理辦法或制度 (5)設備備件管理辦法或制度 (6)設備技術改造管理辦法或制度 (7)設備事故管理辦法或制度 (8)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或制度 (9)設備檔案管理辦法或制度 (10)設備統計管理辦法或制度 (11)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或制度 (12)設備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或制度。
設備的管理:
一、要注意高溫天氣對設備的影響,持續高溫,設備高效運轉,需要注意溫度過高的問題,防止設備燃燒和毀壞; 二、要注意雨水對設備的影響,進入雨季,空氣潮濕,雨水多而勤,設備的防雨、防潮要提上日程; 三、要注意連續工作對設備的影響。野外工程項目,都在搶時間,爭速度、連續作戰,設備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這種情況可以理解,但設備保養、維護一定要跟上。 四、要注意設備狀況,設備高效運轉,難免因「疲勞」出現損壞或不在正常狀態工作,切不可「蘿卜快了不洗泥」。帶病作業,必然造成大的損失。 五、要注意對「新手」的培訓。生產大忙季節,難免招用一些臨時工。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也陸續前來報到,對他們的工作熱情應當鼓勵,但是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使用的的防護措施,一定要向他們交代清楚,經考核他們確定掌握這些技術後,方可上崗,否則,決不能開綠燈。 六、要注意加強對設備管理制度的學習,設備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經常學習,否則就是老職工也會淡忘,而不按制度規定領用設備,就難以落實設備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對設備的損害和對使用者本人的傷害。因此,要經常學習設備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開展工作。 七、要注意整改設備隱患。「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已知的各種設備隱患,如鑽機防護設備不全、機器漏油漏電、開關不靈活、儀表刻度不準等等,要逐一檢查核實,校正完善,確保設備完好率。 總之,工作越忙越要注意安全,設備使用率越高,越要加強檢修,任何疏忽、僥幸都會釀出不安全的禍端

B. 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什麼是設備管理:以設備為研究對象,應用一系列理論和方法,通過技術、經濟的組織措施,對設備的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進行全過程的科學管理。

設備管理的特點:

1、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

2、是企業產品質量的保證;

3、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4、是搞好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前提;

5、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6、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生產力改變的一個飛躍。

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

⑴前期管理:設備在投入正常生產運行前的設備管理工作;

⑵計劃檢修管理:根據設備的檢修周期制定的按計劃檢修的制度。

⑶維護保養管理:在使用中根據設備性能、要求制定的維護、保養、潤滑措施的管理。

⑷備品、備件管理:對備件進行技術管理,計劃管理,庫房管理和經濟管理。

⑸圖紙資料管理:對設計資料、圖紙和隨機資料圖紙的管理。

⑹統計管理:對企業的設備狀況實行監督檢查和組織協調的手段,如設備「五率」(開工率、完好率、運轉率、出力率、泄漏率),儀表「三率」(完好率、開表率、泄漏率)等,設備大修基金和折舊費的提取。

⑺檢查評級管理:根據檢查評級的標准、范圍、完好設備標准等進行管理。

⑻更新管理:對老化、高耗能、污染嚴重、技術落後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⑼固定資產管理:企業資產中單價較高,使用期限較長,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實物形態的勞動工具、勞動設施等。

⑽防腐保溫管理:對防腐保溫工作的要求管理分工、執行措施進行管理。

⑾技術檔案管理:對主要設備運行全過程中的技術資料檔案的管理。

⑿設備事故管理:對非正常原因造成設備嚴重損壞和經濟損失過大的為設備事故管理。

⒀潤滑管理:把日常潤滑技術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保證搞好潤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⒁電氣設備管理:對電氣、儀表、設備的使用、維護、校驗等管理。

⒂基礎資料管理:建立建全設備的驗收、交接、檔案、台帳考核等資料,以及管理分工、完好標准。

⒃密封管理;對設備的動、靜密封點和「跑、冒、滴、漏」的管理。

⒄工程預決算管理:在施工工作開始和結束時根據定額進行預決算的管理。

⒅工程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間根據圖紙規范、標准對施工質量和進度的管理。

⒆鍋爐壓力容器管理:對鍋爐和壓力容器的設計、制安、操作、維護、檢修、改造和定期檢驗的管理。

⒇起重機械管理;對起重設備特定管理措施執行和要求進行的管理。

C. 集團工廠設備如何行之有效的進行系統性管理

工廠設備之間想要行之有效的進行系統性的管理,必須要對設備的基礎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然後把它們的關聯性找出來根據管理的目標做好管理的規劃並嚴格實施管理措施,這樣才可以達到更系統性的管理效果。

關於平時管理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定要多跟專業的人士溝通學習,掌握正確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多跟別人學習交流,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勇敢承認錯誤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自己出現問題,或者提出的看法不合理,要主動向對方提出抱歉,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說「我錯了,是我考慮不周。」等話,都很不錯的。

2、事先亮出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交談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在於對方進行交談的時候,為了提高雙方交談的效率,一定要先亮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讓對方明白。

3、不要帶著情緒溝通

與人交流溝通的時候,切忌帶著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要想與人有效溝通,就得先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不要出現任何情緒性的動作。

4、直接了當,開門見山

與人交流雖然需要有前期的鋪墊,但是也不要鋪墊的時間過長,否則就會偏離主題。好稍微鋪墊以後,直奔主題,提高效率。

5、懂得服軟

如果與你溝通的人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咄咄逼人。這時候要懂得服軟,不要跟他針鋒相對。要學會以柔克剛,慢慢說服他。

6、充滿自信

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要從字里行間體現出自己的自信。當別人感受到你的自信的時候,事情就基本上談成了一半了。

7、要有耐心,懂得運用智慧

人際交往是一個十分依賴情商的活動,但是在與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對智商也是有相當高要求的。對於對方提出的問題,要懂得巧妙而又不失禮貌的回答。

D. 設備該如何管理

要做好設備管理,需要從如下個方面入手:
一、設備管理部門和人員配置
1.設置設備管理部門,人員配置適應企業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需要,各項工作有人負責, 並保持相對穩定。
2.有廠級領導主管設備工作。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應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通過崗位培訓,有實踐工作經驗。
3.設備管理部門及與設備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對設備管理的職能與職責明確。
4.各級(工廠、車間、班組)設備管理網路健全,活動正常。
5.設備維修組織健全。
二、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按照國家的法規和行業規定,制定並及時修訂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⑴.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管理制度;
⑵.設備前期管理(包括設備采購和招投標管理)制度;
⑶.設備資產管理制度;
⑷.設備使用與維護保養制度;
⑸.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⑹.設備備品配件管理制度等等。
三、設備管理規程與標准確定
設備管理與維修的各種工作標准、技術標准、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檢修規程、工作流程以及技術文件齊全、正確、規范。
四、技術經濟數據統計
按時、准確填報設備管理統計報表並進行分析總結。設備管理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行業或有關部門規定的要求。技術經濟指標(統計辦法見附錄)包括:
1.設備安全運行:
⑴.特種設備定檢率;
⑵.設備事故頻率;
⑶.設備事故停機率;
⑷.設備事故統計。
2.設備技術指標:
(1).主要設備完好率、全部設備完好率;
(2).主要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利用率;
(3).設備綜合效率;
(4).動、靜密封點泄漏率;
(5).設備大修計劃完成率;
(6).儀表「三率」:完好率、控制率、開表率;
(7).設備閑置率。
五、設備前期管理
1.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或參與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新建項目、擴建工程、自製設備及零星設備購置的規劃制定及招標采購工作。
2.設備管理部門應參與設備的選型、安裝、調試、竣工驗收工作。關鍵設備應參與其技術經濟分析論證。
3.設備管理部門應參與自製設備設計方案的研究和審定工作。
4.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或參與設備的選型關工作,並提出對備品配件、潤滑油品、設備安裝調試及維修等所需的技術資料等要求。
5.設備管理部門應將新投用設備使用初期發現的質量、功能、效率等存在的缺陷及時向製造單位反饋,促使製造單位制定整改措施並實施確保設備質量、功能、效率達標。
6.設備購置時,應掌握製造、銷售單位的資質及業績狀況。在特種設備采購時,應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投標單位應具備的相應級別的設計資格、製作資格以及產品出廠時應提供的文件、資料,不得采購非法製作的產品。
7.嚴禁采購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及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六、設備技術基礎管理
1.設備技術檔案齊全、完整。技術資料保管符合有關技術檔案管理的規定。
2.設備圖紙、技術文件、竣工資料齊全、准確;特種設備所需技術文件、圖紙、資料應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收集齊全。
3.設備的備品配件目錄齊全,分類清楚;備品配件有采購(製造)計劃和儲備定額;庫存備品配件入庫手續清楚,憑證齊全,賬、卡、物相符;庫房整潔、備品配件無銹蝕損壞,保管良好。
4.制定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的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並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設備操作知識方面的培訓、考核,記錄齊全。
5.國家和地方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的有關法規,規程和規定齊全,並經常對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宣貫,其操作人員應具備有關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書,持證上崗。
6.特種設備應接受技術監督部門的安全監察,進行注冊登記,並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測、預防性試驗和在線檢驗,及時排除隱患,確保特種設備在檢驗有效期內使用。
7.特種設備應有專人管理,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建立專門的檔案,制定專門的安全操作規程,並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和在線檢查,做好記錄,確保其正常運轉。
8.對設備的安全閥、防爆模(片)、安全連鎖裝置應建立台賬並有專人管理,經常進行在線檢查、定期校驗。檢查、校驗記錄應存檔。
9.設備事故應本著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廣大幹部與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遵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七、設備現代化管理
1.設備台賬、檔案資料、備品配件、設備狀況、潤滑管理、技術經濟指標、報表、信息以及編制大修理計劃等採用計算機輔助管理。
2.加強設備點檢體系建設,採用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逐步實行以狀態維修為主的預防性維修方式。
3. 加強信息化管理,及時了解同行業設備狀態,在設備製造、改造和維修中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提高設備和裝置的出力。
4. 採用科學和先進的方法對各種潤滑油(包括液壓油)的狀態進行監測或採用現場快速分析方法,掌握油質情況,以此作為做好潤滑計劃的依據。
八、設備經濟管理
1.設備管理的全過程中要注意經濟效益。購置新設備和設備重大改造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論證。
2.按規定足額提取折舊,折舊費主要用於企業設備的更新改造。
3.在編制設備檢修計劃時應同時編制設備檢修費用預算計劃。修理費用經核算落實後方能進入生產成本。
4.企業財務部門應會同設備管理部門對設備檢修費用進行考核和統計管理,並進行檢修成本審查、分析。
5.開展設備運行效能分析,及動能的經濟核算,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做好動能控制和節能工作。
6.設備報廢、調撥按有關規定,設備調撥轉移應按有關規定辦理資產轉移手續。
7.設備資產分類、編號符合行業標准,設備台賬、原始數據完整正確,賬、物相符。
8.設備資產的投用驗收、移交、移裝、停用、、改造、更新、報廢符合制度規定,憑證齊全。
9.設備技術改造後應按規定辦理設備增值手續。
10.建立閑置設備台賬,做好閑置設備的上報、調劑工作。
九、設備使用和維護、保養
1.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核合格,發給崗位操作證書後才能持證上崗。
2.操作人員應掌握「四懂(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實行崗位責任制,對多人操作的設備,實行班長負責制。
3.操作人員要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設備運行參數要符合規定指標(溫度、壓力、流量、電流等),不得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操作記錄清晰、完整、真實。
4.操作人員要堅持設備的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並參與設備點檢工作。設備維護保養應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的標准,符合清潔文明生產的要求。
5.對關鍵和主要生產設備要定人、定機、定職責;執行交接班記錄制度,對設備進行正確的使用維護。
6.設備維修人員要實行區域維修負責制,定期巡檢、保養,巡檢和保養記錄清晰、完整、真實。
7.對設備的安全閥、防爆模(片)、安全連鎖裝置應經常進行維護、在線檢查、定期校驗,檢查、校驗有記錄,記錄真實、完整。
8.備用設備要建立定期試用制度。
9.閑置設備要按規定進行定期保養。
十、設備檢修、改造與更新
1.設備檢修計劃編制有依據,調整有手續。設備大、中修計劃納入企業生產計劃同時下達,由企業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按期完成並總結和考核;設備小修或故障檢修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由車間自行安排、檢查、總結和考核;外修設備按企業規定執行。
2.設備大、中修應下任務書,內容包括修前技術准備、生產准備、安全防範措施、工時、需更換的備品配件、材料和修理費用等內容。
3.特種設備檢修時,檢修單位要提供相應級別的維修資質證書和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才能進行檢修。在檢修任務書中必須明確提出對檢修單位及特種作業人員的資質等級要求。
4.特種設備檢修必須與該設備的定期檢測項目同時進行。檢測工作必須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檢修任務書中必須明確規定對檢測單位的資質要求。對於檢測評定為不合格的,必須停用,並進行更換。
5.檢修項目完成後,依據設備檢修規程規定的質量標准進行驗收,並辦理驗收技術資料和設備的交接手續。
6.對在用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或更新要有審批手續,改造和更新技術方案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論證,經公司主要領導會簽後明確責任部門後執行。
7.設備技術改造或更新工作完成後要辦理竣工驗收手續、資產增值手續和被更新設備的報廢手續。
十一、做好設備的現場管理
1.車間將設備管理目標分解到班組,目標明確,指標清楚,並定期進行考核、評價。
2.車間有各類設備台賬,對本車間設備的安全、技術、經濟指標和維修等均有統計資料和原始記錄, 按企業分級管理的要求,做好資料、報表的管理工作。
3生產現場操作室有設備現場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巡迴檢查制、潤滑管理制和設備維護保養制等),並能認真貫徹執行。
4.定期開展設備完好及文明生產檢查,有檢查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設備生產場地清潔、文明,設備檢修場地有明顯區域標志和安全標志。
5.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無明顯的「跑、冒、滴、漏」現象。
6.現場設備運行參數符合規定指標,各種原始操作記錄及交接班記錄齊全、填寫認真、真實、規范。
7.配備專(兼)職潤滑管理人員和潤滑工,全面落實設備潤滑「五定」(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工作,潤滑站、潤滑點實行油質檢測,按時換油,設備潤滑記錄齊全,潤滑狀況良好。
8. 各類管線、閥門、管件支架穩固,管線排列整齊、色標符合行業規定,防腐、保溫、絕緣良好,無明顯「跑、冒、滴、漏」現象。臨時接、配管線有審批手續,管線變動後有修改記錄。
9.運行中的設備無超過允許的振動、雜音,設備基礎及管架穩固,地腳螺栓無松動現象。
10.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證書整潔、有效並妥善保管。

E. 在建築施工現場如何管理施工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一、總則:
1.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合理裝備、安全使用、服務生產,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生產效益,取良好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2.搞好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科學、規范管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二、機械設備管理的台帳檔案
1.項目經理部設備員負責所在項目經理部的機械設備技術資料的建檔設帳,其中《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組織計劃》、《施工設備維修計劃》、《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報生產科備案。
2.機械設備台帳應包括下列內容:
(1)設備的名稱、類別、數量、統一編號;
(2)設備的購習買日期:
(3)產品合格證及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及其他證明材料);
(4)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
(5)操作人員當班記錄,維修、保養、自檢記錄;
(6)《大、中型設備安裝、拆卸方案》,《施工設備驗收單》及《安裝驗收報告》;
(7)各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明材料。
(8)《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機械設備檢查評定表》、《施工設備驗收單》、《設備運轉當班記錄》、《施工設備配置計劃》、《施工設備檢修計劃》、《設備維修記錄》、《早期購置之不理機械設備技術檔案補辦表》、《租憑合同》、〈自製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
凡設備技術資料[(2)、(3)、(4)]丟失或不全,由生產科組織對設備狀況進行鑒定、評定,填寫《早期購置機械設備技術檔案補辦表》,作為設備技術檔案存檔。
三、機械設備標識
1.設備標識應製作統一的標識牌,分為「大、中型施工設備」、「小型施工設備」及「施工機具」三類。
2.標識牌應按要求填寫。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將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的每三個月對設備進行一次檢查的檢查結果填入設備標識牌的「檢驗狀態」一欄中,檢查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停用」,同時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檢查情況填入《機械設備檢查評定表》中。
3.標識牌應固定在設備較明顯的部位。
四、機械設備的組織
1.凡屬新開工工程,項目經理部應先根據該工程實際情況編寫《施工設備組織計劃》,並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批、備案。
2.項目經理部設備來源可分為「新購、調配、自有、租憑」。
3.項目經理部需購置新的大、中型設備時,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配合項目經理部設備員填寫《設備購置申請表》,報項目經理部審批。項目經理部需購置小型施工設備可根據施工生產需要自行購置。
4.凡由項目經理部自行製作、改制的設備均要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進行評定審,評定合格才可投入使用,並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填寫《自製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
五、機械設備租憑
1.項目經理部租憑大、中型設備時,要簽訂《租憑合同》;並將《租憑合同》復印一份報生產科備案。
2.租憑設備進場使用前,由生產科施工設備監督員組織對其性能進行評定、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安裝使用,並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
3.租憑設備的管理應納入項目經理部設備的統一管理中。
六、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
1.機械設備使用的日常管理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即貫徹「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生產科負責技術指導和監督檢察工作。
2.各項目經理部應聘任設備員,該設備員應具備機械設備基礎知識和一定的設備管理經驗。
3.機械設備使用應按規定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及維修人員)。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持證上崗。
4.機械設備使用的工作人員應能勝任所擔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設備性能特點和維護、保養要求。
5.所有機械設備的使用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嚴禁超負茶運轉。
6.所有機械設備在使用期間要按《設備保養規程》的規定做好日常保養、小修、中修等維護保養工作,嚴禁帶病運轉。
7.機械設備的操作、維修人員應認真做好《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及《設備維修記錄》。各項目經理部的設備員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的填寫情況,並做好收集歸檔工作。
七、施工設備的保養、維修
1.施工設備的保養由項目經理部設備員組織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按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進行,並由操作人和設備員分別填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和《設備維修記錄》中。
2.《施工設備檢修計劃》由項目經理設備員部根據《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編制,並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核、備案。
3.施工設備的檢修,由工地結合實際情況,按《施工設備檢修計劃》進行,日常維修工作由設備員組織進行,所有維修工作,設備員均要填寫《設備維修記錄》。
八、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
1.小型施工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由項目經理部按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標明行;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做好相應記錄。
2.大、中型設備進場後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安裝、使用,並由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
3.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應由專業隊伍來完成,並事先由選定的專業隊伍制定安裝、拆卸方案,報生產科設備技術負責人審批。若拆裝工作由非本公司隊伍來承擔,應先由生產科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後,方可承擔拆裝工作。
4.大、中型施工設備的運輸,按《物資搬運操作規程》執行。
5.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安裝完畢後,應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按有關標准對安裝質量進行驗收,並由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填寫相應的《安裝驗收記錄表》,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九、機械設備的停用管理
1.中途停工的工程使用的機械設備應做好保護工作,小型設備應清潔、維修好進倉;大型設備應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做維護保養工作。
2.工程結束後,所有機械設備應盡快組織進倉,進倉後根據設備狀況做好維修保養工作。
3.因工程停工停止使用半年以上的大型機械設備,恢復使用之前應安照國家有關標准進行試驗。
十、機械設備的報廢批准。
1.機械設備凡是屬下列情況之一,應予報廢:
(1)主要機構部件已嚴重損壞,即使修理,其工作能力仍然達不到技術要求和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
(2)修理費用過高,在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3)因意外災害或事故,機械設備受到嚴重損壞,已無法修復的;
(4)技術性能落、能耗高、沒有改造價值的;
(5)國家規定淘汰機型或超過使用年限,且無配件來源的。
2.應予報廢的機械設備,項目經理部應填寫《機械設備報廢申請表》,送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查、備案。大、中機械設備要送主管生產副經理審批。
3.報廢了的機械設備不得再投入使用。

F. 設備管理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設備使用中應注意:
1、對操作人員要做到培訓上崗,持證上崗,掌握正確使版用設備的方法,權要完善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或超負荷運行(電器設備、壓力設備更要嚴格);
2、要正確加油,做到「三定一過慮」,要按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高溫、低溫、高濕、高腐蝕、高壓等)選擇好潤滑劑,要按照定時、定位、定量加註潤滑油(潤滑脂),對潤滑油要做好嚴格的過濾工作;
3、要建立設備完好技術條件,認真做好設備點檢,完善點檢維修紀錄,將設備故障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4、要認真做好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和檢修工作,防止設備帶病運行;
5、要正確按照設備點檢情況和按設備使用壽命周期做好大修工作;
6、要做好設備易損件備件的管理;
7、要建立設備運行記錄和設備台帳管理、要有健全設備圖紙資料和管理辦法。

G. 大型施工單位如何進行系統化的設備管理,市面上有什麼產品能提高工程機械管理效率的

目前,設備是企業發展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企業的生存之本。面對日益現代化、設備化的建設市場,要充分發揮設備效能,為施工提供性能好、效率高、經濟合理、使用可靠和操作安全的設備,就要靠提高工程設備管理水平來實現。其具體內容有如下幾點。
工程設備管理一、建立設備檔案
由於項目工程中機械設備集中,機器和設備的型號復雜,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應給每台設備建立詳細的檔案。每台機械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機器功能、製造廠家及生產日期等情況,作為設備本身的檔案應詳盡記錄,機械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維護保養說明書,零件圖冊,修理記錄,交接班記錄,維修保養記錄,保養計劃和修理計劃等作為設備保養,維修的重要參考依據,應由專人填寫並入檔。這些就好比是設備的「簡歷卡」,便於維修保養人員盡快准確地對設備的整機性能和「病情」做出判斷,盡量把故障消滅在發生之前,既便出現故障,也可以及時修復。這樣,在進行工程設備管理thldl.org.cn的時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程設備管理二、設備的保養和維修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技術性能的不斷變化,會導致某些不可避免的現象發生,可能會出現緊固件松動、異常聲響,干摩擦和漏油等。這些設備的隱患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設備過早磨損,甚至導致嚴重故障。因此,應做好設備定期和平時的維修保養工作,隨時改善設備的技術狀況,這將有利於降低和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維修保養的好壞。為此,只要科學制定各類修理計劃和大、中修前的技術鑒定,組織設備修理的各種先進工序,就能不斷提高修理質量,降低設備修理成本。
1、設備的保養
設備的保養可由日常維護和巡檢兩個環節組成,日常維護機械操作手來完成,主要內容就是按照規章制度貫徹機械設備的整個進行過程,直到停機下班。巡檢的工作由修理人員來做。項目部根據每個工地的實際情況,把所運行的設備具體責任到人,設立機械綜合檢查日誌,並把每台設備的巡檢情況與當月該設備的運行及維修情況對照,對維修人員進行經濟上的獎勵或懲罰。
2、設備的維修
施工企業組織專人維修、並作維修記錄,以提高維修質量,杜絕返修現場,這也是節約資金的一個重要環節。
首先就要求維修人員要具有完成搶修任務和應急修理的能力。因此,要組織維修人員開展綜合修理的訓練,做到在「一專」的基礎上,又能「多能」。第二,要求現場維修既要做到隨壞隨修,又要配合施工計劃盡量不影響工程施工,做到施工緊時抽空修、白天施工夜間修、晴天無空陰天修。最後,要求改進現場維修設備,選用流動性能好的維修設備,如配備工程維修車,裝上簡單的機床設備,便於攜帶的維修工具和易損常用的配件等,做到「隨時能走,隨地能修」,以提高機動性和應急修理能力。
當前,維修工多是季節性臨時工,為克服他們的臨時思想,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維修人員的工資發放可採取基本工資獎金的發放方式,以提高他們的工作責任心,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
工程設備管理三、加強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主人翁意識
設備的價值主要就體現在其使用階段。而設備使用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但目前的操作和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已成為制約企業生產發展中的一個嚴重問題。現在企業招收的操作人員,大多數未經過系統的技術培訓,技術水平低,因而設備使用中不但生產效率低,而且由於操作不當和失修失養造成的機件不應有的早期損壞等設備故障也不斷發生。發生這些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有些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造成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操作技術水平低,不具備預防事故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以致故障發生後,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至於採取什麼技術措施,提高生產效率
,節約油料等,更是無能為力。這樣的操作技術,要適應現代設備日趨復雜,電子控制、自動化水平高等發展趨勢,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加強操作手的技術培訓,在施工間隙採取多種培訓形式,如果有條件的可以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本企業的操作人員進行手把手的培訓和技術上的指導,使得本企業的操作人員能熟練的操作機械設備,並能掌握一些機械設備的養護和維修方面的技術。可以在培訓工作人員的過程中採取「比、學、超」方式,並採取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熱情。
在工作中要培養操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可以建立工作責任機制,採取獎優罰劣等措施來管理職工。如果設備的管、用、養、修等各項環節,沒有與經濟責任制結合起來,就無法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將工程設備管理與責、權、利結合起來,對維護好、保養勤、技術精、工效高的職工,給予應有的經濟獎勵,使他們能夠精益求精,將工作做得更好,對玩忽職守,發生設備故障,造成設備損壞的職工,應及時予以批評教育,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以引起他們的警惕,杜絕或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並能吸取教訓,加強責任心。這樣,發揮人的積極因素,工程設備管理水平定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工程設備管理四、設備的安全管理設備安全管理是工程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涉及到設備的安裝、拆除、運行、維護、保養、修理及事故處理等方面,設備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機械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公路築養路機械操作規程》、《公路施工安全規程》,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和規程,包括設備安全檢查制度、事故報告制度、事故責任追究制度、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規程等,組織設備(尤其是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護人員進行各類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的培訓,安全部配合設備部對設備的安全運行及作業進行檢查、監督,機械設備安全防護必須可靠,在危險環境下施工一定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例如要戴安全帽,系安全帶要注意防火、防凍、防滑、防風、防雷擊等,機械設備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將機械交給非本機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機械作業區和操作室內,嚴禁酒後駕車。
工程設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全面參與、積極配合,以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設備穩定運行為目標,以搞好設備現場管理強化維修保養為中心工作,並重視各級管理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漢高機械

閱讀全文

與集團層面設備工程怎麼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附近電動工具城 瀏覽:150
軸承座如何定向 瀏覽:47
觀賞魚缸自動補水裝置 瀏覽:660
隱藏輸入法工具箱 瀏覽:221
鑄造可分為什麼 瀏覽:596
超聲波霧化器有什麼副作用 瀏覽:879
close管道閥門 瀏覽:178
eja是什麼儀表品牌 瀏覽:714
小區公共器材有哪些 瀏覽:68
東莞莞城五金機電市場到廣州 瀏覽:121
z2軸承什麼意思 瀏覽:884
陝西鋒瑞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93
鋼結構廠都有什麼設備 瀏覽:228
氮氣用什麼閥門好 瀏覽:510
健康博士美容院儀器怎麼樣 瀏覽:641
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具備哪些能力 瀏覽:605
勝芳鎮五金機電 瀏覽:885
怎麼設置電腦音頻輸出設備 瀏覽:240
暖氣的閥門類型 瀏覽:534
機械費的三類費用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