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如何科學有效的管理設備備件

如何科學有效的管理設備備件

發布時間:2023-09-30 03:37:31

1. 設備的備件管理規程

設備的備件管理規程

1 、備件的范圍

機械設備、設施常用的零部件:滾動軸承、電器、皮帶、鏈條、皮碗、油封、密封環墊及水暖件等。標准件不屬備件。

②由於經常受沖擊或拆裝容易損壞,以及可能損壞且加工復雜、要求鑄鍛的零件:齒輪、蝸輪、蝸桿、鏈輪、凸輪、軸、軸瓦等應列為備件。

③維修或新機器的原材料。

2 、備件管理的主要內容

①備件的計劃管理

·設備科根據維修計劃和儲備定額,訂出備件的年、季、月的需用量計劃,並提前提出,以保證供應。各車間的備件用量由車間設備員提出。

·備件的'儲存應以能按時供應,滿足維修需要,不佔用資金為原則。備件的儲備定額和消耗定額應根據設備零件、部件的磨損磨蝕規律來編制,逐步過渡到用公式計算。

① 備件的基礎管理

····制訂設備備件目錄,繪制整理備件圖紙,建立備件卡片及統計圖表,使圖物相符。

·努力提高備件的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加強備件的國產化工作。

·在保證設備的修復質量的前提下,做好設備舊件的修復利用工作。

③備件的他貯管理

·備件入庫要有合格證,或隨新設備入庫。要填寫入庫單,並登記上帳。

·入庫的備件要按規格分類定位存放,碼放整齊。擺放要合理,便於取用,並掛標簽。

·入庫的備件要定期檢查塗油防銹,不損壞、不丟失、做好維護工作。

·領用備件時,由領用人填寫領料單,有關負責人簽章後方可發料。備件發出後要及時登記下帳。

·每年要適時清點盤庫,做到帳、卡、物三一致。對存放年久,已報廢設備的備件或無合格證的備件,報設備管理部門批准後處理。

·備件庫要做好防火、防潮、防腐蝕、防塵、防盜的工作,庫容庫貌整潔。

2. 如何更好地做好備品備件的管理

備件的儲備量一般是盡量的減少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安全儲備,我覺得你可以根據你的設備狀況,結合自己日常的設備備件消耗情況等數據來確定,具體的可以:設備備件的庫存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是備件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或采購的備件,入庫建賬後應當按照程序和有關制度認真保存、精心維護,保證備件庫存質量。通過對庫存備件的發放、使用動態信息的統計、分析,可以摸清備品配件使用期間的消耗規律,逐步修正儲備定額,合理儲備備件。同時,在及時處理備件積壓、加速資金周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備件入庫要求

入庫備件必須逐件進行核對與驗收。

①入庫備件必須符合申請計劃和生產計劃規定的數量、品種、規格;

②要查驗入庫零件的合格證明,並做適當的外觀等質量抽驗;

③備件入庫必須由入庫人填寫入庫單,並經保管員核查;

備件入庫上架時要做好塗油、防銹保養工作。備件入庫要及時登記,掛上標簽(或卡片),並按用途(使用對象)分類存放。

2.備件保管要求

①入庫備件要由庫管人員保存好、維護好,做到不丟失、不損壞、不變形變質、賬目清楚、碼放整齊(三清、兩齊、三一致、四號定位、五五碼放)。

②定期塗油、保管和檢查。

③定期進行盤點,隨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備件動態。

3.備件發放要求

①發放備件須憑領料票據。對不同的備件,廠內外要擬定相應的領用辦法和審批手續。

②領出備件要辦理相應的財務手續。

③備件發出後要及時登記和消賬、減卡。

④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備件,要以舊換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4.備件處理要求

①由於設備外調、改造、報廢或其他客觀原因所造成的本企業已不需要的備件,要及時按要求加以銷售和處理;

②因圖紙、工藝技術錯誤或保管不善而造成的備件廢品,要查明原因,提出防範措施和處理意見,並報請主管領導審批;

③報廢或調出備件必須按要求辦理手續。

備件儲備量定額的計算

(1)備件儲備定額計算公式的意義

經常儲備哪些備件取決於備件的使用壽命,而儲備多少,則取決於備件的消耗量和本企業的機修能力和供應周期。確定備件儲備量定額時,應以滿足設備維修需要、保證生產和不積壓備件資金、縮短儲備周期為原則。一般可按下式計算。

由於零件的使用壽命(c)不易掌握,一般以實際消耗量(m)代替。

即: m= e/ c

這樣上述公式可變為: d=k•m•z

式中,備件平均使用壽命(c)是指同種單個備件從開始使用到不能使用為止的平均壽命時間,以月計算。計算c值需不斷積累備件的實際消耗情況並密切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備件擁有量(e)是指本企業所有生產設備上所裝同一種備件的數量(不是指庫存數量)。

自製備件的擁有量=單台設備裝有的相同自製備件數×同型設備台數

外購備件的擁有量=設備備件卡或說明書等資料中統計的單台數字×同型設備台數

備件消耗量(m)――指在一定時間內同種備件的實際消耗件數,可用一個大修周期的實際 平均消耗量來代替理論上的消耗量。

供應周期(z)――對自製備件是指從提出申請到成品入庫所需的時間;對外購備件則是指從提出申請至到貨入庫的時間。

系數(k)――根據企業的設備管理與維修水平,備件製造能力及製造水平,地區供應及協作條件等確定,條件好的用小數,條件差的用大數。

(2)自製備件最大、最小儲備量和訂貨點的確定

最小(低)件儲備量d min是備件的最低儲備限額,即備件供應周期內的因條件限制儲備量

d min=k•m•z

最大(高)儲備量(d max)是備件的最高儲備限額。它要求考慮到最經濟的加工循環期,經濟合理地組織生產批量。一般,最大儲備量不應超過一年半的消耗量

d max=k•m•g

式中 m――按月計算的備件消耗量;

z一按月計算的備件供應周期(製造周期);

g―按月計算的最經濟加工循環期(一般選用6、8、9、10、12等數字),g通常指第一次生產 某種備件到第二次生產同一種備件最經濟的時間。

最經濟的含意包括兩方面:從生產上為減少品種、增加批量;從資金上為減少資金,加速周轉,只有從這兩方面考慮,才可得到最經濟的加工循環期。

k-系數,一般取值為1~1.5,它隨管理、製造、維護水平、備件質量和地區協作等條件的優劣而定。

(3)外購備件儲備定額的確定

外購件儲備定額的計算公式 d=k•m•z

式中 d―外購備件合理儲備定額;

m一外購備件月平均消耗量;

z―供應周期(一年訂貨一次為12,半年一次為6,一季一次為3,進口備件為24);

k-系數(一般取1.1~1.4)。

凡是能修復使用的外購備件應按下式計算

合理儲備量=m×修復周期

3.確定備件儲備定額應考慮的其他因素

①備件生產、供應方式的轉變的影響。隨著備件管理逐步由集中生產、集中供應向市場化轉變,外購備件的數量必將增大,供應周期則會更趨縮短,因而在確定儲備定額時,企業應根據本地區備件貨源情況、質量信息、參考上述公式,確定合理經濟的儲備定額。

②設備使用連續性的影響。例如,兩班或三班生產,備件的使用壽命較一班制生產要縮短1.5~2年。

③關鍵設備的備件、不易購得的備件及有訂貨起點的特殊備件,可適當加大儲備定額。

儲備定額計算公式

N=A•K•a•T/P

式中N——儲備定額(件);

A——同類設備台數(台);

K——每台設備同種備件數(件);

a——不平均系數,由A、K的乘積而定:

A.K 1 2 - 5 5 -10 10 -20 20 -30

a 1 0.9 0.8 0.7 0.6

T——備件製造或訂貨周期(月)(本廠加工為6個月,外購為12個月;

P——備件使用期限(月)。

3. 備件管理的有效措施

1.領導重視,精心准備
為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領導非常重視備件的管理工作,在生產准備和投產初期,成立了以設備廠長為組長的備件攻關小組,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提前介入,熟悉設備,了解設備的技術參數、原理結構,轉化和准備備件圖紙,及時提出備件計劃,積極組織供應。在正常生產階段,根據設備的運行和改造情況,定期召開設備例會,組織協調備件的管理。
2.完善《設備備品配件台賬》,抓備件管理的核心
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對每台設備分別建立機械專用件、機械通用件、動力通用件、電器備件等四大類《設備備品配件台賬》,詳細註明備件的名稱、圖號|考試大|與標准、型號與規格、主要技術參數、簡圖、最高和最低儲備定額、實際庫存量、庫存地點、參考價格等備件信息,並不斷修改,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備件管理技術資料,為備件計劃、庫存、定額、資金、統計分析等管理提供技術依據,便於機動科、車間、班組人員掌握備件情況。
3.積極做好備件的技術管理
中厚板廠的設備圖紙資料有的採用德文、荷蘭文或英文,有的採用德國或美國標准,有的只有裝配圖而無零件圖,有的根本沒有圖紙,有的標准件不標准,同一種設備備件不統一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如下措施。
(1) 統一圖號。一種備件設立形如HB*-*-*-*-的惟一圖號,貫穿備件使用的一生,HB代表中厚板廠,四個*依次體現出專業類別、所屬設備、所屬部位、備件序列。
(2) 堅持備件的標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全部採用國家標准、部頒標准選用和設計製造備件,盡量減少備件的品種;大量不同而相似的設備備件如天車的車輪、減速機、同步軸,打正機滑道、液壓缸等,通過修改設計,逐步互相靠攏,使備件統一、具備互換性;按相同的設計標准,將相同結構、相同功能、不同尺寸和技術參數的備件,如齒式聯軸器、減速機、單傳輥道等,按一定規律排列起來,構成一種備件系列。
(3) 積極做好備件的國產化。因全廠2/3的設備是舊設備,需要大量的備件如熱矯直機的矯直輥、主減速機,冷床拉鋼、翻板機構減速機,縱剪偏心軸、齒輪,橫剪的主傳動箱等,這些備件均為外文圖紙,且訂購國外的備件價格貴、周期長、供應不便,因此應積極地做好外文圖紙的翻譯,備件的國產化設計、製造工作,並充分注意到標准、材料、加工工藝的變化,使備件滿足原有的結構和技術性能。
(4) 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備件的壽命。如在實際工作中採用耐磨銅滑板,以增加四輥粗軋機萬向接軸套筒滑板的壽命;採用堆焊技術焊補修復磨損嚴重的軸;採用激光表面處理技術處理剪刃,以做到多次重復利用。
(5) 積極進行備件研製。對無圖紙或圖紙不清楚、不詳細的備件,利用日常檢修、大中修的時間進行測繪,研製備件,繪制圖紙。
(6) 通過獎勵考核措施,加強備件的修復利用。由於備件庫存少,根據設備的運行,供應不及時而又急需的備件如電機、減速機、萬向接軸套筒等,積極採取焊補、修復、加工等措施重復利用,既保證了設備運行,又降低備件的消耗。
(7) 作好圖紙管理。作到一種備件圖紙唯一,圖、物相符;備件圖紙及時下發車間、班組,使之成為備件使用、設備維護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設備、備件報廢,圖紙必須銷毀;檔案室設立專門的備件圖紙櫃,必須藍圖、底圖共存,常用備件常備藍圖。
4.加強備件的計劃和統計分析管理
備件計劃是組織備件生產和供應的基本依據,實際應用中有月份計劃、追加計劃、年度計劃、大中修計劃等形式,重點是備件月份計劃的管理。
為保證備件計劃的合理性、准確性,保證備件按計劃及時供應,合理使用備件資金,加速備件庫存資金周轉,在編制備件計劃時,注重兩點:
(1) 充分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檢修情況。
(2) 掌握備件的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定貨結轉量、備件庫存量、備件定貨周期。
同時對備件計劃作動態跟蹤,隨時了解備件的加工、供應情況。
為加強備件管理,降低成本,應積極進行備件庫存指標、消耗指標、修復指標的統計,為備件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為制定備件工作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5.加強備件的庫存管理
為加強備件庫存管理,重點採取了如下措施:
(1) 按ISO9002標准要求,作到賬卡物相符,有物必須有卡,有卡必須有賬,有賬必須有物。
(2) 備件入庫必須由備件員、區域技術人員、倉庫管理員共同進行質量驗收,入庫時必須按劃定的區域存放,並立卡、建賬。
(3) 備件發放堅持限量供應制,憑領用單到倉庫領取。
(4) 及時清倉查庫。
6.加強備件的定額和資金管理
為減少流動|考試大|資金佔用,降低生產成本,加速資金周轉,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時制定、適時修訂備件定額:
(1) 根據備件的製造周期、最佳加工循環周期、備件佔用量、使用壽命、修正系數等,合理制定備件的儲備定額,很好地控制備件庫存量,防止超儲備的現象。
(2) 以滿足生產需要為原則,以產量、設備狀況、備件壽命、歷年實際消耗水平為依據,合理制定備件的消耗定額。
准確制定備件資金定額,加強備件資金管理。

4. 備件庫存怎麼進行管理

備件庫存的管理:
1、備件入庫管理
入庫備件必須逐件進行核對與驗收。
(1)入庫備件必須符合申請計劃和生產計劃規定的數量、品種、規格;計劃外的零件須經紡織設備科長和備件管理員批准方能入庫。
(2)要查驗入庫零件的合格證明,自製備件必須由檢驗員檢驗後填寫合格單,外購件必須附有合格證。並在入庫前對外觀等質量進行適當抽驗。
(3)備件入庫必須由入庫人填寫入庫單,並經保管員核查,方可入庫。
(4)掛上標簽或卡片,並按用途(使用對象)分類存放,方便查找。
2、備件保管管理
(1)入庫備件要由庫管人員保存好、維護好,做到不丟失、不損壞、不變形變質、賬目清楚。
(2)備件管理要做到規格清、數量清、材質清。要做到庫容和碼放整齊。做到賬、卡、物三個一致。備件在區、架、層、號四定位。
(3)備件入庫上架時要做好定期塗油、防銹保養和檢查工作。
(4)定期進行盤點,隨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備件動態。
3、備件發放管理
(1)備件的領用一般實行以舊換新,由領用人填寫領用單,註明用途、名稱、數量,發放備件須憑領料單。對不同的備件,企業要擬定相應的領用辦法和審批手續。
(2)對大修、中修中需要預先領用的備件,應根據批準的備件清單領用,在大修、中修結束時一次性結算,並將所有舊料如數交庫。
(3)備件發出後要及時登記、消賬、減卡。領出備件要辦理相應的財務手續。
(4)支援外廠的備件須經過設備處長批准後方可辦理出庫手續。
4、處理備件管理
符合下列條件的備件,應及時處理。報廢或調出備件必須按要求辦理手續。
(1)由各原因所造成的本企業已不需要的備件,要及時按要求加以銷售和處理。
(2)對備件廢品查明其廢棄原因,提出防範措施和處理意見,並報請主管領導審批處。
備件庫是收儲、保管以及發放備件的場所,也是零配件流轉中心。備件的庫存管理是提供備件資料來源的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管理工作。通過實際消耗的積累,可逐步弄清備件的消耗規律,修正儲備定額,使之既無積壓,又能保證維修需要。庫管人員應根據備件卡,將消耗至訂貨點儲備量的備件及時提報資料,以便編制自製或外購備件申請計劃,補充庫存。並在處理備件積壓,加速資金周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5. 如何做好設備管理

一、 建立健全職責明確、分工具體的設備管理網路
二、 認真落實行之有效、嚴格規范的設備管理制度
三、 逐步培養設備管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四、 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設備完好率
大的基本就是這幾個項目,。要是在細化,那就要是第二條里邊的最重要
1 設備定期維護、檢修制度
2、 設備巡視檢查制度。日常性的巡視檢查設備,可以實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隨時發現異常現象,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防止設備突然出現故障,造成設備損壞,影響正常生產,因此設備巡視檢查制度是設備管理的重要措施。巡視制度規定了巡視時間和路線,檢查的設備和內容,一般採用聽、看、聞、摸和測等檢查辦法,並按要求做好記錄。通常設備巡視是由檢修人員和操作人員共同承擔的,可聯合巡視也可分別巡視,通常保證一小時巡視一次,對於帶病運行的設備要強化監視。
3、 設備故障分析和責任追究制度
4、 設備管理稽查制度
5、 設備管理考評制度

6. 要想更好的管理生產設備,必須做到四點!

生產設備是製造企業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可以說他是直接的產出來源,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好設備,那麼就會導致產品生產質量差或者產品生產效率低下等等問題,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生產效益,根本無法在市場存活!那麼要想管理好生產設備,就必須要做到如下四點!

第一、加強設備日常維護

機器不是人類,人類幹活累了可能會需要休息,但是我們知道一些大型企業的設備生產幾乎都是每日每夜的在奮斗著,不停歇。所以設備日常維護才變得更加的重要。定期需要給設備做一個檢查和日常維護,比如什麼設備需要怎樣的維護保養,需要如何清理等等。

每次的日常維護都需要等級在冊,確保設備管理萬無一失。同時管理需要具體到某一個人,這樣才能在出現失誤的時候直接找到負責人,承擔一定的責任。

第二、維修檢查

我們說人類會累,那麼機器肯定也會累,所以人們需要進行的進行修為管理。比如當你在設備維護管理系統中看到某個設備出現什麼異常指標,那麼就需要停止設備的工作,對其進行相應的檢查和管理,這樣才能在設備出現重大損壞情況下,對設備進行維修。降低損失!

第三、全員管理

車間設備管理不可能說是一個員工或者一個管理人員的事情,這個企業一定要讓每個人員工都有設備維護保養意識。很多廠家的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從來不關心機器,哪怕是壞了也無動於衷,對於這樣的行為企業一定要想辦法制止。

可以適當的進行一系列的獎罰措施激勵工作人員,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設備管理維護,讓每個員工都有意識去保護生產設備。

第四、備品備件管理

對於備品備件管理,我建議企業使用備品備件管理軟體,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現在的很多企業普遍ABC管理方法,這樣可以將不同的設備進行歸類劃分。這個可以在設備管理軟體中進行設置,所以設備管理人員首先需要對備件庫存管理情況了如指掌,通過對其使用情況記錄的分析,掌握它的使用壽命。

設備管理維護是一項復雜而需要耐心的工作,既需要設備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組織能力,更需要具備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一定給你要真正的為企業提供更加合理的設備管理制度。

7. 如何進行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以設備為研究對象,追求設備綜合效率,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的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進行全過程(從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驗收、使用、保養、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科學型管理。
企業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1)設備前期管理辦法或制度 (2)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或制度 (3)設備潤滑管理辦法或制度 (4)設備檢修管理辦法或制度 (5)設備備件管理辦法或制度 (6)設備技術改造管理辦法或制度 (7)設備事故管理辦法或制度 (8)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或制度 (9)設備檔案管理辦法或制度 (10)設備統計管理辦法或制度 (11)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或制度 (12)設備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或制度。
設備的管理:
一、要注意高溫天氣對設備的影響,持續高溫,設備高效運轉,需要注意溫度過高的問題,防止設備燃燒和毀壞; 二、要注意雨水對設備的影響,進入雨季,空氣潮濕,雨水多而勤,設備的防雨、防潮要提上日程; 三、要注意連續工作對設備的影響。野外工程項目,都在搶時間,爭速度、連續作戰,設備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這種情況可以理解,但設備保養、維護一定要跟上。 四、要注意設備狀況,設備高效運轉,難免因「疲勞」出現損壞或不在正常狀態工作,切不可「蘿卜快了不洗泥」。帶病作業,必然造成大的損失。 五、要注意對「新手」的培訓。生產大忙季節,難免招用一些臨時工。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也陸續前來報到,對他們的工作熱情應當鼓勵,但是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使用的的防護措施,一定要向他們交代清楚,經考核他們確定掌握這些技術後,方可上崗,否則,決不能開綠燈。 六、要注意加強對設備管理制度的學習,設備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經常學習,否則就是老職工也會淡忘,而不按制度規定領用設備,就難以落實設備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對設備的損害和對使用者本人的傷害。因此,要經常學習設備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開展工作。 七、要注意整改設備隱患。「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已知的各種設備隱患,如鑽機防護設備不全、機器漏油漏電、開關不靈活、儀表刻度不準等等,要逐一檢查核實,校正完善,確保設備完好率。 總之,工作越忙越要注意安全,設備使用率越高,越要加強檢修,任何疏忽、僥幸都會釀出不安全的禍端

閱讀全文

與如何科學有效的管理設備備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附近電動工具城 瀏覽:150
軸承座如何定向 瀏覽:47
觀賞魚缸自動補水裝置 瀏覽:660
隱藏輸入法工具箱 瀏覽:221
鑄造可分為什麼 瀏覽:596
超聲波霧化器有什麼副作用 瀏覽:879
close管道閥門 瀏覽:178
eja是什麼儀表品牌 瀏覽:714
小區公共器材有哪些 瀏覽:68
東莞莞城五金機電市場到廣州 瀏覽:121
z2軸承什麼意思 瀏覽:884
陝西鋒瑞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93
鋼結構廠都有什麼設備 瀏覽:228
氮氣用什麼閥門好 瀏覽:510
健康博士美容院儀器怎麼樣 瀏覽:641
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具備哪些能力 瀏覽:605
勝芳鎮五金機電 瀏覽:885
怎麼設置電腦音頻輸出設備 瀏覽:240
暖氣的閥門類型 瀏覽:534
機械費的三類費用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