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問題回答 關於拿到檢定和校準報告後如何進行檢測儀器設備的確認
答:。CNAS-CL01:2006 5.6.2.1.1「當使用外部校準服務時,應使用能夠證明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實驗室的校準服務,以保證測量的溯源性。由這些實驗室發布的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范聲明的測量結果(見5.10.4.2)。」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首先,實驗室應選擇具有資格的檢定、校準實驗室資格。檢定實驗室出具的檢定證書應有政府授權的法定計量機構的授權證書號。校準實驗室出具的校準證書應有實驗室認可標識CNAS。5.6.2.1.1注1:滿足本准則要求的校準實驗室即被認為是有資格的。由依據本准則認可的校準實驗室發布的帶有認可機構標志的校準證書,對相關校準來說,是所報告校準數據溯源性的充分證明。其次,看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認可范圍,幫你檢定、校準的項目在不在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能力范圍內,如果在沒問題,如果不在就不能證明能溯源。其三,看檢定、校準實驗室的結果報告中用什麼標准(器)為你們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校準的,標准器的證書號和有效期。有沒有給出測量不確定度。檢定實驗室給合格不合格,實驗室可以從檢定規程知道誤差范圍,然後可以算出測量不確定度。校準實驗室只給出校準數據和測量不確定度。滿足不滿足實驗室的需求由實驗室自己作判斷。因此,更需要實驗室自己確認。
Ⅱ 檢驗檢測新方法確認的內容包括哪些
方法確認具體來講包括了標准方法的證實和非標方法的確認兩個方面。
我們先來看看方法確認和方法證實的目的是什麼:
非標准方法確認目的:
該非標准方法能否合理、合法使用;
標准方法證實目的:
實驗室是否有能力按標准方法開展檢測、校準活動。
接下來我們看看標准方法證實和非標方法的確認應該如何做:
標准方法證實:
從人、機、料、法、環、測幾個方面去證實實驗室有能力滿足標准方法的要求,有能力開展檢測、校準活動。
證實的內容要從七方面去做:
(1) 對執行新標准所需的人力資源的評價,即檢測、校準人員是否具備所需的技能及能力;必要時應進行人員培訓,經考核後上崗;
(2) 對現有設備適用性的評價,諸如是否具有所需的標准、參考物質,必要時應予補充。
(3) 對設施和環境條件的評價,必要時進行驗證。
(4) 對物品制備,包括前處理、存放、輔助試劑等各環節是否滿足標准要求的評價。
(5) 對作業指導書、原始記錄、報告格式及其內容是否適應標准要求的評價。
(6) 對新舊標准進行比較,尤其是差異分析與比對的評價。
(7) 按標准要求進行完整模擬檢測,出具完整結果報告。
標准方法證實應有相關的文件規定及其證實的記錄,標准方法變更後應重新證實。
非標准方法確認:
一個非標方法的確認,在文件中要包括以下內容:
a) 方法適當的標識;
b) 方法所適用的范圍;
c) 檢測或校準樣品是什麼類型,以及對樣品的描述;
d) 被測參數的范圍;
e) 方法對儀器、設備的要求,包括儀器設備關鍵技術性能的要求;
f) 需要用到的的標准物質;
g) 方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對環境穩定周期的要求;
h) 操作步驟,包括:
—樣品的標志、處置、運輸、存儲和准備;
—檢測、校準工作開始前需要進行的檢查;
—檢查設備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時,使用前之前對設備進行校準和調整;
—結果的記錄方法;
—安全注意事項;
i) 結果接受(或拒絕)的准則、要求;
j) 需記錄的分析數據;
k) 不確定度評定。
非標方法的技術確認,需要從五個方面確認:
(1)使用參考標准或標准物質進行比較;
(2)與其他方法所得的結果進行比較;
(3)實驗室間比對;
(4)對影響結果的因素作系統性評審;
(5)根據對方法的理論原理和實踐經驗的科學理解,對所得結果不確定度進行的評定。
技術確認要盡可能全面,並需有確認記錄。
Ⅲ 如何做好設備點檢工作
點檢的目的是防故障於未然,通過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查可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消除故障的措施,保持設備性能的高度穩定,延長設備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效率。2點檢工作的十二個環節與四個要求點檢制是在設備運行階告耐段開展的一種以點檢為核心的現代維修管理體系,它強調設備的動態管理,開展好點檢工作,最重要的是搞好設備點檢的十二個環節與六個要求。2.1點檢的十二個環節定點——首先要確定一台設備有多少個維護點,確定維護點就是科學的分析這台設備,找准可能發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應將設備的關鍵部位裂納和薄弱環節列為檢查點。一般包括6個部位:滑動部位、回轉部位、傳動部位、與原料接觸部位、荷重支撐部位、受介質腐蝕部位,點檢人員必須對上肆友沒述6個部位的維護點有計劃的進行檢查。定項——確定檢查項目,就是確定各檢查點的作業內容,如溫度、振動、雜訊、泄漏、壓力、磨損情況等。
Ⅳ 儀器設備驗收工作需要注意什麼
一、儀器設備驗收前准備
(一)簽訂儀器設備購置合同後,使用單位應預先安排或培訓驗收技術人員,熟悉廠商提供的技術資料。
(二)驗收小組應按照所購儀器設備的要求,做好驗收的准備工作。如驗收廠所、電源、水源、工作台等。
(三)對貴重儀器設備,驗收小組應制定驗收方案。如果安裝、驗收有困難,應邀請有關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協助安裝、驗收。
二、驗收要求 (一)外觀檢查:
1、檢查儀器設備內外包裝是否完好,是否標明:儀器編號、執行標准、出廠日期、生產廠、接收單位,是否是生產廠原廠包裝、有無拆封、破損、碰傷、浸濕、受潮、變形等情況。
2、檢查儀器設備及附什外表有無殘損、銹蝕、碰傷等。 3、根據合同,看標識是否有合同外生產廠家的產品。 4、如發現上述問題,應做詳細記錄,並拍照留據。 (二)數量驗收:
l、以供貨合同和裝箱單為依據,檢查主機、附件的規格、型號、配置及數革,並逐件清查核對。
2、認真檢查隨機資料是否齊全,如儀器說明書、操作規程、檢修手冊、產品檢驗合格證書、保修單等。
3、對照合同看商標,是否有三無產品、貼牌產品、非合同定購品牌產品。
4、做好數量驗收記錄,寫明驗收地點、時間、參加人員、箱號、品名、應到和實到數量。
(三)質量驗收:
1、質量驗收採取全面驗收測試,不得抽檢和漏檢。
2、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儀器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的規定和程序進行安裝、試機。
3、對照儀器說明,認真進行各種技術參數測試,檢查儀器的技術指標和性能是否達到要求。
4、對照貨物的技術指標和教學需要,按《中華人民共利國教育行業標准》[(《初中理科教學儀器配備標准》JY/T0386—2006)、(《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准》JY/T0388—2006)]及《山東省中小學實驗室建設與配備標准(試行)》執行驗收,只允許向上偏離,不能向下偏離。
5、質量驗收時要認真做好記錄。若儀器出現質量問題,應將詳細情況作出書面記錄。視情況決定是否退貨、更換或要求廠商派員檢修。
三、驗收程序
(一)儀器設備到縣區後,由配送公司和廠方代表進行外觀檢查和數量驗收。有問題的儀器設備,不得配送學校。
(二)由配送公司分配到學校後,學校當場進行數量驗收和外觀檢查。並簽發貨物收到憑據。數量不符、拆封、破損、碰傷、浸濕、受潮、變形等情況的不予接收
(三)按批量由縣區驗收小組會同學校驗收小組開箱按廠商諸件諸項驗收,並詳細填寫《儀器設備驗收單》。
(四)儀器設備驗收合格後,項目單位須在規定驗收期限內,持《儀器設備驗收單》辦理固定資產登記入帳手續,及時上架。
(五)經驗收不合格的儀器設備,必須在規定驗收期限內持《儀器設備驗收單》及時以書面形式向供應商提出,應在一周內作出反應,15天內予以調換合格產品。
Ⅳ 儀器設備檢定後怎樣確認
根據你的語言環境,我判斷您的確認可能是以下的三種情況
是對於設備內的計量性能的確認,這些儀容表在檢定校準完成後是否符合相關說明書上面的參數要求?您需要把那些報告上面的數據進行進行符合性審核。
在這些儀器到達你們公司。
a.送檢之前,貴公司需要根據用戶要求定義(我們稱為工藝范圍,工藝精度)出設備的校準范圍和校準最大允許誤差(檢定只能根據國家規程分類精度,無法自行定義)。
b.送至計量機構和對方溝通需要校準的參數以及精度。
c.拿到設備和報告後,對照報告和自行定義的校準范圍和最大允差是否相符,或者檢定結果是否符合事先根據檢定規程定義的級別。如果不符合,則按照企業定義的不符流程走下去。
更專業的確認Qualification分為計劃確認,安裝確認,運行確認,性能確認......這個你應該用不到吧。
Ⅵ 設備點檢工作實施細則的點檢項目的確定
第二條 點檢就是對機器設備以及場所進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 5S 、加油、維護等工作。
第三條 設備的點檢通常可分為開機前點檢、運行中點檢、周期性點檢三種情況。
1 、開機前點檢就是要確認設備是否具備開機的條件。
2 、運行中點檢就是要確認設備運行的狀態、參數是否良好。
3 、周期性點檢是指停機後定期對設備進行的檢查和維護工作。
第四條 確定點檢項目就是要確定設備在開機前、運行中和停機後周期性需要檢查和維護的具體項目。
1 、點檢項目的確定可以根據設備的有關技術資料、設備技術人員的指導和操作人員的經驗完成。一開始確定的點檢項目可能很煩瑣,不是很精練、准確,但是,以且可以逐漸對其進行簡化和優化。
2 、自主保全的點檢項目應注意根據技術能力、維修備用品、維修工具等實際情況確定,並且要與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的專業保全加以區別。在操作人員的能力范圍內,要做到自主促使點檢項目盡可能完善,保障設備的日常運行安全可靠。
3 、在確定點檢項目的同時,要相應地制定每項點檢項目的點檢方法、判定基準和點檢周期,以便點檢工作的實施。點檢方法、判定基準和點檢周期的定義如下:
( 1 )點檢方法是指完成一個點檢項目的手段,如目視、電流表測量、溫度計測量等。
( 2 )點檢基準是指一個點檢項目測量值的允許范圍,它是判定一個點檢項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據,如電機的運行電流范圍、液壓油油壓范圍等。判定基準不是很清楚時,可以咨詢設備製造商或根據技術人員(專家)的經驗值進行假定,以後逐漸提高管理精度。
( 3 )點檢周期是指一個點檢項目兩次點檢作業之間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