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規定通信基站離居民有多遠
截至2019年11月,國家法規中並未規定通信基站跟居民之間的距離,但部分城市規定了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22米內不能設置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通信基站。
以揚州市為例,《揚州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基站建設應滿足無線電覆蓋范圍要求,達到國家通信行業的服務質量標准,並符合以下條件:
(一)基站選址應符合城市市容景觀要求,不得設置在城市的歷史保護建築物、標志性建築物上,新建基站在居住區選址的,應優先考慮設置在非居住建築物上;
(二)天線的朝向和布局應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盡量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建設方案;
(三)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設置、使用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基站;
(四)基站的設計與安裝,應當按照國家建築方面的有關規定進行,不得危及相關建築及其周邊的安全;
(五)經營者應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避免對其他無線電通信系統造成有害干擾。
(1)無線電設備多少米屏蔽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五條建設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的選址,應當符合城鄉規劃的要求,避開影響其功能發揮的建築物、設施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修改城鄉規劃,安排可能影響大型無線電台(站)功能發揮的建設項目的,應當考慮其功能發揮的需要,並徵求所在地無線電管理機構和軍隊電磁頻譜管理機構的意見。
設置大型無線電台(站)、地面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其台址布局規劃應當符合資源共享和電磁環境保護的要求。
② 誰知道移動通訊發射台和住宅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住宅區距離基站50米外已經足夠安全,對人身沒有任何傷害。
對於基站來說,監測點位一般布設在以發射天線為中心半徑50米的范圍內,這也是依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檢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和《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的規范檢測方法。
所以,距離基站50米外已經足夠安全。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儀器檢測發現,基站20米外的輻射其實就能忽略不計了,這比公眾想像的要近很多。
另外,電磁波在空中衰減非常快,輻射強度是以距離的二次方乃至三次方速度遞減。由於人們現在手機不離身,基站對人的影響還不如手機大。而且,基站發出的電磁波如同一個扁狀的蘋果,有「燈下黑」的特點。所以基站建在小區樓頂,該樓樓頂以下的居民所受的輻射值更小一些。
③ 無線電屏蔽原理是什麼,有那些設備
簡單用手機信號屏蔽器原理解釋一下,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手機和基站通過無線電波聯接起來,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調制方式完成數據和聲音的傳輸。屏蔽器在工作過程中以一定的速度從前向信道的低端頻率向高端掃描。該掃描速度可以在手機接收報文信號中形成亂碼干擾,手機不能檢測出從基站發出的正常數據,使手機不能與基站建立聯接,達到屏蔽手機信號的目的,手機表現為搜索網路、無信號、無服務系統等現象。
如果小范圍的屏蔽無線電波,可以用個金屬網或者是鐵皮籠子,大范圍的話要實現無線電屏蔽太難了,無線電頻段非常多,一個一個的去屏蔽,這個得是一個很巨大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