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道設備承重、尺寸、型號,如何計算設備基礎深度
1、設備基礎是指工業上的設備,諸如塔、罐等設備在地面的混凝土基礎支撐。版
2、沒有標權准深度。在《地基基礎規范》內有詳細規定。至少埋深要大於500.
3、計算遵循《混凝土設計規范》或相應行業內的設備基礎規范設計。
㈡ 大型的循環風機做基礎,其載荷怎麼提動載荷,靜載荷如何計算
風機對基礎的作用載荷,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風機工作時的轉速.
2.轉動部分的質量,質量大,慣性力越大。
3.轉動部分的偏心引起的不平衡載荷,偏心越嚴重,波動載荷越大。
具體的計算,需要相關數據。
㈢ 建築荷載怎麼計算啊
線荷載是面荷載乘以長度
面荷載是容重乘以厚度
點荷載應該是集中荷載,是線荷載乘以作用的長度。
可以按以下方式理解:
容重是按立方計算,比如單位是kN/m3(千牛每立方),乘以厚度或長度(單位米),約掉分母中的一個m變成kN/m2(千牛每平方)這是面荷載;再乘以面荷載作用的長度(單位米),約掉分母中的一個m變成kN/m(千牛每米)這是線荷載;再乘以線荷載作用的長度(單位米),約掉分母中的一個m變成kN(千牛)這是集中荷載。
(3)動荷載設備基礎如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按隨時間的變異分類
1.永久作用(永久荷載或恆載):在設計基準期內,其值不隨時間變化;或其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加應力、混凝土收縮、基礎沉降、焊接變形等。
2.可變作用(可變荷載或活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其值隨時間變化。如安裝荷載、屋面與樓面活荷載、雪荷載、風荷載、吊車荷載、積灰荷載等。
3.偶然作用(偶然荷載、特殊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而一旦出現其值很大,且持續時間較短。例如爆炸力、撞擊力、雪崩、嚴重腐蝕、地震、台風等。
(二)按結構的反應分類
1.靜態作用或靜力作用:不使結構或結構構件產生加速度或所產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計,如結構自重、住宅與辦公樓的樓面活荷載、雪荷載等。
2.動態作用或動力作用:使結構或結構構件產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車設備振動、高空墜物沖擊作用等。
(三)按荷載作用面大小分類
l.均布面荷載Q
建築物樓面或牆面上分布的荷載,如鋪設的木地板、地磚、花崗石、大理石面層等重量引起的荷載。
2.線荷載
建築物原有的樓面或層面上的各種面荷載傳到樑上或條形基礎上時可簡化為單位長度上的分布荷載稱為線荷載q。
3.集中荷載
當在建築物原有的樓面或屋面承受一定重量的柱子,放置或懸掛較重物品(如洗衣機、冰箱、空調機、吊燈等)時,其作用面積很小,可簡化為作用於某一點的集中荷載。
(四)按荷載作用方向分類
1.垂直荷載:如結構自重、雪荷載等;
2.水平荷載:如風荷載、水平地震作用等。
㈣ 動載荷怎麼計算
1、物體一般加速度時的動荷問題
慣性力與動靜法:做加速度運動物體的慣性力大小等於物體的質量m和加速度a的乘積,方向與a相反。假想在每一具有加速度的運動質點上加上慣性力,則物體(質點系)作用的原力系與慣性力系將組成平衡力系。這樣就可以把動力問題形式上作為靜力學問題來處理,這就是達朗伯原理。
2、沖擊問題
沖擊系統能量平衡方程:
(4)動荷載設備基礎如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動載荷應用:
在工程中,構件受動載荷作用的例子很多。例如,內燃機的連桿、機器的飛輪等,在工作時它們的每一微小部分都有相當大的加速度,因此是動載荷問題。
當發生碰撞時,載荷在極短的時間內作用在構件上,在構件中所引起的應力可能很大,而材料的強度性質也與靜載荷作用時不同,這種應力稱為沖擊應力。
此外,當載荷作用在構件上時,如果載荷的大小經常作周期性的改變,材料的強度性質也將不同,這種載荷作用下的應力成為交變應力。
㈤ 風機靜荷載與動荷載如何計算
靜荷載=水泵加上電機實際重量(實際上在計算設備基礎時一般不按風機設備的實際重量考慮,因為風機設備屬於轉動件,我們考慮基礎時一般都按重量乘以2的荷載來考慮,這樣雖然基礎在澆築時會增加點成本,但是會保證基礎的可靠度。)
動載荷=靜載荷X1.2
靜荷載是在靜止狀態(或近是靜止)下的載荷一般指重力、勻速狀態下的負載。
動荷載是運動狀態下的載荷,如在加速狀態,有沖擊情況等。
㈥ 設備基礎怎麼計算
問題一:如何計算設備混凝土基礎厚度 計算設備混凝土厚度考慮因素很多,如設備重量,地基承載力和壓縮性,設備振動荷載,設備對沉降的要求等。但主要考慮的還是前兩項。根據設備重量除地基承載力得出的工面邊長,減去設備底面的邊長,再除以2,就可得基礎厚度。(荷載擴散角,按45°考慮的)。再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就可以了。
問題二:設備基礎如何算配筋 獨立基礎的配筋:
獨立基礎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建築地基基礎規范》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都沒有明確規定,關於這個問題設計行業也有很大的分歧。
一、規范規定及相關理解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5.1條規定: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作用的較大值」。這一條是針對受彎構件,而獨立基礎同時承受上部荷載和土壓力,底面尺寸相對於基礎高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適合錐形和階型獨立基礎。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5.2條規定:對卧置於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的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可以適當降低,但不得小於0.15%。這一條是針對卧置於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設的,其具體受力情況與獨立基礎還是有區別的。
3、《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8.2.2-3條: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不宜小於10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也不易小於100mm。這一條文有明確規定最小配筋,但至於是否還要滿足最小配筋率0.15%則各有各的說法。
二、關於配筋率
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控制配筋,則獨立基礎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獨立基礎底板的厚度由沖切和剪切計算確定,其值比較厚,按0.15%控制所得的鋼筋面積大不夠經濟。獨立基礎最小配筋率的問題各地或個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北京市《建築結構專業技術措施》3.5.12條規定:如單獨柱基之配筋好茄不小於[email protected] (雙向)時,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設計中若無硬行規定,獨立基礎底板配筋只要滿足《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8.2.2條規定即可,不要驗算最小配筋率。
還有一種做法的結構思路:就階形基礎而言,合理設計的獨立基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其第一階多半會伸出從柱邊與基礎頂面交接處引出的45°線同基礎底面相交線之外,因此該部分可以認為是卧置於地基上受彎控制的混凝土板類構件,需滿足ρmin=0.15%的要求。而基礎底板其餘部分均在45°角的沖切破壞錐體范圍內,其高度一般有受沖切和受剪控制,相對較厚,如果其配筋要求符合ρmin=0.15%的要求,將會導致獨立基礎用鋼量不必要的增做陸加。
問題三:知道設備承重、尺寸、型號,如何計算設備基礎深度? 5分 首先得知道地質土質的情況,也就是土質的承載力是多少。
例如設備是100噸,也就是10工0KN 然後土質的承載力是 100KPa
那麼基礎的底面尺寸就是 1000/100=10平方米;
埋深根據土質來定,土質到什麼深度有穩定的承載力就挖多深。
原則是這樣。
問題四:設備基礎的寬度怎麼計算 找不到更好。
你再度開始――或者,你在說什麼?
一旦打開,就使我心神煩亂,你所有的歲月
在水影中, 礎冬天用雪把它們覆沒
點綴你的淚光中哈哈
問題五:這種設備基礎是怎麼算的 平面尺寸飢按照設備的地腳螺栓孔位置進行設計的,深度的設計是根據工作台的承載量加上設備自重計算出來的。
問題六:設備基礎的工程量應該怎樣算 設備基礎除塊體外、其他類型設備基礎分別按基礎、梁、柱、板、牆等有關規定計算。
問題七:計算建築面積。這個裡面的設備基礎面積怎麼算純襪頃啊 50分 一般基礎均不計算建築面積,如特殊情況(如合同中有說明),則嚴格按合同說明條款進行。
問題八:關於土建的問題 如何設計設備基礎 可以按照普通建築基礎做計算,6噸5的地耐力不大,是否有誤?每平米65kN?
如果是動力設備,需要查閱 動力機器設備基礎
GB 50007-2002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 50040-96 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
問題九:設備基礎怎麼計算配筋和基礎埋深 配筋需要根據設備尺寸、荷載情況、場地條件等方面綜合考慮,雙向配筋是指縱橫兩個方向均配鋼筋,配筋量大小需要根據具體條件計算確定。
問題十:什麼是設備基礎 大中型設備需功安裝在鋼筋混凝土台或鋼制台基礎上,有時還需要製造出埋設安裝設備的底腳螺栓的孔,這個平台一般比設備略大,這就是設備基礎
㈦ 機械設備中的靜載荷,動載荷應該怎麼計算
靜載荷一般為設備噸位*9.8=KN、動載荷要看設備有沒有較大的振動和拉拔的拿彎銷山力,沒有的話一般取靜載荷的1.5倍,消斗悶如果有的話我們一般取靜載荷的2.5-3倍。這是比較粗略的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