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備的折舊怎麼計算的
折舊方法有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 4、年數總和法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
年折舊率
=(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貳』 如果要計算設備的折舊該怎麼計算
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例題有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例子: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年)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元)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元)
第三年=(78000-2000)× (2/10)=15200(元)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元)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1、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2、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叄』 設備折舊費用怎麼計算
折舊費=原值-殘值(原值*5%)。這個公式算出來的值指的是該項固定資產在服務年限內可提取的折舊額。年折舊=折舊費/服務年限月折舊=折舊費/服務年限/12。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3)設備在放在那怎麼計折舊擴展閱讀:
計算折舊的基數為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6)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以及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設備折舊費用怎麼計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肆』 設備折舊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固定資產折舊的公式根據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有如下幾種,
一、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二、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四、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壽命-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1)÷2]×100%。
『伍』 機器設備折舊計提方法。 !
機器折舊屬於工具傢具類,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日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
另外給出其他物品的折舊規則為及計算方法:
首先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1)公司購買的挖掘機折舊按機器設備類。使用年限為10年。
挖掘機月折舊額=挖掘機購入價值*(1-5%)/10*12;
(2)汽車按4年折舊。殘值率為5%計算;
汽車月折舊額=汽車購入價值*(1-5%)/4*12;
(3)自建的票房 宿舍 按20年。殘值率5%計算;
票房/宿舍月折舊額=房屋建造帳面價值*(1-5%)/20*12
『陸』 儀器設備如何折舊
儀器設備折舊
1、按照新所得稅法折舊年限規定,生產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
2、折舊可以採用「平均年限法」;殘值率為5%。
3、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折舊年限=350000*(1-5%)/10=33250元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33250/12=2770.83元。
4、每月折舊分錄借:製造費用--折舊費2770.83貸:累計折舊2770.83。
舊設備購買注意事項
1、儀器狀態
看儀器的技術性能是否能滿足賣家的實際需求情況,儀器能否正常工作和穩定運行,有些技術指標可能無法達到新儀器的水平,例如真空是否良好,恆溫是否正常,檢出限是否超標,穩定性是否良好,基線漂移是否過度,工作狀態是否正常,軟體是否符合要求等。
2、維修情況
不管那些*進口儀器的口碑如何好,質量如何高,性能如何穩定,他都有一個隨機出故障的概率,同樣這些進口儀器也多多少少的要出現這樣那樣問題,也就說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出現,這個當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有些儀器也許一直好用終身沒有維修過(此情況極少極少),但大多數儀器包括進口品牌儀器一般都進行過N次維修。
3、售後服務
這是一個不確定性問題,但又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尤其是二手儀器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即使是剛買到手很好用,也必須有售後服務問題,如果自己有維修力量和充裕的零配件,那還不是很愁的。如果自己沒維修能力,出了問題就需要售後服務來解決,所以在購買二手儀器之前一定要把售後服務的問題解決,否者一旦儀器出了問題,假如售後服務不到位,出問題了就可能等著扯皮。
『柒』 求設備折舊的計算公式
設備折舊的計算公式有以下四種: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7)設備在放在那怎麼計折舊擴展閱讀
由於折舊費在產品成本中所佔的比重不大,一般都把它作為間接費用處理,按它的經濟用途和使用地點計入有關的綜合費用。
比如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應記入製造費用明細賬中的折舊費項目;輔助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應記入輔助生產費用明細賬有關項目;企業行政
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應記入管理費用明細賬中的折舊費項目;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應記入產品銷售費用明細賬中的有關項目。
如果企業是生產單一品種的產品,其發生的所有費用則全部都由該種產品承擔,成本項目可按費用的經 濟內容設置。一切費用在這種情況下,都是直接費用,所以折舊費用可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折舊費」成本項目。
對於現代化技術密集型企業來看,折舊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折舊費用也可以作為單獨的成本項目列示。
如果企業、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可將折舊費用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明細賬「折舊費」項目,如果企業、車間生產多種產品,則可按機器工時比例將折舊費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後記入生產成本明細賬。
『捌』 設備折舊計算方法是什麼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包含四種:它包括平均年限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使用年限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賬面余額×月折舊率。
3、年數總和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4、工作量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玖』 設備折舊費怎麼算
設備歸屬於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包括以下四種方法:
1、年限平均法: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
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 、 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
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 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 、 雙倍余額遞減法: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 、 年數總和法: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拾』 設備折舊費如何計算
問題一:設備的折舊怎麼計算的 一般有四種計算方式:1、年限平均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 -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 122、工作量法 月折舊額 = 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3、雙倍余額遞減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 累計折舊)*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2 / 預計便用壽命 / 12 固定資產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4、年數總和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預計可使用壽命年數總和 / 12 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將影響其不同時期內的折舊費用,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問題二:10萬元的設備折舊費怎麼算? 20分 你公司採用的固定資產核算方法是什麼?一般會計的固定資產年限都是3到5年。。得按照你的核算方法來計算。是平均年限法,還是雙倍余耿遞減法,還是什麼?
問題三:設備折舊率怎麼算?? 設備年折舊率=(原值-殘值)/使用年限/100*100%。
假設該設備殘值率為5%,使用年限為10年,則
設備年折舊率=100*(1-5%)/10/100*100%=9.5%
問題四:機械折舊費如何計算 設備價格/10(年)/365(天)/24(小時)=每小時的設備折舊
問題五:固定資產的折舊費怎麼計算 月折舊額=(原始價值-殘值)/使用年限/12.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始價值殘值率一般取值為5%。
折舊年限如下:固定資產:會計上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來定,沒有太過硬性的規定 稅法上有明確規定,但是,如果在會計處理時候不按稅法規定處理,那在申報企業所得稅的時候需要進行納稅調整,比較麻煩,而且比較費時間,所以一般參照稅法規定來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問題六:機械生產設備折舊費怎麼計算? 一,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新企業所得稅法不再對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做出硬性規定,將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確定權交給企業,但是強調一個合理性,要求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三,直線法計算折舊,月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折舊年限*12)
因此,機械設備折舊按10年計提折舊,殘值率按5%計算,其公式是:
機械設備月折舊額={設備原值*(1-5%)}/10*12
問題七:設備折舊額的計算 1、用直線法計算每年應計提折舊額
年折舊額=360000×(1-2%)÷5=70560元
2、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第三年折舊額
第三年折舊額=360000×(1-2%)×3÷15=70560元
3、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第三年折舊額
第一年折舊額=360000×2÷5=144000
第二年折舊額=(360000-144000)×2÷5=86400元
第三年折舊額=(360000-144000-86400)×2÷5=51840元
問題八:工業設備折舊費如何計算 轉: 設備折舊費提取的問題也需給予關注。設備折舊費提取應採用快速折舊法。在快速折舊法中,可以選擇年數總和法。各年折舊率以設備可使用年限n的自然數之和為分母,並以n遞減1作為分子。大型施工機械的折舊年限一般定為5年。每年的折舊率依次為33%、27%、20%、13%、7%,也可以調整為30%、25%、20%、15%、10%。對於交通車輛、運輸車輛,由於其工作強度大,老化速度快,而且其出事故的風險大,所以其折舊年限應該更短,可以定為3年,其折舊率依次應為50%、33%、17%,也可以調整為45%、35%、20%。
問題九:怎麼計算車輛折舊費 稅法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上有規定如下(最低折舊年限):房屋、建築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為5年,殘值比例統一規定為原價的5%。
因此,小汽車按稅法規定:折舊年限5年,殘值率5%。
即使是二手車,其折舊年限也是從購之日算起5年。比如,某皇冠車購買價值人民幣300000元,折舊年限5年,殘值率5%。該車殘值=300000元*5%=15000元月折舊率=(300000元-15000元)/60個月=4750元用了三年,折舊費=4750元*36個月=171000元。
問題十:設備的折舊怎麼計算的 一般有四種計算方式:1、年限平均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 -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 122、工作量法 月折舊額 = 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3、雙倍余額遞減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 累計折舊)*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2 / 預計便用壽命 / 12 固定資產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4、年數總和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預計可使用壽命年數總和 / 12 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將影響其不同時期內的折舊費用,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