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換機工作在osi七層的哪一層
普通交換機工作在osi七層中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交換機工作於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
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因此,交換機可用於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即沖突域;但它不能劃分網路層廣播,即廣播域。
(1)交換機是工作於osi的一種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交換機的特點
因為交換機有帶寬很高的內部交換矩陣和背部匯流排,並且這個背部匯流排上掛接了所有的埠,通過內部交換矩陣,就能夠把數據包直接而迅速地傳送到目的節點而非所有節點。
這樣就不會浪費網路資源,從而產生非常高的效率。同時在此過程中,數據傳輸的安全程度非常高,更是受到使用者的歡迎和普遍好評。
和集線器每個埠共享同樣帶寬不同的是,交換機的數據帶寬具有獨享性。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同一個時間段內,交換機就可以將數據傳輸到多個節點之間,並且每個節點都可 以當做獨立網段而獨自享有固定的部分帶寬,這樣就沒有和其他設備進行競爭實用的必要。
B. 交換機和路由器分別工作在OSI的那一層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3層-網路層。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因此,交換機可用於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所以是在數據鏈路層工作。
路由器是一種多埠設備,它可以連接不同傳輸速率並運行於各種環境的區域網和廣域網,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網路層,指導從一個網段到另一個網段的數據傳輸,也能指導從一種網路向另一種網路的數據傳輸。
(2)交換機是工作於osi的一種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OSI七層協議的不同工作內容介紹: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 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C. 交換機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 )。
網卡、網線:物理層
中繼器:物理層
集線器:物理層,相當於多個中繼器並在一起
網橋:鏈路層
交換機:鏈路層,相當於多個網橋並在一起
路由器:網路層
網關:傳輸層
注意,交換機指傳統的乙太網交換機,即二層交換機,如今有三層、四層等交換機
D. 交換機是工作在OSI的第幾層
交換機工作在第二層。但現在有三層交換技術,有實現路由功能的模塊,與傳統的二層交換機有區別。
E.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什麼層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2層,即數據鏈路層。廣域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它應用在數據鏈路層。交換機有多個埠,每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區域網或一台高性能伺服器或工作站。實際上,交換機有時被稱為多埠網橋。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
(5)交換機是工作於osi的一種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
數據鏈路層必須具備一系列相應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將數據組合成數據塊,在數據鏈路層中稱這種數據塊為幀,幀是數據鏈路層的傳送單位;如何控制幀在物理信道上的傳輸,包括如何處理傳輸差錯,如何調節發送速率以使與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兩個網路實體之間提供數據鏈路通路的建立、維持和釋放的管理。
F. 交換機是哪一層的網路設備,它的作用是什麼
交換機來是二層網路設備(即OSI參考自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
它的每個埠,起數據存儲與轉發的作用。
它的學習過程是這樣的:
包含有網卡MAC(媒體接收控制)地址的數據幀通過埠時,它會記錄並據此建立MAC地址表,表中MAC地址與埠對應。以後就能按照此表迅速轉發數據到正確埠。
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當網路中有冗餘鏈路時,它會按照生成樹協議(STP),阻止低優先順序的埠轉發數據幀,避免廣播風暴的形成。這時的埠工作在監聽狀態。
存儲轉發與監聽可以在鏈路拓撲發生變化時自動轉換。這有賴於生成樹協議。
交換機的另一個主要作用是被用來擴展埠數。
G.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哪一層 為什麼
1、工作在OSI的數據鏈路層
2、交換機是二層設備,二層的報頭中包含源目MAC地址,最後成幀發送。只有收幀和發幀 而不是收包發包。定義了如何標識設備。(通過MAC地址標識 先過來先服務)
H.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什麼層,又名交換器式集線器,它轉發數據是基於目標節點的什
(一)二層交換機: 工作在二層。根據目的MAC進行轉發。
(1)二層交換機收到數據幀的處理方式:
收到已知單播幀,根據MAC地址表進行轉發。
收到未知單播幀,根據vlan 埠進行泛洪,(這也是廣播風暴形成的原因)
收到廣播幀,泛洪。
收到組播幀 ,上送協議處理。
(二)三層交換機:工作在三層,也工作二層。根據目的IP,目的MAC進行轉發。
(1)三層交換機收到數據包(幀)的處理方式、
收到已知單播幀(數據包),根據MAC地址表,及ARP表路由表進行轉發。
收到未知單播幀,泛洪處理。
收到未知數據包(下一跳不可達),丟棄。
收到廣播幀,泛洪。
收到組播幀 ,上送協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