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顯示器屬於計算機的什麼設備
顯示器屬於來計算機源的輸出設備
計算機系統的外部設備,包括輸入設備中的鍵盤、滑鼠器、掃描儀、數碼相機和語音輸入系統、手寫輸入系統、IC卡輸入系統。
輸出設備中的顯示系統、各種列印機和繪圖儀,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外存儲設備,多媒體設備中的光碟驅動器、音效卡、音箱、視頻卡、電視接收卡、SCSI卡及攝像頭等多媒體適配器,網路設備中的數據機、網卡、集線器、路由器、網橋、網關和交換機。
⑵ 顯示器在計算機中是屬於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
顯示器是輸出設備 觸摸屏是輸入設備
你可以這樣理解:你從電腦得到的就是輸出設備專,比如顯示器,音箱,列印屬機。
你把東西傳遞給電腦的設備就是輸入設備,比如鍵盤,滑鼠,掃描儀,觸摸屏。
⑶ 普通顯示器是一種什麼設備
顯示器屬於輸出設備。
擴展:
一台家用台式電腦,包括主機、顯示器、滑鼠、鍵盤。其中顯示器屬於輸出設備、鍵盤和滑鼠屬於輸入設備。
⑷ 顯示設備分類介紹
最簡單的顯示設備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顯示器。電腦顯示器是顯示設備的一種,手機顯示屏也是顯示器的一種,電視用於播放畫面的也是顯示設備。顯示設備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使用。那麼顯示設備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來看看顯示設備的種類和介紹,看看顯示設備包括哪一些,有什麼作用。
一、數碼管顯示器
數碼管顯示器是一種輸出設備,它可以顯示數字或簡單的數文字。數碼管顯示器擁有數個發光二極體或液晶用以顯示內容,現時它們大多用在計算器和手錶上。是一種簡單、基礎的顯示器。此外將大量發光二極體或液晶高密度的鋪設成形,再通過晶元控制發光的順序和位置,也可以形成一種可以在遠距離觀看的圖像,很多大型購物中心的戶外廣告顯示屏就是用的這種技術。
二、三維顯示器
全息顯示器以及全息影像技術(Holographicdisplay),注意該技術並非全息攝影(holography)、也並非是利用全息屏幕進行背投的全息投影技術。而是指先行還無法穩定實現,經常可見於科幻作品的全息投影技術。在中國,一般稱為全息空氣投影。光場顯示器以及光場顯示技術和體三維顯示技術!
三、機械式顯示器
除了電子顯示器外,機械顯示器也是一種聲像及觸感的輸出設備。機械式顯示器不代表設備不用電,只是這種顯示器不以電子(數碼)方式輸出信息。翻牌式顯示器(Split-flapdisplay)上個世紀的機場信息顯示器以及一些鬧鍾的時間顯示經常使用的技術。翻點式顯示器(Flip-discdisplay)和翻牌式差不多,可以顯示的文字圖樣變化更加豐富。
四、旋轉式顯示器
插板,鑒於顯示器是一種十分寬泛的定義。可以自動或手動替換的插板也是機械顯示器的一種,比如火車車廂外側的目的地指示牌,每次抵達終點站都會被乘務員更換。盲文顯示器(Tactileelectronicdisplays,也稱refreshableBrailledisplay)信號裝置的關閉狀態(上)和打開狀態(下)信號裝置的關閉狀態(上)和打開狀態(下)信號裝置(Tell-tale)一種十分常見的以背光來顯示預設字元的顯示器,經常被用於汽車儀表盤。
以上,就是顯示設備的分類和介紹。顯示設備是一種採用數字輸出的方式進行顯示的一種設備,這種設備一般用於電子行業。我們平時使用的是數碼管顯示設備,這種主要採用的是比較簡單的文字輸出,可以使用二極體進行顯示,大部分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電腦使用的就是這一種。另外的幾種顯示設備的使用比較少,一般是在一些商業場所和交通樞紐場所使用。
⑸ 顯示器也屬於電腦外設
外設:來外部設備
電腦外自設就是電腦外部設備
相對外部自然是內部,內部又是哪裡呢?
先搞清楚電腦到底是指哪部分吧
不要以為擺在你面前的東西就叫電腦
其實只有機箱裡面那一堆東西才真正屬於電腦
包括主板,電源,內存,CPU,硬碟幾樣
外設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而顯示器只是用來顯示電腦信息的輸出設備,
滑鼠鍵盤是用來輸入信息的輸入設備,都屬於外設
至於光碟機和軟碟機,說真的我也不太清楚,我想應該屬於外設吧
而其他的東西什麼U盤拉,MP3啦,攝像頭什麼的都屬於外設
當然,
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機箱內部以外的與電腦連接的設備都屬於外設
雖然有點以偏蓋全,但其實也差不多了
⑹ 顯示器的種類有哪些
指薄膜晶體管,意即每個液晶像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像素點後面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從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是目前最好的LCD彩色顯示設備,現在所有的LCD都是使用TFT屏,TN屏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VA屏,IPS屏。首先我們從面板開始,市場上現在熱門的面板,面板類型大致可分為VA、IPS和TN三類,它們因各自所採用的材料和結構的差異,其特點也不盡相同。
(一)VA類面板是現在高端液晶應用較多的面板類型,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視角度是該類面板定位高端的資本,但是價格也相對TN面板要昂貴一些。VA類面板又可分為由富士通主導的MVA面板和由三星開發的PVA面板,後者和前者的關系是繼承和改良。
富士通的MVA技術(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廣視角液晶面板技術。該類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視角度,通常可達到170°,改良後的VA類面板可視角度可達接近水平的178°,並且響應時間可以達到20ms以下。通過技術授權,我國台灣省的奇美電子(奇晶光電)、友達光電等面板企業均採用了這項面板技術。
PVA則是三星獨家推出的一種面板類型,它在富士通MVA面板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是一種圖像垂直調整技術,該技術直接改變液晶單元結構,讓顯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獲得優於MVA的亮度輸出和對比度,早期的PVA響應時間和MVA一樣都是25ms。去年三星在PVA基礎上又延出改進型S-PVA,可視角度可達170度,配合加壓晶元,S-PVA的響應時間已經提高到灰階水平,而對比度超過700:1。
(二) IPS型面板:IPS面板,最大的優勢在於色彩還原的准確,因此在幾乎所有的專業或准專業液晶顯示器上我們看到的都是IPS面板。突出特點是可視角度大、色彩亮麗、畫面細膩,目前應用於顯示器的主要液晶面板類型之一.
IPS型面板是2001年由日本日立首先推出的,它利用液晶分子平面切換的方式來改善視角,利用空間厚度、摩擦
強度並有效利用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讓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轉角度來增加視角;在商品的製造上不須額外加補償膜,顯示視覺上也能達到較高的對比度。在視角的提升上可達到160度,響應時間縮短至40ms以內。所以IPS型液晶面板具有可視角度大、顏色細膩等優點,看上去比較通透,不過響應時間較慢和對比度較難提高也是這類型面板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點。而第二代的IPS面板,即S-IPS面板則引入了新技術來改善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階逆轉現象。現在市場上採用這類面板的產品有:蘋果M9177、 明基FP2092等
(三) TN型面板:TN全稱為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突出特點是成本低、響應速度快、可通過貼上廣視角補償膜得到較大的可視角度,這種類型的液晶面板應用於入門級和中端的產品中,價格實惠、低廉,被眾多廠商選用。在技術上,與前兩種類型的液晶面板相比在技術性能上略為遜色,它不能表現出16.7M艷麗色彩,只能達到16.2M色彩(6bit面板)但響應時間容易提高。可視角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視角度不會超過160度。現在市面上採用這類面板的LCD佔了9成.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面板並不重要,16.7色和16.2色面板表現區別也不大,但作為朋友,我提醒你一下,面板在一部LCD中,佔了大部分的成本,一塊好的面板,是一台LCD表現好壞的關健因素之一,而且是最關健的一個因素,如果有人對你說"16.7色面板和16.2色面板區別不大",那他就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大家可以把16.7色
和16.2色面板的LCD擺在一起,一定會讓你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再說,如果16.7色面板和16.2面板沒有區別,那為何有些國際大廠,偏要把自己16.2色面板的產品,標稱為16.7色面板呢?毫無疑問在色彩等方面,廣角產品的效果是TN屏所不能妣的,但是不是廣角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優於TN屏呢?其實也不是這樣的,如果用於游戲,那TN屏的效果會更好些,因為廣角屏在速度方面是不如TN屏的,所以我認為還是要接需而購,看你自己的需要而選擇,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
⑺ 顯示器是什麼設備
就是可以讓你看到電腦相關信息跟操作的設備,就是人機對話的顯示的設備
⑻ 顯示器是什麼設備 輸出設備還是輸入設備
顯示器就是拿來看的,通常是指電腦的輸出顯示設備
觸屏顯示器,只是把滑鼠的功能放到了屏幕前的一個設備上了(這個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⑼ 顯示器屬於計算機的什麼設備
跟你的顯卡有關,這有資料。
顯卡的視頻輸出功能(TV-out)都採用S端子輸出,S-Video是由日本人所開發出來的傳輸方式,「S」指的是「Separate(分離)」。簡單地說,S端子的原理是將「Compositive Video信號」中的「Y(輝度)」和「C(彩度)」 隔離傳輸,減少影像傳輸過程中的「分離」、「合成」的程序,藉以求得較理想的畫質。的介面,所以在選擇電視機的搭配上就有了一點局限性。因為在以前的電視上是只有AV埠,而沒有S端子的介面的。當然,你也可以用一些轉接頭來達到接到AV埠上的目的,但是就算不談傳輸損失的問題,AV埠和S埠本身的畫質還是有差異的。
連接電腦和電視機
以XFX GeForce FX5200晶元顯卡為例,這塊顯卡只有兩個輸出介面,視頻輸出(Video out)、DVI顯示器輸出等。中間標著「Video out」的埠就是視頻輸出埠了。具有視頻輸出功能的顯卡一般會附帶連接線,其中包括有:S端子輸出、普通聲音輸出等。先了解一下你的電視機是採用什麼介面的。一般都是用S端子。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接線,接在電視機背後的視頻輸入口上,另外一端則接在顯示卡的視頻輸出口上,視頻線的連接就完成了。當然,只有圖像,沒有聲音也是不爽的。找出隨機附帶的音頻連接線,將一頭連接到音效卡的音頻輸出埠(Audio out),另一端接到電視機相應的音頻輸入埠,即大功告成。
怎樣在操作系統里設置顯卡
我們以現在最流行的Windows XP為例。在打開電腦以前,把電視機與顯示器的TV-out口連接到一起,並且一定要打開電視機電源(否則電腦會因檢測不到這個輸出設備而禁止其相關選項)。打開電腦之後,在桌面上點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屬性」菜單。進入「顯示」對話框之後,點擊「設置」菜單里的「高級」按鈕,你就可以看到「nView」的選項菜單了。
View功能的相關設置選項
進入「nView」的選項菜單之後,你便可以在這里設置有關於多屏顯示的相關選項。在「nView」模式中,「標准」便是禁用此項功能。「水平跨越」是指一個完整的畫面分成水平的一半,然後分別從兩個輸出設備里顯示出來。「復制」可以讓畫面在兩個輸出設備中同時顯示出來。「垂直跨越」就是使畫面分成垂直的一側,分別從兩個輸出設備中顯示出來。因為我們主要是想使畫面可以在電視機中顯示出來,所以這里選擇「復制」選項。再在下面的「顯示」下拉框中選中你喜歡的顯示設備做為主顯示屏。如果你要檢測一下真實的顯示效果,就點擊「檢測顯示屏」來作檢測。當然你如果要進行電視制式的選擇可以選擇右下角的「設備設置」,注意:Windows XP裡面只有PAL制式。在這裡面也可以進行屏幕調整和色彩校正。
一切都設置好之後,按右下角的「應用」,會出現一個使用新顯示設置的會話框,選擇「確定」即可。這里需要注意一下,在Windows桌面可以選擇幾個解析度顯示:640×480、800×600、848×480(16:9),如果解析度再高,電視機屏幕就會無法全部顯示,只顯示左上角的內容。而且由於電視機本身的解析度就比VGA顯示器低,所以在640×480下,需要把系統顯示字體調整為「大字體」才能清楚顯示文字,否則文字根本無法看清。而且在顯示設置中,無論怎樣調整,電視機屏幕的邊緣總空隙,無法像看普通電視時能夠滿屏顯示。所以連接電視機等低解析度的顯示設備,不利於進行文本處理、瀏覽網頁、平面設計等用途,只能看看影片和玩游戲。到此,我們就設置好了帶視頻輸出功能(TV-out)的顯示卡了。
⑽ 計算機的顯示器是一種什麼設備
輸出設備。當然也可能是既是輸出又是輸入,比如觸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