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鑄造收縮率其影響因素有哪些怎樣計算
鑄造收縮率分為線收縮率和體收縮率兩種。
線收縮率是鑄件凝固後冷卻到常溫縮小版的長度和冷權卻後的長度的百分比。計算公式是
線收縮率e=(
l(模具)-l(鑄件))/l(鑄件)*100%
體收縮率是澆注鑄件的金屬液的體積減去鑄件凝固後的體積的差除以凝固後的體積的百分比。計算公式是
體收縮率d=(v1-v2)/v2*
!00%
『貳』 鑄件收縮有什麼缺陷性
鑄造性能,主要指的是合金的鑄造性能,而合金的鑄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流動性能和收縮性能等。鑄件的結構,如果不能滿足合金鑄造性能的要求,則可能產生澆不足、冷隔、縮松、氣孔、裂紋和變形等缺陷。
鑄造合金從液態凝同和冷卻至室溫過程中,其體積和尺寸減少的現象稱為收縮性。包括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三個階段。液態收縮是金屬液由於溫度的降低而發生的體積縮減。凝固收縮是金屬液凝固(液態轉變為同態)階段的體積縮減。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表現為合金體積的縮減,通常稱為「體收縮」。固態收縮是金屬在固態下由於溫度的降低而發生的體積縮減,固態收縮雖然也導致體積的縮減,但通常用鑄件的尺寸縮減量來表示,故稱為「線收縮」。
鑄件收縮不僅影響尺寸,還會使鑄件產生縮孔、疏鬆、內應力、變形和開裂等缺陷,故鑄造用材料的收縮率越小越好。收縮直接影響鑄件的質量。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若得不到補足,會使鑄件產生縮孔和縮松缺陷,固態收縮若受到阻礙會產生鑄造內應力,導致鑄件變形開裂。
1、縮孔和縮松
縮孔是由於金屬的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部分得不到補足時,在鑄件的最後凝固處出現的較大的集中孔洞。縮松是分散在鑄件內的細小的縮孔。縮孔和縮松都能使鑄件的力學性能下降,縮松還能使鑄件在氣密性試驗和水壓試驗時出現滲漏現象。生產中可通過在鑄件的厚壁處設置冒口的工藝措施,使縮孔轉移至最後凝固的冒口處,從而獲得完整的鑄件。冒口是多餘部分,切除後便獲得完整、緻密的鑄件;也可以通過合理地設計鑄件結構,避免鑄件局部金屬積聚,來預防縮孔的產生。
2、變形與開裂
鑄件在凝固後繼續冷卻過程中,若固態收縮受到阻礙就會產生鑄造內應力,當內應力達到一定數值時,鑄件便產生變形甚至開裂。鑄造內應力主要包括收縮時的機械應力和熱應力兩種,機械應力是由鑄型、型芯等外力的阻礙收縮引起的內應力;熱應力是鑄件在冷卻和凝固過程中,由於不同部位的不均衡收縮引起的內應力。
『叄』 收縮性對鑄件的質量影響
合金收縮性及其對鑄件質量的影響
鑄件在凝固和冷卻過程中,體積和尺寸減小的現象稱為收縮。金屬從澆注溫度冷卻到室溫要經歷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和固態收縮三個收縮階段。在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階段鑄件易產生縮孔、縮松缺陷。這兩個階段的收縮量通常用體收縮率來表示。固態收縮階段只引起鑄件外部尺寸變化,使鑄件易產生內應力、變形和裂紋等缺陷。其收縮量用線收縮率表示。
2.影響合金收縮的因素
(1)化學成分不同的鑄造合金有不同的收縮率。在常用合金中,鑄鋼收縮率最大,灰口鑄鐵最小。硅元素促進收縮率減小,硫使收縮率增大。
(2)澆注條件澆注溫度越商,合金過熱度就越大,則液態收縮量也增大。澆注速度很慢或明冒口中不斷補澆高溫合金液,使鑄件液態和凝固收縮及時得到補償,鑄件總體積收縮減小,縮孔容積也減小。
(3)鑄型條件和鑄件結構鑄型材料對鑄件冷卻速度影響很大。濕型比干型的冷卻能力大,使凝固區域變窄,縮松減少。金屬型冷卻能力更大,故縮松更顯著減少。
合金在鑄型中不是自由收縮,而是受阻收縮。受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鑄型和型芯對合金收縮的機械阻力;另一方面是由於鑄件結構各部分冷卻速度不同,相互制約而對收縮產生阻力。因此,鑄件的實際線收縮率比合金的自由線收縮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