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輪廓度怎麼測量
具體要看什麼樣的輪廓度,有的可以用投影儀測量,有的則需要用三坐標打點測量,還有的需要用輪廓儀量測。
『貳』 圖紙線輪廓度怎麼測量求高手解答,可以不要基準,說的好的給分
圖紙中要求測量的是線輪廓度,也就是這個件周長的一個輪廓度,首先後面要求基準ADE了, 就必須把基準評價進去,不然值是完全不一樣的。線輪廓度可以用SJ5700輪廓測量儀測量,該輪廓測量儀可測量工件的半徑、角度、坐標、距離、圓、圓截面。
常用的測量方法有:樣板檢驗法 樣板是量規的一種形式,有「對合」樣板與「疊合」樣板之分。
(2)軸承輪闊度如何自己測量擴展閱讀:
無基準的線輪廓誤差檢測-透光法注意:盡量採用自然光或光線柔和的日光燈光源以保證光隙的清晰度。測量的准確度與接觸面的粗糙度密切相關,應盡量選擇表面粗糙度較小的表面進行測量。由於是憑視覺觀察。
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可通過與標准光隙比較估讀誤差值的大小。將輪廓樣板按規定的方向放置在被測零件上,根據透過光線的強弱判斷間隙大小,取最大間隙作為該零件的線輪廓度誤差。
測量儀器:偏擺儀、百分表、數據採集儀。測量原理:數據採集儀會從百分表中自動讀取測量數據,然後由數據採集儀軟體里的計算軟體自動計算出所測產品的面輪廓度誤差。
最後數據採集儀會自動判斷所測零件的面輪廓度誤差是否在面輪廓度公差范圍內,如果所測面輪廓度誤差大於面輪廓度公差值,採集儀會自動發出報警功能,提醒相關操作人員該產品不合格。
『叄』 形位公差中的平面度、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面輪廓度定義和測量
形位公差及其檢測方法
一、概念:
1.1定義:
形狀公差:單一實際要素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位置公差: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形位公差: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的總稱。它控制著零件的實際要素在形狀、位置及方向上的變化。
形位公差帶:用以限制實際要素形狀或位置變動的區域。由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四個要素所確定。
公差原則: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獨立原則與相關要求。
獨立原則:圖樣上給出的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各自獨立,彼此無關,分別滿足要求的公差原則。
相關要求:圖樣上給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關的公差要求。具體可分為包容要求(E)、最大實體要求(M)、最小實體要求(L)和可逆要求(R)。
1.2形位公差的項目及符號:
2.8跳動量的測量:
建立基準,並使被測件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的旋轉。指示表面固定位置上的變動量反映該截面的圓跳動值;指示表沿被測要素的理想方向移動(連續或間斷),則指示表的示值最大變動量為全跳動值。無特殊規定時,提示表的測頭均應垂直於被測要素。
『肆』 測量軸承的圓度和磨損度要用什麼
圓度用圓度儀;
軸承磨損沒有專用的測量方法與設備,視磨損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參考:輪廓度、游隙儀、滾道尺寸、滾道橢圓度、滾動體尺寸等的實測結果與工藝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