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免維護軸承為什麼老損壞

免維護軸承為什麼老損壞

發布時間:2022-07-27 00:17:14

1. 引起軸承疲勞破壞的具體原因一般有哪些

(1)軸承工作表面質量下降在修理中採用刮研時,由於刮削的表面質量不高,特別是刮削時跳刀而產生的波浪式跳刀痕,將成為疲勞破壞的基點。 由於軸承工作表面凸凹不平,凸起處會使油膜間隙減小,使油膜壓力和溫度急劇升高,形成一個額外的高溫高壓。當這一高壓與油膜承受的峰值壓力方向相同時,由於壓力的迭加,凸起處形成比光滑處更大的交變載荷區。另外,在該處還由於表面不平而產生應力集中。因此,由於刮研不良而使軸承表面質量達不到租糙度等級要求,是導致軸承合金疲勞剝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輕度反復擦傷軸承的輕度反復擦傷,不僅會導致軸承的深度磨損,而且會導致軸承合金層的疲勞。由於輕度反復擦傷。金屬之問的直接接觸不斷發生。致使凸起處的溫度升的更高,疲勞裂紋的產生和發展更為快速,疲勞強度大為降低。 (3)其他因素的影響軸承間隙不當、軸與軸承的幾何形狀和相互位置偏差過大、合金層過厚、軸承座孔不規矩等引起軸承變形、軸承超載及工作溫度過高等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軸承的疲勞強度。

2. 電機軸承經常損壞的原因

損壞的原因
(1)軸承的潤滑脂過多,其熔化流出,甩到繞組上,腐蝕繞組。
(2)軸承安裝不當或安裝帶輪不正確,外力使軸承內外圈裝歪,致使轉動不靈活,軸承發熱損壞。
(3)軸承滾柱滾珠,內外套圈滾珠支架嚴重磨損和發生金剝落,造成電機異響,以致電機掃鏜燒毀。
(4)電機軸向沒有竄量,軸承外蓋與軸承外套之間間大小。電機運轉時,轉子受熱膨脹時伸長,致使軸承發熱。
(5)電機端蓋沒上好,止口沒有靠緊,或軸承蓋上不均,使滾珠偏出軌道旋轉而發熱。
(6)防護不好,軸承內進水或粉塵,使軸承得不到良好潤滑而損壞。
防範措施:軸承的潤滑脂的選擇要合適,應根據其類型尺寸和運行條件來選擇。潤滑脂填充量要合適,一般為軸承室1/2-2/3為宜
改善密封裝置

3. 軸承失效的原因有哪些呢

軸承的失效原因如下:
一製造因素
1、產品結構設計的影響
產品的結構設計是根據使用性能目標值來確定的,這些目標值如載荷容量、壽命、精度、可靠性、振動、磨損、摩擦力矩等。在設計時,由於各種原因,會造成產品設計與使用的不適用或脫節,甚至偏離了目標值,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產品的早期失效。
2、材料品質的影響
軸承工作時,零件滾動表面承受周期性交變載荷或沖擊載荷。由於零件之間的接觸面積很小,因此,會產生極高的接觸應力。在接觸應力反復作用下,零件工作表面將產生接觸疲勞而導致金屬剝落。
就材料本身的品質來講,其表面缺陷有裂紋、表面夾渣、折疊、結疤、氧化皮和毛刺等,內部缺陷有嚴重偏析和疏鬆、顯微孔隙、縮孔、氣泡、白點、過燒等,這些缺陷都是造成軸承早期疲勞剝落的主要原因。
在材料品質中,另一個主要影響軸承疲勞性能的因素是材料的純潔度,其具體表現為鋼中含氧量的多少及夾雜物的數量多少、大小和分布上。
3、熱處理質量的影響
軸承熱處理包括正火、退火、滲碳、淬火、回火、附加回火等。其質量直接關繫到後續的加工質量及產品的使用性能。
4、加工質量的影響
首先是鋼材金屬流線的影響。鋼材在軋制或鍛造過程中,其晶粒沿主變形方向被拉長,形成了所謂的鋼材流線(纖維)組織。試驗表明,該流線方向平行於套圈工作表面的與垂直的相比,其疲勞壽命可相差2。5倍。其次是磨削變質層。磨削變質層對軸承的疲勞壽命與磨損壽命有很大的影響。變質層的產生使材料表面層的組織結構和應力分布發生變化,導致表面層的硬度下降、燒傷,甚至微裂紋,從而對軸承疲勞壽命產生影響。
受冷熱加工條件及質量控制的影響,產品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質量不穩定或加工誤差,如熱加工的材料淬、回火組織達不到工藝要求、硬度不均勻和降低,冷加工的幾何精度超差、工作表面的燒傷、機械傷、銹蝕、清潔底低等,會造成軸承零件接觸不良、應力集中或承載能力下降,從而對軸承疲勞壽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B、使用因素
使用因素主要包括軸承選型、安裝、配合、潤滑、密封、維護等。
不正確的安裝方法很容易造成成軸承損壞或零件局部受力產生應力集中,引起疲勞。過大的配合過盈量容易造成內圈滾道面張力增加及零件抗疲勞能力下降,甚至出現斷裂。
潤滑不良會引起不正常的摩擦磨損,並產生大量的熱量,影響材料組織和潤滑劑性能。如果潤滑不當,即便選用再好的材料製造,加工精度再高,也起不到提高軸承壽命的效果。
密封不良容易使雜質進入軸承內部,既影響零件之間的正常接觸形成疲勞源,又影響潤滑或污染潤滑劑。
根據疲勞產生的機理和主要影響因素,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措施。如對表面起源損傷引起的疲勞,可以通過對零件表面進行表面強化處理,對次表面起源型疲勞可以通過改善材料品質等措施。而提高零件加工質量尤其是零件表面質量、提高使用質量、控制雜質流入軸承內部、保證潤滑質量等措施對預防和延緩疲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表麵塑性變形
表麵塑性變形主要是指零件表面由於壓力作用形成的機械損傷。在接觸表面上,當滑動速度比滾動速度小得多的時候會產生表麵塑性變形。
表麵塑性變形分為一般表麵塑性變形和局部表麵塑性變形兩類。
A、一般表麵塑性變形
是由於粗糙表面互相滾動和滑動,同時,使粗糙表面不斷產生塑性碰撞所造成,其結果形成了冷軋表面,從外觀上看,這種冷軋表面已被輾光,但是,如果輾光現象比較嚴重,在冷軋表面上容易形成大量淺裂紋,淺裂紋進一步發展可能(在粗糙表面區域區)導致顯微剝落,但這種剝落很淺,只有幾個微米,它能夠覆蓋很寬的接觸表面.
根據彈性流體動壓潤滑理論,一般表麵塑性變形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兩個粗糙表面直接接觸,其間沒有形成承載的彈性流體動壓潤滑膜.因此,當油膜潤滑參數小於一定值時,將產生的一般表麵塑性變形.一般油膜潤滑參數值越小表麵塑性變形越嚴重.
B、局部表麵塑性變形
局部表麵塑性變形是發生在摩擦表面的原有缺陷附近。最常見的原有缺陷,如壓坑(痕)、磕碰傷、擦傷、劃傷等。
1、壓坑(痕)
壓坑(痕)是由於在壓力作用下硬質固體物侵入零件表面產生的凹坑(痕)現象。
壓坑(痕)的形態特徵是:形狀和大小不一,有一定深度,壓坑(痕)邊緣有輕微凸起,邊緣較光滑。
硬質固體特的來源是軸承零件在運轉中產生的金屬顆粒、密封不良造成軸承外部雜質侵入。
壓坑(痕)產生的部位主要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
預防壓坑(痕)的措施主要有: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軸承的清潔度、改善潤滑、提高密封質量等。
2、磕碰傷
磕碰傷是由於兩個硬質特體相互撞擊形成的凹坑現象。
磕碰傷的形態特徵視兩物體形狀和相互撞擊力的不同其形狀和大小不一,但有一定深度,在其邊緣處常有突起。
磕碰傷主要是操作不當引起的。產生部位可以在零件的所有表面上。
預防磕碰傷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操作者的責任心、規范操作、改進產品容器的結構和增加零件的保護措施等。
3、擦傷
擦傷是兩個相互接觸的運動零件,在較大壓力作用下因滑動摩擦產生的金屬遷移現象。嚴重時可能伴隨燒傷的出現。
擦傷的形狀不確定,有一定長底和寬度,深度一般較淺,並沿滑動(或運動)方向由深而淺。
擦傷可以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產生也可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
軸承製造成過程中的擦傷預防措施與磕碰傷的預防措施相同。使用中的擦傷預防措施主要是從防止「打滑」方面考慮,改進產品內部結構、提高過盈配合量、調整游隙、改善潤滑、保證良好接觸狀態等。
4、劃(拉)傷
劃(拉)傷是指硬質和尖銳物體在壓力作用下侵入零件表面並產生相對移動後形成的痕跡。
劃傷一般呈線型狀,有一定深度,寬度比擦傷窄,劃傷的傷痕方向是任意的,長度不定。產生部位主要在零件的工作表面和配合表面上。而拉傷只發生在軸承內徑(過盈)配合面上,傷痕方向一般與軸線平行,有一定長度、寬度和深度,並成組出現。
劃傷可以在軸承製造過程中產生也可在使用中產生。而拉傷只發生在軸承安裝拆卸過程中。
預防軸承製造過程中的劃傷與預防磕碰傷的措施相同。預防使用中劃傷與預防壓坑(痕)的措施基本相同。
預防拉傷的措施是嚴格安裝拆卸規程、保證配合面的清潔、安裝時在配合面上適當潤滑等。
綜上所述,預防表麵塑性變形的措施是要正確選用軸承、增強材料的耐磨性,保證潤滑的有效性、注意安裝方法、提高軸承密封裝置的密封性等。
三、磨損
在力的作用下,兩個相互接觸的金屬表面相對運動產生摩擦,形成摩擦副。磨擦引起金屬消耗或產生殘余變形,使金屬表面的形狀、尺寸、組織或性能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磨損。
磨損過程包含有兩物體的相互作用、黏著、擦傷、塑性變形、化學反應等幾個階段。其中物體相互作用的程度對磨損的產生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磨損的基本形工有:疲勞磨損、黏著磨損、磨料(粒)磨損、微動磨損和腐蝕磨損等。
產生磨損的主要原因:
A、異物通過了密封不良的裝置(或密封圈)進入了軸承內部。
B、潤滑不當。如潤滑油中的雜質未過濾干凈、潤滑方式不良、潤滑劑選用不當、潤滑劑變質等。
C、零件接觸面上的材料顆粒脫離,
D、銹蝕。如,由於軸承使用溫度變化產生的冷凝水、潤滑劑中添加劑的腐蝕性特質等原因形成的銹蝕。
實際中多數磨損屬於綜合性磨損,預防對策應根據磨損的形式和機理分別採取措施。
對於微動磨損,可以採用小游隙或過盈配合來減少使用過程中的微動磨損;可在套圈與滾動體之間採用稀潤滑劑潤滑或分別包裝來減少運輸過程的微動磨損;另外,軸承應放在無振動環境下保管,或將軸承內外圈隔離存放可以防止保管過程中產生的微動磨損。
對於黏著磨損可以採取提高加工精度、增強潤滑效果等措施來解決。
對於磨料(粒)磨損,可以採用表面強化處理、表面潤滑處理(如滲硫、磷化、表面軟金屬膜塗層等)、改善軸承密封結構、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保證潤滑油過濾質量、減少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對表面的損傷等方法來解決。
對於腐蝕磨損,應減少軸承使用環境中腐蝕物質的侵入、對零件表面進行耐腐蝕處理或採用耐腐蝕材料製造產品等手段來解決。另外,還可以從產品結構設計和製造的角度進行改進,如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減少磨削加工中產生的變質層、保證彈性流體動壓潤滑膜等實現預防磨損的目的。
四、腐蝕
金屬與其所處環境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變化所引起的消耗稱為腐蝕。
金屬腐蝕的形式多種多樣,就金屬與周圍介質作用的性質來分可以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兩類
化學腐蝕是由於金屬與周圍介質之間的純化學作用引起的。其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但有腐蝕物質產生。這種物質一般都覆蓋在金屬表面上形成一層疏鬆膜.化學反應形成的腐蝕機理比較簡單,主要是物體之間通過接觸產生了化學反應,如金屬在大氣中與水產生的化學反應形成的腐蝕(又稱為銹蝕)
電化學腐蝕是由於金屬與周圍介質之間產生電化學作用引起的。其基本特點是在腐蝕的同時又有電流產生。電化學反應的腐蝕機理主要是微電池效應。
就滾動軸承而言,產生腐蝕的主要原因有:
A、軸承內部或潤滑劑中含有水、鹼、酸等腐蝕物質
B、軸承在使用中的熱量沒有及時釋放,冷卻後形成水分
C、密封裝置失效
D、軸承使用環境濕度大
E、清洗、組裝、存放不當
腐蝕產生部位:零件各表面都會有。按程度有腐蝕斑點或腐蝕坑(洞),斑點和蝕坑一般呈零星或密集分布,形狀不規則,深度不定,顏色有淺灰色、紅褐色、灰褐色、黑色。
對於金屬材料來說,消除腐蝕是比較困難的,但可以減緩腐蝕的發生,防止軸承與腐蝕物質接觸,可以通過合金化,表面改性等方法提高耐腐蝕能力,使得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穩定緻密與基體結合牢固的鈍化膜。
六、蠕動
受旋轉載荷的軸承套圈,如果選用間隙配合,在配合表面上會發生圓周方向的相對運動,使配合面上產生磨擦、磨損、發熱、變形,造成軸承不正常損壞。這種配合面周向的微小滑動稱為蠕動或爬行。
蠕動形成的機理是當內圈與軸配合過盈量不足時,在內圈與軸之間的配合面上因受力產生彈性變形而出現微小的間隙,造成內圈與軸旋轉時在圓周方向上的不同步、打滑,嚴重時在壓力作用下發生金屬滑移。在外圈與殼體也同樣會出理類似的情況。
蠕動形貌特徵在一些方面具有腐蝕磨損和微動磨損的某些特徵。蠕變在形成過程中也有一些非常細小的磨損顆粒脫落並立即局部氧化,生成一種類似鐵銹的腐蝕物。其區別主要根據它們的位置和分布來判斷,如果零件沒有受到腐蝕又出現了褐色銹斑,銹斑的周圍常常圍繞著一圈碾光區,出現的部位又在軸承的配合表面上,那麼可能就是蠕動。發生蠕動的配合面上,或出現鏡面狀的光亮色,或暗淡色,或咬合狀,蠕動部位與零件原表面有明顯區別。
在軸承的端面由於軸向壓緊力不足。或懸臂軸頻繁撓曲,運轉一定時間後也會出現蠕動的特徵。
產生蠕動的主要原因是內,外圈與軸或軸承座的配合過盈量不足,或載荷方向發生了變化。
預防的措施:採用過盈配合並適當提高過盈量,在採用間隙配合的場合的場合可用黏結劑將兩個配合面固定或沿軸(或軸承座)的軸向方向將軸承緊固。
六 燒傷
軸承零件在使用中受到異常高溫的影響,又得不到及時冷卻,使零件表面組織產生高溫回火或二次淬火的現象稱為燒傷。
燒傷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潤滑不良、預載荷過大、游隙選擇不當、軸承配置不當、滾道表面接觸不良、應力過大等因素所致。如:
A、在軸向游動軸承中,如果外圈配合的過緊,不能在外殼孔中移動;
B、軸承工作中運轉溫度升高,軸的熱膨脹引起很大的軸向力,而軸承又無法軸向移動時;
C、由於潤滑不充分,或潤滑劑選用不合理、質量問題、老化和變質等;
D、內外圈運轉溫度差大,加上游隙選擇不當,外圈膨脹小內圈大呈過盈導致軸承溫度急劇升高;
E、軸承承受的載荷過大和載荷分布均勻,形成應力集中;
F、零件表面加工粗糙,造成接觸不良或油膜形成困難。
燒傷的形貌特徵可以根據零件表面的顏色不同來判斷。軸承在使用中由於潤滑劑、溫度、腐蝕等原因。零件表面會發生變化,顏色主要有淡黃色、黃色、棕紅色、紫藍色及藍黑色等,其中淡黃色、黃色、棕紅色屬於變色,若出現紫藍色或藍黑色的為燒傷。燒傷容易造成零件表面硬度下降或出現微裂紋。
燒傷產生的部位主要發生在零件的各接觸表面上,如圓錐滾子軸承的擋邊工作面、滾子端面、應力集中的滾表面等。
燒傷的預防可根據燒傷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如正確選用軸承結構和配置、避免軸了砂承受過大的載荷、安裝時採用正確的安裝方式防止應力集中、保證潤滑效果等。
七、 電蝕
電蝕是由電流放電引起,致使軸承零件表面出現電擊的傷痕,此種損傷稱為電蝕。在兩零件接觸面間一般存在一層油膜,該油膜一定有的絕緣作用,當有電流通過軸承內部時,在兩面三刀零件接觸表面形成電壓差,當電壓差高到足以擊穿絕緣層時就會在兩零件接觸表面處產生火區放電,擊穿油膜放電,產生高溫,造成局部表面的熔融,形成弧凹狀或溝蝕。受到電蝕的零件,其金屬表面被局部加熱和熔化,在放大鏡下觀察損傷區域一般呈現斑點、凹坑、密集的小坑,有金屬熔融現象,電蝕坑呈現火山噴口狀。電蝕會使零件的材料硬度下降,並加快磨損發生速度,也會誘發疲勞剝落。
預防電蝕的措施是在焊接或其他帶電體與軸承接觸時加強軸承的絕緣或接地保護,防止電荷的聚集並形成高的電位差,避免放電現象產生。防止電流與軸承接觸。
八、裂紋和缺損
當軸承零件所承受的應力超出材料的斷裂極限應力時,其內部或表面便發生斷裂和局部斷裂,這種使材料出現不連續或斷裂的現象稱為裂紋。
在材料表面或表層下有一種貌似毛發的細微裂紋稱為發紋。當發紋擴展到一定程度,使得部分材料完全脫離零件基體的現象稱為斷裂。
裂紋一般呈線狀,方向不定,有一定長度和深(寬)度,有尖銳的根部和邊緣。裂紋有內部裂紋和表面裂紋之分,也有肉眼可見和不可見兩種形式,對於肉眼不可見裂紋需要採用無損檢測的方法進行觀察。發紋一般呈細線狀,方向沿鋼材軋制方向斷續分布,有一定長度和深度,有時單條有時數條出現。
裂紋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影響因素很多,如原材料、鍛造、沖壓折疊、熱處理、磨削、局部過大的應力等。發紋形成的原因是鋼材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氣泡或夾雜,經軋制變形後存在於材料表層。對於肉眼不可見裂紋需要採用無損檢測的方法進行觀察。
裂紋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在製造方面應控制原材料缺陷如非金屬夾雜、表面夾渣、折疊、顯微孔隙、縮孔、氣泡等。控制加工應力如熱處理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磨削應力、沖壓應力等。在使用方面注意軸承安裝過程中的非正常敲(撞)擊以及安裝不良造成的局部應力過大等。另外,還要保證潤滑,增強密封效果,控制外部雜質流入,避免軸承與腐蝕性物質接觸等。
九、保持架損壞
當滾動體進入或離開承載區域時,保持架將受到帶有一定沖擊性質的拉(壓)應力作用,尤其是滾子軸承的滾子產生傾斜時所受到的應力會更大。在這種應力的反復作用下,保持架的兜孔、過梁、鉚釘會出現變形、磨損、疲勞,甚至斷裂現象。另外,不正確的安裝方式也會損壞保持架。保持架相對套圈的強度一般較弱(尤其是沖壓保持架),如果安裝不得當,將安裝力直接施加在保持架上,很容易造成保持架變形。沖壓保持架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過大也是造成保持架損壞的原因之一。
防止保持架損壞的措施可以從設計、製造、安裝方面考慮。保持架在運轉中受到的拉(壓)應力是無法避免的。但提高保持架的強度可通過適當增加保持架過梁(鉚釘)強度來解決。滾子產生傾斜可以通過提高製造和安裝質量來解決。改善潤滑條件有助於減少磨損。對沖壓保持架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應力可採用振動光飾等方法支除或減少應力。
十、尺寸變化
軸承運轉一定時間以後,會出現游隙減小或增大的現象。通過對零件尺寸檢測可以發現軸承內、外圈或滾動體直徑方向的尺寸發生了變化(增大或減小),影響軸承的正常旋轉精度。若沒有了游隙,會出現摩擦磨損加劇、工作溫度上升、甚至「卡死」等現象。若游隙變大,會出現振動或雜訊增大、旋轉精度降低、應力集中等情況。軸承內徑增大還很可能出現「甩圈」現象。
軸承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保留了一定數量的殘佘奧氏體,而奧氏體是一種不穩定相,隨著時間或溫度的變化,奧氏體將逐步轉變為較穩定的馬氏體組織,由於馬氏體組織的體積大於奧氏體組織,因此,在轉變過程中零件的體積將發生漲大。而馬氏體組織自身也會產生分解,馬氏體分解的結果會出現尺寸收縮的現象。軸承工作溫度高對奧氏體的轉變和馬氏體的分解有促進作用。還有一種情況,零件在內應力釋放過程中也會引起尺寸的改變。
從預防或控制零件尺寸穩定性的角度考慮,可以在軸承零件熱處理時對不穩定的殘余奧氏體組織進行穩定化處理。另外,在使用中應保證軸承的使用溫度低於軸承允許的工作溫度,以防止尺寸出現較大的變化。
十一、使用不當引起的損壞
軸承使用不當引起的損壞在軸承失效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軸承使用不當涉及軸承選型、軸承配置、軸承支承結構、配合、安裝、潤滑、密封、維護保養等諸多方面。軸承失效與使用不當密不可分。
十二、其他損傷
A、變色
變色是由於軸承在運轉過程中因發熱引起的表面顏色變化。另外,在溫度作用下潤滑劑中的部分化學物質、磨損的金屬粉末等雜質會黏附在零件表面上也會引起軸承零件顏色變化,這種變色又稱污斑。表面顏色一般呈淡黃色、黃色、茶色、棕紅色、紫藍色及藍黑色等,發熱引起的變色一般沒有深度。對於使用中的軸承若出現深度變色如紫藍色或藍黑色的則有可能形成了燒傷。零件腐蝕也會引起變色,但這類變色有一定深度。
軸承零件在運轉過程中,因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若潤滑不充分或散熱條件差,熱量得不到及時的冷卻或擴散,熱量的聚積使軸承溫度很快升高,溫度升高會使附著在軸承零件表面的油膜產生氧化現象,形成一種淺褐色的氧化制,沉積附著在軸承的表面上。但這種變色並不影響軸承的使用,所以允許存生。當軸承因安裝不當(如安裝傾斜)或潤滑不良等原因使軸承處於一種極不正常的工作狀態,引起溫度的急速上升,此時軸承的局部溫度有可能超過軸承零件的回火溫度,甚至更高,並產生嚴重的變色如藍黑色或紫藍色,形成燒傷現象,這種情況的變色軸承就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4. 電梯轎廂反繩輪軸承怎麼老壞,三天一套,一台電梯

如果是2:1放置的曳引鋼絲繩的話對重側與轎廂側均有反繩輪,如果確定是對重輪發出聲響則可能是因為:1、對重側的反繩輪上邊油污過多導致運行摩擦到周圍部件產生異響;2、對重側反繩輪軸承缺少潤滑須加註黃油進行維護;3、一般低速小載重的電梯都是免維護軸承,軸承部有聲響時則需要更換相應軸承。另外說明,如果只是對重側有聲響不是反繩輪的部位也可能是對重塊上邊的壓板松動導致電梯運行時發出響聲。

5. 軸承損害的原因有哪些

一、軸承安裝不當(約佔16%)
1、安裝軸承時使用不當,用錘子直接敲擊軸承,靠滾動體傳遞力,是造成損壞的主要原因。
2、安裝調整不到位,安裝有偏差或未裝到軸承位,造成軸承游隙過大或小。內外圈不處於同一旋轉中心,造成不同心。
3、對於帶密封的,很多客戶在安裝前,喜歡先把密粉拆掉,再填充一些潤滑脂,這種方法都是錯誤的,密封的直接使用即可,因為在生產時已經填充好了潤滑脂,不建議拆封再加油,如有必要,建議把軸承內原裝的潤滑脂全部清洗後,再換新的潤滑脂,避免潤滑脂型號不一致,造成軸承過早損壞。
建議:選擇適當的或專業的軸承安裝工具,安裝完畢要用專用儀器檢測軸的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是否滿足工藝要求。
二、軸承潤滑不良(約佔50%)
據調查,潤滑不良是造成軸承過早損壞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包括:未及時加註潤滑脂或潤滑油;潤滑脂或潤滑油未加註到位;潤滑脂或潤滑油選型不當;潤滑方式不正確等等。一般轉速低於3000轉的,建議採用脂潤滑,比如電機上使用的,一般都採用脂潤滑。
建議:選擇正確的潤滑脂或潤滑油,使用正確的潤滑方式和合理的加註周期。
三、軸承污染(約佔14%)
污染也會導致軸承過早損壞,污染是指有沙塵、金屬屑等進入軸承內部。主要原因包括:安裝前過早打開軸承包裝,造成軸承工作表面侵入污染物;安裝時工作環境不清潔,造成軸承工作表面侵入污染物;軸承的工作環境不清潔,工作介質污染等。
建議:在使用前最好不要拆開軸承的包裝;安裝時保持安裝環境的清潔,對要使用的軸承進行清洗;增強軸承的密封裝置。
四、軸承疲勞(約佔34%)
疲勞破壞是軸承常見的損壞方式。常見的疲勞破壞的原因可能是:軸承長期超負荷運行;未及時維修;維修不當;設備老化等。
建議:合理的選擇軸承的額定負荷,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並保證其回轉精度。

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發明滾動軸承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關於車軸軸承的構造早有記載。從考古文物與資料中看,中國最古老的具有現代滾動軸承結構雛形的軸承,出現於公元前221~207年 (秦朝)的今山西省永濟縣薛家崖村。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軸承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質快速發展時期。
軸承是各類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對主機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機械產品中,軸承屬於高精度產品,不僅需要數學、物理等諸多學科理論的綜合支持,而且需要材料科學、熱處理技術、精密加工和測量技術、數控技術和有效的數值方法及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技術等諸多學科為之服務,因此軸承又是一個代表國家科技實力的產品。
滾動軸承的潤滑目的是減少軸承內部摩擦及磨損,防止燒粘、其潤滑效用如下。

減少摩擦及磨損在構成軸承的套圈、滾動體及保持器的相互接觸部分,防止金屬接觸,減少摩擦、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

在旋轉中,滾動接觸面潤滑良好,則延長。相反地,油粘度低,潤滑油膜厚度不好,則縮短。排出摩擦熱、冷卻循環給油法等可以用油排出由摩擦發生的熱,或由外部傳來的熱,冷卻。防止軸承過熱,防止潤滑油自身老化。

其他
也有防止異物侵入軸承內部,或防止生銹、腐蝕之效果。

6. 離合器分離軸承老是壞是什麼原因

離合器分離軸承出現頻繁損壞有三種情況,一是駕駛習慣不良,那就是換檔後,左腳不離離合器踏板,造成離合器分離軸承長時間工作,所以會損壞。二是安裝不良,安裝後,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沒有調好,造成分離軸承一直旋轉,所以也會在很短時間內出現損壞的情況,第三就是軸承質量的確不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自己損壞了。估計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換好後要好好檢查一下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再有看一下分離拔叉的自由活動量。

7. 滾動軸承燒壞的原因有那些

滾動軸承燒壞的原因有:
(1)初級損壞形式(指未造成事故性損壞時的狀態):
1)軸承滾道、內徑、外徑、滾動體表面的磕傷、劃傷、壓痕;
2)軸承工作表面的磨損;
3)軸承內徑或外徑表面轉動打滑痕跡;
4)軸承配合表面和工作表面腐蝕;
5)滾子端面與擋邊表面摩擦粘連。
(2)後期損壞形式(指造成停機損失時的損壞狀態):
1)軸承載荷區工作表面疲勞剝落;
2)軸承內圈軸向貫穿斷裂,內圈碎裂;
3)軸承外圈徑向斷裂,外圈掉邊,外圈碎裂;
4)軸承套圈、滾子歪曲變形,滾道形成壓坑;
5)滾動體碎裂;
6)保持架歪曲變形,過梁斷裂。
(3)軸承損壞原因分析:
軋輥用軸承事先應當對軸承尺寸進行選擇,然後注重安裝、配合、潤滑、密封和運行維護幾個環節。否則,即使是內在質量無可挑剔的軸承也會很快失效。軸承運行時應連續監控,發現微小的異常應及時判斷排除,不要等到引發惡性循環階段,此時,軸承已損壞得面目全非,主次故障原因混淆,真正原因已無法分析清楚。

閱讀全文

與免維護軸承為什麼老損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器sst是什麼意思 瀏覽:800
機械專業學多少錢 瀏覽:927
建築環境設備是什麼職稱 瀏覽:380
清河縣聚鑫機械鑄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83
機械的械在詞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冰櫃製冷劑壓力低怎麼辦 瀏覽:854
結構實驗載入裝置 瀏覽:959
自動跟蹤太陽裝置電路圖 瀏覽:938
室外鋼塑給水管用什麼閥門 瀏覽:409
供暖閥門怎麼知道是開 瀏覽:154
實驗影像裝置 瀏覽:471
儀表400個點什麼意思 瀏覽:528
多功能裝置瓶都是短導管作用 瀏覽:20
沈陽哪裡有賣拓展運動器材的 瀏覽:478
查心臟病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428
閥門關不住怎麼處理 瀏覽:588
實驗室吸收裝置 瀏覽:251
什麼儀器可以探測金屬長度 瀏覽:779
和元機電閥門管材怎麼樣 瀏覽:719
如何做好設備巡檢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