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軸承型號里各個數字各代表什麼意思
.基本代號
進口軸承
阿基本代號用來表明軸承的內徑、直徑系列、寬度系列和類型,一般最多為五位數,先分述如下:
1)軸承內徑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一、h位數字表示。對常用內徑d=20~480mm的軸承內徑一般為5的倍數,這兩位數字表示軸承內徑尺寸被5除得的商數,
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對於內徑為10mm、12mm、15mm和17mm的軸承,內徑代號依次為00、01、02和03。對於內徑小於10mm和大於
500mm
軸承,內徑表示方法另有規定,可參看
gb/t272—93。
2)軸承的直徑系列(即結構相同、內徑相同的軸承在外徑和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三位數字表示。例如,對於向心軸承和向心推力軸承,0、1
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間的尺寸對比如下圖所示。推力軸承除了用1表示特輕系列之外,其餘與向心軸承的表示一
致。
3)
軸承的寬度系列(即結構、內徑和直徑系列都相同的軸承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四位數字表示。當寬度系圖13-4直徑系列的對比列為0系列
(正常系列)時,對多數軸承在代號中可不標出寬度系列代號o,但對於調心滾子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寬度系列代號0應標出。
直徑系列代號和寬度系列代號統稱為尺寸系列代號。
4)軸承類型代號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五位數字表示(對圓柱滾子軸承和滾針軸承等類型代號為字母)。
2.後置代號
軸承的後置代號是用字母和數字等表示軸承的結構、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後置代號的內容很多,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代號。
1)內部結構代號是表示同一類型軸承的不同內部結構,用字母緊跟著基本代號表示。如:接觸角為15°、25°和40°的角接觸球軸承分別用c、ac和b表示內部結構的不同。
2)軸承的公差等級分為2級、4級、5級、6級、6x級和0級,共6個級別,依次由高級到低級,其代號分別為/pz、/p4『/ps、/p6、/p6x和/po。公差等級中,
6x級僅適用於圓錐滾子軸承;
0級為普通級,在輪承代號中不標出。。
3)常用的軸承徑向游隙系列分為1組、2組、0組、3組、4組和5組,共6個組別,徑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不標出,其餘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分別用/ci、/cz、/c3、/c4、/cs表示。
3.前置代號
軸承的前置代號用於表示軸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離軸承的可分離套圈;k表示軸承的滾動體與保持架組件等等。
『貳』 汽車中的APS是怎樣工作的,原理是什麼。電路是什麼樣的
APS是ERP里的一個原理 APS 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ling 高級計劃與排程技術 你想知道的是汽車ABS原理吧? 給你份轉載資料,希望能幫助你 ABS是一項在80年代末才興起應用的新技術,現在已經成為一般轎車的必裝件了。 據統計,汽車突然遇到情況發剎車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駕駛者往往會一腳將剎車踏板踩到底來個急剎車,這時候的車子十分容易產生滑移並發生側滑,即人們俗稱的「甩尾」,這是一種非常容易造成車禍的現象。造成汽車側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駛速度,地面狀況,輪胎結構等都會造成側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車在緊急制動時車輪輪胎與地面的滾動摩擦會突然變為滑動摩擦,輪胎的抓地力幾乎喪失,此時此刻駕駛者盡管扭動方向盤也會無濟於事。針對這種產生側滑現象的根本原因,汽車專家就研製出車用ABS這樣一套防滑制動裝置。 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有許多類型,現在常見是四通道ABS系統和三通道ABS類型。這些類型的防抱死制動系統的感測器通過檢測車輪的轉速以調整液壓來防止車輪抱死。 有人以為汽車裝配 ABS就以為開車可以隨意性,盲目開快車也不怕,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汽車安裝了ABS在制動的效果方面比沒有安裝 ABS理想,這是肯定的,但ABS也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例如在濕滑的道路上突然剎車,ABS系統可以使駕駛員能夠保持車輛行駛平穩,在較短的距離內將汽車剎住。但在不濕滑的路面上,一般不能縮短剎車距離,但可以減少和避免「甩尾」現象。路面的測試研究表明,在沙石路或其他松軟的路面上,ABS系統甚至會增大車輛的剎車距離,因為剎車距離的長短與路面的摩擦系數和輪胎有關。因此,為了有效減小剎車距離,許多汽車上都安裝有EBD(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譯「電子制動力分配」。EBD在ABS動作之前巳經根據車輛載荷平衡了車輪的地面抓地力,對後輪的制動力進行合理分配,可以有效地縮短汽車制動距離,實際上起到ABS的增補功能。因此許多汽車都有「ABS+EBD」的裝置,改善和提高ABS的功效。 現在汽車裝配的ABS是一種電控裝置,它只能機械地按照巳經編制好的程序來執行動作。如果駕駛者不了解ABS的功能,很可能事與願違。汽車制動時ABS用點剎方式可以防止車輛在制動時喪失轉向能力,起到控制車輛制動狀態時的作用。但根本起到操縱作用是駕駛者,當駕駛者在緊急情況下猛踩制動踏板的同時又急扭方向盤(許多經驗不足或驚慌失措者的本能動作往往是急扭方向盤)。如果車輛沒有安裝ABS導致制動系統抱死,對方向盤的過激反應就不會起作用,此時駕駛者不能通過方向盤來控制車輛移動的方向;但如果安裝了ABS系統讓駕駛者能夠控制方向盤,那麼在慌亂的情況下對方向盤的過激反應就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由於突然急扭方向盤,往往會令汽車突然產生側滑而發生事故。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協會(NHTSA)通過測試認為,安裝有ESP對駕駛者控制車輛可以有很大幫助。ESP(電控行駛平穩系統,英文全稱Electronic Stabilty Program)包含ABS及ASR,是這兩種系統功能上的延伸,它能防止車輪在制動時抱死和在啟動時打滑。ESP不斷地測檢車輛的行駛狀態,當發生緊急情況時它會迅速反應,通過液壓調節器調節每個車輪的制動壓力和干預發動機的牽引力,以降低車輛的側滑危險。有研究表明,ESP能使交通事故降低50%。ABS防抱死系統專題:從ABS到ASR、ESP 10前年,如果轎車安裝有ABS(防抱死制動系統),不但說明該車的安全性能出類拔萃,而且檔次也相當高級。今天,安裝ABS的轎車已經相當普遍,經濟型車也安裝有ABS。隨著對汽車安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中、高檔級的轎車已經不滿足於ABS,還安裝了ASR(驅動防滑系統,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或者ESP(電控行駛平穩系統),使汽車的安全性能進一步提高。 ASR的作用是當汽車加速時將滑動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防止驅動輪快速滑動。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牽引力;二是保持汽車的行駛穩定。行駛在易滑的路面上,沒有ASR的汽車加速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如是後驅動的車輛容易甩尾,如是前驅動的車輛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時,汽車在加速時就不會有或能夠減輕這種現象。在轉彎時,如果發生驅動輪打滑會導致整個車輛向一側偏移,當有ASR時就會使車輛沿著正確的路線轉向。 汽車的牽引力控制可以通過減少節氣門開度來降低發動機功率或者由制動器控制車輪打滑來達到目的,裝有ASR的汽車綜合這兩種方法來工作,也就是ABS/ASR形式。 1 輪速感測器、2 液壓調節器、3 控制單元(CPU)、4 電控油門裝置、5 節氣門 裝有ASR的車上,從油門踏板到汽油機節氣門(柴油機噴油泵操縱桿)之間的機械連接被電控油門裝置所取替。當感測器將油門踏板的位置及輪速信號送至控制單元(CPU)時,控制單元就會產生控制電壓信號,伺服電機依此信號重新調整節氣門的位置(或者柴油機操縱桿的位置),然後將該位置信號反饋至控制單元,以便及時調整制動器。 ESP(電控行駛平穩系統,英文全稱Electronic Stabilty Program)包含ABS及ASR,是這兩種系統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稱得上是當前汽車防滑裝置的最高級形式。 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控制單元通過這些感測器的信號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判斷,進而發出控制指令。 有ESP與只有ABS及ASR的汽車,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ABS及ASR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並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於未然。ESP對過度轉向或不足轉向特別敏感,例如汽車在路滑時左拐過度轉向(轉彎太急)時會產生向右側甩尾,感測器感覺到滑動就會迅速制動右前輪使其恢復附著力,產生一種相反的轉矩而使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上。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的范圍,如果駕車者盲目開快車,現在的任何安全裝置都難以保證其安全。 將來ASR等將變得如同ABS一樣普及,因為ABS、ASR及ESP包含著技術及性能上的貫通。有專家認為在一定的范圍內ASR等裝置有取替4輪驅動的可能。例如轎車,過去人們認為提高轎車行駛性能最好是採用4輪驅動,可是與4輪驅動相比,ASR等裝置更適合轎車。這是因為4輪驅動結構復雜成本高,增加車重而且耗油,而ASR等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在一般城鎮道路上使用效果並不差。 ABS防抱死系統專題:ABS系統的布置形式 ABS防抱死系統專題:ABS系統的布置形式 ABS系統的布置形式 ABS系統中,能夠獨立進行制動壓力調節的制動管路稱為控制通道。 如果對某車輪的制動壓力可以進行單獨調節,稱這種控制方式為獨立控制;如果對兩個(或兩以上)車輪的制動壓力一同進行調節,則稱這種控制方式為一同控制。在兩個車輪的制動壓力進行一同控制時,如果以保證附著力較大的車輪不發生制動抱死為原則進行制動壓力調節,稱這種控制方式為按高選原則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證附著力較小的車輪不發生制動抱死為原則進行制動壓力調節,則稱這種控制方式為按低選原則一同控制。 按照控制通道數目的不同,ABS系統分為四通道、三通道、雙通道和單通道四種形式,而其布置形式卻多種多樣。 四通道ABS 為了對四個車輪的制動壓力進行獨立控制,在每個車輪上各安裝一個轉速感測器,並在通往各制動輪缸的制動管路中各設置一個制動壓力調節分裝置(通道)。 由於四通道ABS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每個車輪的附著力進行制動,因此汽車的制動效能最好。但在附著系數分離(兩側車輪的附著系數不相等)的路面上制動時,由於同一軸上的制動力不相等,使得汽車產生較大的偏轉力矩而產生制動跑偏。因此,ABS通常不對四個車輪進行獨立的制動壓力調節。 三通道ABS 四輪ABS大多為三通道系統,而三通道系統都是對兩前輪的制動壓力進行單獨控制,對兩後輪的制動壓力按低選原則一同控制。 按對角布置的雙管路制動系統中,雖然在通往四個制動輪缸的制動管路中各設置一個制動壓力調節分裝置,但兩個後制動壓力調節分裝置卻是由電子控制裝置一同控制的,實際上仍是三通道ABS。由於三通道ABS對兩後輪進行一同控制,對於後輪驅動的汽車可以在變速器或主減速器中只設置一個轉速感測器來檢測兩後輪的平均轉速。 汽車緊急制動時,會發生很大的軸荷轉移(前軸荷增加,後軸荷減小),使得前輪的附著力比後輪的附著力大很多(前置前驅動汽車的前輪附著力約占汽車總附著力的70%—80%)。對前輪制動壓力進行獨立控制,可充分利用兩前輪的附著力對汽車進行制動,有利於縮短制動距離,並且汽車的方向穩定性卻得到很大改善。 雙通道ABS 雙通道ABS在按前後布置的雙管路制動系統的前後制動管路中各設置一個制動壓力調節分裝置,分別對兩前輪和兩後輪進行一同控制。兩前輪可以根據附著條件進行高選和低選轉換,兩後輪則按低選原則一同控制。 對於後輪驅動的汽車,可以在兩前輪和傳動系中各安裝一個轉速感測器。當在附著系數分離的路面上進行緊急制動時,兩前輪的制動力相差很大,為保持汽車的行駛方向,駕駛員會通過轉動轉向盤使前輪偏轉,以求用轉向輪產生的橫向力與不平衡的制動力相抗衡,保持汽車行駛方向的穩定性。但是在兩前輪從附著系數分離路面駛入附著系數均勻路面的瞬間,以前處於低附著系數路面而抱死的前輪的制動力因附著力突然增大而增大,由於駕駛員無法在瞬間將轉向輪回正,轉向輪上仍然存在的橫向力將會使汽車向轉向輪偏轉方向行駛,這在高速行駛時是一種無法控制的危險狀態。 雙通道ABS多用於制動管路對角布置的汽車上,兩前輪獨立控制,制動液通過比例閥(P閥)按一定比例減壓後傳給對角後輪。 對於採用此控制方式的前輪驅動汽車,如果在緊急制動時離合器沒有及時分離,前輪在制動壓力較小時就趨於抱死,而此時後輪的制動力還遠未達到其附著力的水平,汽車的制動力會顯著減小。而對於採用此控制方式的後輪驅動汽車,如果將比例閥調整到正常制動情況下前輪趨於抱死時,後輪的制動力接近其附著力,則緊急制動時由於離合器往往難以及時分離,導致後輪抱死,使汽車喪失方向穩定性。 由於雙通道ABS難以在方向穩定性、轉向操縱能力和制動距離等方面得到兼顧,因此目前很少被採用。 單通道ABS 所有單通道ABS都是在前後布置的雙管路制動系統的後制動管路中設置一個制動壓力調節裝置,對於後輪驅動的汽車只需在傳動系中安裝一個轉速感測器,如下圖。 單通道ABS一般對兩後輪按低選原則一同控制,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汽車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在附著系數分離的路面上進行制動時,兩後輪的制動力都被限制在處於低附著系數路面上的後輪的附著力水平,制動距離會有所增加。由於前制動輪缸的制動壓力未被控制,前輪仍然可能發生制動抱死,所以汽車制動時的轉向操作能力得不到保障。 但由於單通道ABS能夠顯著地提高汽車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又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優點,因此在輕型貨車上得到廣泛應用。 ABS防抱死系統專題:從ABS到ASR、ESP ABS防抱死系統專題:從ABS到ASR、ESP 10前年,如果轎車安裝有ABS(防抱死制動系統),不但說明該車的安全性能出類拔萃,而且檔次也相當高級。今天,安裝ABS的轎車已經相當普遍,經濟型車也安裝有ABS。隨著對汽車安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中、高檔級的轎車已經不滿足於ABS,還安裝了ASR(驅動防滑系統,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或者ESP(電控行駛平穩系統),使汽車的安全性能進一步提高。 ASR的作用是當汽車加速時將滑動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防止驅動輪快速滑動。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牽引力;二是保持汽車的行駛穩定。行駛在易滑的路面上,沒有ASR的汽車加速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如是後驅動的車輛容易甩尾,如是前驅動的車輛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時,汽車在加速時就不會有或能夠減輕這種現象。在轉彎時,如果發生驅動輪打滑會導致整個車輛向一側偏移,當有ASR時就會使車輛沿著正確的路線轉向。 汽車的牽引力控制可以通過減少節氣門開度來降低發動機功率或者由制動器控制車輪打滑來達到目的,裝有ASR的汽車綜合這兩種方法來工作,也就是ABS/ASR形式。 1 輪速感測器、2 液壓調節器、3 控制單元(CPU)、4 電控油門裝置、5 節氣門 裝有ASR的車上,從油門踏板到汽油機節氣門(柴油機噴油泵操縱桿)之間的機械連接被電控油門裝置所取替。當感測器將油門踏板的位置及輪速信號送至控制單元(CPU)時,控制單元就會產生控制電壓信號,伺服電機依此信號重新調整節氣門的位置(或者柴油機操縱桿的位置),然後將該位置信號反饋至控制單元,以便及時調整制動器。 ESP(電控行駛平穩系統,英文全稱Electronic Stabilty Program)包含ABS及ASR,是這兩種系統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稱得上是當前汽車防滑裝置的最高級形式。 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控制單元通過這些感測器的信號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判斷,進而發出控制指令。 有ESP與只有ABS及ASR的汽車,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ABS及ASR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並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於未然。ESP對過度轉向或不足轉向特別敏感,例如汽車在路滑時左拐過度轉向(轉彎太急)時會產生向右側甩尾,感測器感覺到滑動就會迅速制動右前輪使其恢復附著力,產生一種相反的轉矩而使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上。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的范圍,如果駕車者盲目開快車,現在的任何安全裝置都難以保證其安全。 將來ASR等將變得如同ABS一樣普及,因為ABS、ASR及ESP包含著技術及性能上的貫通。有專家認為在一定的范圍內ASR等裝置有取替4輪驅動的可能。例如轎車,過去人們認為提高轎車行駛性能最好是採用4輪驅動,可是與4輪驅動相比,ASR等裝置更適合轎車。這是因為4輪驅動結構復雜成本高,增加車重而且耗油,而ASR等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在一般城鎮道路上使用效果並不差。 轉速感測器 轉速感測器的功用是檢測車輪的速度,並將速度信號輸入ABS的電控單元。下圖所示為轉速感測器在車輪上的安裝位置。 目前,用於ABS系統的速度感測器主要有電磁式和霍爾式兩種。 電磁式轉速感測器結構 它由永磁體2、極軸5和感應線圈4等組成,極軸頭部結構有鑿式和柱式兩種。 齒圈6旋轉時,齒頂和齒隙交替對向極軸。在齒圈旋轉過程中,感應線圈內部的磁通量交替變化從而產生感應電動勢,此信號通過感應線圈末端的電纜1輸入ABS的電控單元。當齒圈的轉速發生變化時,感應電動勢的頻率也變化。ABS電控單元通過檢測感應電動勢的頻率來檢測車輪轉速。 電磁式輪速感測器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存在下述缺點:一是其輸出信號的幅值隨轉速的變化而變化。若車速過慢,其輸出信號低於1V,電控單元就無法檢測;二是響應頻率不高。當轉速過高時,感測器的頻率響應跟不上;三是抗電磁波干擾能力差。目前,國內外ABS系統的控制速度范圍一般為15~160km/h,今後要求控制速度范圍擴大到8~260km/h以至更大,顯然電磁感應式輪速感測器很難適應。 霍爾輪速感測器 霍爾輪速感測器也是由感測頭和齒圈組成。感測頭由永磁體,霍爾元件和電子電路等組成,永磁體的磁力線穿過霍爾元件通向齒輪。 霍爾輪速感測器具有以下優點:其一是輸出信號電壓幅值不受轉速的影響。;其二是頻率響應高。其響應頻率高達20kHz,相當於車速為1000km/h時所檢測的信號頻率;其三是抗電磁波干擾能力強。因此,霍爾感測器不僅廣泛應用於ABS輪速檢測,也廣泛應用於其控制系統的轉速檢測。 如果ABS的指示燈亮,最好到該車型的指定維修點檢測,不要到一般的維修店修理,因為一般的維修店幾乎沒有專業的ABS維修人員,而且市場上很少有ABS的配件。 ABS車輪感測器及齒圈均安裝在各個車輪上,所以要經常保持感測器探頭及齒圈的清潔,防止有泥污、油污特別是磁鐵性物質沾附在其表面,從而導致感測器失效或輸給計算機的信號錯誤而影響ABS系統的正常工作。所以有時ABS指示燈亮,可以自己清理其表面,ABS就能恢復正常。 據專家介紹,指示燈亮時,有不同的閃動頻率,不同的閃動頻率(稱之為代碼)代表不同的故障。汽車的ABS說明書上都有解碼程序。如某輕型客車閃燈時,測出代碼為2.4,就是指右後調節器進所電磁閥線圈、電纜出現斷路或短路。如果是斷路,只要把感測器插件接觸好,就如電器插座鬆了接上一樣簡單,ABS就正常了。如果是短路,就需更換感測器、控制閥或調節器。不存在「修理」一說,只能是更換零件。 另外,輪速感測器探頭與齒圈之間的間隙一般為0.75mm。輪子軸承軸間間隙過大會直接影響ABS的正常工作,這時就需要調整。 ABS系統的檢修 ABS系統檢修的基本內容包括故障診斷與檢查、故障排除與修理、定期保養與維護。根據ABS的特點,具有一些特殊的檢查、診斷和修理方法。 (一)診斷與檢查的基本內容 特定的診斷與檢查可及時發現ABS系統中的故障,是維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於不同的車型,甚至同一系列不同年代生產的車型,檢查的方法和程序都會有所不同,這一點只要比較相應的維修手冊便可知道。但是ABS系統基本診斷與檢查方法的內容是不變的,它們一般包括如下4個步驟: (1)初步檢查 (2)故障自診斷 (3)快速檢查 (4)故障指示燈診斷 通常情況下,只要按照上述4個步驟進行診斷與檢查,就會迅速找到ABS系統的故障點。故障自診斷是汽車裝用電控單元後給修理人員提供的快速自動故障診斷法,在整個診斷與檢查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後面將集中介紹自診斷方法。 (二)修理的基本內容 通過診斷與檢查後,一旦准確地判斷出ABS系統中的故障部位,就可以進行調整、修復或換件,直到故障被排除為止。修理的步驟通常如下。 (1)泄去ABS系統中的壓力。 (2)對故障部位進行調整、拆卸、修理或換件,最後進行安裝。這一切必須按相應的規定進行。 (3)按規定步驟進行放氣。 如果是車輪速度感測器或電控單元有故障,可以不進行第一和第三步驟,只需按規定進行感測器的調整、更換即可,ABS電控單元損壞只能更換。 (三)ABS維修的注意事項 (1)ABS系統與普通制動系統是不可分的,普通制動系統一出現問題,ABS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將二者視為整體進行維修,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於感測器、電控單元和液壓調節器上。 (2)ABS電控單元對過電壓、靜電非常敏感,如有不慎就會損壞電控單元中的晶元,造成整個ABS癱瘓。因此,點火開關接通時不要插或拔電控單元上的連接器;在車上進行電焊之前,要戴好防靜電器(也可用導線一頭纏在手腕上,一頭纏在車體上),拔下電控單元上的連接器後再進行電焊;給蓄電池進行專門充電時,要將電池從車上拆卸下來或摘下蓄電池電纜後再進行充電。 (3)維修車輪速度感測器時一定要十分小心。卸時注意不要碰傷感測器頭,不要用感測器齒圈當做撬面,以免損壞。安裝時應先塗覆防銹油,安裝過程中不可敲擊或用蠻力。一般情況下,感測器氣隙是可調的(也有不可調的),調整時應使用非磁性塞卡,如塑料或銅塞卡,當然也可使用紙片。 (4)維修ABS液壓控制裝置時,切記要首先進行泄壓,然後再按規定進行修理。例如制動主缸和液壓調節器設計在一起的整體ABS,其蓄壓器存儲了高達18000kPa的壓力,修理前要徹底泄去,以免高壓油噴出傷人。 (5)制動液要至少每隔兩年要換一次,最好是每年更換一次。這是因為DOT3乙二醇型制動液的吸濕性很強,含水分的制動液不僅使制動系統內部產生腐蝕,而且會使制動效果明顯下降,影響ABS的正常工作。注意不要使用DOT5硅酮型制動液,更換和存儲的制動液以及器皿要清潔,不要讓污物、灰塵進入液壓控制裝置,制動液不要沾到ABS電控單元和導線上。最後要按規定的方式進行放氣(與普通制動系統的放氣有所不同)。 二、ABS系統的診斷與檢查 (一)初步檢查 初步檢查是在ABS系統出現明顯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時首先採取的檢查方法,例如ABS故障指示燈亮著不熄,系統不能工作。檢查方法如下: (1)檢驗駐車制動(手剎)是否完全釋放。 (2)檢查制動液液面是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3)檢查ABS電控單元導線插頭、插座的連接是否良好,連接器及導線是否損壞。 (4)檢查下列導線連接器(插頭與插座)和導線的連接或接觸是否良好: ①液壓調節器上的電磁閥體連接器; ②液壓調節器上的主控制閥連接器; ③連接壓力警告開關和壓力控制開關的連接器; ④制動液液面指示開關連接器; ⑤四輪車速感測器的連接器; ⑥電動泵連接器。 (5)檢查所有的繼電器、保險絲是否完好,插接是否牢固。 (6)檢查蓄電池容量(測量電解液比重)和電壓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檢查蓄電池正、負極導線的連接是否牢靠,連接處是否清潔。 (7)檢查ABS電控單元、液壓控制裝置等的接地(搭鐵)端的接觸是否良好。 (8)檢查車輪胎面紋槽的深度是否符合規定。 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確定故障位置,就可轉入使用故障自診斷。 (二)ABS系統故障徵兆模擬測試方法 在ABS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中,若是單純的元件不良,可運用電路檢測方式診斷。如果屬於間歇性故障或是相關的機械性問題,則需要進行模擬測試以及動態測試。 1、模擬測試方法 (1)將汽車頂起,使4個車輪均懸空。 (2)起動發動機。 (3)將換擋操縱手柄撥到前進擋(D)位置,觀察儀錶板上的ABS故障指示燈是否點亮。若ABS故障指示燈亮,表示後輪差速器的車速感測器不良。 (4)如果ABS故障指示燈不亮,則轉動左前輪。此時ABS故障指示燈若點亮,則表示左前輪車速感測器正常;反之,ABS故障指示燈若不亮,即表示左前輪車速感測器不良。 (5)右前輪車速感測器測試方法與左前輪車速感測器測試方法相同。 該模擬測試,系根據ABS ECU中邏輯電路的車速信號差以及警示電路特性,便於檢測車速感測器的故障而設置的。 2、動態測試方法 (1)使汽車在道路上行駛至少12km以上。 (2)測試車輛轉彎(左轉或右轉)時,ABS故障指示燈是否會點亮。若某一方向ABS故障指示燈會亮,則表示該方向的輪胎氣壓不足,也可能是軸承不良、轉向拉桿球頭磨損,減振器不良或車速感測器脈沖齒輪不良。 (3)將汽車駛回,在ABS ECU側的「ABS電源」和「電磁閥繼電器」端子間接上測試線和萬用表(置於電壓檔)。 (4)再進行道路行駛,在制動時注意觀察「ABS電源」端和搭鐵間的電壓,應在11.7~13.5V之間;而「電磁閥繼電器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亦應在10.8V以上。前者主要是觀察蓄電池電源供應情況,後者主要是觀察電磁閥繼電器的接點好壞。 (三)ABS系統故障診斷表 在進行ABS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時,應根據ABS系統的工作特性分析故障現象和特徵,在故障徵兆確認後,根據維修資料的說明有目的進行檢測與診斷。為便於檢測與診斷查找ABS系統的故障,必須首先了解ABS系統各主要部件在車上的安裝位置。
記得採納啊
『叄』 軸承AS,BS什麼意思
不同品牌的軸承,後綴含義不盡相同。比如,對於SKF軸承來說,後綴AS 代表外圈有潤滑孔的滾針軸承,AS 後的數字表示潤滑孔的數量;而對於TIMKEN軸承而言,後綴AS 代表內圈和外圈與基本編號相比,具有不同的內徑、外徑、寬度或半徑;後綴BS 代表外圈為法蘭外圈,不可與基本編號的外圈互換。所以,要想知道軸承後綴的確切含義,必須知道軸承是何品牌。
『肆』 軸承代號的含義
軸承型號代號
1.基本代號
阿基本代號用來表明軸承的內徑、直徑系列、寬度系列和類型,一般最多為五位數,先分述如下:
1)軸承內徑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一、H位數字表示。對常用內徑d=20~480mm的軸承內徑一般為5的倍數,這兩位數字表示軸承內徑尺寸被5除得的商數,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對於內徑為10mm、12mm、15mm和17mm的軸承,內徑代號依次為00、01、02和03。對於內徑小於10mm和大於500mm 軸承,內徑表示方法另有規定,可參看 GB/T272—93。
2)軸承的直徑系列(即結構相同、內徑相同的軸承在外徑和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三位數字表示。例如,對於向心軸承和向心推力軸承,0、1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間的尺寸對比如下圖所示。推力軸承除了用1表示特輕系列之外,其餘與向心軸承的表示一致。
3)軸承的寬度系列(即結構、內徑和直徑系列都相同的軸承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四位數字表示。當寬度系圖13-4直徑系列的對比列為0系列(正常系列)時,對多數軸承在代號中可不標出寬度系列代號O,但對於調心滾子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寬度系列代號0應標出。
直徑系列代號和寬度系列代號統稱為尺寸系列代號。
4)軸承類型代號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五位數字表示(對圓柱滾子軸承和滾針軸承等類型代號為字母)。
2.後置代號
軸承的後置代號是用字母和數字等表示軸承的結構、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後置代號的內容很多,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代號。
1)內部結構代號是表示同一類型軸承的不同內部結構,用字母緊跟著基本代號表示。如:接觸角為15°、25°和40°的角接觸球軸承分別用C、AC和B表示內部結構的不同。
2)軸承的公差等級分為2級、4級、5級、6級、6X級和0級,共6個級別,依次由高級到低級,其代號分別為/PZ、/P4『/PS、/P6、/P6X和/PO。公差等級中, 6X級僅適用於圓錐滾子軸承; 0級為普通級,在輪承代號中不標出。。
3)常用的軸承徑向游隙系列分為1組、2組、0組、3組、4組和5組,共6個組別,徑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不標出,其餘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分別用/CI、/CZ、/C3、/C4、/CS表示。
3.前置代號
軸承的前置代號用於表示軸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離軸承的可分離套圈;K表示軸承的滾動體與保持架組件等等。
實際應用的滾動軸承類型是很多的,相應的軸承代號也是比較復雜的。以上介紹的代號是軸承代號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部分,熟悉了這部分代號,就可以識別和查選常用的軸承。關於滾動軸承詳細的代號方法可查閱GBT272-93。
『伍』 軸承型號後面的字母是什麼意思
軸承型號後面的字母意思如下:
0:雙列角接觸球軸承。
1:調心球軸承。
2:調心滾子軸承和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3:圓錐滾子軸承。
4:雙列深溝球軸承。
5:推力球軸承。
6:深溝球軸承。
7:角接觸軸承。
8:推力圓柱滾子軸承。
N:圓柱滾子軸承和雙列圓柱滾子軸承NN。
U:外球面軸承。
QJ:四點接觸球軸承。
後置代號 — 軸承外形尺寸及外部結構:
DA—— 帶雙半內圈的可分離型雙列角接觸球軸承。例: 3306DA 。
DZ—— 圓柱型外徑的滾輪軸承。例: ST017DZ 。
K—— 圓錐孔軸承,錐度 1 : 12 。例: 2308K 。
K30- 圓錐孔軸承,錐度 1 : 30 。例: 24040 K30 。
2LS—— 雙內圈兩面帶防塵蓋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例: NNF5026VC.2LS.V—— 內部結構變化,雙內圈,兩面帶防塵蓋、滿滾子雙列圓柱滾子軸承。
N—— 外圈上帶止動槽的軸承。例: 6207N 。
NR—— 外圈上帶止動槽和止動環的軸承。例: 6207 NR 。
N2-—— 外圈上帶兩個止動槽的四點接觸球軸承。例: QJ315N2 。
S—— 外圈帶潤滑油槽和三個潤滑油孔的軸承。例: 23040 S 。軸承外徑 D ≥ 320mm 的調心滾子軸承均不標注 S 。
X—— 外形尺寸符合國際標準的規定。例: 32036X 。
Z??—— 特殊結構的技術條件。從 Z11 起依次向下排列。例: Z15—— 不銹鋼制軸承( W-N01.3541 )。
ZZ—— 滾輪軸承帶兩個引導外圈的擋圈。
後置代號 —— 密封與防塵
RSR—— 軸承一面帶密封圈。例: 6207 RSR 。
.2RSR—— 軸承兩面帶密封圈。例: 6207.2RSR。
ZR—— 軸承一面帶防塵蓋。例: 6207 ZR。
.2ZR 軸承兩面帶防塵蓋。例: 6207.2ZR。
ZRN—— 軸承一面帶防塵蓋,另一面外圈上帶止動槽。例: 6207 ZRN 。
.2ZRN—— 軸承兩面帶防塵蓋,外圈上帶止動槽。例: 6207.2ZRN 。
後置代號 — 保持架及其材料
1、實體保持架。
A 或 B 置於保持架代號之後, A 表示保持架由外圈引導, B 表示保持架由內圈引導。
F—— 鋼制實體保持架,滾動體引導。
FA—— 鋼制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
FAS—— 鋼制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帶潤滑槽。
FB—— 鋼制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
FBS—— 鋼制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帶潤滑槽。
FH—— 鋼制實體保持架,經滲碳淬火。
H , H1—— 滲碳淬火保持架。
FP—— 鋼制實體窗型保持架。
FPA—— 鋼制實體窗型保持架,外圈引導。
FPB—— 鋼制實體窗型保持架,內圈引導。
FV , FV1—— 鋼制實體窗孔保持架,經時效、調質處理。
L—— 輕金屬制實體保持架,滾動體引導。
LA—— 輕金屬制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
LAS—— 輕金屬制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帶潤滑槽。
LB—— 輕金屬制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
LBS—— 輕金屬制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帶潤滑槽。
LP—— 輕金屬制實體窗型保持架。
LPA—— 輕金屬制實體窗型保持架,外圈引導。
LPB—— 輕金屬制實體窗型保持架,內圈引導(推力滾子軸承為軸引導)。
M , M1—— 黃銅實體保持架。
MA—— 黃銅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
MAS—— 黃銅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帶潤滑槽。
MB—— 黃銅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推力調心滾子軸承為軸圈引導)。
MBS—— 黃銅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帶潤滑槽。
MP—— 黃銅實體直兜孔保持架。
MPA—— 黃銅實體直兜也保持架,外圈引導。
MPB—— 黃銅實體直兜孔保持架,內圈引導。
T—— 酚醛層壓布管實體保持架,滾動體引導。
TA—— 酚醛層壓布管實體保持架,外圈引導。
TB—— 酚醛層壓布管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
THB—— 酚醛層壓布管兜孔型保持架,內圈引導。
TP—— 酚醛層墳布管直兜孔保持架。
TPA—— 酚醛層壓布管直兜孔保持架,外圈引導。
TPB—— 酚醛層壓布管直兜孔保持架,內圈引導。
TN—— 工程塑料模注保持架,滾動體引導,用附加數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TNH—— 工程塑料自鎖兜孔型保持架。
TV——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實體保持架,鋼球引導。
TVH——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自鎖兜孔型實體保持架,鋼球引導。
TVP——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窗式實體保持架,鋼球引導。
TVP2——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實體保持架,滾子引導。
TVPB——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實體保持架,內圈引導(推力滾子軸承為軸引導)。
TVPB1—— 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實體窗式保持架,軸引導(推力滾子軸承)。
『陸』 軸承的型號代表什麼意思
一、軸承型號——基本型號
– 第一個數字或第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軸承類型。
– 後面兩位數字確定ISO尺寸系列;第一位數字代表寬度或高度系列(分別是尺寸B、T或H),第二位數代表直徑系列(尺寸D) 。
– 基本型號的最後兩位數字是軸承的尺寸代號;乘以5就能得出以毫米為單位的內徑。 但是任何規則都有些例外。軸承型號系統中最重要的例外如下所列。
1. 在一些情況下,表示軸承類型的數字和/或表示尺寸系列的第一個數字被省略。這些數字在表中放在括弧里。
2. 對於內徑小於等於10毫米或者大於等於500毫米的軸承,內徑通常用毫米表示,不用代號。尺寸與軸承型號的其餘部分用斜線分開,例如:618/8 (d = 8毫米)或511/530 (d = 530毫米). 按照ISO15:1998內
徑為22、28或32毫米的標准軸承也適用該方法,例如62/22 (d = 22毫米)。
3. 內徑為10、12、15與17毫米的軸承有下列尺寸代號標志: 00 = 10毫米 01 = 12毫米 02 = 15毫米 03 = 17毫米
4. 對於一些內徑小於10毫米的較小軸承,例如深溝、自調心與角接觸球軸承,內徑也用毫米來表示(不用代號),但是它與系列型號之間不用斜線分開, 例如629或129 (d = 9毫米)。
5. 偏離標准內徑的軸承內徑總是不用代號,而是用多達三位小數的毫米來表示。該內徑標志是基本型號的一部分,它與基本型號之間用斜線分開,例如6202/15875 (d = 15875毫米=5/8英寸)。
二、 系列型號
每個標准軸承都屬於特定的軸承系列,用沒有大小含義的基本型號確定。系列型號常常包括一個後綴A、B、C、D或E或者這些字母的組合,例如CA。 這些字母用來確定內部設計的差別,例如接觸角。
最常用的系列型號如表所示,在軸承簡圖之上。括弧內的數字不包括在系列型號之中。 SKF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GS——推力圓柱滾子,推力滾針軸承座圈。例:GS81107-推力圓柱滾子軸承81107的座圈。 K——推力滾子和保持架的組合件里。例:K81170。
K-——符合AFBMA標准系列英制圓錐滾子軸承帶滾子和保持架組件的內圈(內錐體)或外圈(錐環)。例:K-09067——系列為09000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內錐體。
L——分離型軸承的單一內圈或外圈。例:LNU207——圓柱滾子軸承NU207的內圈。 SKF軸承後置代號(後綴)及其含義
單列角接觸球軸承 ACD——接觸角為25度。 B——接觸角為40度。 CC——接觸角為12度。
調心滾子軸承
CAC,ECAC,CA,ECA——這些設計用於大尺寸的軸承,滾子呈對稱型。內圈兩側具有固定擋邊,活動中擋圈以內圈引導。保持架為整體黃銅或鋼制實體 架。CAC及ECAC型軸承滾子和滾道表面經優化加工,有助於滾子引導,並可減少摩擦。ECAC型帶有加強滾子,以提高負載能力。
-2F——外球面球軸承兩側帶甩塵擋圈。 -2FF——外球面球軸承兩側帶組合甩塵擋圈。
G——通用配對單列角接觸球軸承。面對面或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一定的安裝前預載荷。
GA——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較輕的預載荷。 GB——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中等預載荷。 GC——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較重的預載荷。
K——圓錐孔,錐度1:12。 K30——圓錐孔,錐度1:30。 FAG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R直接放在軸承基本代號之前,其餘前置代號用小圓點與基本代號隔開。 GS—推力圓柱滾子軸承座圈。 例:GS.81112 K–-滾 ... K——圓錐孔,錐度1:12。 K30——圓錐孔,錐度1:30。 FAG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R直接放在軸承基本代號之前,其餘前置代號用小圓點與基本代號隔開
『柒』 軸承型號 前後字母及數字各代表什麼意思
.基本代號 進口軸承
阿基本代號用來表明軸承的內徑、直徑系列、寬度系列和類型,一般最多為五位數,先分述如下:
1)軸承內徑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一、H位數字表示。對常用內徑d=20~480mm的軸承內徑一般為5的倍數,這兩位數字表示軸承內徑尺寸被5除得的商數, 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對於內徑為10mm、12mm、15mm和17mm的軸承,內徑代號依次為00、01、02和03。對於內徑小於10mm和大於 500mm 軸承,內徑表示方法另有規定,可參看 GB/T272—93。
2)軸承的直徑系列(即結構相同、內徑相同的軸承在外徑和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三位數字表示。例如,對於向心軸承和向心推力軸承,0、1 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間的尺寸對比如下圖所示。推力軸承除了用1表示特輕系列之外,其餘與向心軸承的表示一 致。
3) 軸承的寬度系列(即結構、內徑和直徑系列都相同的軸承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四位數字表示。當寬度系圖13-4直徑系列的對比列為0系列 (正常系列)時,對多數軸承在代號中可不標出寬度系列代號O,但對於調心滾子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寬度系列代號0應標出。
直徑系列代號和寬度系列代號統稱為尺寸系列代號。
4)軸承類型代號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五位數字表示(對圓柱滾子軸承和滾針軸承等類型代號為字母)。
2.後置代號
軸承的後置代號是用字母和數字等表示軸承的結構、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後置代號的內容很多,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代號。
1)內部結構代號是表示同一類型軸承的不同內部結構,用字母緊跟著基本代號表示。如:接觸角為15°、25°和40°的角接觸球軸承分別用C、AC和B表示內部結構的不同。
2)軸承的公差等級分為2級、4級、5級、6級、6X級和0級,共6個級別,依次由高級到低級,其代號分別為/PZ、/P4『/PS、/P6、/P6X和/PO。公差等級中, 6X級僅適用於圓錐滾子軸承; 0級為普通級,在輪承代號中不標出。。
3)常用的軸承徑向游隙系列分為1組、2組、0組、3組、4組和5組,共6個組別,徑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不標出,其餘的游隙組別在軸承代號中分別用/CI、/CZ、/C3、/C4、/CS表示。
3.前置代號
軸承的前置代號用於表示軸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離軸承的可分離套圈;K表示軸承的滾動體與保持架組件等等。
『捌』 儀表盤aps燈亮怎麼回事
aps燈亮,是導航系統有問題的提示,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祝你行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