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機軸承用什麼潤滑脂
電機軸承用特殊的電機軸承潤滑脂。
由特殊復合磺酸鹽稠化耐高溫合成油,並加有極壓抗磨、抗氧化、抗腐蝕等多種添加劑精製而成的長壽命抗磨損潤滑脂。此高負荷、防銹潤滑脂設計用於要求高抗磨損性和防銹性的電梯曳引機軸承、導軌及摩擦付的長效潤滑。
它是用途最廣的電機設備潤滑脂,可在低溫-18℃下能保持柔軟而不硬化,當溫度在260~300℃飄移時,油脂不會稀化成液體,能在高溫環境下保持軸承長壽命。適用溫度范圍:-18~+260℃,最高間歇耐溫可達300℃。
(1)軸承表面是什麼油脂擴展閱讀
電機軸承的潤滑是依靠潤滑脂內的三維纖維網狀結構在剪切作用下被拉斷時析出的潤滑油,在軸承的轉動元件、軸承座和軸承座圈上形成一層潤滑膜而起潤滑作用的。
當新裝了潤滑脂的軸承開始轉動時,潤滑脂首先從轉動元件上被甩出,並快速的在軸承蓋的腔內循環、冷卻。
隨後潤滑脂又從旋轉的軸承座圈外側切入到轉動元件上,緊貼著轉動元件表面的那部分脂在剪切作用下拉斷了纖維網狀結構,使少量析出的潤滑油在轉動元件和座圈表面上形成一層潤滑膜。其餘部分的潤滑脂仍然保持完好的纖維網狀結構,起了冷卻和密封作用。
在軸承剛開始轉動時,潤滑脂的湍動產生摩擦熱,使軸承溫度上升到一個最大值。然後,隨著不斷的剪切作用析出潤滑油,在軸承的轉動元件,軸承座和軸承座圈上形成一層潤滑膜之後,這種摩擦熱又逐漸減小。
同時,不斷從轉動元件甩出到軸承蓋空腔內的潤滑脂又起了良好的冷卻作用,從而使軸承溫度又逐漸下降,趨近於一個平衡值。
由以上電機軸承潤滑脂的工作原理可看出,潤滑脂在電機軸承內不是依靠脂粘附在金屬表面上起潤滑作用的,而是象液體般在軸承蓋的空腔內不斷的循環流動,即不斷的從轉動元件上甩出到軸承蓋空腔內,又不斷的從軸承蓋空腔返回到轉動元件上,從而反復的剪切和冷卻,即保證了軸承不發生異常溫升。
② 軸承技術交流----油脂
可以肯定不是EM油脂。可以撬掉密封圈看看同批次的6006-2RS軸承,如果都是紅色油脂,則是加錯油脂;如果僅此一套,那就是別的地方出了問題。因為加脂量都有不同。
③ 電動機出廠時軸承內注的是什麼油
電動機出廠時軸承內注的是潤滑脂(黃油、二硫化鉬等),一般可不用重新注油。
重申一次:那是軸承內的油,新買來的軸承內都有油,一般不需要你再去加油,用個好幾年都沒問題.
④ 軸承可以用什麼潤滑油
高速軸承(如10000r/min以上)多用油潤滑,這個轉速以下可以用脂潤滑,但需要選擇適合的油脂。
1、高轉速的軸承,選用全合成高速軸承脂;
2、高溫軸承,選用全合成高溫電機軸承脂,全合成高溫高速軸承脂;
3、重負荷軸承,選用全合成高溫重載軸承脂;
4、中小軸承或者降低噪音,選用全合成降噪軸承脂;
5、水淋環境,選用全合成耐水軸承脂;
給你摘一段我們上氣的設備潤滑手冊的常用型號,上氣車間里的設備一般會用上海虎頭HOTOLUBE、克虜伯、博士等牌子,比較耐用。
⑤ 電機軸承潤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潤滑油或潤滑脂
一般是油潤滑和脂潤滑,2種。
注意根據軸承的工作溫度和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潤滑劑。
例如在有水的情況下,要注意軸承的防銹,可以塗防銹油。
在高溫或者低溫的時候可以選擇不同的潤滑劑。
通常來講,潤滑油的轉速比潤滑脂的轉速要高。
⑥ 往軸承上抹的黃油化學名叫什麼
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專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屬能量的作用。產量最大的是內燃機油(佔40%),其餘為齒輪油、液壓油、汽輪機油、電器絕緣油、壓縮機油,合計佔40%。商品潤滑油按粘度分級,負荷大,速度低的機械用高粘度油,否則用低粘度油。煉油裝置生產的是採取各種精製工藝製成的基礎油,再加多種添加劑,因此具有專用功能,附加產值高。
潤滑脂 俗稱黃油,是潤滑劑加稠化劑製成的固體或半流體,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的軸承、齒輪部位
⑦ 軸承上用的潤滑脂和油脂有區別嗎
是一樣的,軸承潤滑脂要根據軸承轉速、運轉溫度、是否降噪、耐水淋狀況和負荷等工況來確定。如果有特殊要求,如耐高溫、耐低溫、高負荷,高轉速、高負荷,建議採用合成潤滑脂。常用型號有:
德國克虜伯的702;705
虎頭HOTOLUBE的全合成高溫電機軸承脂,全合成高溫高速軸承脂,高溫重載軸承脂
老鷹的hws222
這些型號網上都容易查找到。
⑧ 電機軸承加什麼油
對於一些功率較小的電機:功率小於20~,其在出廠之前已經由廠家在電機軸承里加滿了潤滑脂,主要是一些黏度比較高的如黃油等,所以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再加註潤滑脂。這樣的做法主要是依據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計算好軸承的使用壽命大於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因此不需要再對其進行加油潤滑。所以在這里我們關注的主要對象是一些大功率的電機和一些在條件惡劣下工作的電機。
使用不同的軸承其潤滑方法也不相同。實際生產中大功率高速重載的滑動軸承較多的採用油泵輸油循環潤滑,主要分為液體摩擦式潤滑和非液體接觸式潤滑,而液體摩擦式潤滑對滑動軸承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並且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達到這種效果,盡管其摩擦阻力系數只有0.001~0.003,但是它的價格非常昂貴,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採用的是非液體接觸潤滑,起摩擦系數在0.1~0.3之間。
注意事項:
1、電機加油有注油孔的用油嘴直接加;沒有的就要打開端蓋加。
2、要根據電機軸承大小(以有加油孔為例),可以估計(大概,不需要太精確),一般要看到老化的(發黑)油脂出來,顏色變淡色(油脂色)就行了。電機加潤滑脂要在電機運行加,這樣更容易把壞的油脂(和雜質)甩出來,並且加的均勻!
3、拆開加油(有密封圈的)一般2/3左右,現在電機軸承保養已經有很多免維護型的軸承(主要根據軸承的價值和保養時間.人工對比)了,電機有價值一般都配注油孔的!不配的一般電機功率.體積不大---只要保護功能到位(熱保護)都是幾年換一次軸承!---當然電機廠家很重要(正規的4--5年),次的1年左右(剛過售後期)質量不行,加什麼油都沒用!
⑨ 軸承原裝的油脂是防銹油還是潤滑脂
潤滑油,潤滑油本身具備防銹的功效
⑩ 汽車輪轂軸承上選用什麼潤滑脂
轎車一般選用弗克油脂的ZB026C,貨車選用GB212
輪轂軸承對潤滑脂九大性能要求:
1、機械安定性在輪轂軸承內的潤滑脂要受到軸承運轉產生的機械剪切。機械安定性差的潤滑脂在長期剪切作用下會軟化,容易流失,造成軸承潤滑失效。但剪切敏感的潤滑脂對於減小微動磨損有利。
2、氧化安定性輪轂軸承潤滑脂在貯存和使用中應有好的抗氧化能力。否則會生成腐蝕性產物、膠質,引起脂結構破壞,油皂分離,潤滑失效。
高溫會加速氧化,縮短脂的使用壽命。
3、抗水性汽車難免在雨水中行駛,潤滑脂遇水後不變質、不流失就變得十分重要。對於那些拖曳遊船進入湖中的汽車就更重要了。過去,鈉基脂因耐熱性和黏附性能優於鈣基脂而用作輪轂軸承潤滑脂,但鈉基脂的最大弱點便是抗水性很差。鋰基指的抗水性和耐熱性都比鈉基脂好,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4、防銹性軸承在封存期和使用期都有遇潮氣或其他腐蝕性介質而生銹的問題。在雪地行駛的汽車還會遇到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等融雪劑的影響。具有良好防銹性能的輪轂軸承潤滑脂可以起到保護軸承免於生銹的作用。
5、黏附性良好的黏附性可以減小軸承轉動離心力甩脂的副作用,有利於在軸承表面保存潤滑油膜,有利於輪轂軸承的潤滑。
6、相容性輪轂軸承潤滑脂與作為油封的橡膠材料相容,即不致收縮,不造成過度膨脹以及其他性能的下降。橡膠密封材料是防止外界污物進入軸承的重要屏障。使用橡膠相容性不好的潤滑脂無異於「自毀長城」。輪轂軸承潤滑脂之間的相容性有利於互換,這對軍車尤其重要。
7、抗微動磨損輪轂軸承在非工作狀態下受到外部振源的影響,滾動體與套圈接觸處受到沖擊或做小幅相對擺動,引起表面能態變化,容易生成氧化鐵類的粉紅色粉末。這種氧化腐蝕(也稱摩擦腐蝕)產生的凹坑與測定布氏硬度的壓痕相似,故又稱為假布氏壓痕現象。汽車在火車或貨車上長途運輸時,這種小幅振動不可避免,輪轂軸承的微動磨損必然發生。軸承軸向間隙愈大,微動磨損愈多。
其後果是軸承壽命大大降低,雜訊性能惡化。不幸的是,單元化的輪轂軸承的軸向間隙比傳統輪轂軸承的要大。因為前者的軸向間隙在製造時就已確定,不像後者可通過調整襯墊厚度和上緊螺母使軸承間隙減小。因此,輪轂軸承的微動磨損問題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由於改進輪轂軸承的設計對降低微動磨損意義不大,所以很希望潤滑脂在防止微動磨損方面發揮盡量大的作用。研究表明,雖然潤滑脂在小位移幅值振動時抗微動磨損作用甚微,但當微動幅度達到一個臨界值時,潤滑脂開始起到潤滑減摩作用,從而減輕微動磨損的危害。潤滑脂的抗微動磨損能力與其組成密切相關。以聚脲為稠化劑的潤滑脂具有很好的抗微動磨損性能。
8、低溫汽車啟動時,輪轂軸承的溫度跟氣溫相近。在我國北方嚴寒地區使用的輪轂軸承潤滑脂應有很好的低溫啟動力矩與轉動力矩以及低溫泵送性。普通潤滑脂低溫性差,宜用低傾點基礎油制的寒區多效潤滑脂。
9、長壽命延長車輛的潤滑周期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前輪驅動汽車增加了注脂難度,更希望延長脂的使用壽命,但這有賴於軸承和潤滑脂質量的提高。在國外,早期的汽車輪轂要每天加脂或每80km加脂;20世紀30年代延至8000~16000km;60年代延至9600~48000km;1980年變為24000~48000km。前輪驅動密封型和組合型的輪轂軸承則要求一次裝脂,終身潤滑。
潤滑脂的使用壽命取決於脂的組成和工作條件。一般而言,合成潤滑脂的壽命長於普通皂基脂。脲基脂的軸承壽命是其他類型潤滑脂的數倍到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