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拋光的原理
拋光時使用的研磨蠟的粗細取決於車漆的氧化程度。像砂蠟的顆粒一般較粗,是用於磨掉較深的劃痕,但是對車漆傷害較大;如果氧化不明顯,可新車漆面質量較好,打蠟或封釉時建議不要拋光。
需要汽車拋光時一定要去專業美容店,不僅研磨蠟的質量有保證,而且專業技師操作也可以將損害降到最低。
鏡面還原的作用是恢復車塗面的鏡面效果,填充塗面孔,使車塗面的光澤更加靚麗滋潤。但是有些施工由於在拋光這一步上使用了低劣產品或者省去;
使車塗面無法達到所要的效果,便使用含硅的低劣還原劑進行還原,因為硅具有很好的瞬間上光作用,也可使車塗面達到「假光」的現象。但是硅的超低附著力、高染色性和不耐水洗,也是汽車美容業舍棄它作為塗面面養護產品的原因。
保持汽車拋光的拋光方向的一致性,應有一定的次序。嚴禁使用羊毛輪進行鏡面釉處理。漆面護理拋光後並做過鏡面釉處理的漆面必須再上蠟層才會完成最後保護,這樣才會更加充分地達到保護汽車的目的。
因為漆面長期與外界接觸,受外部影響很大,紫外線、雨水、樹枝、石塊等均可對漆面造成傷害。
為了保持汽車的整體美,必須注意隨時的上蠟保護,頻率為2個月左右一次,根據氣候等外部條件隨時調整。漆面上鏡面釉後更應加強保護。
⑵ 石頭怎麼拋光
用打磨石頭的機器
⑶ 鏡面還原和拋光有什麼區別
拋光和鏡面還原劑是不同的兩種工序。
拋光: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產品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
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向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一般可達Ra0.63~0.01微米;當採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可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 大批量生產軸承鋼球時,常採用滾筒拋光的方法。
粗拋時將大量鋼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傾斜的罐狀滾筒中,滾筒轉動時,使鋼球與磨料等在筒內隨機地滾動碰撞以達到去除表面凸鋒而減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餘量。
精拋時在木桶中裝入鋼球和毛皮碎塊,連續轉動數小時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精密線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 拋光輪採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錶面缺陷。此外還有電解拋光等方法。
鏡面還原:
鏡面還原的作用是恢復車塗面的鏡面效果,填充塗面孔,使車塗面的光澤更加靚麗滋潤。截止2013年國際上比較常用的鏡面還原劑多是由水晶物進行納米研磨製成,可提高蠟/釉/鍍膜在車塗面的附著能力。但是有些施工由於在拋光這一步上使用了低劣產品或者省去,使車塗面無法達到所要的效果,便使用含硅的低劣還原劑進行還原,因為硅具有很好的瞬間上光作用,也可使車塗面達到「假光」的現象。但是硅的超低附著力、高染色性和不耐水洗,也是汽車美容業舍棄它作為塗面面養護產品的原因。當施工後的車輛經過一兩場大雨或洗過幾次車後,它就會脫落消失,附著在其上的蠟/釉/膜也會隨之消失。我們會發現車塗面又恢復到施工前的情況了,也就是說這次塗面面護理白做了。
⑷ 請問什麼是拋光工藝
拋光工藝就是產品使用拋光設備和拋光材料對產品進行表面精細加工的具體工藝。拋光後的產品具有高光潔度和光亮度,主要應用於微電子光電子不銹鋼玻璃等高端產品。
⑸ 金屬硫化處理,是怎樣的工藝
(一)熱出理表面處理方法一、退火: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然後慢慢冷卻目的:1.消除在前一工序(鍛造、冷壓等)中產生的內應力2.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3.增加塑性和韌性4.使材料的成分或組織均勻,為以後的熱處理做准備二、正火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再在空氣中冷卻目的:1.細化晶粒2.與退火後相比,強度略有增高,並能改善低碳鋼的能力適用范圍:用於各種鋼與鑄件三、淬火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再在冷卻劑(水、油或鹽水)中急速的冷卻目的:1.提高硬度及強度2.提高耐磨性適用范圍:淬火後鋼件必須回火四、回火經淬火後在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在該溫度停留一定時間,然後在水、油或空氣中冷卻目的:1.消除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2.增加韌性,降低硬度適用范圍:高碳鋼制的工具、量具、刃具,用低溫回火;彈簧中用中溫(350~500)0C回火五、調質淬火後再進行高溫回火稱為「調質」目的:1.可以完全消除內應力,並獲得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適用范圍:用於重要的軸、齒輪以及絲桿等零件六、表面淬火用火焰或感應加熱,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至相變溫度以上,急速冷卻目的:1.使零件表面獲得高硬度,而心部保持一定韌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沖擊適用范圍:用於重要的齒輪以及曲軸、活塞銷等七、滲碳淬火在滲碳劑中加熱到900~950oC,停留一定時間,將碳滲入鋼表面,深度約0.5~2mm,再淬火後回火目的:1.增加零件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提高材料的疲勞強度適用范圍:適用於含碳量0.08%~0.25%的低碳鋼及低碳合金鋼八、碳氮共滲使工作表面同時同時滲入碳和氮元素目的:1.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適用范圍:適用於碳素鋼及合金結構鋼九、氮化使工作表面滲入氮元素目的:1.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適用范圍:適用於含:鉻、鉬、錳等的合金鋼,例如要求耐磨的主軸、量規、樣板等十、穩定化1、自然穩定化處理:在空氣中存放到半年到一年以上2、人工穩定化處理:加熱到500~600oC,在這個溫度保持10~20h或者更長時間目的:1.使鑄件消除內應力,穩定工件的形狀和尺寸適用范圍:適用於含:用於機床床身等大型鑄件十一、冷處理1、將淬火鋼繼續冷卻至室溫以下的處理方法目的:1.進一步提高硬度、耐磨性,並使其尺寸趨於穩定適用范圍:適用於含:用於軸承的鋼球、量規等十二、硬度HB、HR、CHV材料抵抗硬的物體壓入零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根據測量方法不同,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目的:1.硬度測定是為了檢驗材料經熱處理後的力學性能——硬度適用范圍:用於經退火、正火、調質的零件及鑄件的硬度檢查用於經淬火、回火及表面化學處理的零件的硬度檢查特別適用於薄層硬化零件的硬度檢查(二)表面處理工藝1.機械拋光機械拋光是在專用的拋光機上進行拋光,靠極細的拋光粉和磨面間產生的相對磨削和滾壓作用來消除磨痕的,分為粗拋光和細拋光。2.化學拋光利用金屬材料在電解液中的選擇性自溶解作用,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的過程是靠化學試劑對樣品表面凹凸不平區域的選擇性溶解作用消除磨痕、浸蝕整平的一種方法。3.磷化塗裝磷化工藝過程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塗料對被塗物件表面的裝飾、保護以及功能性作用是以其在物件表面所形成的塗膜來體現的。使塗料在被塗物件表面形成所需要的塗膜的過程,通稱塗料施工,也稱塗裝。4.噴漆噴塑噴粉就是噴塑,是指:通過靜電發生器,把塑粉附著到工件表面,然後高溫固化共同點防腐,不同點,防腐材質不同防腐效果用途不同5.電鍍電泳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電泳:溶液中帶電粒子(離子)在電場中移動的現象6.氧化發黑氧化是一種化學反應,凡是和氧化合的都叫氧化,但發黑是專指,鐵在鹼性溶液裡面進行氧化,在鐵的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膜。7.陽極氧化金屬或合金的電化學氧化。將金屬或合金的製件作為陽極,採用電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
⑹ 拋光處理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一、拋光概述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汽車零部件加工拋光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自行車零部件加工拋光
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向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a0.63~0.01微米;當採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可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 大批量生產軸承鋼球時,常採用滾筒拋光的方法。
粗拋時將大量鋼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傾斜的罐狀滾筒中,滾筒轉動時,使鋼球與磨料等在筒內隨機地滾動碰撞以達到去除表面凸鋒而減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餘量。
精拋時在木桶中裝入鋼球和毛皮碎塊,連續轉動數小時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精密線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 拋光輪採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錶面缺陷。此外還有電解拋光等方法。摩托車零件加工拋光
二、拋光注意事項
1、 拋光時必須堅持「寧可慢,不可快,寧輕,勿重」的原 則,避免拋露底漆。
2、 把電線背起來,以免傷人、傷機、纏線,嚴禁電線接觸。
3、 拋光蠟可先倒在漆面上均勻分散,防止漆面飛濺。廚房設備用品加工拋光
4、 漆面拋光前建議先用洗車泥擦拭,去除油漆表面附著的表層顆粒和污染物。
5、 拋前機蓋時,用大毛巾或者是遮蔽膜蓋住前擋玻璃,避免拋光蠟沾在玻璃密封條與雨刮器上難以擦除。
6、 拋光蠟均勻塗在羊毛盤或海綿盤上,防止飛濺、浪費材料。
7、 使用完畢後正確放置機器,兩手柄支地,毛輪朝上。
⑺ 拋光的原理是什麼
化學拋光是金屬表面通過有規則溶解達到光亮平滑。在化學拋光過程中,鋼鐵零件表面不斷形成鈍化氧化膜和氧化膜不斷溶解,且前者要強於後者。由於零件表面微觀的不一致性,表面微觀凸起部位優先溶解,且溶解速率大於凹下部位的溶解速率;而且膜的溶解和膜的形成始終同時進行,只是其速率有差異,結果使鋼鐵零件表面粗糙度得以整平,從而獲得平滑光亮的表面。拋光可以填充表面毛孔、劃痕以及其它表面缺陷,從而提高疲勞阻力、腐蝕阻力。
為了進行化學拋光,必須使零件表面的凸部比凹部優先溶解,因此應將化學拋光的作用分為兩個階段來認識。第一階段是化學拋光時金屬表面現象的幾何凸凹的整平,去除較粗糙的表面不平度,獲得平均為數微米到數十微米的光潔度;第二階段是晶界附近的結晶不完整部分的平滑化,去除微小的不平,在0.1~0.01μm,相當於光波長的范圍。可將第一階段稱為宏觀拋光或平滑化,把第二階段稱為微觀拋光或光澤化。
上述兩種拋光作用是不同的,以鋼在硝酸磷酸型拋光液中的拋光為例說明。在拋光過程中鋼的電極電位和溶解速度隨硝酸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4-2所示。即隨著硝酸濃度的增加,鋼材的電極電位也逐漸提高,同時溶解速度隨之減小。鋼的平滑化是由低電位區域的溶解作用形成的,而光澤化則是由高電位區域的溶解作用形成的。鋼表面電位的升高是由表面形成的一些穩定的氧化膜固體所致,正是由於這種穩定氧化膜的形成,使零件光澤化。而平滑化可能是由金屬離子或溶解生成物的擴散層導致的。
化學拋光是在不供電情況下產生拋光效果,其拋光原理與利用電流作用的電解拋光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別。化學拋光效果一般要比電解拋光效果差,在化學拋光中,由於材料的質量不均勻,會引起局部電位高低不一,產生局部陰陽極區,形成局部短路的微電池,使陽極發生局部溶解。而在電解拋光中由於外加電位的作用可以完全消除這種局部的陰極區,進行全面的電解,因此效果更好。
⑻ 不銹鋼管內壁拋光怎麼弄
不銹鋼管的拋光大部分使用的是機械拋光,如果精度要求更高的使用電解拋光,分為表面拋光和外表面拋光兩個部分。
機械拋光:用拋桿伸入管帶動千葉輪或者自製的砂帶
輪高速旋轉,並伴隨鋼管自身的旋轉進行拋光,旋轉的同時緩慢前進拋桿。
如果覺得機械拋光拋出來不夠亮,細拋時可適當塗抹拋光膏增加光亮感。
電解拋光是以被拋工件為陽極,不溶性金屬為陰極,兩極同時浸入到電解槽中,通以直流電而產生有選擇性的陽極溶解,從而達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具體可用知道搜索
「什麼是電解拋光」即可了解!
拋光後因為表面氧化層收到破壞,最好再用酸液進行表面鈍化處理,不然易生銹。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
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
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向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a0.63~0.01微米;大批量生產軸承鋼球時,常採用滾筒拋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