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就是齒輪軸不動時,一邊推齒輪讓另一邊的零件轉動,那麼齒輪軸受什麼力,有多大。不是對稱嗎應該不受力啊。
齒輪的受力有:軸向力:齒部的受力需根據齒輪的形狀進行受力分析,以正齒輪為例,他有兩個分力,沿X軸和Y軸方向,這兩個力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合成。
力的大小依據齒輪所傳遞的功率來計算。
再對稱的零件,受力部分與支撐點總有距離,會產生力矩。
B. 什麼情況下可以弄齒輪軸啊
1、在齒輪的尺寸與軸的尺寸相近時可以弄齒輪軸。
2、齒輪軸指支承轉動零件並與之一起回轉以傳遞運動、扭矩或彎矩的機械零件。一般為金屬圓桿狀,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徑。機器中作回轉運動的零件就裝在軸上。
3、齒輪軸主要承受交變載荷,沖擊載荷,剪切應力和接觸應力大。軸部易產生裂紋,齒部易磨損。因此對齒輪軸的心部要求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有較高的疲勞極限和抗多次沖擊能力。表面還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C. 齒輪傳動齒輪軸的受力問題
兩軸都受到:經嚙合點的一個軸向壓力(使軸彎曲),一個使齒輪轉動的圓周力,將圓周力平移到軸上就是,一個轉矩,和一個平移後的圓周力。如果改變主動方向或轉向(其它參數不變),只是力的方向改變和轉矩方向的改變,大小不變。
D. 齒輪與軸按承載方式可分為什麼軸
齒輪與軸按承載方式可分為什麼軸?——轉軸(承受彎矩、扭矩,例如普通的齒輪軸)和心軸(只承受彎矩,例如惰輪軸)。
傳動軸不包括在內。傳動軸只傳遞扭矩,而任何齒輪都會產生徑向力從而使軸產生彎矩的。
E. 請問怎樣考慮齒輪傳動時的受力情況有沒有相關的計算公式我要設計多級減速齒輪箱,應該考慮什麼受力
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是進行強度計算的前提,同時也是為軸的設計以及軸承的選擇作準備,必須能夠熟練掌握。
若忽略齒面間的摩擦力,認為嚙合兩齒輪之間只作用有法向力Fn,其方向沿嚙合線垂直作用在齒面上,其作用點常常簡化為集中力作用於節點P處。將法向力Fn分解成相互重直的圓周力Ft、徑向力Fr和(或)軸向力Fa。具體計算公式及主、從齒輪間力的相互關系見表11-1。
表11-1 齒輪傳動的力計算公式及對應關系
力
直齒圓柱齒輪
斜齒圓柱齒輪
直齒圓錐齒輪
法向力
Fn=Ft/cosα
Fn1=-Fn2
Fn=Ft/(cosαncosβ)=Ft/cosαt cosβb
Fn1=-Fn2
Fn=Ft/cosα
Fn1=-Fn2
圓周力
Ft=2 T1/d1
Ft1=-Ft2
Ft=2 T1/d1
Ft1=-Ft2
Ft=2 T1/dm1
Ft1=-Ft2
徑向力
Fr=Ft/tgα
Fr1=-Fr2
Fr=Ft tgαn/cosβ
Fr1=-Fr2
Fr=Ft tgαcosδ
Fr1=-Fa2
軸向力
Fa=Ft tgβ
Fa1=-Fa2
Fa=Ft tgαsinδ
Fa1=-Fr2
(1)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法向力Fn的作用面與端面平行,其分量只有圓周力Ft和徑向力Fr,沒有軸向分量Fa。
(2)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法向力Fn作用於法面內,與節圓柱切面的夾角為法面壓力角αn=20° ,法面與端面的夾角為螺旋角β。 角β引起軸向分力Fa=Fttanβ。
(3)直齒圓錐齒輪傳動:法向力Fn視為作用於齒寬中點的法向平面內,與節圓錐切面夾角為壓力角α,與垂直於軸線的平面夾角為節錐角δ 。δ的大小決定了軸向力的大小Fa=tanαsinδ 。
1. 力計算說明:
首先根據齒輪傳遞的功率,計算出主動齒輪的轉矩T1=9.55×106 P1/n1 ,代入公式Ftl=2T1/d1 計算出齒輪上的圓周力分量,然後再分別代入相應公式計算徑向力Fr、軸向力Fa和法向力Fn。
2. 力方向判別說明:
(1)圓周力Ft:Ft1對主動齒輪形成阻力矩,與其運動方向相反;Ft2對從動齒輪形成驅動力矩,與其運動方向相同。
(2)徑向力Fr:對於外齒輪,沿著徑線指向轉動中心;對於內齒輪,沿著徑線背離轉動中心。
(3)軸向力Fa:對於斜齒輪,軸向力沿軸線方向,箭頭指向工作齒面。對於主動斜齒輪,Fa1也可用左右手螺旋定則:根據主動輪輪齒的旋向,左旋伸左手,右旋伸右手,握住軸線,四指指向主動輪的轉動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為主動輪軸向力Fa1的方向,從動輪的Fa2與Fa1方向相反。對於圓錐齒輪,軸向力沿著軸線,箭頭指向大端。也即圓錐齒輪的軸向力總是使兩錐輪有分開的趨勢。
F. 軸與齒輪配合時軸主要承受什麼力
徑向支撐反力
G. 減速器中,齒輪軸的承載能力主要受到( )的限制
受疲勞強度限制 由於軸做成了齒輪 上面的應力集中太多...容易產生疲勞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