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北宋銅錢怎麼鑄造

北宋銅錢怎麼鑄造

發布時間:2022-03-03 03:12:38

① 北宋銅錢的價值

工商業持續發展,貨幣需求量大為增加,北宋政府每年鑄錢在500萬貫以上,相當於唐代每年鑄錢的20倍。當時多數地區流通銅錢(僅四川地區使用鐵錢)。宋錢以年號錢為主,約有50餘種。每種年號錢又有多種形式,從字體看,分為楷書、隸書、草書和篆書;從錢文看,分元寶、通寶和重寶。此外,宋太祖時鑄有「宋元通寶」,宋仁宗時鑄有「皇宋通寶」,宋徽宗時鑄有「聖宋元寶」和「聖宋通寶」。宋代銅錢(鐵錢)是中國歷代貨幣中品種最多、版別最繁復的錢幣。

北宋銅錢,價格不一:

一般普通品的價格都是1-2元。(樓上說的沒錯)

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初,王小波、李順起義,建立「大蜀」政權,年號「應運」,鑄造發行了「應運元寶」銅錢和「應運通寶」鐵錢兩種貨幣。由於流通時間很短,兩種貨幣存世很少,『應運元寶』銅錢目前在全國僅存一枚。物以稀為貴,『應運元寶』的價值現在700萬左右。(中國藝術品收藏門戶)

從樓主的敘述來看,怎麼都不像真的!在當時,人們只知國號為"宋",是沒有北宋、南宋之分的!!北宋、南宋是後人為區分前後兩段趙宋王朝,方便記敘而起之稱呼。如果真是當時鑄幣,怎麼可能直接鑄「北宋」字樣??

② 北宋銅錢上面寫的啥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復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麵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

③ 北宋銅錢求解,急

北宋銅錢,皇宋通寶,鑄造於宋仁宗寶元年間(公元1038-1040年),俗稱「北皇宋」。錢文有真、篆二體。

④ 宋錢的試鑄幣怎樣判斷

這是一枚普通的宋代錢幣,宣和通寶,從圖片字體文格看應該是折二宣和,沒有啥特殊版別,錢是真品,中品以上吧。

⑤ 北宋銅錢一級二級代表多和少

北宋上的1到10級,

代表存世多少的級別,10級存世數量最多,1級最少。以存世量和稀罕程度定的。

銅錢,古代銅質輔幣,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鑒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中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方孔錢(銅錢)是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貨幣文化。

中國古代錢幣還經常以皇帝年號來命名,亦稱「年號錢」。由五胡十六國的成漢國率先鑄造。338年,李壽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為自立為帝,國號為漢、年號漢興。開始鑄「漢興錢」。不久,南朝宋於孝建年間(454年)鑄「孝建五銖」,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年(495年)鑄「太和五銖」。

年號錢成為定製自宋代開始。宋代年號更改頻繁,鑄的年號錢也特別多。元以後,歷代所鑄的錢,基本上都是以年號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清代的「乾隆通寶」等。

⑥ 宋朝錢幣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從唐到清末,圓形方孔錢都是翻砂工藝。

⑦ 兩個北宋銅錢,麻煩大神看下價值

1 北宋 篆書 治平元寶 價值1~5元參考
2 北宋 篆書 元祐通寶 價值1~5元參考

⑧ 北宋銅錢怎麼對版,有些什麼技巧

雖然古人雲:玩宋版就是找死!但是,這玩意學會了可以天天撿漏!撿漏!撿漏呀!

古人又雲:一個玩古錢幣的撿不到漏跟咸魚有什麼區別?

很多新手泉友玩宋版都比較頭疼,寄郭、隔輪、闊字、昂政……各種專業術語讓人一頭霧水。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宋錢分版的知識。

其實,版別的斷定與比較並不是那麼無從下手,只要掌握一枚錢幣的較大特徵,再對比單字的寫法、位置,就可以進行區分。先找到大方向,再細對,省時省力。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宋版分為以下幾類。

1

位置類

這個要求我們首先要熟知什麼叫寄郭、隔輪、接郭,有時譜上也會說俯、仰、進、退。這些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會做簡明解釋。

2

大小類

小字、大字、闊字、窄字,總是傻傻分不清楚。其實不要被版別名稱蒙騙,藉助位置的判定也完全可以進行區分。下面也會做出簡明解釋。

3

特殊寫法類

這個類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因為有很多一眼版的存在,比如政和文政、淳化縮水等等。其中包含的版別名詞還有遒勁、正字之類。其實,每個類別的版別斷定都是彼此聯系的,位置、大小不能判定時,完全可以藉助錢幣文字中的某一個明顯特徵,從而得出結論。同理,文字不能判定時,又可以通過位置、大小來進行判定。

4

形制類

有大樣、小樣、正樣、寬緣、窄緣、細郭、廣穿、中穿、狹穿等等。這些沒有太多的技巧,也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通過對過手實物的比較、測量,應該很容易掌握這些特徵。

在做出這幾大類區分之後,下面再例舉示意圖,簡明解釋一些名詞的含義,探討下我們在拿到一枚錢幣准備斷版時,應該如何下手。

首先我們用目光拉幾條輔助線。

1、穿上字

穿上字(寬、闊 、廣)

以穿上字命名的版別不少,很多可以輕松斷定版別。一般來說,以穿口寬度為基準,如圖的位子上,一般稱為「寬、闊 、廣」。

闊政狹穿(闊)

穿上字(昂)

此位置為「昂」 。注意昂與仰的區別!

大多時候,「昂」這個動態是與整個字體聯系在一起的,即整個文字偏位。

而「仰」有時可能單單因為一個字中的一些筆劃,或者文字傾斜趨勢嚴重,而位置一般不會有變化。

昂政

穿上字(進)

此位置為進。注意:穿下字與穿上字一致。

進政(同版例有崇寧通寶進崇等)

穿上字(退)

此位置為」退「。

⑨ 宋朝錢幣種類和怎麼進制

宋朝的錢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紙幣自然是交子了。發行面額並非很大,剛剛開始發行的時候只有五、三、一貫這三個面額,後來慢慢擴大。不過最少面額都是一貫錢,故而這個進制就不用說了。
硬幣分為銅錢和鐵錢,金銀並非是官府所承認的貨幣,而是認為是貨物,所以大量帶金銀入城或者穿州過縣,是得繳稅的!不過在商業流通中,金銀因為他面額大而輕便的緣故,被廣泛認同。
其中一黃金等同於九兩白銀,一兩白銀等同於兩貫錢,一貫錢等同於一千枚銅錢。而一枚銅錢等同於四枚鐵錢。期間因為戰爭和財政窘迫的緣故,北宋曾經發行過所謂的大錢,也就是一枚比較大的銅錢,當十枚銅錢使用。
不過因為份量不足,在民間往往只是一枚大錢當三四枚銅錢使用。而且因為官府為了用大錢彌補財政不足,大錢使用過程都充滿了強買強賣,故而民間對於大錢帶有一種仇恨感。每次出現,沒有多長時間便因為百姓的抵制而消失,不算常規。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私鑄錢,這些私鑄錢因為用低廉的鉛、錫等廉價金屬代替部分銅,使得銅錢含銅量很低,最低的只有百分之十幾。又因為私鑄錢是各個豪門大戶、地方豪強私自鑄造的,沒有統一規格,沒有準確的進制。
多的一枚官府鑄造的銅錢可以兌換七枚私鑄錢之多,少的也可以兌換二枚。兌換比例主要視銅錢品質,兌換人的眼光而決定。

⑩ 最早的黃銅鑄幣哪個朝代

要討論我國黃銅鑄幣產生的年代,首先切明確我國古代銅及銅合金的概念以及黃銅產生的年代。我國古代銅及合金大抵可分為紅銅、青銅是、銅、黃銅幾種。紅銅亦稱純銅或紫銅,其硬度低、熔點高,有較好的延展性。青銅是指銅錫合金或銅錫鉛合金,因其銹色青綠而得名。白銅則指的是銅鎳合金或銅砷合金,其色澤銀白而被外國人稱為「中國銀」。黃銅則是指銅鋅合金,因其色金黃而得名,它其有較高的硬度和較強的耐麻磨性,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銅合金。以上幾種銅及銅合金都是古人以觀色來命名的,缺乏一定的科學性。」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神經.中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但是「黃銅」一詞專用於指銅鋅合金,則是到了明代,其記載可見於《宣德鼎彝譜》。這種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出現是較其它幾種銅合金晚得多。這是因為黃銅中的鋅的獲得比較困難,氧化鋅在950℃-1000℃的高溫下才能較快的被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在冷卻時發生逆轉,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因此要得到金屬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鉛、錫、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含鋅量超過20%的黃銅片和黃銅管①,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的地層中也曾出土兩種黃銅錐②,顯而易見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並不是說明人們在史前就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而且說明這些史前的黃銅是人們利用銅鋅共生礦無意識獲得的③,商周時期的銅器含鋅量都很底,一般都在10負2次方(由於計算機打不出來,所以用文字說明)數量級④。西漢、新莽的錢幣中有極個別的銅鋅合金錢,其中有的錢幣鋅的含量達到7%⑤,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黃銅鑄錢產生於西漢新莽之際。因為這些銅鋅合金是極個別現象,其含鋅量又普遍較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含鋅量30%-40%要小得多。所以我們認為這些含鋅的銅錢是由於煉銅時使用了銅鋅共生礦時產生的。據對有關礦山進行調查後發現,山東的昌濰、煙台、臨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資源豐富的銅鋅共生礦,這樣就使冶煉後銅含一小部分的鋅。www.findart.com.cn至於我國古代早期人們有意識冶煉黃銅的年代應當在五代---北宋時期,是人們在能夠製作金屬鋅以前,由煉丹士發明的。他們長期以爐甘石(菱鋅礦)與紅銅合煉而製得的含鋅量較高的黃銅,我國古代曾稱這種合金叫人造「鍮石」。有關這種合金煉制辦法的文獻記載恰在北宋初年,宋代丹經《諸家品神丹法》載:「日華子點庚法,百煉赤銅一斤,太原爐甘石一斤,細研,水飛過石一兩,攪勻,鐵合內固濟陰干。用木炭八斤,風爐自辰時下火,煅二日夜,足冷取出,再入氣爐內煅,急扇三時辰,取出打開,去泥,水洗其物,顆顆如雞冠色,每一錢點淡金一兩成上等金。」這是說用爐甘石和紅銅、木炭混合,密封燒煉,所得黃銅可和黃金配置「上等金」。依據此法用爐甘石制備黃銅在宋代已經相當普通。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一一記載大中祥符年間「於京師置局製造,化銅為鍮。」《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七一也說大中祥符二年民間多熔錢點葯為鍮石。《宋史.食貨志》記載天禧三年及崇寧三年屢禁民間私鑄的擁有鍮石器物。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肯定黃銅在北宋年間已經生產。但是限於當時的生產水平,黃銅鑄仍然十分困難,且耗費較大。宋崔昉撰《外丹本草》:「用銅一斤,爐甘石一斤,煉之即成鍮石一斤半。」這就說明當時冶煉黃銅成本很高。正是因為當時黃銅輔導難度大,加之其色澤金黃光燦美麗,而且大都用於製作高級工藝品⑥,並非用於鑄幣。在對北宋銅錢成份化驗表明,鋅在銅錢中含量普遍低於1%,趙匡華等分析了193枚宋代銅錢,鋅在銅錢中含量達到0.1%以上僅13枚,其中達到0.2%以上的僅2枚,達到0.55%的僅1枚(元符通寶),這便是最高含量的了⑦。而日本人水上正勝分析的119枚北宋銅錢⑧和戴志強所分析的62枚北宋銅錢⑨中,含鋅量超過0.1%的僅9枚,其中最高的只有0.66%(皇宋通寶)。可見北宋時期雖然可以冶煉,但由於冶煉水平低下,所得黃銅並不用於錢幣鑄造。www.findart.com.cn我國真正由官府主持鑄行的黃銅錢幣的年代應是在明代嘉靖年。按《明會典》上記載,及到嘉靖年間,工部所屬錢局已經大量使用倭鉛鑄造黃銅錢。其中倭鉛指的是金屬鋅,這一點已經在《宣德鼎彝譜》中被證實。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凡倭鉛古書無之,乃近世所立名色。」說明鋅的出現應是在明代。書中又說:「凡鑄錢每十斤,紅銅居六、七斤,倭鉛居四、三斤,此等份大略。」這進一步說明我國使用黃銅鑄幣是在明代掌握煉鋅技術後開始的。www.findart.com.cn綜上所述,我國古代早期的黃銅製品及部分含鋅銅錢,是古人在利用銅鋅礦煉銅時無意識獲得的,其中的鋅當屬於雜質范疇。五代至北宋時期,人們已可以利用爐甘石與紅銅煉制黃銅,但是用此方法煉制黃銅成本高,耗費大,因此這一時期黃銅並不作為鑄錢材料。真正用黃銅鑄錢,是明代鋅冶煉技術被掌握後,有歷史記載的時間,則是嘉靖年後。①半坡博物館《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②《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發掘簡報》見《考古》1977.4www.findart.com.cn③孫淑雲等《中國早期銅器的初步研究》見《考古學報》1981.3④華覺明《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銅的鐵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⑤章鴻釗《再述中國用鋅之起源》見《科學》9卷7期⑥、⑦趙匡華等《北宋銅錢化學成份剖析及夾錫錢初探》見《自然科學史研究》1996(3)⑧日本函館市立博物館、市教育委員會《函館志海苔古錢---北海道中世紀窖藏古錢的報告》1973www.findart.com.cn⑨戴志強《北宋銅錢金屬成分試析》見《中國錢幣》1985.3

閱讀全文

與北宋銅錢怎麼鑄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表導壓管安裝前做什麼工作 瀏覽:21
英特ssd工具箱下載 瀏覽:558
公安恆豐鑄造怎麼樣 瀏覽:127
金牛座怎麼用機械鑰匙鎖門 瀏覽:195
冰櫃製冷管用什麼焊接好 瀏覽:267
格力不能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13
博世電動工具官方網店 瀏覽:402
什麼保健器材可以降血脂 瀏覽:648
功率表電力儀表如何選型 瀏覽:585
燃氣管道和閥門多少錢 瀏覽:89
消防器材哪裡能換新 瀏覽:754
管材切割機自動送料裝置 瀏覽:237
軸承編碼是什麼 瀏覽:385
汽車障礙物自動剎車裝置 瀏覽:907
超聲波鋼板板材檢測報告怎麼填寫 瀏覽:967
電箱琴要買哪些設備 瀏覽:806
牡田電動工具 瀏覽:283
閥門指示燈亮什麼意思 瀏覽:45
病房裡儀器怎麼看 瀏覽:268
機械紀元埃米爾是什麼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