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光夜视仪在军事上有哪些用处
主要用于夜间的监控和观察,在全黑环境下仍旧可以看见100-2000米范围内的物体和活动。
⑵ 夜视器材有什么特性
到现在为止,世上先进的夜视器材,不外乎是微光夜视器材和红外夜视器材两类。具体可分为:
1.主动红外夜视仪
这是最早的一种夜视器材,是在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夜视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有一只红外变像管,像魔术一样地把近红外图像“加工”变换成可见图像。但是它也像魔术师一样,要依靠助手,它的助手是外加的人工红外源或红外探照灯。这种探照灯,好比人走夜路使用的电筒。没有电筒照亮,人在夜间就看不清脚下的路。没有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红外变像管就完不成光——电——光的转换。不过红外探照灯究竟不是电筒,它的红外光,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在黑夜里能看多远,主要取决于红外探照灯的功率大小。
一般装在步枪上用的红外瞄准具,功率大致是10~30瓦,能看到的目标距离就在100~300米之间。坦克上装备的红外夜视器材,功率要大得多,可以看到2000米内的目标。主动红外夜视仪,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你有,我也有,夜视仪中红外探照灯发出的光束反而成了暴露自己的危险信号,这是它的弱点。
2.微光夜视仪
它利用夜光工作,不像主动红外夜视仪需要人工红外光源。就光源来说,它是一种被动装置,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它有图像增强器,靠它把微光增强,达到夜视目的。
海湾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微光夜视仪,可以将环境光放大到近6万倍,能够发现4公里以外的车辆和1公里以外的人员。微光夜视仪,在近几十年里发展很快,第3代夜视仪已经兼有红外夜视器材的功能。
一部整机,两种用途:当夜间有雾、有雨的时候,用红外探测;夜间无雨无雾,就利用自然界微弱的可见光探测。它的弱点是:发挥作用、观察远近和观察效果还是会受天气影响,漆黑的夜晚可能失效,在强光照射下也不能正常工作。
⑶ 夜视器材的作用是什么
海湾战争,也是一次最新的夜视器材的展览。
美国军队历来不善于在夜间打仗。这一次却不一样,主要作战行动都在夜间进行。在空袭阶段,夜间出动的飞机架次占总架次的70%。在地面作战阶段,发起攻击的时间也都选在凌晨或夜间。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敢于夜战,靠的是有大量先进的夜视器材。
伊拉克军队用了许多新式伪装器材,白天很难发现,可到了夜间,隐蔽起来的坦克、装甲车和周围的沙子散热速度不一样,有红外装置的夜视器很容易发现它们。
在1991年2月25日~26日的一次夜战中,美军第一骑兵师和英军第一装甲师,分别歼灭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依赖真主”装甲师和第12装甲师,自己方面则一辆坦克也没有损失。整个海湾战争中,夜间平均摧毁装甲目标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白天。夜战场成了对美国部队“单向透明”的战场。借助夜视器材,美军可以看清目标,对方却是两眼一抹黑。
人们很久以来就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在夜间看清东西,尤其是军队。自然界中的动物有的能在夜间活动,猫是一种,猫头鹰是又一种。有一部记录电影,专门拍摄猫头鹰夜间捕食田鼠的情景,只见它目光敏锐,像闪电一般从空中扑向目标。
如果人能有像猫和猫头鹰一样的眼睛该有多好啊!现代先进的夜视器材,就是想让人的眼睛能在黑夜如同白昼一样看清东西。美军装备的一种夜视镜,名字就叫“猫眼”。
⑷ 夜视器材的缺点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武器是全无敌的。夜视器材也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夜视器材受地形、地物影响,如果目标前有土堆、墙壁一类障碍物阻隔,它就无法观察到目标。如果遇到暴雨、大雪、浓雾时它就很难正常工作。夜视器材的视野也没有眼的开阔。另外,借助夜视器材观察,都要有一个搜索过程,这样发现目标就慢。而且它们都不能区别色彩,很难分辨出细节,这对识别目标不利。
根据夜视器材的种种短处,可以有以下对付办法:
设屏障。如利用地形地物上的自然障碍或利用有顶部覆盖的洞穴、建筑物等进行遮挡等。
消除光线反差、温差。如将防红外涂料涂在所要伪装的武器装备的外表上或加大距离等。
行动隐蔽。例如选择浓雾、降雨时机,采取走暗不走明、走低不走高,尽量降低运动姿势等。
还有就是采取干扰的办法。如施放烟幕和强光照射或设置一些和真的一样的假目标、假热源等。
有了对付办法,还会有针对这些办法出现的新技术、新创造。未来的夜战场上,难道不会有能够穿透烟云雾障、不怕雨雪阻挡、能够识别真假伪装的全能夜视仪研究制造出来吗?相信有那么一天。
⑸ 特种兵用的单兵夜视仪是什么原理
绿色是因为电子管成象都是绿的,看看雷达屏幕和示波器什么的都是的。
夜视仪 不是把光按比例放大的,有一定的限制,一旦有了强光的夜视仪 就烧坏了。夜视仪的工作原理
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约有百分之八十五是以光线作为媒介,通过视觉而引起反应 的,这说明光线对于人们观察,了解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人类的视觉有局限性 ,为了扩大人们的视界,就必需利用一些器材,比如,观察远景需借助望远镜,观察细微 需要显微镜,那么观察暗处的景物,就要利用夜视仪.
人眼能直接观察到景物的必要条件是有光线,但这并不充分.充分条件是必须要一定的环境照度和可见光.夜视技术就是围绕解决这些问题来作文章的.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它是一种频率很高,波长很小的电磁波.它的波长一般在10到 10E+6纳米(1 纳米相当于10E-9 米)之间,而可见光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在3 9 0 到7 7 6 纳米之间.3 9 0 纳米以下为紫外线,7 7 6 纳米以上为红外线.
人们如何将不可见光转为可见光,将低照度提高呢 这就得从光的一种特性说起.十 九世纪爱尔兰人史密斯发现了一种光电效应,这就使光和电互相转换成为可能.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将电信号进行变频,变相和放大,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把景物各部分明暗不同的亮度转变成大小不同的电信号(电流和电压),然后通过扫描技术,将光图像转变为电图像,这个过程就叫摄像.最后利用显像技术将电图像还原为光图像,以达到观察的目的.就以红外夜视仪为例,使用红外灯照在目标上,因为红外光是不可视光,可以不暴露自己,然后通过红外变像管将不可视的电像转变成人眼可见的光学像,达到观 察的目的.热成像是利用目标与周围环境之间由于温度或发射率的差异所产生的热对比度进行成像.由于热对比度的差异而把红外辐射能量密度分布图显示出来,成为热像,再通过热像将红外图像变为可见光图像.
美国AN/PVS-5A微光夜视眼镜(AN/PVS-5A Night Vision Goggles)
美国AN/TVS-5多人武器瞄准镜(AN/TVS-5_ Crewserved Weapon Sight)
英国"鹰"远距离手持微光夜视仪(Eagle LR Handhold Night Vision)
英国OTIS观察员用热成像系统(OTIS Observer's Thermal Imaging System)
中国自行研制的夜视仪
中国GW89-200微光夜视仪(GW89-200 Low-Light Level Viewer)
我国第二代头盔式微光夜视仪,是一种带电池的高视力眼镜,广泛用于夜间驾驶车辆,观察,夜间巡逻,单兵武器发射和瞄准,以及在战场上阅读和修理.视野为38度,重800克,在月光下对人的识别距离为150米
⑹ 夜视器材的种类
夜视器材作为一种军用器材于二战中发展起来,至今夜视器材已发展成三大类型:
1、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2、微光式夜视仪;
3、红外热成像仪;
4,激光夜视仪
一、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原理:仪器向外发射红外光束,照射目标,并将目标反射的红外图像转化成为可见光图像,从而进行夜间观察,军事上主要用于夜间瞄准、驾驶车辆、侦察照相等。
特点:不受照度的限制,全黑情况下可以进行观察,且效果很好,价格便宜。
但是观察距离近,在观察时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从而暴露自己,现军事上已很少采用。
如今主要用于民用,博士能,ATN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产品。
二、微光夜视仪。
原理:仪器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的夜天光星月光大气辉光等自然光,将其增强放大到几十万倍,从而达到适于肉眼夜间进行侦察、观察、瞄准、车辆驾驶和其它战场作业。
特点:因微光夜视仪是利用夜天光进行工作,属被动方式工作,因此能较好的隐藏自己,对从事特殊工作的部门,如军事、刑侦、辑毒、辑私、夜晚监控、保卫的应用等、它都是最合适的。
微光夜视仪现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为三级级联式微光夜视仪(由3个0代光电管串联组成)。第二代为微通道板式微光夜视仪,第三代为|||-V族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像增强器微光夜视仪。在第二代向第三代过度时发展了一种超二代的光电管称二代加,其技术性能仅次于三代产品。微光夜视仪如细分类那么就是0代、1代、2代、2代加、3代、共五个档次。微光夜视仪发展到今天,技术上已比较成熟且成像质量好,造价低、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它们仍然是世界夜视装备一主要装备。二代加和三代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图像清晰、功能全、实用等特点。是军队、公安、武警、海关、石油行业、新闻采访、旅游、水产养殖、大自然爱好者、及其它行业夜晚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
但是由于其核心部件微光像增强器属高科技产品,工艺特别复杂、成本高、价格相对较高。但从性能价格比看,还是相当好的。
三类、热成像红外仪
原理:热成像红外仪是根据凡是高于一切绝对温度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的基本原理、利用目标和背景自身辐射红外线的差异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仪器。
特点:由于各种物体红外线辐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动物、车辆、飞机等清晰地被观察到,而且不受烟、雾及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先进的夜视观测器材。但由于价格特别昂贵,目前只能被应用于军事上,但由于热成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电力、地下管道、消防医疗、救灾、工业检测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红外热成像这项高技术在二、三十年内必将大规模地应用于民间市场、为人类做出贡献。目前市场上最低价的热成像也得几万块,好的更不用多说。短时间内是流行不起来了。
四:激光夜视仪/夜视系统
此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边防、部队、公安、文物、基地、油田、工矿、厂区、渔场、林场、果园等场所和领域。
该设备适用于全天候,尤其是夜间零光照的最为理想的监视摄像系统,其监控距离从几米到数公里不等 ,是同类产品中经过实际应用检测的效果及质量俱佳的优秀高科技监控摄像产品。激光夜视仪和红外夜视仪原理差不多,只不过观测距离更远,可达到几千米以上,一般主要是用来监控,不过价格也相当不菲,也得几万左右。该产品新出没几年,由于其种种特性,现在市场上流动很快。以后前景可嘉。
很多人都期望那种便宜的好的夜视仪,但说实话,如果你看到有件便宜的东西想买的时候,你就要做好交学费的准备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好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夜视仪,切勿贪图便宜,而购买不正规产品。
⑺ 请问:军用的夜视望远镜的原理是什么啊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
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统称为夜天光.因为它们和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作夜微光.人眼视网膜的感光灵敏度不高,在微光条件下不能充分"曝光".这是造成人们在夜暗环境中不能正常观察的一个原因.夜暗环境中,除了有微光存在外,还有大量的红外光.世界上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向外发射红外线,所以无论白天黑夜,空间都充满了红外线.但红外线不论强弱,人们都不能看到.
夜视器材就是利用微光和红外线这两个条件,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种光-电-光的两次转换乃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⑻ 夜视仪是干什么用的
夜间外瞄准具,跟手电不一样。
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工作原理:
1、用一种特制的透镜,能够将视野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会聚起来。
2、红外线探测器元上的相控阵能够扫描会聚的光线。探测器元能够生成非常详细的温度样式图,称为温谱图。大约只需1/30秒,探测器阵列就能获取温度信息,并制成温谱图。这些信息是从探测器阵列视域场中数千个探测点上获取的。
3、探测器元生成的温谱图被转化为电脉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夜视仪
⑼ 什么是夜视器材
到现在为止,世上先进的夜视器材,不外乎是微光夜视器材和红外夜视器材两类。具体可分为:
主动红外夜视仪
这是最早的一种夜视器材,是在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夜视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有一只红外变像管,像魔术一样地把近红外图像“加工”变换成可见图像。但是它也像魔术师一样,要依靠助手,它的助手是外加的人工红外源或红外探照灯。这种探照灯,好比人走夜路使用的电筒。没有电筒照亮,人在夜间就看不清脚下的路。没有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红外变像管就完不成光——电——光的转换。不过红外探照灯究竟不是电筒,它的红外光,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在黑夜里能看多远,主要取决于红外探照灯的功率大小。
一般装在步枪上用的红外瞄准具,功率大致是10~30瓦,能看到的目标距离就在100~300米之间。坦克上装备的红外夜视器材,功率要大得多,可以看到2000米内的目标。主动红外夜视仪,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你有,我也有,夜视仪中红外探照灯发出的光束反而成了暴露自己的危险信号,这是它的弱点。
⑽ 夜视技术具有什么意义
夜视技术的发展和夜视器材的应用,给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可以方便地进行夜间观察和侦察;还可以顺利地进行夜间驾驶和夜间的瞄准射击;指挥员可以十分隐蔽地查明敌情,有效地组织战斗。显然,这将有利于夜以继日地进行规模较大的战斗,甚至可以将通常的“拂晓攻击”改为人夜后任何有利时刻进行攻击,这当然有利于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