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使用什么武器装备和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使用机械性武器装备和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根据相关的调查,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所以机械化战争也就是指主要使用机械性武器装备和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2. 什么叫机械化战争
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机械化战争是在内燃机出现以后,在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机械化战争逐渐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对立双方在阵地战中的僵局,自1916年以来,英军先后在索姆河战役和坎布雷战役中使用具有攻击能力的坦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918年,英国出现了装甲车,并组建了机械化部队。随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相继建立了机械化步兵团、师、军。
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对军事行动和军事院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18年5月,英国的J.F.C.富勒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
(2)机械化战争也称什么扩展阅读:
机械化战争的特点:
1、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由于坦克等装备的使用,使得依靠战壕进行坚守防御的优势不复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方式。
3、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机械化装备的大量运用,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空前增强,导致作战行动由陆地、海洋向空中扩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模糊,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力量对比转化迅速,攻防转换频繁。
4、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作战行动在多层次、全方位展开。陆空联合对战役布势全纵深的火力突击、大纵深迂回穿插和奔袭作战增多。
3. 机械化作战特点是合围作战,反击作战还有什么作战
1、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2、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展迅速,破坏力强且消耗巨大。
机械化战争对参战人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3)机械化战争也称什么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及其他机械化装备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大量发展为机械(摩托)化部队。海军装备了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进行立体作战的合成军种。
空军的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空军联队、师、军和集团军。各主要军事强国将现代化的陆海空军及其具有高度机动力、突击力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大量运用于战争,徒步步兵、骑兵和其他兵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在作战理论上,出现了G.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论”、E.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著名的机械化战争理论,特别是德国的“闪击战”理论,提出了以装甲部队在飞机和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实施高速进攻的新的作战观念,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作战的理论基础。
与之相对应的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首次提出实施方面军、集团军战役的观点,强调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尔后使用机械化部队迅速扩张战果,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达成预定目的。这些理论均在战争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