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械效率跟什么有关
[编辑本段]功的分类
1.有用功
是我们需要,有价值的功
2.额外功(无用功)
对人们即无利用价值有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编辑本段]机械效率的定义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
[编辑本段]机械效率的公式
如果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那么
η=( W有用÷W总)×100%(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对于机械系统的效率计算,如果系统是由几个机器或机构简单串联而成,则系统的总效率是各个机器或机构效率的连乘积。(乘法原理)如果系统的组成比较复杂,可应用功率流的概念求出输出功和输入功的关系,从而求得机械系统的总效率。
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与物体一般的机械效率1.减少机械自重.
2.减少机械的摩擦等来减小额外功.
3.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一般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70%,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
提高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编辑本段]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忽略摩擦力与绳重)
η=W有用/W总=Gh/Fs=Gh/Fnh=G/Fn=G/(G+G动滑轮)=G/G总 ∵F=1/n·G总 G为物重,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F为拉力大小,s为绳子上升的高度,n是绳子绕数(与动滑轮相连的)。或:η=W有用/W总=Gh/G总h=Gh/(G+Go)h=G/(G+Go) G总为动滑轮与物体总重,Go为动滑轮重。
[编辑本段]斜面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用/W总=Gh/Fs G为物重,h为斜面竖直高度,F为拉力大小,s为斜面长度。
[编辑本段]机械效率的意义
(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显然,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总功得了利用率。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注意物理量名称所标示的意义。总功:即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称之为动力功,也叫输入功。理想机械:W总=W有用,W输入=W输出,W动=W阻。实际机械:W总=W有用+W额外,W输入=W输出=W额外,W动=W有用阻力+W无用阻力
[编辑本段]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与什么有关
1、 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系?
猜想: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设计实验: 器材: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过程中,保持木块的重量G不变,斜面长S不变,改变的是斜面的高度h和拉力F)
进行实验:(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中)
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
② 用刻度尺两处斜面的长度S和高度h1
③ 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拉力F1
④ 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量出斜面的高度h2
⑤ 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拉力F2
表格一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度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
较缓
较陡
计算公式:
W有1=G h1 W有2=G h2
W总1=F1S W总 2=F2 S
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附:试验参考数据(九(3)班哈瑞同学测得的数据)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度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
较缓 1.5 0.09 0.5 0.7 0.135 0.35 38.5%
较陡 1.5 0.09 0.7 0.7 0.255 0.49 52%
2、 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无关
设计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过程中,保持木块的重量G不变,斜面长S不变,斜面的高度h不变,改变的是物体斜面接触面积,和拉力F)(建议有困难的学生选此实验)
进行实验:(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中)
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
② 用刻度尺两处斜面的长度S和高度h
③ 把木块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拉力F1
④ 把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拉力F2
⑤ 根据公式:W有= W总=
表格二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度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
较小
较大
计算后比较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无关
附:试验参考数据(仅供参考,不得死记硬背)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度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
较小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
较大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
3、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猜想:表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
设计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过程中,保持木块的重量G不变,斜面长S不变,斜面的高度h不变,改变的是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拉力F)
进行实验:(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中)
⑵ 为了近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了近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
-
杠杆的机械效率一般会与杠杆自重、变形程度、转动角度、用力方向等一些方面都存在一定关系.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望采纳!
⑶ 为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钩码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拉力相等;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内读出示数;
(3)通过探容究实验来得出结论时,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同时,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根据这一思路来对最后的问题做出判断.
解答
解:(1)实验中,应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拉力的大小为0.5N;
(3)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位置不变,而实验中,两次钩码悬挂的位置是不同的.同时,还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
(1)匀速;
(2)0.5;
(3)①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涉及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注意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力的大小.
⑷ 马达机械效率和什么有关
机械效率=Gh/UIt是对的,因为电机所有的有效功最终只是用在了重物势能的增加,既没有转化为动能,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速度的大小与其无关。函数是先变大,后变小。
⑸ 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一般情况下,摩擦大,动滑轮重,效率小;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影响滑轮组机回械效率的因素答有:物重、动滑轮重、轴与滑轮的摩擦
在研究物重与机械效率的关系时,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根据
η=W有/W总=G物h/(G动+G物)h=G物/(G动+G物)可以计算出机械效率,结论为: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同样,在G物一定时,G动越大,得到的机械效率越低。
在上面的字母中:η,表示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W总,总功;G物、G动分别表示动滑轮重和物体重。
⑹ 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目的是什么
运用在生活中啊(人们把重物搬进仓库时就要利用斜面)。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专人们就想尽办属法使搬运物体时既省力,效率又高,那就得从最基本的研究开始。
PS:不过初中学机械效率选择斜面是应为斜面具有代表性,斜面是省力的,它可以和杠杆联系起来出题罢了^_^
⑺ 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杠杆的机械效率一般会与杠杆自重、变形程度、转动角度、用力方向等一些方面都存在一定关系.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望采纳!
⑻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由公式η=W有/W总*100%
可知大体上分为两种
①所挂物体的重力专.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属同重力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不同,在限度内,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反之则机械效率越低.
②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用拥有除动滑轮不同重以外其他都相同的滑轮组拉动同一重力的物体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低,反之则机械效率越高.
一般考试考查重点就在这两点上.
其余的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摩擦力,连接方式等
⑼ 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
-
杠杆的机械效率一般会与杠杆自重、变形程度、转动角度、用力方向等一些方面都存在一定关系.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