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时候要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从哪本规范查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规定。
相关条文:
1:GB50016-2014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如果高层厂房的建筑高度不高于32m,或建筑高度大于32米但每层人数均不足10人或只有10人时,可以采用封闭楼梯间。)
2:GB50016-20145.3.5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2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GB50016-2014 5.5.10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4:GB50016-2014 5.5.28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5:GB50016-20142014 5.5.1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1)楼梯间什么时候采用机械加压系统扩展阅读:
适用范围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4、住宅单元的剪刀楼梯间和高层公共建筑的剪刀楼梯间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5、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6、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Ⅱ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对余压有什么要求
1.根据《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第3.3.2条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回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答列要求:
(1)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2)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系统由SL-A-00余压监控主机、SL-A-10余压控制器、SL-A-20余压监测模块、
SL-A-30泄压阀控制模块经计算机数据总线组合而成,通过相互独立工作的各楼层余压监测模块对正压送风余压的检测,向余压控制器下发控制指令,再通过余压控制器控制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相应空间压差控制,达到保持余压值合理范围的目的。
Ⅲ 什么情况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和自然通风混用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和自然通风混用的情况: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回风系统,不能满答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Ⅳ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有何要求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设置要求如下: (1)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应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内或常开的容双层百叶风口,当采用常开的双层百叶风口时,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吸人管上设置与开启风机连锁的电动阀。 (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为常开的双层百叶风口,且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吸人管下设置止回阀或与开启风机连锁的电动阀。冬季不设采暖设备和夏季不设空调系统的建筑物可不设止回阀或与风机开启连锁的电动阀。 (3)机械加压送风机可设置一台或多台。机械加压送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4)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Ⅳ 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前室都需要机械加压送风吗
需要。
高层建来筑安装加压源送风机好处是,保持高层建筑地下室内空气流通。
发生火灾时, 通风井的正压送风和自动喷淋系统都需要应急电源正常工作。
高层建筑安装加压送风机,不是用在地面以上的楼层中,而是用在地下室。
为了加强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只要是高层建筑都会有深基础或地下室。当地下室被用作车库、人防工程、电梯房等,就必须保持地下室内空气流通。这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项目。
(5)楼梯间什么时候采用机械加压系统扩展阅读: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同时需要加压送风时,由于两者要维持的正压值不同,应分设两个独立送风系统,当采用一套共用系统时,必须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2 、为保证防烟楼梯间全高度内压力均衡一致,其加压送风口应每2~3层设一风口,且风口为常开风口。
3、前室的 加压风口应每层设置一个,风口应为常开风口,风量按总加压风量的1/3计算。
4、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应设置止回装置。
5、加压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的管道压头损失外,尚有余压,其值为楼梯间50 Pa,前室25 Pa。
Ⅵ 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的目的是什么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目的:为了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版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权。因此,加压部位在关闭门时,必须与着火楼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差(该部位空气压力值为相对正压);同时,在打开加压部位的门时,在门洞断面处能有足够大的气流速度,以有效地阻止烟气的入侵,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设置部位: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各部位有可开启外窗时,若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可造成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在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与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排列组合上的多样化,而这两种排烟方式不能共用。需注意的是,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Ⅶ 建筑哪些部位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可开窗自然排烟的楼梯间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式避难层间。
Ⅷ 防烟楼梯间地上地下部分能共用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吗
不设竖来井的加压送风方式就是直源灌式加压送风,《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有描述。3.3.3当不具备设置加压送风竖井的条件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超过15层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多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层。2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应比计算值或表3.3.11-1、3.3.11-2中的送风量增加20%。3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首层。楼主提到的每隔2~3层设加压送风机,这种多点部位送风楼梯间内风量和风压分部更为合理。实施的时候也应注意风机安装位置及防火隔断要求,风机台数多配电和控制的投资也相应增大。只做过地下三层在地面楼梯间内吊装风机,其他还未大量推广,还得需当地消防认可。 查看原帖>>
Ⅸ 加压送风系统是属于防烟系统还是排烟系统
加压送风系统属于防烟系统,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版设权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各部位有可开启外窗时,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造成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在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与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列组合上的多样化。
排烟风机的设置
1、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机房入口设当烟温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2、排烟风机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最高排烟口的上部,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或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3、排烟口、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联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即能启动。
Ⅹ 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几部分构成
我们所说的来防排烟系统,自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造成开门困难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