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消防知识)破拆的工具有哪些
破拆工具设备(破拆器材装备)按动力源可分为手动破拆工具、电动破拆工具、机动破拆工具、液压破拆工具、气动破拆工具、弹能破拆工具、其他破拆工具。
主要用于消防、交警、武警部队,在发生火灾、地震、车祸、突击救援情况下使用,快速破拆、清除防盗窗栏杆、倒塌建筑钢筋、窗户栏等障碍物。
手动破拆工具:
有撬斧、撞门器、消防腰斧、镐、锹、刀、斧等。主要以操作者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救援工作。优点:不需要任何能源,适合迫切性小的事故救援;缺点:是力量小,效率慢。
电动破拆工具:
有电锯、电钻、电焊机等。以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切割、打孔、清障的目的。优点:工作效率快;缺点:灾难事故停电或野外作业时无电源可取。
机动破拆工具:
有机动锯、机动镐,铲车、挖掘机等。主要以燃料为动力转换机械能实施破拆清障。优点:工作效率快,不受电源影响。缺点:是设备大、不便于携带。
液压破拆工具:
有液压剪钳、液压扩张器、液压顶杆等。主要以高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进行破拆、升举。优点:能量大、工作效率快。缺点:设备笨重,质量不稳定。
气动破拆工具:
有气动切割刀、气动镐、气垫等。靠高压空气转换机械能工作。优点:设备小。缺点:功能单一。
弹能破拆工具:
有毁锁枪、双动力撞门器、子弹钳等。以弹药爆炸所产生的高压气体为动力源。优点:设备小,效率快,能量大。缺点:功能单一。
其他破拆工具:
有气割、无火花工具等。以其他动力源工作。适合于特殊的救援场所。
B. 汶川地震的时候 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抢险的时候 俄罗斯用的是什么直升机把一辆巨大挖掘机空中调运到救灾现场
是米26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米-26”的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油料消耗大,其动力亦非常巨大,相当于50辆法拉利跑车的马力总和。伴随巨大的燃油消耗,“米-26”的飞行成本自然奇高。在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有两架“米-26”直升机参与震后救援,它的核心任务是调运大型机器设备到抢险作业区。据执行设备吊运任务的“米-26”中国飞行员介绍,从北川擂鼓镇吊运挖掘机等设备到堰塞湖作业区,飞行距离为5千米,一次往返大约需要25分钟,按当时每吨燃油7000元人民币计算,吊运一台挖掘机为一次往返,所有费用总计约3万元人民币。另据中国云南电视网报道,2010年初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用执行云南大理苍山灭火任务的“米-26”,2.3吨的油料仅够维持它1小时的空中飞行,在当时的消防作业中,每小时飞行总费用达人民币13万元,被称为“油老虎”。
中国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飞龙专业航空公司于2008年底正式购买了此前向俄罗斯租用的、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立下显赫战功的米-26直升机。至此,我国将拥有两架这种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2007年,哈飞集团旗下的飞龙公司在国内首次以租赁的方式引进米-26。进入飞龙公司“服役”后,米-26在森林防火、抗灾救灾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唐家山堰塞湖解困等抗震救灾救援飞行中表现突出,该机机长齐焕清还因此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由于该机性能优良,飞龙公司决定将正在使用的米-26由租赁转为购买。日前,中俄双方进行了产权交接,同时国内另一直升机公司也与俄方签约了采购一架米-26直升机的协议。 2008年5月26日上午11:05,一架红色米-26直升机吊装了一台重约13.2吨的重型挖掘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坝体。 2008年5月25日15时50分许,由俄罗斯支援中国四川抢险救灾的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飞抵四川德阳市广汉机场,将执行吊运大型机械设备的任务,仅用两架次就将唐家山堰塞湖23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2008年5月29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形成的最危险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岷江主汛期到来之前,为确保天府之国的平安将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凸显国内对大型直升机的缺乏。 2009年6月10日下午6时06分,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四处飞扬的尘土,米-26在众人的期盼中稳稳地降落在南川区水江镇临时机场的“十”字框上。 这预示着挖掘机等重型机具将可以迅速进入武隆抢险现场,从而大大加快抢险救援的进度。 2009年6月11日,重庆武隆救援抢险工作已经进入第七天。早晨9时56分,米-26直升机成功将挖掘机吊运到武隆山体垮塌抢险救援现场。稍早前,米-26直升机调运了一台鼓风机到达垮塌现场,这同时也为调运更大型的挖掘机等设备做试飞。 还因此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由于该机性能优良,飞龙公司决定将正在使用的米-26由租赁转为购买。日前,中俄双方进行了产权交接,同时国内另一直升机公司也与俄方签约了采购一架米-26直升机的协议。 2011年9月,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型号副总设计师、AC311直升机总设计师李家云在直升机展览上表示,我国民族直升机的谱系已经比较健全,但在重型直升机(起飞重量达到20吨)方面尚属空白。记者问及俄罗斯媒体关于“中俄有可能以米-26重型直升机为基础合作研发新型重型直升机”的传闻是否属实时,李总师表示,这不是简单地针对米-26的合作,中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目前来看,希望将中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型号定位在30吨级别,而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的米-26重型直升机,中国已经购进了2架,在抗震救灾中,公众熟知的飞龙公司米-26发挥了独特的关键作用,但总体而言,米-26这种吨位的用途不会太广泛,研发30吨级的重型直升机则更适合中国国情。
C. 地震救援中,常见的的工具有哪些
幸存者埋在瓦砾堆中,用手去一点点地挖开瓦砾显然太慢,用重型机械去移动又有可能伤着人.各种搜索仪器可以帮上忙.“蛇眼”就是一种搜索仪器,它的学名叫“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
清清楚楚.很多博物馆和超市用的防盗装置就是这种光学探头加观察器的仪器.
常用的搜索仪器还有另外两种: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人类有两个耳朵,这种仪器却有3 —6 个耳朵,它的耳朵叫做“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
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关键是噪声的影响不能太大.
其实最“聪明”的搜索能手是搜救犬,它们是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
小气垫力撑数十吨重物
找到了幸存者就该施救了.这可是个力气活,有时要抬起沉重的楼板.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气垫就能完成这个工作.这种气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 厘米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然后用气瓶把里面的气压加到8 个大气压,“气鼓鼓”的垫子就能顶起楼板了.
气垫的材料相当讲究,最早人们用钢丝网添加橡胶来做,后来改用新型材料高强度芳族聚酰胺,这种材料非常坚韧,防暴警察用的手套也是用它做的,带上这种手套,警察就能面不改色地握住锋利匕首的刀刃.
液压钳张口咬断钢筋
如果现场钢筋交错,就要看液压钳的本事了.这种钳子的体积并不大,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小小的钳子就能把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天色暗下来,但抢救不能停.月球灯的作用非常抢眼.月球灯由高达2000瓦的电力支持,据说,两个月球灯就能照亮一个足球场.
救援机器人前不久,日本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并称它不久就能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这种机器人的原理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蛇眼”搜索仪器.跟“蛇眼”
相比,蛇形机器人更灵活,它的每一个关节都有一个微型马达为其提供动力,活动更为便捷.
救援工具再神勇,也比不上人们在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措施.高楼住户不要盲目跳楼逃生.可以尽量躲在卫生间等空间狭小的地方,注意要躲在承重墙边上,千万不要挨着不承重的隔离墙、装饰墙.另外,大衣柜边上、桌子底下也可以躲一躲,前提是这些家具都足够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