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锡青铜的比重是多少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铜。含锡量一般在3~14%之间,主要用于制作弹性元件和耐磨零件。变形锡青铜的含锡量不超过 8%,有时还添加磷、铅、锌等元素。磷是良好的脱氧剂,还能改善流动性和耐磨性。锡青铜中加铅可改善可切削性和耐磨性,加锌可改善铸造性能。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减磨性能和耐蚀性,易切削加工,钎焊和焊接性能好,收缩系数小,无磁性。可用线材火焰喷涂和电弧喷涂制备青铜衬套、轴套、抗磁元件等涂层。尺寸规格有Ф1.6mm、Ф2.3mm。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和优良的铸造性能,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中。
锡青铜除了含有3%~14%锡,此外还常常加入磷、锌、铅等元素。是人类应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约4000年的使用历史。它耐蚀、耐磨,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并能很好地焊接和钎焊,冲击时不产生火花。分为加工锡青铜和铸造锡青铜。用于压力加工的锡青铜含锡量低于6%~7%,铸造锡青铜的含锡量为10%~14%。常用牌号有QSn4-3,QSn4.4-2.5,QSn7-O.2,ZQSn10,ZQSn5-2-5,ZQSN6-6-3等。锡青铜是铸造收缩率最小的有色金属合金,可用来生产形状复杂、轮廓清晰、气密性要求不高的铸件。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十分耐蚀,广泛用于蒸汽锅炉和海船零件。含磷锡青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作高精密工作母机的耐磨零件和弹性零件。含铅锡青铜常用作耐磨零件和滑动轴承,含锌锡青铜可作高气密性铸件。
锡青铜的凝固范围大,枝晶偏析严重;凝固时不易形成集中缩孔,体积收缩很小;铸锭中易出现锡的逆偏析,严重时铸锭表面可见到白色斑点(8相析出),甚至出现富锡颗粒,一般称为锡汗(tinsweat),改进铸造方法和工艺条件可减轻逆偏析程度;液态合金中,锡易生成硬脆的夹杂物SnO2,熔炼要充分脱氧,防止由于夹杂物引起的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很小,能很好地焊接和钎焊;冲击时不发生火花,无磁性、耐寒,并有极高的耐磨性。
② 青铜的力学性质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但工业上都习惯称含铝、硅、铅、铍、锰等的铜合金也为青铜,所以青铜实际上包括锡青铜、铝青铜、铝青铜、铍青铜、硅青铜、铅青铜等。青铜也分为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两类。
(1)锡青铜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锡青铜。工业中使用的锡青铜,锡含量大多在3%~14%之间。锡含量小于5%锡青铜适于冷加工使用;锡含量为5%~7%的锡青铜适于热加工;锡含量大于10%的锡青铜适于铸造。锡青铜在造船、化工、机械、仪表等工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以制造轴承、轴套等耐磨零件和弹簧等弹性元件以及抗蚀、抗磁零件等。
(2)铝青铜 以铝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铝青铜。铝青铜的力学性能比黄铜和锡青铜高。实际应用的铝青铜的铝含量在5%~12%之间,含铝为5%~7%的铝青铜塑性最好,适于冷加工使用。铝含量大于7%~8%后,强度增加,但塑性急剧下降,因此多在铸态或经热加工后使用。铝青铜的耐磨性以及在大气、海水、海水碳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中的耐蚀性,均比黄铜和锡青铜高。铝青铜可制造齿轮、轴套、蜗轮等高强度抗磨零件以及高耐蚀性弹性元件。
(3)铍青铜 以铍为基本元素的铜合金称铍青铜。铍青铜的含铍量为1.7%~2.5%。铍青铜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都很高,耐磨性和抗蚀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还具有无磁性、受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优点。铍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精密仪器的重要弹簧、钟表齿轮、高速高压下工作的轴承、衬套以及电焊机电极、防爆工具、航海罗盘等重要机件。
③ 锡青铜的特性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铜。含锡量一般在3~14%之间,主要用于制作弹性元件和耐磨零件。变形锡青铜的含锡量不超过 8%,有时还添加磷、铅、锌等元素。磷是良好的脱氧剂,还能改善流动性和耐磨性。锡青铜中加铅可改善可切削性和耐磨性,加锌可改善铸造性能。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减磨性能和耐蚀性,易切削加工,钎焊和焊接性能好,收缩系数小,无磁性。可用线材火焰喷涂和电弧喷涂制备青铜衬套、轴套、抗磁元件等涂层。尺寸规格有Ф1.6mm、Ф2.3mm。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和优良的铸造性能,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中。
牌号:QSn6.5-0.1标准:GB/T 4423-1992
化学成份:铜 Cu :余量,锡 Sn :6.0~7.0,铅 Pb:≤0.02 ,磷 P:0.10~0.25 ,铝 Al:≤0.002,
铁 Fe:≤0.05 ,硅 Si :≤0.002,锑 Sb :≤0.002,铋 Bi:≤0.002 注:≤0.1(杂质)
牌号:QSn6.5-0.4标准:GB/T 13808-1992
化学成分:Sn:6.0-7.0,Al:0.002 ,Zn:0.3,Fe:0.02,Pb:0.02,Ni:0.2,P:0.26-0.40 ,Cu:余量,杂质:0.1
牌号:QSn7-0.2标准:GB/T 2059-2000
化学成份:铜 Cu :余量,锡 Sn :6.0~8.0,铅 Pb:≤0.02,磷 P:0.10~0.25,
铝 Al:≤0.01,铁 Fe:≤0.05,硅 Si :≤0.02,锑 Sb :≤0.002,铋 Bi:≤0.002,注:≤0.15(杂质)
④ 铝青铜与锡青铜弹性强度对比哪个好,高多少
(1)锡青铜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锡青铜。工业中使用专的锡青铜,锡含量大多在属3%~14%之间。锡含量小于5%锡青铜适于冷加工使用;锡含量为5%~7%的锡青铜适于热加工;锡含量大于10%的锡青铜适于铸造。锡青铜在造船、化工、机械、仪表等工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以制造轴承、轴套等耐磨零件和弹簧等弹性元件以及抗蚀、抗磁零件等。
(2)铝青铜 以铝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铝青铜。铝青铜的力学性能比黄铜和锡青铜高。实际应用的铝青铜的铝含量在5%~12%之间,含铝为5%~7%的铝青铜塑性最好,适于冷加工使用。铝含量大于7%~8%后,强度增加,但塑性急剧下降,因此多在铸态或经热加工后使用。铝青铜的耐磨性以及在大气、海水、海水碳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中的耐蚀性,均比黄铜和锡青铜高。铝青铜可制造齿轮、轴套、蜗轮等高强度抗磨零件以及高耐蚀性弹性元件。
⑤ 锡青铜有什么特性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铜。含锡量一般在~14%之间,主要用于制作弹性元件和耐磨零件。变形锡青铜的含锡量不超过 8%,有时还添加磷、铅、锌等元素。磷是良好的脱氧剂,还能改善流动性和耐磨性。锡青铜中加铅可改善可切削性和耐磨性,加锌可改善铸造性能。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减磨性能和耐蚀性,易切削加工,钎焊和焊接性能好,收缩系数小,无磁性。可用线材火焰喷涂和电弧喷涂制备青铜衬套、轴套、抗磁元件等涂层。尺寸规格有Ф1.6mm、Ф2.3mm。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和优良的铸造性能,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中。
牌号:QSn6.5-0.1标准:GB/T 4423-1992
化学成份:铜 Cu :余量,锡 Sn :6.0~7.0,铅 Pb:≤0.02 ,磷 P:0.10~0.25 ,铝 Al:≤0.002,
铁 Fe:≤0.05 ,硅 Si :≤0.002,锑 Sb :≤0.002,铋 Bi:≤0.002 注:≤0.1(杂质)
牌号:QSn6.5-0.4标准:GB/T 13808-1992
化学成分:Sn:6.0-7.0,Al:0.002 ,Zn:0.3,Fe:0.02,Pb:0.02,Ni:0.2,P:0.26-0.40 ,Cu:余量,杂质:0.1
牌号:QSn7-0.2标准:GB/T 2059-2000
化学成份:铜 Cu :余量,锡 Sn :6.0~8.0,铅 Pb:≤0.02,磷 P:0.10~0.25,
铝 Al:≤0.01,铁 Fe:≤0.05,硅 Si :≤0.02,锑 Sb :≤0.002,铋 Bi:≤0.002,注:≤0.15(杂质)
⑥ zl10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220
屈服强度σs(MPa):≥180
伸长率δ (%):≥2
硬度 (HB ):65—95
热处理规范:淬火:535±5℃,提温2h,升至535℃,保温8—12h,65℃水冷,小于45S,退火、时效 或回火:180±5℃,提温1h,保温4~8h;然后空冷。
(6)锡青铜101的机械性能多少扩展阅读
化学成分:
硅 Si :6.5~7.5
镁 Mg:0.25~0.45
铝 Al :余量
铁(砂型铸造): 0.000~ 0.500
铁(金属型铸造): 0.000~ 0.900
铜 Cu :≤0.2(在海洋中使用时≤0.1)(杂质)
锰 Mn:≤0.35(杂质)
锌 Zn:≤0.3(杂质)
钛+稀土 Ti+Zr:≤0.25(杂质)
热处理规范:
淬火:535±5℃,提温2h,升至535℃,保温8—12h,65℃水冷,小于45S,退火、时效[1]或回火:180±5℃,提温1h,保温4~8h;然后空冷。
铸造方法:
砂型铸造加变质处理、熔模铸造加变质处理、壳型铸造加变质处理(SB.RB.KB)
铍 Be :≤0.1(杂质)
锡 Sn :≤0.01(杂质)
铅 Pb:≤0.05(杂质)
钇 Y:为提高力学性能,可含0.08~0.20,但Fe≤0.3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1.1;(金属型铸造)≤1.5
⑦ Qsn10和Qsn6.5那个机械性能好
磷青铜的成分、性能与应用
典型牌号 化学成份(%)(质量分数)
Sn(锡) Al(铝) Fe(铁) Pb(铅) Sb(锑) Bi(铋) Si(硅) P(磷) Cu 杂质
总和
QSn6.5-0.1 6.0-7.0 <0.002 <0.05 <0.02 <0.002 <0.002 <0.002 0.10-0.25 余量 <0.1
QSn6.5-0.4 6.0-7.0 <0.002 <0.02 <0.02 <0.002 <0.002 <0.002 0.26-0.40 余量 <0.1
QSn7-0.2 6.0-8.0 <0.01 <0.05 <0.02 <0.002 <0.002 <0.02 0.10-0.25 余量 <0.15
QSn4-0.3 3.5-4.5 <0.002 <0.02 <0.02 <0.002 <0.002 <0.002 0.25-0.40 余量 <0.1
合金牌号 主要特性 应用举例
QSn6.5-0.1 较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磁性,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对电为花有较高的抗燃性,可焊接和钎焊,可切削性好,在大气和淡水中耐蚀 制作弹簧和导电性好的弹簧接触片,精密仪器中的耐磨零件和抗磁零件,如齿轮、电刷盒、振动片、接触器等
QSn6.5-0.4 性能用途和QSn6.5-0.1相似,因含磷量较高,其抗 疲劳强度较高。弹性和耐磨性较好,但在热加工时有热脆性,只能接受冷压力加工 除用作弹簧和耐磨零件外,主要用于造纸工业制作耐磨的铜网和单位负荷<981Mpa,圆周速度<3m/s的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QSn7-0.2 强度高、弹性和耐磨性好,易焊接和钎焊,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蚀性好,可切削性良好,适于热压力加工 制作中等负荷、中等滑动速度下承受磨擦的零件,如抗磨垫圈、轴承、轴套、蜗轮等,还可用作弹簧、簧片等
QSn4-0.3 有高的力学性能、耐蚀性和弹性,能很好地在冷态下承受压力加工,也可在热态下进行压力加工 主要制作压力计弹簧用的各种尺寸的管材
产品名称 中国标
准牌号 国 外 相 近 牌 号 规 格 ( mm ) 特点与用途
国际标准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 ISO ) ( ASTM ) ( JIS ) ( BIS ) ( DIN )
锡
青
铜
板
带 QSn6.5-0.1 CuSn6 C51900 C5191 PB103 CuSn6 板:
厚度0.5-3.0
宽度400(最大)
长度2500 (最大)
带:
厚度0.05-2.0
宽度400 (最大) 延展性、耐疲劳、耐腐蚀性优异。用于波纹管、弹簧器件、电器用端子和接插件。
QSn6.5-0.4
QSn4-0.3 CuSn4 C51100 C5111 PB101 CuSn4
QSn8-0.3 CuSn8 C52100 C5212 PB104 CuSn8
牌号 状态 厚度( mm ) 抗拉强度 ( Mpa ) 伸长率 ( % ) 维氏硬度 ( Hv ) 中国标准
QSn
6.5-0.1 M ≥0.15 ≥290 ≥40 GB/T2059-2000
Y4 390~510 ≥35 100~160
Y2 440~570 ≥10 150~205
Y 540~690 ≥8 180~230
T ≥640 ≥5 ≥200
QSn
6.5-0.4 M ≥0.15 ≥295 ≥40
Y 540~690 ≥8
T ≥665 ≥2
QSn
4-0.3 M ≥0.15 ≥290 ≥40
Y 540~690 ≥3
T ≥635 ≥2
QSn
8-0.3 Y2 0.15~1.0 470~610 ≥30 140~205 Q/HUAJ 11-97
Y 590~705 ≥12 185~235
T 0.20~1.0 685~785 ≥5 210~260
⑧ XC45,国内标准是多少XC45机械性能是多少
XC45是法国钢号,是制碳钢。
XC45执行标准:NF A36
XC45化学成分:
碳 C:0.42-0.48
锰 Si:0.10-0.35
锰 Mn:0.50-0.80
磷 P:≤0.035
硫 S:≤0.025
对照我国钢号为:45号钢。
⑨ SAE1010 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按哪个标准执行的标准号是多少
SAE1010
是美国汽车工抄程师协会标准,前一个“10”表示含Mn量1%左右,后一个“10”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1%;这个材料接近于国标低碳钢10号钢,但性能比10号钢优。.1010钢材是优质碳素结构钢,机械强度低,塑性、韧性好,冷状态下容易模压成形,容易切削加工,焊接性能好,为提高表面硬度可进行渗碳和氰化处理。用于制造强度不高的焊接件、冷冲压件、锻件和渗碳零件如螺栓、垫圈,隔板、外壳等。化学成份:碳C
:0.08~0.13
硅Si:0.15~0.35
锰Mn:0.30~0.60
硫S
:≤0.050
磷P
:≤0.040
铬Cr:≤0.20
镍Ni:≤0.25
铜Cu:≤0.25
⑩ zl104与zl101两种材料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不同处
ZL101铝合金
化学成份:
硅 Si :6.5~7.5
镁 Mg:0.25~0.45
钛 Ti:0.08-0.20
铝 Al :余量
铁(砂型铸造): 0.000~ 0.200
铁(金属型铸造): 0.000~ 0.200
铜 Cu :≤0.1
锰 Mn:≤0.10
锌 Zn:≤0.1
稀 Zr:≤0.20
锡 Sn :≤0.01
铅 Pb:≤0.03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0.7;(金属型铸造)≤0.7
密度ρ 2.68 g·cm-3
抗拉强度 σb (MPa):≥220
屈服强度σb(MPa):≥180
伸长率 δ5 (%):≥2
硬度 (HB ):65—95
ZL104铝合金
化学成份:
硅 Si :8.0-10.5
锰 Mn:0.2-0.5
镁 Mg:0.17-0.35
铝 Al :余量
铁(砂型铸造): 0.000- 0.600
铁(金属型铸造): 0.000- 0.900
铜 Cu :≤0.1
锌 Zn:≤0.25
钛+稀土 Ti+Zr:≤0.15
锡 Sn :≤0.01
铅 Pb:≤0.01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1.1;(金属型铸造)≤1.4
抗拉强度 σb (MPa):≥195
伸长率 δ5 (%):≥1.5
硬度 (HB):≥65(5/2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