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工中心加工铸件 硬轨好还是线轨好
加工中心加工铸件硬轨好。一般常说的铁件都是比较大的一些工件,当然不排专除有特例,属那就以尺寸较大的铁件来说。
大尺寸的铁件质量大,而且切削量一般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硬轨最合适,硬轨刚性好、抗震能力强、承重能力强,适合重负荷切削。如果使用线轨CNC加工中心的话就不太好,甚至还会损坏导轨,线轨很可能因为无法承受重负荷切削而导致导轨变形顺坏。所以当客户除非有特殊要求,CNC加工中心厂家一般都会建议客户使用硬轨CNC加工中心,而且同型号的CNC加工中心硬轨是要比线轨便宜一些的,而且行程大的CNC加工中心如VMC1270等都是没有线轨可选,因为这些大行程的CNC加工中心一般都是做重负荷切削。硬轨的优点,高刚性、抗震性好、承重能力强,这些优点来自于硬轨的结构,硬轨CNC加工中心是导轨和床身为一体的CNC加工中心,即导轨是在床身上铸造出来的,这样的结构比采用滚珠或滚珠导轨的线轨CNC加工中心刚性要好很多,但是在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上就略有不足之处了,但是线轨CNC加工中心用于加工尺寸较大的铁件时太容易损坏。
⑵ 数控车床指令G73怎么理解每次的吃刀量
这个就由我来帮你解释一下好了。
第一:你要 明白为什么要用G73,还有就是G73的特性特点。
第二:你要知道你要加工毛料的余量是多少,而不是你所说的简单的大径-小径那么简单。大径-小径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其他情况的存在。
第三:根据上述的两点,的出合理的参数。
第四:根据这些让你了解G73真正的意义。
我们就围绕这几点,跟你分析一下。
G73会在什么情况用呢?由于在加工一下凹圆弧或者中间低两头高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使用G71的复合粗加工循环 指令进行加工,所以我们会采用G73仿型加工指令。为何叫仿型加工,那是因为它每刀走的路线就是你最终需要的工件的样子,按着最终的那种样子慢慢的逼近,最终完成加工。还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用到G73,一种是毛料很脆,用G71的时候会产生台阶,在使用G70精加工的时候,零件由于很脆容易蹦裂,造成零件的不完整。一种情况是铸造出来的零件,表面的余量非常的少,用G71肯定不划算,但是一刀又搞不定,这时呢我们就要用到G73仿型加工了,但是这时得余量是大径-小径吗?肯定不是,这时就要看余量是多少,是多少写多少了。在根据需要几刀来写出相应的R值。现在呢我们也了解到u就是余量,当在你用的是完整的毛料时你的余量刚好是D-d。但是如果是铸造成型的材料时,那不是D-d了,这时就要看余量是多少了。同样是余量,但是不一定都是D-d。
现在呢我来帮你分析一下你的程序。
N10 G00 X89.65 Z67.81; (大径,89.65)
G02 X79.28 Z56.47 R15.0;(小径,79.28)
G01 Z56.0 ;
在你这里肯定用的是完整的一根材料,最终要将直径89.65加工到79.28那么余量应该是10.37按这种思路来看确实是没问题,但是你要看下你的毛料确实是89.65吗?如果真的是89.65的话,那车89.65这刀还有意义吗?肯定没有 !
反过来说你车了89.65这刀,就说明毛料肯定大于89.65可能是90的料或者更大。
那么你的余量还应该拿89.65-79.28来算吗?肯定不能,最准确的方法就是拿你的毛料(假设你的毛料时90的)那么你就应该拿90-79.28来算余量U了。
还有就是注意u是半径值要除2
最后根据你的余量,应该分几刀来搞定呢?这个看你的刀具还有材料的性能,好加工的话少几刀来搞定,难加工的材料就多分几刀搞定。
暂时不谈你的的编程参数对不对,先来回答你的这几个问题。
假设毛料确实是89.65(假设)
你最终要加工到79.28.
你的程序是:
G73 U4.8 R11.0 F0.08;
G73 P10 Q20 U0.2 W0
那么第一个u4.8表示的是余量是半径值4.8
第二个0.2表示的是最终要留0.2进行精加工。
你的问题是第一刀的吃到量是:
89.65-((79.28+0.2)+4.8x2)=0.57
本来如果你的第一个u是正确的话应该是0的。
后面的就是(4.8x2)/11=0.87
第一刀就是0.87+0.57=1.44
后面9刀就是0.87
还有留给精加工的最后一刀就是0.2,这里你没写,应该是在最后加上G71 p10 Q20来完成G73最后留下的0.2的余量。
你这里由于把第一个u写小了,所以第一刀不会和后面的9刀一样都是0.87
如果要结果都是10刀都是一样的话。
计算方法是(你毛料的直径-最小直径)现在默认为毛料的直径是90.
90-(要加工到的尺寸79.28+0.2)注意要考虑到最后G71精加工留个余量。G73只是粗加工的循环命令。
90-79.3=10.7
10.7/2=5.35
这样按90的外圆毛料算,每刀就是一样的了。
如果你一直认为你的毛料是89.65,那么你就拿89.65-79.3.
最后结论:其实大一点小一点的u没有关系,如果小一点的u,最多开始一刀多切到点。如果u写的比本身的大,最多开始一刀切得少一点,或者第一刀根本走的是空刀。影响不是很大。
最终就是你要了解G73的工作原理,不管U怎么样,你一样可以了解其中的吃刀问题。
u简单的说就是你假设你可以一刀切到最终的尺寸,但是由于你毛料比较大(肯定余量大,打刀),你可以通过u把刀轨往后退,一直退到刚好切到毛料的位置,在根据你的这个u通过几刀R切完他。在一刀刀切回去!这是我的理解,有不懂的还可以问我。说的太多了,慢慢理解了!
⑶ 数控切削工艺的走刀路线的规划方案是什么
数控切削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切削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区别是数控工艺用数字方式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数控切削工艺的走刀路线的规划方案:
一、机床切削方式
在确定刀具切削工艺时要考虑适应高速切削悔简的要求。
(1)尽量选用顺铣切削,刀具刚切入工件产生的切屑厚度为最大,随后逐渐减小。
(2)在逆铣时则刚好相反,所以逆铣中刀具与工件的摩擦更大,在刀刃上产生的热量要比在顺铣时来的多,径向力也大为增加从而降低了刀具的寿命。
二、刀具进刀方式
数控切削工件时要避免直接垂直向下的进刀方式,采用斜线进刀或者螺旋进刀更适合高速切削的需要。
(1)斜线进刀方式是逐渐加大轴向切深运动到设定的轴向切深值,铣削力是逐渐加大的,对刀具和主轴的冲击较小,可明显减少下刀崩刃的现象。
(2)螺旋式进刀从工件上面开始,螺旋向下切入工件。由于采用的连续切削的方式,可以比较容易的保证精度,而且没有速度突变,可以用较高的速度进行。
三、数控走刀路线
(1)高速切削中对走刀轨迹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切削中由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都很快。
(2)如果走刀方式不合理,在切削过程中就极容易引起切削负荷的突变,从而带来冲击破坏质量,损伤刀具甚至设备,这种损害要比在普通切削时严重的多。
四、走刀误差补值
(1)因为工件在切削时的弹性变形会产生走刀误差,误差大小与切削时的背吃刀量密切相关。
(2)薄壁工件在切削时误差严重,使得所车削工件尺寸与预期的有很大差距,应及时修正误差。
五、车削断屑方式
数控车削是自动化工艺,如果刀具的断屑性能太差将影响到切削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提高刀具本身的断屑性能。
(1)合理选择刀具的切削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妨碍的条带形切屑。
(2)数控车削中应使直径不大的螺卷状切屑或宝塔形切屑,让它们有规律地沿一定方向排除。
(3)使用上压式的机夹可转位刀片时,可用压板同时将断屑台和刀片一起压紧。
(4)车内孔时则可采用刀具前刀面朝下的切削方式改善禅升排屑。
六、选用高端切削油
合理地使用切削油能改善切削条件,有效降低工艺误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车削不锈钢的韧性大不易被分离,故要求切削油要有较高的冷却性能以带走大量的热量。
(2)由于粘性大、熔着性大,在铣削过程中贺前老容易产生积屑瘤,故应使切削油具有较高的润滑性能。
(3)要求切削油有较好的渗透性,可在铣削中渗入到金属区的微细隙线中,使切屑容易断离。
(4)切削油应含有硫化极压抗磨添加剂成分,可以有效的保护刀具,提高工艺精度。
(5)专用的切削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设备、人体、环境产生危害。
(6)切削油在粘度、闪点、倾点、导热性能等方面均通过严格的测试,以满足各种切削工艺需求。
⑷ 滚珠线轨和滚柱线轨哪个好
硬轨好,机床的精度跟导轨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伺服驱动电机和丝杠轴承的精度,导轨主要起到导向和承载的作用。
线轨是滚动摩擦,点或线接触,接触面小,摩擦力也小,主要应用于高速加工,模具行业。针对切削量小,快速走刀的机械加工。
硬轨是滑动摩擦,属于面接触,接触面大,摩擦力大,快速移动的速度慢,在加工铸铁铸钢件时,吃刀量大,切削力比较大,震动比较厉害,在这时硬轨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因为硬轨面与面接触,接触面大,吸震性比较好,既能保证加工的效率也能保证加工的精度。
而线轨机床所对应的主轴形式一般是电主轴,主轴扭矩小,没劲。线轨机床的运动部件都是镶在滑块上的,滑块里面滚动的是滚珠或者滚柱,当切削力大的时候,容易引起共振,刺耳的声音,震动是对机床精度损害比较大的原因之一。
总之,加工铸造工件时,还是硬轨好些,特别是粗精加工一起做的时候。如果只做精加工,线轨的好,线轨快速移动的速度快,在大批量加工时,可以节省非加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