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
(1)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能显示,但是确实存在.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既能看到反射光线,又能看到入射光线.实验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沿EO入射,沿OF反射;沿FO入射,则沿OE反射.
(3)经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存在;可逆;同一平面;法线;等于.
② 高中孩子,如何搞定化学实验部分
1
量筒和滴定管的读数
因为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数结构不同,即:量筒的零刻度在底部,滴定管的零刻度通常在上部。目前对视线的偏角、偏低、仰视、俯视、高读数、低读数等的表述及相互关系较易混淆,可按图5-24和图5-25所示统一规范表述。
此外,容量瓶、移液管等量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均可参照以上规范读数计量。
2
滴管的使用
为了保证滴管滴加的液体有较准确的体积,滴管必须垂直地放在试管口或其他容器的上方,将试液逐滴加入。
为了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如酸碱中和滴定)或通过现象去认识变化的过程(如氢氧化铝的两性),可把试管稍微倾斜一个角度,将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
内反应溶液液面的试管壁上,使试剂与反应溶液逐渐接触,以观察反应现象与细微的变化过程。
滴管滴液完毕,应将管内剩余的试剂挤入滴瓶后再插回滴瓶,不要在滴管内装有试剂。
3
坩埚、蒸发皿的加热
坩埚和蒸发皿通常用于直接高温加热,加热时是否垫石棉网,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坩埚或蒸发皿中加热硫酸铜晶体制无水硫酸铜,该反应本身不需很高温度,温度过高硫酸铜会再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此时应垫着石棉网加热。
4
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
凡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尽可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这是因为用排水法集得的气体纯度较高,而排空气集气法集得的气体通常混有一些空气。对于可燃性气体检纯或贮备较多量易燃性气体,通常也不用排空气集气法。这是因为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后,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有爆炸的危险。
用排空气法收集HCl、SO2、NH3等刺激性气体时,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堵有小的脱脂棉团。实际上,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塞少许脱脂棉团,或用穿过导气管的硬纸片档住瓶口,可避免因空气对流的冲击妨碍气体的收集,此法适用于排气法收集所有的气体。
5
干燥管的使用
球形干燥管是粗端进气还是细端进气,抑或可以随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一个模式。不过,一般情况下多为粗端进气、细端出气。
6
分液漏斗的使用
目前化学用书的插图中,在分液漏斗中盛放液体,有加盖和不加盖的,即使装同样一种液体也是如此。塞子与分液漏斗是配套使用的仪器,漏斗塞须用耐酸、碱的绳把它系在漏斗颈上以防止丢失、摔碎或调换。所以,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坚持加盖。
7
化学仪器与装置图的画法规范
(1)化学仪器和装置图是用来表示仪器的形象、装配、组合、操作的示意图,只要求画几何平面图,一般不必画立体图和把玻璃仪器的反光部分影示出来。
(2)一般仪器可用几何平面图(即平视图)表示它们的形状。画图时,须抓住不同仪器的对称轴线,先画左、次画右、再封底、后封口的顺序按比例画出它们的形状。单个仪器,悬空放置。
(3)化学实验装置图是实验装置的组合图形,它既要表达仪器的外形、位置、连接方式,又要表达仪器的作用等。为此,画实验装置图通常从上画到下,从左画到右,仪器之间常以橡皮管连接。应选择最低的一个仪器(如铁架台)为水平线,把其它仪器放在或用木垫垫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 化学和生物的平面实验装置图在电脑上应该怎样制作呀
有一个软件叫Chemdraw,是一款专业的化学绘图软件,在网上可以直接下载免费版,包括装置图和化学反应方程式都能够在其中绘制出来
④ 如图1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之外,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1)实像是可以呈现在光屏上的,虚像不能.因此要探究是实像还是虚像,应该用一个光屏接收像;
(2)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还能透过平面镜观察对面的物体;
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4)①作出物点P的像点P′的,连接P′与小红的眼睛,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P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②因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2.5m,小红距离平面镜0.4m
所以可得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2.5m,小红与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应该是5m-0.4m=4.6m.
故答案为:(1)光屏;(2)玻璃板;大小;(3)垂直;相等;(4)见下图;4.6.
⑤ 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
(1)①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光屏上,我们可以借助光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2)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能显示,但是确实存在.
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EO入射,从OF反射;从FO入射,从OE反射.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答案为:
(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存在;OE;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错把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看作反射角了(其它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