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艺管道试压电动阀、气动阀是否能参与试压
理论上来是可以参与试源压的,这个阀也是管道系统的一个组成,它也满足所在管道系统的所有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当然它就能跟着管道系统一起试压,这一点与普通阀没区别。
但是试压过程要保护好阀门,尤其注意不要让杂物掉进阀座里。一旦有杂物在阀里,将来开关时候就有可能导致阀门损坏。还有试压后的清扫也必须拆掉气动阀电动阀,所以还是拆吧。
你想想,一个高精度电动阀或气动阀价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试压工作的取费加一起也不一定有阀门价值高,你还一定要冒风险吗
② 一般管道试压标准是什么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版管道系统试权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也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
2)当现场条件不允许使用液体或气体进行压力试验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同时采用下列方法代替:
A、所有焊缝(包括附着件上的焊缝),用液体渗透法或磁粉法进行检验;
B、对接焊缝用100%射线照相进行检验。
3)当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4)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
5)建设单位应参加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和施工单位一同按规范规定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③ 天然气阀门管道试压要求是什么,要求简单明了,谢谢
根据《SY 0401-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施工和验收规范》8.2和8.3的要求归纳如下:
1、试压的管段长度不宜超过35km(水试压)和18km(空气试压)
2、分段试压的压力值、稳压时间和允许压降值根据地区分级来定,具体请遵循标准中表9.3.4的规定。
3、试压管段的高差不宜查过30m(水试压)
4、试压的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5、试压的压力表精度、量程、安装位置和安装环境有规定
6、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合格的标准。强度试压以管道不破裂、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压一压降不小于1%试验压力值为合格。
请看在我打了那么多字的份上,加点分。呵呵。
④ 阀门试压管道里pn代表什么意思
PN,公称压力(Nominal Pressure),是压力的一种表示方法;主要用在管道及管配件、阀门等壳体设备的压力表示;
PN的定义描述在 GB/T 1048-2005 和 被替代的 GB/T 1048-1990 管道元件公称压力有很大不同,这既是目前各标准和实际市场应用中公称压力的PN表示混乱的根源所在,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逐步规范的问题。相比新旧两个标准的PN定义,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 按 ISO/CD 7268:1996 和 BS EN 1333:1997 《管道元件PN的定义和选用》 重新定义了 PN (公称压力);
2.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公称压力的标记方法,删去了PN数值后的单位 MPa,明确了PN(公称压力)只是“与管道系统元件的力学性能相关、用于参考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标识”的基本概念,并在注1中进一步说明了字母PN后跟的数字不代表测量值,不应用于计算目的;
3. 修改了公称压力系列的表示方式,例如原标准中的PN 4.0 MPa,现标记为:PN40。并对PN系列的数值进行了简化,删去了原标准中 ISO/CD 7268:1996 未列入的非常用的公称压力数值,例如:PN 0.05、PN 0.1、PN 0.4、PN 28.0、PN 335.0(MPa)等。
新旧PN标记数值相差10倍,如老标记 PN 4.0 MPa 与新标记 PN 40 等同,因此,有人认为新标记的数值相对老标记的单位MPa,可以理解为bar。实际在新定义中,明确说明了PN后的数值不能代表量值,没有单位量纲,如果在数值后加上压力单位bar,则是错误的PN标记方法,如:PN 40 bar 是不规范的标识,违背了 公称压力 PN系列 的定义。
⑤ 管道的阀门试压套什么定额 怎么套
阀门试压是包括在阀门安装内容中的。如果单独试压需要和建设单位协商,一般是按照安装定额打个折(例如 50%)。
⑥ 气动阀门试压属于什么专业,仪表还是工艺的 我以前接触都是气动执行机构属于仪表,阀体属于工艺 不知
气动阀门试压属于测试专业,要有液压,机电方面的专业特长,你以前接触的属于最终用户的专业分类
⑦ 一般管道试压标准是什么啊
一般要求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按试验的目的可分为检查管道力学性能的强度试验、检查管道连接质量的严密性试验、检查管道系统真空保持性能的真空试验和基于防火安全考虑而进行的渗漏试验等。除真空管道系统和有防火要求的管道系统外,多数管道只做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管道系统的强度试验与严密性试验,一般采用水压试验,如因设计结构或其他原因,不能采用水压试验时,可采用气压试验。
(1)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也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
2)当现场条件不允许使用液体或气体进行压力试验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同时采用下列方法代替:
A、所有焊缝(包括附着件上的焊缝),用液体渗透法或磁粉法进行检验;
B、对接焊缝用100%射线照相进行检验。
3)当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4)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
5)建设单位应参加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和施工单位一同按规范规定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2)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3)试验用压力表已校验,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2块。
4)符合压力试验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
5)按试验的要求,管道已经固定。
6)对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在压力试验前,下列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复查:
A、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
B、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
C、管子加工记录;
D、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记录;
E、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
7)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
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板及仪表元件等已经拆下或加以隔离。
9)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2.水压试验的程序、步骤、方法
水压试验的程序、步骤方法如下:
1)连接。将试压设备与试压的管道系统相连,试压用的各类阀门、压力表安装在试压系统中,在系统的最高点安装放气阀、在系统的最低点安装泄水阀。
2)灌水。打开系统最高点的放气阀,关闭系统最低点的泄水阀,向系统灌水。试压用水应使用纯净水,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对连有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10-6(ppm)。待排气阀连续不断地向外排水时,关闭放气阀。
3)检查。系统充水完毕后,不要急于升压,而应先检查一下系统有无渗水漏水现象。
4)升压。充水检查无异常,可升压,升压用手动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升压过程应缓慢、平稳,先把压力升到试验压力的一半,对管道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若有问题,应泄压修理,严禁带压修复。若无异常,则继续升压,待升压至试验压力的3/4时,再作一次全面检查,无异常时再继续升压到试验压力,一般分2~3次升到试验压力。
5)持压。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6)试压后的工作 试压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盲板、膨胀节限位设施,排尽系统中的积水。
3.水压试验应注意的事项
1)试验前,向系统充水时,应将系统的空气排尽。
2)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3)试验时,应测量试验温度,严禁材料试验温度接近脆性转变温度。
4)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低于0.4MPa。
5)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时,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6)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Ps=1.5P〔б〕1/〔б〕2
式中 Ps-试验压力(表压),MPa;
P-设计压力(表压)MPa;
〔б〕1-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б〕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当〔б〕1/〔б〕2大于6.5时,取6.5。
当P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s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7)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当设计压力小于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2倍,当设计压力大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加0.5MPa。
8)对位差较大的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记入试验压力中。液体管道的试验压力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组成件的承受力。
9)对承受外压的管道,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内、外压力之差的1.5倍,且不得低于0.2MPa。
10)夹套管内管的试验压力应按内部或外部设计压力的高者确定。
11)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泄露时,不得带压处理,应降压修复,待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