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传动装置安全防护

传动装置安全防护

发布时间:2021-02-26 01:25:54

A. 设备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失效属于什么因素

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 机械设备危险主要是设备的运动部分,比如传动和刀具,运动的工件和切屑。如果设备有缺陷、防护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我部的开卷机、切板机、纵剪机、自动焊、卷板机、工装机、空压机、空压泵、水压机、缠丝机、喷浆机、搅拌机、吊车、切割机、台钻等都存在危险因素。
(1)传动装置的危险 机械传动分为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由于部件不符合要求,如机械设计不合理,传动部分和突出的转动部分外露、无防护等,或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不小心及违章操作可能把手、衣服绞入其中造成伤害。链传动与皮带传动中,带轮容易把工具或人的肢体卷入;当链和带断裂时,容易发生接头抓带人体,皮带飞起伤人。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带速高等原因,也容易使传动带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2)压力机械的危险 压力机械都具有一定施压部位,其施压部位是最危险的。由于这类设备多为手工操作,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情绪,发生人为失误,如进料不准造成原料压飞、模具移位、手进入危险区等,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常 见 事 故 切压工作最常见的事故是手指被切断,
另外还有:1、工件被挤飞伤人。2、齿轮、传动或卷辊将操作人员绞伤。3、钢板卷、钢筒起重、安装、拆卸时造成砸伤、挤伤。4、冲模或工具崩碎伤人。
事 故 原 因 1、私自拆除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导致事故发生。2、停机检修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机器突然启动发生事故。3 多人操作,动作不协调,发生误操作。4、 违反操作规程,在压力机正要运行时,用手进入模内进行调整作业。5、身体不适、疲惫、体力不支发生误操作。
(3)机器设备的危险 机器设备的旋转部位和运动部位,危险性很大。 1、其旋转部分,如钻头、缠丝机旋转的工件卡盘等,一旦与人的衣服、袖口、长发、围在颈上的毛巾、手上的手套等缠绕在一起,就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操作者与机床相碰撞,如由于操作方法不当,用力过猛,使用工具规格不合适,均可能使操作者撞到机床上; 3、操作者及施工人员站的位置不适当,就可能会受到机械运动部件和运动工件的撞击,例如,站在搅拌机料斗或吊车的运动范围内,以及站在开卷机、工装机或卷板机工件运动范围内。 4、刀具伤人,如切板机、纵剪机或高速旋转的钻头、砂轮片,如果违规操作就容易削去手指甚至手臂。 5、运动的钢板或纵剪机剪下的钢板容易划伤人体,喷浆机飞溅的砂石料容易伤及人的眼睛、头部。缠丝机如钢丝崩断容易伤害身体。 6、吊车吊运的工件容易碰伤人,工件如坠落容易砸伤人。 7、工作现场环境不好,例如照明不足,地面滑污,机床布置不合理,通道狭窄以及零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施工人员滑倒或跌倒。
二、机械设备危险的防护措施
1、机械传动危险的防护 传动装置要求遮蔽全部运动部件,以隔绝身体任何部分与之接触。按防护部分的形状、大小制成的固定式防护装置,安装在传动部分外部,就可以完成防止人体接触机器的转动危险部位。主要防护措施: ①裸露齿轮传动系统必须加装防护护罩;②凡离地面高度不足2米的链传动,必须安装防护罩;在通道上方时,下方必须有防护档板,以防链条断裂时落下伤人;③传动皮带的危险部位采用防护罩,尽可能立式安装。传动皮带松紧要适当;④采用防静电的传动带,而且作业场所应保持较高湿度,并安装接地的金属刷把皮带静电荷导入大地或做成导电的传动带并接地以防止静电火花。
2、冲剪压机械危险的防护 冲剪压设备最重要是要有良好的离合器和制动器,使其在启动、停止和传动制动上十分可靠。其次要求机器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是保护操作者的肢体进入危险区时,离合器不能合上或者压力滑块不能下滑。常用的安全防护装置有防打连车装置、安全电钮、双手多人启动电钮等。 (1)防打连车装置就是利用凸轮机进行锁定与解脱,来防止离合器的失灵,使用中在每一次冲压操作中必须要松开踏板,才能开始下一行程,否则压力机不动作。 (2)压力机安全电钮。工作原理是按电钮一次,压力机滑块只动作一个行程而不连续运转,可以起到保护操作者手的作用。 (3)双手或多人启动装置。它的作用是操作者双手同时动作方能启动。这样就把双手从危险区抽出来,防止了单手操作时,出现的一手启动,另一支手还在危险区的情况,多人启动则是防止配合不佳,造成的伤害。 (4)每日作业前,检查冲剪压机(离合器、制动器、安全装置),出现问题应立即进行检修,保证完好。停机检修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在明显处挂牌警告,防止机器突然启动发生事故。 (5)整理好工作空间,将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拿走,以防工作时震落到开关上,造成设备突然启动发生事故。机器周围地上杂物清理干净,以防工作时滑跌或绊倒。
3、机器设备危险的防护 对机器设备危险的防护,除要求设备有设计合理、安装可靠和不影响操作的防护装置,

B. 机械传动中的危险零部件和安全防范措施是什么

1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

1)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

(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①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在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尽量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以及粗糙的、凸凹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金属薄片的棱边应倒钝、折边或修圆,可能引起刮伤的开口端应包覆。

②安全距离的原则。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人体触及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是减小或消除机械风险的一种方法。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必须考虑使用机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关人体的测量数据、技术和应用等因素。

③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物理量值来减小危险。例如,将操纵力限制到最低值,使操作件不会因破坏而产生机械危险;限制运动件的质量或速度,以减小运动件的动能;限制噪声和振动等。

④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对预定在爆炸环境中使用的机器,应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和操纵机构,或“本质安全”电气装置,也可采用电压低于“功能特低电压”的电源,以及在机器的液压装置中使用阻燃和无毒液体。

(2)限制机械应力。

机械选用材料的性能数据、设计规程、计算方法和试验规则,都应该符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机械应力不超过许用值,保证安全系数,以防止由于零件应力过大而被破坏或失效,避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控制连接、受力和运动状态来限制应力。

(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用以制造机器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得危及面临人员的安全或健康。

(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在机械设计中,通过合理分配人机功能、适应人体特性、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的布置等方面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提高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使操作者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小操作差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意外启动;速度变化失控;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机器零件或工件飞出;安全装置的功能受阻等。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各种作业的操作模式或采用故障显示装置,使操作者可以安全进行干预的措施,并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①机构启动及变速的实现方式。机构的启动或加速运动应通过施加或增大电压或流体压力去实现,若采用二进制逻辑元件,应通过由“0”状态到“1”状态去实现;相反,停机或降速应通过去除或降低电压或流体压力去实现,若采用二进制逻辑元件,应通过“1”状态到“0”状态去实现。

②重新启动的原则。动力中断后重新接通时,如果机器自发启动会产生危险,应采取措施,使动力重新接通时机器不会自行启动,只有再次操作启动装置机器才能运转。

③零部件的可靠性。这应作为安全功能完备性的基础,使用的零部件应能承受在预定使用条件下的各种干扰和应力,不会因失效而使机器产生危险的误动作。

④定向失效模式。这是指部件或系统主要失效模式是预先已知的,而且只要失效总是这些部件或系统,就可以事先针对其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⑤关键件的加倍(或冗余)。控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可以通过备份的方法,即当一个零部件万一失效,用备份件接替以实现预定功能。当与自动监控相结合时,自动监控应采用不同的设计工艺,以避免共因失效。

⑥自动监控。自动监控的功能是保证当部件或元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减弱或加工条件变化而产生危险时,以下安全措施开始起作用:停止危险过程,防止故障停机后自行再启动,触发报警器。

⑦可重编程序控制系统中安全功能的保护。在关键的安全控制系统中,应注意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储存程序被有意或无意改变。可能的话,应采用故障检验系统来检查由于改变程序而引起的差错。

⑧有关手动控制的原则。

A.手动操纵器应根据有关人类工效学原则进行设计和配置。

B.停机操纵器应位于对应的每个启动操纵器附近。

C.除了某些必须位于危险区的操纵器(如急停装置、吊挂式操纵器等)外,一般操纵器都应配置于危险区外。

D.如果同一危险元件可由几个操纵器控制,则应通过操纵器线路的设计,使其在给定时间内,只有一个操纵器有效。但这一原则不能用于双手操纵装置。

E.在有风险的地方,操纵器的设计或防护应做到不是有意识的操作不会动作。

F.操作模式的选择。如果机械允许使用几种操作模式以代表不同的安全水平(如允许调整、维修、检验等),则这些操作模式应装备能锁定在每个位置的模式选择器。选择器的每个位置都应相应于单一操作或控制模式。

⑨特定操作的控制模式。对于必须移开或拆除防护装置或使安全装置功能受到抑制才能进行的操作(如设定、示教、过程转换、查找故障、清理或维修等),为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必须使自动控制模式无效,采用操作者伸手可达的手动控制模式(如止一动、点动或双手槽子装置),或在加强安全条件下(如降低速度、减小动力或其他适当措施)才允许危险元件运转并尽可能限制接近危险区。

(6)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

当采用气动、液压、热能等装置的机械时,必须通过设计来避免与这些能量形式有关的各种潜在危险。

①借助限压装置控制管路中最大压力不超过允许值;不因压力损失、压力降低或真空度降低而导致危险。

②所有元件(尤其是管子和软管)及其连接应密封,要对各种有害的外部因素加以防护,不因泄漏或元件失效而导致流体喷射。

③当机器与其动力源断开时,贮存器、蓄能器及类似容器应尽可能自动卸压,若难以实现,则应提供隔离措施或局部卸压及压力指示措施,以防剩余压力造成危险。

④机器与其能源断开后,所有可能保持压力的元件都应有明显识别排空的装置和绘制有注意事项的警告牌,提示对机器进行任何调整或维修前必须对这些元件卸压。

(7)预防电的危险。

电的安全是机械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中电气部分应符合有关电气安全标准的要求,预防电的危险尤其应注意防止电击、短路、过载和静电。

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人的操作岗位远离危险或有害现场,从而减少工伤事故。

(1)操作自动化。在比较危险的岗位或被迫以机器特定的节奏连续参与的生产过程,使用机器人或机械手代替人的操作,使得工作条件不断改善。

(2)装卸搬运机械化。装卸机械化可通过工件的送进滑道、手动分度工作台等措施实现;搬运的自动化可通过采用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自动送料装置等实现。应注意防止由于装置与机器零件或被加工物料之间阻挡而产生的危险,以及检修故障时产生的危险。

(3)调整、维修的安全。在设计机器时,应尽量考虑将一些易损而需经常更换的零部件设计得便于拆装和更换;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施(梯子、平台、通道);锁定切断的动力;机器的调试、润滑、一般维修等操作点配置在危险区外,这样可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从而减小操作者面临危险的概率。
2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或其他手段,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机器在运行时产生各种对人员的接触伤害。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有时也统称为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的重点是机械的传动部分、操作区、高处作业区、机械的其他运动部分、移动机械的移动区域,以及某些机器由于特殊危险形式需要采取的特殊防护等。采用何种手段防护,应根据对具体机器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未决定。
1)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基本安全要求如下:
(1)结构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具有切实的保护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到伤害。
(2)结构要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装可靠,不易指拆卸。
(3)装置表面应光滑,无尖棱利角,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4)装置不容易被绕过或避开,不应出现漏保护区。
(5)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体各部分(特别是手或脚)无法接触危险。
(6)不影响正常操作,不得与机械的任何可动零部件接触;对人的视线障碍最小。
(7)便于检查和修理。
2)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2)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传动装置以及在施工机械施工处的下方,应设置防护。

(3)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置防护。

(4)为避免挤压伤害,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5)运动部件有行程距离要求的,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量,防止因超行程运动而造成伤害。

(6)对可能因超负荷发生部件损坏而造成伤害的,应设置负荷限制装置。

(7)有惯性冲撞运动部件必须采取可靠的缓冲装置,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

(8)运动中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紧固,防止由于启动、制动、冲击、振动而引起松动。

(9)每台机械都应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使已有的或即将发生的危险得以避开。紧急停机装置的标识必须清晰、易识别,并可迅速接近其装置,使危险过程立即停止并不产生附加风险。

3)安全防护装置的选择

选择安全防护装置的型式应考虑所涉及的机械危险和其他非机械危险,根据运动件的性质和人员进入危险区的需要决定。对特定机器安全防护应根据对该机器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选择。

(1)机械正常运行期间操作者不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操作者不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应优先考虑选用固定式防护装置,包括进料、取料装置,辅助工作台,适当高度的栅栏及通道防护装置等。

(2)机械正常运转时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当操作者需要进入危险区的次数较多,经常开启固定防护装置会带来不便时,可考虑采用连锁装置、自动停机装置、可调防护装置、自动关闭防护装置、双手操纵装置、可控防护装置等。

(3)对非运行状态等其他作业期间需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对于机器的设定、示教、过程转换、查找故障、清理或维修等作业,防护装置必须移开或拆除,或安全装置功能受到抑制,可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止一动操纵装置或双手操纵装置、点动一有限运动操纵装置等。

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几个安全防护装置联合使用。
3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1)操纵(控制)器的安全人机学要求

操纵器的设计应考虑到功能、准确性、速度和力的要求,与人体运动器官的运动特性相适应,与操作任务要求相适应;同时,还应考虑由于采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鞋、手套等)带来的约束。操纵装置应满足以下安全人机学要求:

(1)操纵器的表面特征。

操纵器的形状、尺寸。间隔和触感等表面特征的设计和配置,应使操作者的手或脚能准确、快速地执行控制任务,并使操作受力分布合理。

(2)操纵力和行程。

操纵器的行程和操作力应根据控制任务、生物力学及人体测量参数选择,操纵力不应过大而使劳动强度增加;操纵行程不应超过人的最佳用力范围,避免操作幅度过大,引起疲劳。

(3)操纵器的布置。

操纵器数量较多时,其布置与排列应以能确保安全、准确、迅速地操作来配置,可以根据控制器在过程中的功能和使用的顺序将它们分成若干部分;应首先考虑重要度和使用频率,同时兼顾人的操作习惯、操作顺序和逻辑关系;应尽可能给出明显指示正确动作次序的示意图,与相应的信号装置设在相邻位置或形成对应的空间关系,以保证正确有序的操作。

(4)操纵器的功能。

各种操纵器的功能应易于辨认,避免混淆,使操作者能安全、即时地操作。必要时应辅以符合标准规定且容易理解的形象化符号或文字说明。当执行几种不同动作采用同一个操纵器时,每种动作的状态应能清晰地显示。例如,按压式操纵器,应能显示“接通”或“断开”的工作状态。

(5)操纵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协调。

操纵器的控制功能与动作方向应与机械系统过程的变化运动方向一致。控制动作、设备的应答和显示信息应相互适应和协调,同样操作模式的同类型机器应采用标准布置,以减少操作差错。

(6)防止附加风险。

设有多个挡位的控制机构,应有可靠的定位措施,防止操作越位、意外触碰移位、因振动等原因自行移动;双手操作式的操纵器应保证安全距离,防止单手操作的可能;多人操作应有互锁装置,避免因多人动作不协调而造成危险;对关键的控制器应有防止误动作的保护措施,使操作不会引起附加风险。

2)显示器的安全人机学要求

显示器是显示机械运行状态的装置,是人们用以观察和监控系统过程的手段。显示装置的设计、性能和形式选择、数量和空间布局等,均应符合信息特征和人的感觉器官的感知特性,使人能迅速、通畅、准确地接受信息。

显示装置应满足以下安全人机学要求:

(1)显示信息的形式。

指示器、刻度盘和视觉显示装置的设计应在人能感知的参数和特征范围之内,显示形式(常见有数字式和指针式)、尺寸应便于察看,信息含义明确、耐久、清晰易辨。

(2)显示器的布置。

当信号和显示器的数量较多时,在安全、准确、迅速的原则下,应根据其功能和显示的种类不同,根据工艺流程、重要程度和使用频度的要求,适应人的视觉习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优先顺序,布置在操作者视距和听力的最佳范围内;还可依据过程的机能、测定种类等划分为若干部分顺序排列。

(3)显示器的数量。

信号和显示器的种类与数量应符合信息的特性,要少而精,不可过多、过滥,提供的信息量应控制在不超过人能接受的生理负荷限度内;信号显示的变化速率和方向应与主信息源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相一致。

(4)危险信号和报警装置。

对安全性有重大影响的危险信号和报警装置,应配置在机械设备相应的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部位,优先采用声、光组合信号,其强度、对比性要明显区别并突出于其他信号。报警装置应与相关的操纵器构成一个整体或紧密相连。

3)工作位置的安全性

确定操作者在机械上的作业区设计时,考虑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布置机械设备上直接由人操作或使用的部件(包括各种显示器、操纵器、照明器),以及创造良好的与人的劳动姿势有关的工作空间、工作椅、作业面等条件,防止产生疲劳和发生事故。

(1)工作空间。对机械工作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工作过程中对人身体所产生的约束条件,其工作空间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头、臂、手、腿、足有合乎心理要求和生理要求的充分的活动余地;危险作业点,应留有足够在意外情况下能避让的空间和安全通道。

必要时提供工作室,以防御外界的有害作用,保证操作者不受存在的危险(如灼热、气温、通风不良、视野、噪声、振动、上方落物)的伤害。工作室及装潢所用材料必须是耐燃的,有紧急逃难措施,视野良好。保证司机在无任何危险情况下进行机械操作。

(2)工作台面。工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测量参数及所要完成的工作类型。工作面或工作台应能满足安全、舒适的身体姿势;可使身体躯干挺直、舒展得开,身体重量能适当地得到支承;各种操作器应布置在人的相应器官功能可及的范围内。

(3)座位装置。座位结构及尺寸应符合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功能的发挥,高低可调,以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其固定须能承受相应载荷时不破坏,应将振动降低到合理的最低程度并满足工作需要和舒适的要求。

(4)良好的视野。操作者应在操作位置直接看到或通过监控装置了解到控制目标的运行状态,在主要操作位置能够确认没有人面临危险;否则,操纵系统的设计应该做到:每当机器要启动时,都能发出听觉或视觉警告信号,使面临危险的人有时间撤离,或能采取措施防止机械启动。

(5)高处作业位置。操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上时,必须充分考虑脚踏和站立的安全性,配置供站立的平台、梯子和防坠落的栏杆或防护板等。若操作人员需要经常变换工作位置,还须配置走板宽度不小于500mm的安全通道。当机械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度在30m(含30m)以上时,必须配置安全可靠的载人升降设备。

(6)工作环境。机械工作现场的环境应避免人员暴露于危险及有害物质(如温度、振动、噪声、粉尘、辐射、有毒)的影响中;在室外工作时,对不利的气候影响(如热、冷、风、雨、雪、冰)应提供适当的遮掩物;应满足照明要求,优先采用自然光,当工作环境照明不足时,辅之以机器的局部人工照明,光源的位置在使用中进行调整时不应弓[起任何危险。避免眩光、阴影和频闪效应引起的风险。

4)操作姿势的安全要求

工作过程设计、操作的内容、重复程度及操作者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控制,应避免超越操作者生理或心理的功能范围,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有利于完成预定工作。

(1)负载限度。机器各部分的布局要合理;减少操作者操作时来回走动、大幅度扭转或摆动,使操作时的姿势、用力、动作互相协调,避免用力过度或频率过快,还应保证负荷适量。超负荷使人产生疲劳,负荷不足或单调重复的工作会降低对危险的警惕性。

(2)工作节奏。设计机器时应考虑操作模式,人的身体动作应遵循自然节奏,避免将操作者的工作节奏与机器的自动连续循环相联系;否则,会使操作者处于被动配合状态,由于工作节奏过分紧张,产生疲劳而导致危险。

(3)作业姿势。身体姿势不应由于长时间的静态紧张而引起疲劳。机械设备上的操作位置,应能保证操作者可以变换姿势,交替采用坐姿和立姿。若两者必择其一,则优先选择坐姿,因坐姿稳定性好,并可同时解放手和脚进行操作。

(4)提供必要的支承。如果必须施用较大的肌力或需要在振动、颠簸环境下进行精细或连续调节的操作时,应该通过采取适宜的身体姿势并提供适当的身体支承,以保持操作平稳、准确。手控操纵器应提供依托装置;脚控操纵器应考虑在操作者有靠背座椅坐着的条件下使用。

(5)保持平衡。身体动作的幅度、强度、速度和节拍应互相协调,提供适合于不同操作者的调整机器的工具,使操作者保持操作姿势平衡,防止失稳跌倒。

C. 安全防护装置有下列哪几种

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封闭式装置等作为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例如,用金属铸造或金属板焊接的防护箱罩,一般用于齿轮传动或传输距离不大的传动装置的防护;金属骨架和金属网制成防护网,常用于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栅栏式防护适用于防护范围比较大的场合或作为移动机械临时作业的现场防护. 防护装置:包括 电气:屏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装设的联锁装置、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装设的联锁装置等; 防雷: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锅炉:压力表、水位计、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锅炉熄火保护装置、锅炉自动控制装置、排污阀或放水装置等; 压力容器:紧急切断阀等; 机械:固定安全防护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可调安全装置、自动调节安全装置、跳闸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等。
编辑本段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1)固定防护装置应该用永久固定(通过焊接等)方式或借助紧固件(螺钉、螺栓、螺母等)固定方式,将其固定在所需的地方,若不用工具就不能使其移动或打开。 (2)进出料的开口部分尽可能地小,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不可能从开口处接触危险。 (3)活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的活动体打开时,尽可能与防护的机械借助铰链或导链保持连接,防止挪开的防护装置或活动体丢失或难以复原。 (4)活动防护装置出现丧失安全功能的故障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不可能执行或停止执行;联锁装置失效不得导致意外启动。 (5)防护装置应是进入危险区的唯一通道。 (6)防护装置应能有效地防止飞出物的危险。
编辑本段防护装置的防护等级
(一)A级防护:可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 1.防护对象:防护高蒸气压、可经皮肤吸收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暴露;接触未知化学物(纯品或混合物);有害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缺氧。 2.装备: 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根据容量、使用者的肺活量、活动情况等确定气瓶使用时间; 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为气密系统,防各类化学液体、气体渗透; 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 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 安全帽 (二)B级防护:存在有毒气体(或蒸汽)或者针对致病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的环境 1.防护对象:为已知的气态毒性化学物质,能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危害,达到IDLH浓度,缺氧; 2.装备: SCBA:确定防护时间; 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非气密性,防化学液体渗透; 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 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 安全帽 (三)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1.防护对象:非皮肤吸收有毒物;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浓度低于IDLH浓度;不缺氧; 2.装备: 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或负压系统,选择性空气过滤,适合特定的防护对象和危害等级; 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隔离颗粒物、少量液体喷溅; 防护手套:防化学液体渗透 防护靴:防化学液体渗透 (四)D级呼吸防护: 1.防护对象: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的人员。 2.装备: 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他普通工作服、靴子及手套;

D. 凡是高度在几米的传动部件等危险零部件都必须设置防护罩

2米以内。以为人的升高是不可能超过两米的。所以如果最安全的方式是将物品放在1.8米左右的高度。所以A是正确的。

E. 机械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为什么

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防止人被绞入转回运部件中。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答装要求 :

1.为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
2.为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
3.为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尤其要注意传送带下面)、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
4.为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
5.为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

F. 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在皮带传动机构,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
联轴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钩住工人衣服等,给工人造成伤害。为了保护机构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导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程及设置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从而保证作业安全。
传动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
1、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
齿轮传动装置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齿轮传动机构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必须坚固牢靠,保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振动。同时应便于开启,便用机器的维护保养,即要求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护罩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电气联锁,使防护罩在开启的情况下机器停止运转。另外,上海铤和建议大家机械设备防护罩壳体本身不应有尖角和锐利部分。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由于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故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速度在9m/min以上。皮带的接头必须牢固可靠。
3、联轴器的安全防护
对联轴器的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采用安全联轴器。但这样还没有彻底排除隐患,根本的办法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防罩。轴上的键及固定螺钉必须加以防护,螺钉一般应采用沉头螺钉。

G. 汽车常见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

主动防护装置:
1.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2.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直译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制动距离),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制动时,如果四只轮胎附着地面的条件不同,比如,左侧轮附着在湿滑路面,而右侧轮附着于干燥路面,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动时(四个轮子的制动力相同)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由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其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高速调整,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牵引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

3.TCS,其英文全称是Traction Control System,牵引力控制系统,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是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传动轮的转数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进而抑制驱动轮转速的一种防滑控制系统。它与ABS作用模式十分相似,两者都使用感测器及刹车调节器。 类似的还有ASR(驱动防滑系统)等等.

4.ESP 电控行驶平稳系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滑时,ESP识别车辆不稳定状态,并通过对制动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变速箱管理系统实施控制,从而有针对性的弥补车辆滑动。相似的还有本田的VSA(车辆稳定辅助系统).

5.EBA 紧急制动辅助装置,EBA系统靠时基监控制动踏板的运动。 它一旦监测到踩踏制动踏板的速度陡增,而且驾驶员继续大力踩踏制动踏板,它就会释放出储存的180巴的液压施加最大的制动力。 驾驶员一旦释放制动踏板,EBA系统就转入待机模式。 由于更早地施加了最大的制动力,紧急制动辅助装置可显著缩短制动距离。

被动安全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SRS)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车方向盘,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面世以来,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
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1986年至1997年2月15日,安全气囊共挽救了1828人的生命(1639名司机,189名乘员),安全气囊同时也有副作用。在上述时间段内,气囊造成38名儿童、21名司机、2个乘员死亡。这些主要发生在低速碰撞的情况。造成死亡的原因有如下几种:儿童及儿童座椅靠近气囊:碰撞前的制动使得儿童更加靠近气囊。气囊主要造成头和颈部伤害。另外矮个子司机受到的伤害也是类似原因。

H. 检修机械传动设备应哪些安全措施

先给被修设备停机,然后切断该机电源,并在该机控制箱处挂上:“正在维修,严禁合闸”之类警示牌。

一、检修现场布置的安全要求:

1) 检修用工器具及材料的堆放场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2) 检修现场的道路必须保持通畅,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要求。

3) 检修现场内危险地区,如坑、井、电气高压设备等,需设危险标志,夜间要设红灯信号,楼面孔洞应加设盖板或围栏。

4) 检修现场应有足够照明,电气线路架设必须符合电气规程要求,检修照明应符合要求。

5) 检修用备品配件、机具、设备的堆放必须整齐稳固。拆除的废旧设备、管件、要及时清除。

6) 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应有专人保管或清出现场,不能消除的应加强防护。

7) 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器材。

二、机具的准备及检查:

1) 各种施工机械及电机的传动危险部分,应设安全防护装置。各种起重运输机械,必须有规定的安全装置,常用起重工具,如卷扬机、桅杆、手动葫芦、井子架、千斤顶均应完好,安全可靠。

2) 检修用脚手架、跳板应符合安全要求。

3) 检修用电气设备和手提电动工具,导线要绝缘接地良好。外壳必须接地。

4) 电气工具、安全附件要好,焊机外壳需接地,导线绝缘良好。乙炔瓶及氧气瓶距明火大于10米,两瓶之间应有大于5米的距离。

三、 设备检修前处理:

检修设备须进行清理或置换等前处理工作,经分析检验合格,方可交出。设备检修前处理原则:

a) 需检修的设备应停车、降温、卸压、切断电源。

b) 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和容器管道,必须切断物料(包括惰性气体)出入口阀门,并加盖盲板。

c) 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和容器管道应进行清洗置换和分析检验合格。

阅读全文

与传动装置安全防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