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机车电器传动装置原理

机车电器传动装置原理

发布时间:2021-02-25 05:32:57

① 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
包括走行部和车体。走行部是承受车辆自重和载重在钢轨上行走的部件,由2轴或3轴转向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弹簧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轮对和轴箱、齿轮传动装置和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组成。车体用来安放各种设备,同时也是乘务人员的工作场所,由底架、司机室、台架、侧墙和车顶等部分组成。司机室设在车体的两端,有走廊相通。司机室内安装控制设备,如司机控制器、制动阀、按钮开关、监测仪表和信号灯等。两司机室之间用来安装机车的全部主要设备,有时划分成小室,分别安装辅助机组、开关设备、换流装置以及牵引变压器等。部分电气设备如受电弓、主断路器和避雷器等则安装在车顶上。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车体底架的两端牵引梁上。车体和设备的重量通过车体支承装置传递到转向架上,车体支承装置并起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的作用。

电气部分
机车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连接导线。包括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以及它们的保护系统。①主电路:电力机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机车的基本性能,由牵引电动机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电气设备和导线共同组成。在主电路中流过全部的牵引负载电流,其电压为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电压,或者接触网的网压,所以主电路是电力机车上的高电压大电流的动力回路。它将接触网上的电能转变成列车牵引所需的牵引动力。②辅助电路:供电给电力机车上的各种辅助电机的电气回路。辅助电机驱动多种辅助机械设备,如冷却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用的通风机,供给各种气动器械所需压缩空气的压缩机等。辅助电机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异步的。③控制电路:由司机控制器和控制电器的传动线圈和联锁触头等组成的低压小功率电路。控制电路的作用是使机车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中的各种电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动作。这样,电力机车即可按照司机的意图运行。④保护系统:保证上述各种电路的设施。

空气管路系统
按用途可分为:
①供给机车和车辆制动所需压缩空气的空气制动气路系统。
②供给机车电气设备所需压缩空气的控制气路系统。
③供给机车撒砂装置、风嗽叭和刮雨器等辅助装置所需压缩空气的辅助气路系统。
作用:是风压的通道,为机车受电弓上升,机车制动,机车散热提供风源

内燃机电车

基本结构
内燃机车由柴油机、传动装置、辅助装置、车体走行部(包括车架、车体、转向架等)、制动装置和控制设备等组成。

柴油机
内燃机车的动力装置,又称压燃式内燃机。主要结构特点包括汽缸数、汽缸排列形式、汽缸直径、活塞冲程、增压与否等。现代机车用的柴油机都配装废气涡轮增压器,以利用柴油机废气推动涡轮压气机,把提高了压力的空气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柴油机进气管,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机功率和热效率。柴油机工作有四冲程和二冲程两种方式,同等转速的四冲程机的热效率一般高于二冲程,所以大部分采用四冲程。从转速来看,分为高速机、中速机和低速机。为满足各种功率的需要,生产有相同汽缸直径和活塞的各种缸数的产品。功率较小用6缸、8缸直列或8缸V型,功率较大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为常用。

传动装置
为使柴油机的功率传到动轴上能符合机车牵引要求而在两者之间设置的媒介装置。柴油机扭矩—转速特性和机车牵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机来直接驱动机车动轮:柴油机有一个最低转速,低于这个转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机因此无法启动机车;柴油机功率基本上与转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转速下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值,而机车运行的速度经常变化,使柴油机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机不能逆转,机车也就无法换向。所以,内燃机车必须加装传动装置来满足机车牵引要求。
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
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万向轴等组成。液力变扭器(又称变矩器)是液力传动机车最重要的传动元件,由泵轮、涡轮、导向轮组成。泵轮和柴油机曲轴相连,泵轮叶片带动工作液体使其获得能量,并在涡轮叶片流道内流动中将能量传给涡轮叶片,由涡轮轴输出机械能做功,通过万向轴、车轴齿轮箱将柴油机功率传给机车动轮;工作液体从涡轮叶片流出后,经导向轮叶片的引导,又重新返回泵轮。液力传动机车(图2)操纵简单、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风沙和多雨的地带。
电力传动分为三种:(a)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牵引发电机和电动机均为直流电机,发动机带动直流牵引发电机,将直流电直接供各牵引直流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b)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装置变为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c)变—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同步交流牵引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到达直流中间回路,中间回路中恒定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调节其振幅和频率,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压,并供给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电力传动机车的应用最为广泛。

② 详细说说摩托车传动那些事,传动原理、传动形式与离合器

在之前的机械单元中,我们讨论了摩托车的动力心脏——引擎。接下来,我们则要带领大家进入动力系统的下一个阶段,也就是传动及变速系统。有了传动系统,引擎的动力才得以从曲轴一路传递至后轮。有了变速系统,引擎的动力才能适时的在不同的速度域发挥。究竟这变速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又有哪些传递动力的方式呢?马上进入我们本期的主题——「传动与变速」。

有了传动系统,引擎才能将动力输出至后轮,使车辆加速。

为什么需要传动?

传动系统便是传递引擎动力的媒介,借助传动系统,引擎所输出的扭力才能从轮胎发挥,真正将车辆加速。文字叙述很简单,但其实传动系统是非常重要而且聪明的。如果没有了传动系统,那引擎便得放置在后轮旁,直接将曲轴与后轮相接,作动力输出。如此一来,车辆的重心便会偏在后方,操控性能会大幅度降低。

为了发挥水平对卧式引擎的优点,宝马的摩托车得将引擎直放。

有了传动系统之后,引擎便可以放置在前、后轮胎的中间,维持前、后轮相近比例的荷重,而宝马也才能在摩托车上设计水平对卧式引擎。设计水平对卧式引擎时,宝马的工程师为了将引擎的优点完全发挥,必须将引擎直放,也就是曲轴将与车身平行。以一般直列四缸的引擎配置来看,曲轴的方向是垂直于车身方向的,或者说,曲轴的旋转方向,和轮胎是一样的。但以水平对卧式引擎来看,传动系统就必须将动力输出方向作一次直角的转向,如此一来,轮胎才会往前转。

减速比

传动系统除了传递动力之外,也必须通过减速比适当地调整动力输出。若是将引擎转动的力量直接传递至后轮上,则当引擎转一圈时,后轮也必须转一圈。换算之后,当引擎以5,000rpm旋转时,17寸的轮胎也以同样速度旋转时,直线的速度便约是600km/h。这样的速度显然是太快了,因此需要经过齿轮组等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来作减速。

若直接让引擎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车辆就会变得难以操控,因此传动也扮演着调节动力的功能。

动力在经过减速之后,虽然速度变慢了,但扭力却会跟着放大,曲轴扭力及轮上扭力有差异。若引擎可以在5,000rpm输出2Nm的扭力,则经过减速至2,500rpm之后,扭力理论上可以放大至4Nm。但因为动力在传递过程中会有损耗,例如摩擦损耗等等,因此实际量测的数据会稍微低一些,也就是传递效率的问题。

各式传动

传动系统通常利用以下几个常见机械元件来作搭配,首先是常用于仿赛车及一般街车款的链条、齿盘系统,用于踏板的皮带、普利盘系统,美式巡航车所使用的齿型皮带传动系统,宝马多功能车与旅行车所使用的轴传动系统。以上所列举的各种传动方式,均各有优、缺点,也适合不同车款,再来会作简单的介绍。

DUCATI过往追求极致性能,在旗下高阶车种皆采用干式离合器,增加性能表现,不过考虑到保养与噪音问题,现在大都采用湿式离合器。

干式离合器则是相反的设计,整组离合器结构并不泡在油中,甚至直接外露在空气中,方便散热。因为少了润滑油,干式离合器的接合力道十分强劲,常使用在竞赛车种之上,车辆起步需要更高的离合器操作技巧,否则会在接合的瞬间熄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电机传动装置有哪些 原理是什么

主要有三种,皮带盘传动,齿轮传动,十字结传动

④ 机车传动装置的原理

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在起动(速度等于零)时具有最大值。机车前进和后退这两个方向内的牵引性能要基本相同。容但是机车柴油机的扭矩-转速特性和机车牵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柴油机不能在负载下启动;在转速等于零时没有任何扭矩;在最高转速下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值;转速愈低,功率也愈低;低于一定转速时即不能稳定工作,甚至熄火停车。此外,机车柴油机不能逆转。因此,柴油机曲轴不能和机车车轮直接连接,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传动装置作为媒介满足机车牵引要求。燃气轮机也不能逆转,低速时功率较小,为了提高机车的起动牵引和加速的能力,也要有传动装置。

⑤ 机车传动装置的分类

利用原动机驱动离心泵,使获得能量的工作液体(机车用油)冲击涡轮从而驱动车轮来实现传递动力的装置。1902年德国的费廷格提出了液力循环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扭器)的方案,即将泵轮和涡轮组合在同一壳体内,工作液体在壳体内循环流动。采用这种元件大大提高了液力传动装置的效率。液力传动首先用于船舶。1932年制成第一台约60千瓦的液力传动柴油动车。
液力耦合器有相对布置的一个泵轮和一个涡轮。泵轮轴和涡轮轴的扭矩相等。涡轮转速略低于泵轮转速,二者转速之比即为液力耦合器的效率。液力耦合器用于机车主传动时,效率约为97%。液力变扭器除泵轮和涡轮外,还有固定的导向轮。涡轮与泵轮的扭矩之比称变扭比,转速比越小则变扭比越大。在同样的泵轮转速下,涡轮转速越低则涡轮扭矩越大。因此机车速度越低则牵引力越大,机车起动时的牵引力最大。液力变扭器的效率只在最佳工况下达到最大值。现代机车用的液力变扭器效率可达90%~91%。但当转速比低于或高于最佳工况时,效率曲线即呈抛物线形状下降。为使机车在常用速度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一般采用不止一个简单的液力变扭器。机车液力传动装置如梅基特罗型、克虏伯型、苏里型、SRM型、ΓΤК型等,都是将一个液力变扭器与某种机械传动装置结合使用。福伊特型则是采用 2~3个液力变扭器(最佳工况点的转速比一般并不相同)或液力耦合器(图1),利用充油和排油换档,在各种机车速度下都使当时效率最佳的那一液力循环元件充油工作。换档时,前一元件排油和后一元件充油有一段重叠时间,所以换档过程中的机车牵引力只是稍有起伏而不中断。和其他类型相比,福伊特型液力传动装置的重量较大,但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到60年代,经验证明:对于1500千瓦以上的液力传动装置,福伊特型较为适用。中国机车所用的液力传动装置都是这一类型的。
大功率增压柴油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都不用液力耦合器,但燃气轮机车的液力传动装置则用一个启动变扭器,并在高速时用一个液力耦合器。
液力循环元件传递功率P的能力也像其他液力机械一样,与工作液体重度r的一次方、泵轮转速n的三次方和元件尺寸D的五次方成正比,即P∝rnD。在柴油机车上,为了减小传动装置的尺寸,柴油机都不直接驱动液力循环元件的泵轮,而是通过一对增速齿轮,在轴承和其他旋转件容许线速度的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泵轮转速。燃气轮机车由于转速很高,所以用一级甚至两级减速齿轮来驱动泵轮。同一种传动装置,只要改变这种齿轮的增速比或减速比,即可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应用于不同功率的机车。
液力传动装置通常包括一组使输出轴能改变转向的换向齿轮和离合器机构。输出轴通过适当的机械部件(万向轴和车轴齿轮箱,或曲拐和连杆等)驱动机车车轮。液力传动系统还可包括一组工况机构,使机车具有两种最高速度,在高速档有较高的行车速度,在低速档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起动牵引力和加速能力。因此同一机车既可用于客运,也可用于货运,或者既可用于调车,也可用作小运转机车。而当调车工况的最高速度定得较低时,机车在起动和低速运行时的牵引力可以超过同功率的电力传动柴油调车机车。
1965年出现的液力换向柴油调车机车,传动装置有两组液力变扭器,每个行车方向各用一组,换向动作也用充油排油的方式来完成。当机车正在某一方向行驶时改用另一方向的液力变扭器充油工作,由于变扭器的涡轮转向与泵轮相反,对机车即起制动作用。机车换向不必先停车。只要司机改换行车方向手把的位置,机车即可自动地完成从牵引状态经过制动、停车,又立即改换行车方向的全部过程。
液力传动装置不用铜,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量少,并具有隔振、无级调速和恒功率特性好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采用。联邦德国和日本的柴油机车全部采用液力传动。 把机车原动机的动力变换成电能,再变换成机械能以驱动车轮而实现传递动力的装置。电力传动装置按发展的顺序有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四种。它们所用的牵引发电机、变换器(指整流器、逆变器、循环变频器等)和牵引电动机类型各不相同。
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
1906年美国制造的150千瓦汽油动车最先采用了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1965年以前,世界各国单机功率75~2200千瓦的电传动机车都采用这种电力传动装置。这是因为同步牵引发电机无法高效变流,异步牵引电动机难于变频调速,只能采用直流电机。直-直流电力传动原理是基于直流电机是一种电能和机械能的可逆换能器,其原理见图 2。原动机G为柴油机,通过联轴器驱动直流牵引发电机ZF,后者把柴油机轴上的机械能变换成可控的直流电能,通过电线传送给1台或多台串并联或全并联接线的直流牵引电动机ZD,直流牵引电动机将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都可调节的机械能,经减速齿轮驱动机车动轮,实现牵引。此外设有自控装置。自控装置由既对柴油机调速又对牵引发电机调磁的联合调节器、牵引发电机磁场和牵引电动机磁场控制装置等组成,用来保证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
直流牵引发电机受整流子限制,不能制造出大功率电力传动装置。60年代前期,美国发明大功率硅二极管和可控硅,为制造大功率的电力传动装置准备了条件。1965年法国研制成 1765千瓦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它是世界各国单机功率 700~4400千瓦机车普遍采用的电力传动装置。
交-直流和直-直流电力传动原理相似。由图3可以看出两者差异在于柴油机 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经硅二极管整流桥ZL,把增频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事实上TF和ZL组成等效无整流子直流电机。其余部分和自控装置主要工作原理与直-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相同。
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
异步牵引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在变频调压电源控制下,能提供优良调速性能。联邦德国于 1971年研制成实用的交-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如图4所示。
交-直-交流电力传动原理如下:柴油机 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产生恒频可调压三相交流电(柴油机恒速时),经硅整流桥ZL变换成直流电,再经过可控硅逆变器 N(具有分谐波调制功能)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通过三根电线传输给多台全并联接线的异步牵引电动机AD。AD将交流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可调的机械能,驱动机车动轴,实现牵引。它的自控装置由联合调节器以及对同步牵引发电机磁场、变换器、异步牵引电动机作脉冲、数模或逻辑控制的装置组成,从而提供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
交-直-交变频调压电能经二次变换,降低了传动装置的效率,而且逆变器用可控硅需要强迫关断,对主电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效率,在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中采用了自然关断可控硅相控循环变频器(图5)。60~70年代,美国在重型汽车上,苏联在电力机车上都采用了交-交流电力传动装置。不过美国用的是异步牵引电动机牵引,苏联用的是同步牵引电动机牵引。
交-交流电力传动原理如图5所示。柴油机G驱动同步牵引发电机TF,发出增频可调压交流电,经相控循环变频器FB变换成可变频调压的三相交流电(降频),输给多台全并联接线的异步牵引电动机AD。AD将交流电能变换成转速和转矩可调的机械能,驱动动轮实现牵引。它的自控装置也是由联合调节器、脉冲、数模、逻辑电路等装置构成(但对可控硅导通程序要求严格),同样能保证优良的工作特性。

⑥ 电动自行车的传动传动装置原理

你指的应该是把复电动制机固定在车轮上,而不是通过链条传动的情况。
按理这种传动装置应该叫杠杆,传动原理也随之叫杠杆原理。因为当把电动机的转子和车轮固定在一起时,车轮也就相当于电动机的一部分。当线圈通电转子产生动力力矩,开始旋转,通过辐条带动整个车轮旋转。这时辐条就充当杠杆,起到传动的作用,把动力传输到车轮的外缘。推动整车前行。

⑦ 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传动机构是把动力从机器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使机器或机器部件运动或专运转的构件或机构属称为传动机构。
功用
(1)改变动力机输出转矩,以满足工作机的要求;
(2)把动力机输出的运动转变为工作机所需的形式,如将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或反之;
(3)将一个动力机的机械能传送到数个工作机上,或将数个动力机的机械能传送到一个工作机上;
(4)其他特殊作用,如有利于机器的控制、装配、安装、维护和安全等而设置传动装置。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传动方式可分为:
机械传动
是指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分为两类:一是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与摩擦传动,二是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
流体传动
是指利用流体作为工质的一种传动。依靠液体的静压力传递能量的称为液压传动。依靠叶轮与液体之间的流体动力作用传递能量的称为液力传动。利用气体的压力传递能量的称为气压传动。
电气传动
是指用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去带动各种类型的生产机械、交通车辆以及生活中需要运动的传动,也称电力拖动。
复合传动
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动方式的机构或结构。

⑧ 电气机车的原理

电气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气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版两种。由于权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气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直-直流电气机车、交-直流电气机车、交-直-交流电气机车三类。
直-直流电气机车采用直流制供电,牵引变电所内设有整流装置,它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送到接触网上。因此,电气机车可直接从接触网上取得直流电供给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使用,简化了机车上的设备。直流制的缺点是接触网的电压低,一般为l500V或3000 V,接触导线要求很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加大了建设投资。

⑨ 铁路机车的传动 动力 轴式原理

内燃机车 国内内燃机车是按传动装置来命名的 传动装置有三种
1、电传动 直流电传动、交直流电传动和交直交(简称交流)电传动。东风、东风2和东风3型机车,为直流电传动机车 东风4型以后研制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均为交直流电传动机车 1999年以后 陆续出现了一些交流传动机车 比较成功的有大连厂的东风4DJ型 和戚墅堰厂的东风8CJ型 国产电传动机车都命名为东风*型 进口的则是ND*型 电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东风11G型和东风8B型
2、液力传动 一般(机械换向)液力传动和液力换向的液力传动;另有一种为液力一机械传动。北京型和东方红系列机车均为液力传动机车;多数GK系列工矿机车为液力换向机车。国产的液力传动一般是东方红*型和北京*型 还有工矿机车GK系列 进口的则是NY*型 液力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 就属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的ND5型了
3、机械传动 这个国内应该很少见 只在小功率的地方铁路和工矿机车上少有运用 我国干线内燃机车以电传动东风型为主 液力传动的现在比较少了 不过以前的首长专列都是用联邦德国汉寿尔工厂NY6、NY7牵引的电传动内燃机车 只有一台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东风11Z型 用来牵引专列 顺便说一下内燃机车传动装置的作用 每循环供油量一定时,柴油机的扭矩随转速的变化不大;柴油机的功率与转速近似正比变化,只有在标定转速下才可能达到标定功率。为了使柴油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实现机车牵引特性的要求,内燃机车必须设传动装置,作为柴油机曲轴和机车动轴的中间环节,将柴油机的扭矩、功率——转速特性转换为内燃机车的牵引特性:即机车起动和低速牵引时有较大的牵引力;列车起动后,当机车主控制器手柄处于给定位置,柴油机转速、功率一定,列车运行阻力小于机车牵引力时(加速力为正值),机车速度沿牵引特性曲线提高(牵引力随之减小);当列车阻力大于机车牵引力时 (加速力为负值),机车速度沿牵引特性曲线下降(牵引力随之增大);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实现机车换向、动力制动等工况转换功能,满足列车牵引的要求。 内燃机车的分类 (1)按用途分:干线内燃机车,包括货运内燃机车和客运内燃机车;调车内燃机车和调车小运转内燃机车;工矿内燃机车;地方铁路内燃机车。 (2)按传动方式分:电传动、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内燃机车。电传动内燃机车,可分为直流电传动、交直流电传动和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可分为普通液力传动、液力一机械传动和液力换向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后者简称为液力换向内燃机车。 (3)按铁路轨距分:标准轨、宽轨和窄轨内燃机车。标准轨轨距为1435mm;宽轨轨距有 1520mmn、1600mmm、1665mm和1676mm、4种;窄轨轨距在597mm 至1219mm之间,共有19种,典型的轨距有600mm、762mm、900mn、lOOOmm、和1067mm。后两种轨距的机车,一般称为米轨机车。 (4)按机车装用主柴油机台数分:单机组内燃机车和双机组内燃机车。 (5)按能否实行重联牵引分:非重联内燃机车和重联内燃机车。 (6)按走行部结构分:车架式内燃机车和转向架式内燃机车。 (7)按机车轴数分:二轴、三轴、四轴、五轴、六轴和八轴内燃机车。 (8)按机车轴式分:A-A、A0-A0、B-B、B0-B0、B-B-B、B0-B0-B0、C-C、C0-C0、D-D、D0-D0 A01A0-A01A0、AAA-B轴式内燃机车。 (9)按司机室数量分:单司机室和双司机室内燃机车,还有无司机室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的组成 内燃机车,是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机车。注:铁道机车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是柴油机。 内燃机车由下列部分组成:柴油机、主传动装置、辅助传动装置、车体(包括司机室)、走行部及各辅助系统。 机车辅助系统包括:燃油系统、机油系统、冷却水系统、预热系统、空气制动系统及其他用风系统、控制系统、照明系统、充电系统、检测系统、诊断系统和显示记录系统等。 简单说一下应用最广的交直流电传动机车动作原理 机车蓄电池供96V启动 80KW启动发电机 启动发电机发动机车柴油机 柴油机运转带动同步主发电机运行 45KW的感应子励磁机通过整流输出直流电给同步主发电机转子励磁 主发电机正常发电 (当柴油机运转后 启动发电机转成他励发电机运行 发出110V恒定直流电,供给空压机以及一些机车辅助设备,另外再给机车蓄电池充电 ) 同步主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 经过主整流柜 供给六台直流牵引电机 最后,机车启动

⑩ 电机传动装置有哪些 原理是什么

蜗轮蜗杆传动,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凸轮传动,连杆

阅读全文

与机车电器传动装置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可控氢聚变实验装置 浏览:57
变电安全自动装置 浏览:814
别克老excelle仪表台怎么拆 浏览:532
上海石油阀门厂 浏览:393
腿部血栓用什么仪器看得准确 浏览:222
五十块的车轮轴承怎么样 浏览:884
钢瓶用的是什么阀门 浏览:860
通信器材哪里有卖济南 浏览:924
天然气保护阀门为什么不停的吸进去 浏览:964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考研都考什么 浏览:725
m320轴承是什么 浏览:432
离心泵为什么要关阀门启动 浏览:429
机械中hg是什么单位 浏览:1000
零一工具箱电脑端下载 浏览:629
煤气阀门要关吗 浏览:846
机床编码器怎么接线 浏览:383
吉安五金市场在哪里 浏览:492
如何清理仪表台灰尘 浏览:307
厨房阀门关上怎么办 浏览:37
石墨盘根怎么压阀门密封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