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图判断题(1)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水面上加植物油的目的是不使试管内的水分蒸发.______(判断对错)
(抄1)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袭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故答案为:√
(2)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叶片与蒸腾失水关系,要保证叶片的正常生活必须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叶片进行蒸腾作用的速度快,易观察到现象.故答案为:√
(3)在实验中用了两个试管,其目的形成对照实验.故答案为:×
(4)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1)√;
(2)√;
(3)×;
(4)√
㈡ 植物枝条实验中水上油层有什么作用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是用来探究影响枝条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1)实验中探究了哪两个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请你依据(A)、(B)、(C)三组的实验条件,找出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什么?
(3)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4)你认为实验中油层和棉绒的作用是什么?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光照湿润不如B光照干燥的失水速度大14<32,表明空气湿度(空气的含水量)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B光照干燥比C黑暗干燥的失水速度大32>8,表明光照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
(2)探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量皆相同.表格中A、B只有一个量不同水分(潮湿、干燥),因此A、B是对照试验,变量是水分;A、C也只有一个量不同光照(光照、黑暗),因此A、C是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A、C有两个变量光照、水分,因此不是对照试验.实验中的对照组是A与B;B与C.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光照越强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环境越干燥失水速度越大,环境越潮湿失水速度越小.
(4)油层和棉绒可以隔绝空气防止水分的蒸发使蒸腾作用失水速度增大影响实验效果,此外棉绒还能固定植物.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
(2)A与B、B与C;
(3)光照越强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环境越干燥失水速度越大,环境越潮湿失水速度越小;
(4)防止水分蒸发影响实验效果.
㈢ 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是实验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专根据科学研究的目属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
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相传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曾经做过比萨斜塔实验,但后来美国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凯斯·达维林指出这是一个误传,伽利略并没有做过这项实验。
青蛙实验,在缓慢升高温度的水中的青蛙不会跳出水面而被烫死,这证明了心理学中人若对于环境的不适应程度不明显,危机感将下降的说法。
㈣ 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目的是
封液,防止油面下面的物质挥发或者防止空气(多半是氧气)与油面下的物质反应。不一定是水分蒸发。。。有些化学原料本身就是极易挥发的。
㈤ 制取氧气时集气瓶中水面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
隔绝空气的进入
㈥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
由于楼主直接去了一部分题目,不过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植物油的作用应该有两部分:
1 隔绝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阻止试验中生成的需要测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外溢
㈦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
(1)①是铁抄架台,常用来固定、袭支持反应容器;②是集气瓶,主要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铁架台;集气瓶.
(2)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不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应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